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最新消息
我国采取多项措施帮助家庭困难学生上大学
[打印本页] [字号 大 中 小] [关闭] 【进入中广社区】
受助大学生正在领取贫困助学资金(资料图片)
建立“绿色通道”助学制度、启动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多种方式资助高校学生……近年来,中国教育部门采取多项措施,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大学难问题。
据统计,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总人数2285.15万人,其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527万人,占全部在校生总人数的23.06%;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人数166.1万人,占全部在校生总人数的7.27%。
据教育部12日公布的统计,2009年,中国共有3106.04万人次高校学生获得资助,总金额347.2亿元,比上年增加53.5亿元,增幅18.21%。
教育部财务司巡视员兼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崔邦焱指出,从高校学生资助的资金构成看,2009年,中央财政支出106.21亿元,比上年增长18.99%;地方财政支出比上年增长6.65%;金融机构国家助学贷款93.57亿元,比上年增长41.86%;高校事业收入中提取的资助经费、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个人捐助也比上年增长13.58%。
让每个孩子“上得起学”是党和政府的庄严承诺。29日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健全国家资助政策体系。 针对中国一些地方相继发生自然灾害造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量增多的情况,教育部要求各地高校继续完善“绿色通道”政策,确保灾区学生入学无障碍。
中国自2000年开始建立“绿色通道”助学制度,通过暂缓缴费、先行入学的办法,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入高校就读。
教育部已于日前下发通知,要求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结束后,各公办和民办普通高校要尽快全面了解录取新生的家庭经济状况,重点掌握生源地为今年以来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地区学生的家庭受灾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前做好“绿色通道”预案;确保“绿色通道”畅通无阻,确保提出申请且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新生都能通过“绿色通道”顺利入学。
此外,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已有23个省(区、市)启动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累计审批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人数98.9万人,实际发放金额64.4亿元。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自2007年实施以来,已成为国家助学贷款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