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jpg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最新消息

美国作家:互联网“致残”大脑 深度思考减少

中广网 2010-06-05
[打印本页] [字号   ] [关闭] 【进入中广社区

    

  互联网确实给工作生活带来便捷。

  但美国作家尼古拉斯·卡尔指出,如今,当你需要专注去做某一件事情时,是否有一种不得不关闭互联网的被动?

  卡尔认为,互联网诞生至今,已经改变人类思维方式,降低大脑集中精力的能力,减少深度思考的频率。

  他将这些观点汇成一本新书《阴影:互联网对人类大脑做了什么》。

  精神难以集中

  卡尔的经历对许多读者来说并不陌生。例如,他坦言自己写书时,不得不切断互联网,关闭各类社交网站,限制上网查阅邮箱的次数,否则无法专注。

  卡尔认为,互联网的出现让人类大脑集中精力的能力下降。

  “我发现,我在集中精力思考方面变得无能,”路透社3日一篇专访援引卡尔的话报道。

  “由此,我不得不放弃我的‘脸谱’和‘推特’账号,扼杀我的电子邮箱,因为按照习惯,我平均每45秒钟就想查阅我的邮箱……我发现,我们确实因为互联网而发生改变,”他说。

  实践证明,“封杀”互联网之初,卡尔一度出现“迷糊”或“神志不清”的状态,甚至有种不知该干什么的感觉。但两个星期后,他发现自己可以开始专注地做某件事情,且持续一段时间。

  卡尔2008年在美国发表一篇文章,题为“谷歌让我们变傻?”

  他发现,功能强大的互联网搜索引擎让人们变得不再习惯于思考,有些原本可以通过集中精神努力回忆或者思考出来的事情,如今竟机械化地演变为“在搜索栏里键入字母,点击回车”。

  深度思考减少

  远古时代,人类经口口相传传递信息,大脑需要记忆以声音传递的信息,后来,书籍成为人类最重要的信息源,大脑开始对印刷文字敏感。从没有文字演变到文字时代,信息摄取源的变化让人类大脑进化。

责编:海量 来源:新华网

《中国互联网状况》白皮书更多>>

xin_21040403092685728371.jpg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互联网状况》白皮书

最新消息>>

图片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