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赈灾经验
专家称日本大地震系复合型灾害 救援难度很大
[打印本页] [字号 大 中 小] [关闭] 【进入中广社区】
核电站爆炸不是核爆炸
主持人:
接下来介绍一下我们演播室请进的第二位嘉宾,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的研究员、解放军防射防护监测中心的主任杨国山,其实大家这会儿的心都很紧,因为一提到核、核震的时候,这是一个我们完全陌生的领域,我们的记忆当中会想到的就是原子弹的爆炸,其实这个核爆炸,也就是福岛核电站这种爆炸,跟原子弹爆炸应该是非常不同的,您得给我们观众朋友先把这个紧的心舒缓一下。
杨国山(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研究员):
这两天老听到爆炸、爆炸,把大家都给爆慌了,什么想法都有,事实上咱们现在听到的这个爆炸,而且连续的,几个机组反应堆的爆炸,事实上跟我们以前经历过的广岛、长崎原子弹的爆炸,是完完全全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我们原子弹的爆炸是什么,是核物质在瞬间把大量核物质完全燃烧掉,在瞬间产生了一个巨大的,比如说冲击波、光辐射、核辐射。
主持人:
然后给人类带来巨大那种伤害。
杨国山:
对,就是核物质在瞬间的能量释放,而我们现在不是核物质本身反应的爆炸,是氢气,是一般的化学的过程,这个跟那个是两回事。
主持人:
不能把核电站的氢气爆炸简称为核爆炸,然后就直接等于原子弹爆炸。
杨国山:
对,不能这样等同的,而且在我们的核电站,不管到什么时候,从世界上有核电站到现在,包括当年的切尔诺贝利发生了那么大的世界性的灾难,它的那个爆炸也都跟核爆炸,就是刚刚前面说的核武器的爆炸也都是两回事情,这次爆炸都是容器的高温高压使得容器,就像你的电饭锅,像你的高压锅里边的东西到最后承受不住了,崩掉了,那样一种爆炸。
主持人:
我给举一个例子,您帮我评估一下,以便于观众朋友能有一个更清晰的了解,我可能说错,但是我举一个例子,我们不妨把核反应堆,核电站,比如说三号反应堆想象成是一个鸡蛋,鸡蛋最核心的部分我们担心的是里头的蛋黄,蛋黄是与核有关这种物质,但其实在蛋黄的外面有一个非常坚固的保护的壳,可能是如果到了我们中国第三代核电站的话,这个保护壳更先进、更坚固,但是问题出在哪儿,问题出在了蛋清的部分,蛋清的部分由于冷却的部分失灵,水循环不畅,水循环在这种巨大的高温情况下变成了氢气,然后产生了爆炸,可能把蛋壳给炸坏了,我们看到了这个鸡蛋从外表上来看,蛋壳不行了,里头蛋清也出现了氢气爆炸的情况,可里头的蛋黄最核心的位置其实还是相对安全的。
杨国山:
还没有你说的这么严重,你前面的比喻很好。
主持人:
我这个还算重了。
杨国山:
还算严重了,它这个爆炸在蛋壳外边,现在这个爆炸,在蛋壳外面,氢气从蛋壳倒出去了,在蛋壳外面发生的爆炸,蛋壳里面不能爆炸。
主持人:
连保护蛋黄那部分更没问题。
杨国山:
因为蛋壳里面裹着有放射性,如果一旦爆炸,放射性就喷出来了,那就是严重了,现在我这个蛋壳不爆炸,在里边,只是把氢气倒出去,氢气本身没有放射性,它是在蛋壳外面,它怎么爆,也没有跟放射性有关系,这是一个。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反应堆工作的原理不是原子弹工作的原理,反应堆使用的核燃料跟原子弹使用的核燃料有天壤之别,反应堆的核燃料只能是慢慢慢慢释放能量,这个过程不是在刚刚前面说那句话,瞬间把很浓缩燃料完全给它反应掉。
主持人:
还有一个问题是观众朋友会关注的,而且新闻当中也有体现,既然是这样的话应该非常安全,为什么美国航空母舰会撤离,发现有人的身上会遭受一定核辐射,当地为什么要对临近20公里的人要撤离,为什么要对很多人进行核检测,到底有没有问题,这是担心,还是有可能有一些轻微的核辐射?
杨国山:
有轻微的核辐射,来自于刚刚说到蛋壳里面,它要减压,把气体倒出去,气体里还有氢气,它倒出去这个气体本身带有放射性的,这个气体排放出去会随着大气的扩散,如果说在一定风沙情况下可以飘走,现在的情况是它从容器里倒出去这个气体减压,倒出的空气产生的放射性的扩散,但这个量很低很低。
主持人:
还有一个问题中国老百姓关注的,尤其近海的,临近日本的近海的人关注,今天像北京都有很多的人,见我面都会说这个问题,网上也会有,这个风要是刮错了,往咱们这边刮,会不会泄漏出来的核东西慢慢过一些天也会影响到我们的身心健康和安全。
杨国山:
是两个水平。我们现在的探测仪器非常非常灵敏,再热的放射性我们都能探到,比如说我们平常每天,我们说我们都有一定的天然本底的辐射,现在的探测水平再低再低的量都能检测到,这个就是仪器的水平。再有一个是对人健康影响的水平,如果有影响就像现在这个量,跟我们现在一年从自然界里,从天然接受的辐射来说,这个量跟它比起来还是微不足道的,这些量假定影响了我们的民众,你说它有了影响不影响,它只是在我们现在日常接受,本来就天然存在辐射里面,增加了一个很微弱的量。
主持人:
依然在正常值。
杨国山:
对,过来了,是有过来了,但是过来这个水平就是我刚刚说的,也只是比你现在日常生活中避免不了的天然照射里面再增加了那么一点点。
主持人:
这一点我要解释一下,您也说了,我们在前方的记者报道时候也曾经说过,其实她检查的时候非常正常,但是正常怎么还0.6,赶紧解释,在我们平常生活中,即使没有核电站等等,在大自然的环境当中也是有一定的核辐射,也能检测出一定的值。
杨国山:
对,这个辐射,这个放射性在人类没有的时候,在地球形成的时候,它就已经有了,人类是生活在一个早就已经存在有天然放射性的这么一个环境当中。
主持人:
我们密切地要监控的是,核电站所发生这样一种氢气爆炸之后有没有一种微量的值也会影响到,这个时候我相信很多国家都会密切地检测。
杨国山:
不能让它增加,不能让它发展。
主持人:
最后一个问题,其实也是大家关心的,当地我们也会有很多的人可能在进行救援,包括也会有我们当地中国人等等,包括正在担心的我们的观众,怎么防范一些核辐射?撤离会解决问题吗?会不会有遗留等等?
杨国山:
这个问题也是很重要的,是每个人都很关心的,当我们处在一个辐射的环境当中怎么办,作为政府来说,首先要有一个好的决定,像这次日本首先确定好三公里、十公里、二十公里范围的人撤离,当事情发生以后,第一个方式离开最好。
主持人:
有万分之一的危险都要选择绝对保障的安全。
杨国山:
这是一个叫做距离的防护,在我们防护策略上,撤离或者是避迁或者隐蔽,躲房子里,意思就是说不让他接受到照射,这是个对群体来说的一种防护的手段。
主持人:
接下来个体。
杨国山:
个体有一点,没办法必须在那儿待着时候,否则你撤离就撤离,你没有办法在那儿待着的时候有一点,我们现在对个人有一个要求,防护服基本上来说是只能挡住放射性的尘埃,呼吸的面具,面具只能是防止你把带有放射性的气体,或者放射性的气溶胶吸到你体内去,只能这样防护,但是这样的东西是挡住不了射线的照射,射线的穿梭性很强,有一点,如果不是说非要执行任务的话,你应该有个量的控制。这个量可以放到多大,这个量可以放到,你刚刚说0.6的几千倍甚至上万倍,都没有关系,这个都是在一个安全的范围内的,那就是有一点,如果说你是避免不了,那是没有办法,如果能避免的,那就是有一点,控制好时间。
主持人:
尽量地短。
杨国山:
控制好时间,这个时间带上你的探测仪器,分配好一定的量,这个量救援人员一定要注意,这个量不是和我刚刚讲到有一点就害怕,这个量允许量是非常非常大。
主持人:
非常感谢您给我们进行的这个解读,包括我们刚才在日本的前方记者也透过您的解读,拥有了更大的一种内心的安全感,谢谢您。
杨国山:
刚刚她说0.6这个值,说句实在话,相当于做一千小时,也不过相当于一次到医院去做次透视或者拍片。
主持人:
可能她就会更有安全感了,我明白了,只是到医院做一次透视的千分之一这样的一种值。
杨国山:
差不多。
主持人:
非常谢谢您。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