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解读深圳
弘扬深圳十大观念传播文化软实力
[打印本页] [字号 大 中 小] [关闭] 【进入中广社区】
黄扬略代表(右一)在福田区第一组讨论会上发言。
深圳应如何总结与传播自己的城市精神,为转型发展提供动力,从而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市人大代表黄扬略昨日提出了“关于进一步弘扬和宣传‘深圳十大观念’的建议”,建议在全市党员干部中继续深入学习“深圳十大观念”,采取多种方式对“深圳十大观念”进行保存和传播。
一部汇聚深圳改革开放30年观念创新成果的新书《深圳十大观念》,由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此书由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王荣作序,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京生主编。该书正式发行以来,在深圳乃至全国都引起较大反响。远至辽宁营口、山东青岛、云南昆明都来函订购,昆明先后订购了11000本作为干部读本推荐学习,还邀请深圳学者前往举办“深圳十大观念”专题讲座。在2011年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好书”评选中,《深圳十大观念》一书高票评为“年度十大好书”,并作为唯一的“年度推荐”书目,向全国读者推荐。截至去年12月中旬,《深圳十大观念》已累计销售7万余册。
黄扬略代表认为,进一步弘扬和宣传“深圳十大观念”,有其必要性。“深圳十大观念”是一次城市精神的总结和市民共识的凝聚。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而“深圳十大观念”的评选与编辑出版,是深圳经济特区从一座城市的角度梳理总结城市精神,建立市民共同价值观的一次可贵尝试,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具有非凡的现实意义和启发性。北京、香港等地的专家认为,深圳市民评选出“深圳十大观念”,对于各地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非常具有启发性。而对“深圳十大观念”进一步进行弘扬和宣传,有助于温故知新、再燃创业激情,也将推动“文化深圳”建设,提升文化软实力。
为进一步学习好、宣传好、弘扬好“深圳十大观念”,黄扬略提出了三条建议:
一是在全市党员干部中继续深入学习“深圳十大观念”。要将重温“深圳十大观念”与弘扬大运精神相结合,由宣传部门牵头,在全市基层组织开展巡回宣讲活动。积极发动各基层单位就“深圳十大观念”的故事、经历、体会等,组织开展座谈会、征文比赛等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活动。发动市内外媒体开展多层次的宣传报道,以进一步激发全市干部群众的干事创业豪情。
二是选择莲花山公园或其他适当地点,树立专门的纪念石碑,对“深圳十大观念”进行镌刻作永久性保存。
三是建议在与国内友好城市交往中,将《深圳十大观念》一书作为深圳的一种精神产品进行赠送,从而进一步传播深圳的文化软实力。
专家观点
深圳特区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黄士芳:
将“十大观念”融入政府行为
黄扬略代表于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弘扬和宣传‘深圳十大观念’的建议”,引起了业内专家的共鸣。深圳特区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黄士芳表示,弘扬宣传“深圳十大观念”是非常有必要进行的一项工作,这将成为驱动深圳城市创新发展的精神财富。
对于如何进一步弘扬、推广“深圳十大观念”,黄士芳认为,应当将“深圳十大观念”融入党委、政府的工作中,发扬“深圳十大观念”中的开拓、创新精神,以观念为引领来建设服务型政府、法治型政府。同时要将这些理念融入市民的自觉行为中,转化为全体市民的自觉意识,也成为来深的移民能够认同的一种城市价值观。他还建议,可以将“深圳十大观念”融入到中小学本土文化教育中,通过编写相关教材等,普及传承深圳本土文化精髓,让新一代深圳人能够理解、认同这些观念。
(深圳特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