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播报当前位置:首页>>要闻播报

[图文]穿行文化中——记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

中广网  2010-04-07  [打印本页] [字号   ] [关闭]

    

民族文化的活标本——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

具有“地上兵马俑”之称的拴马桩

    中广网西安4月7日消息 “地上文物看山西”假若不存在丝毫争议的话,那是因为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尚未进入人们的视野。博物院以33600余件(套)民俗文物的恢弘气势,将“地上文物看山西”这句话颠覆得根基全无。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坐落在隋唐佛教圣地南五台山脚下,建设规模493.88亩,规划建筑面积10.8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5.7亿元人民币。

屏风上生动传神的石刻

象征主人高风亮节的屏风石刻

寓意幸福吉祥的版画


极其繁复考究的屏风木刻画

    自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今,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已收集、抢救保护周、秦、汉、唐以来历代的石雕、木雕、砖雕、关中古民居及人民生产、生活、习俗、风情等各类遗物和名人字画共33600余件(套),征集保护了四十院近千间明、清古民居,还收集整理了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各种地方戏曲、工艺作坊、礼仪、俗规,构成了民间艺术、关中民居、民俗风情、名人字画四大系列共九个类别的藏品规模,从不同侧面集中地反映了关中地区各族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审美、劳动、居住、习俗风情等民俗、民艺、民风、民情的历史风貌。尤其以享有“地上兵马俑”美誉的8600多根精美的拴马桩最为引人注目,极大的丰富了我国民间石雕石刻艺术宝库,为中华民族文化遗产填补了重要内容,代表着中国历代民间文化力与美的化身,是中国北方数千年来多民族生存和文化交流融合的历史见证,是民族文化的基因和标本。

    博物院将如此大量的生活文物集于一园,将历史展示得鲜活生动并通体的文化韵味。如一家宅院的阴阳和谐石刻,体现着古人的大智慧,大到阅尽乾坤、苍穹阴阳和谐共生、九九归一之道,并用智者一生的气力来践行。如一座依然挺立的绣楼,楼内整日闭在深闺的小姐恍若就在眼前,或顾盼满园春色,喜笑颜开;或细眉紧缩,孤寂徘徊。

直指灵魂的表演叫人震颤

他们的投入,使表演一下子有了生命

我听不懂唱词,这大概是个得意的角色

皮影戏表演


从后台拍摄的皮影戏表演

    现场的老腔、皮影表演让参观者通体浸润在文化精华之中,就像长途颠沛的行者享受温泉沐浴一般,尝尽快餐文化的现代人对此有着无法言说的迷恋和执着。尽管里面的唱词我无从听懂,可是分明有一种东西震颤着我的灵魂,使近乎麻木的我的血又有了沸腾的温度,饱受流离之苦的心有了暖润的归依。穿行在岁月远去而韵味愈浓的民俗集群中,一个近乎顽固、分明强硬的念头无法挥去,真的要停住远行的脚步吗?在将脑子里所有的念头翻找了千百遍以后,我无法也无力反驳,整个人无力到近乎瘫软。我是如此地从骨头里面喜欢这里,以致于不敢碰触,生怕我的冒失会惊扰到他。心顽固地留在这里,拖着空洞的躯壳,我匆匆、落荒逃离。

来源:中国广播网 责编: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