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个人生平
1942—2011:金正日的别样人生
中广网 2011-12-19
[打印本页] [字号 大 中 小] [关闭] 【进入中广社区】
领袖诗人的情怀
善于从艺术角度感受周围的事物与现象;不到20岁时已经在诗歌里表达雄心壮志;彻底打破城市建设既成的观点和旧框框,并带来了根本性的革新。
除了歌剧和电影,金正日的艺术才能还扩展到音乐、诗歌、建筑、舞蹈等领域。
据朝鲜外文出版社出版的《金正日传略》等书记载,金正日音乐造诣精深。他会拉手风琴,还曾在大学的新年晚会上展示他亲手设计和制造的朝鲜民族乐器——御恩琴。
金正日精通乐理,对音准具有非凡的识别力。据朝鲜外文出版社出版的《伟人金正日》一书记载,有一次,他去欣赏某艺术团的管弦乐演奏。当艺术家们演奏到某一节时,他突然叫停,并问指挥有没有奏错了的音。指挥愣住了,表情中带着几分疑虑。他好像也听到了音乐声中有一个细微的瑕疵,但不敢肯定,而在场的演奏者根本没有发觉有问题。金正日微笑着让大家把那一节再演奏一遍。于是,艺术家们重新演奏。这回大家发现了问题:分明是某个乐器的音准有问题!金正日仍然面带微笑,让其中一人把刚才的那一节单独演奏一遍。结果证明,正是此人手中的乐器出了问题。
金正日自幼善于从艺术角度感受周围的事物与现象。他在学生时代写的不少诗,就令读者佩服不已。1960年9月1日,他进入金日成综合大学就读。上大学的第一天,他登上校区内的龙南山冈,朗诵了自己写的诗歌《朝鲜哟,我要为你争光》。写这首诗时,金正日还不到20岁,但已经在诗歌里表达了雄心壮志。金正日还写过不少歌词,其中包括在朝鲜广为传唱的《祖国的怀抱》。
责编:张永康 来源:人民网-《环球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