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4.jpg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党员风采

群众信赖的“两栖书记”杨林

中广网 2010-06-29
[打印本页] [字号   ] [关闭] 【进入中广社区

    中广网广安6月29日消息(记者陈代泽 郑轶 广安台苏坤明 张翅 李鸿波)今年,四川广安市武胜县委从县、乡机关干部中遴选出10位“德才兼备、经验丰富”的党员干部到贫困村、问题村、班子软弱涣散村、治安复杂村、信访矛盾突出村和产业发展集中村兼职村支部书记,人们都叫他们为“两栖书记”。“七一”前夕,记者来到武胜县乐善镇自力村采访时,听到村民们对“两栖书记”杨林的评价,“一头是全镇的安全与和谐,一头是山村的繁荣与发展,杨书记统筹兼顾,敢想敢干,凭借他锐智的头脑,非凡的胆识,全心全意为民谋利,我们信服。”

  确定目标  誓让“烂村”换新颜

  “让社干部‘活’起来;让青壮年‘动’起来;让钱袋子‘鼓’起来。”今年3月,杨林得到被选派自力村兼任村支部书记通知,在详细了解该村情况后为自己任期内制定了三项目标任务。对于被安排在这个距县城19公里,与重庆市合川区红花村、青峰村毗邻,年人均收入不足六百元,信访问题突出,治安乱点多,远近闻名的“烂村”,杨林深知县委的良苦用心。

  按照《武胜县“两栖书记”履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职责责任书》的规定,杨林负责抓好选配村的发展、稳定、帮扶和党建工作,并指导全年村“两委”换届选举。他告诉记者,他将一心一意谋发展,尽心竭力保稳定,真心实意为老百姓办实事,最终使该村以一个崭新的形象展现在人们面前。

  一心为民   带领群众走向致富路

  “有了他的帮助,我才有了今天这样充实的生活,真的很感谢杨书记。”谈起杨林,村里小谭有说不完的感激。以前小谭整天是无所事事,是杨林积极鼓励他从事小本经营,并帮助他贷款3万元办起副食批发店,如今他不但还完了贷款,小店生意也是越来越红火。

  小谭的做法很快给村里人带来了启发,村民开始有贷款买车跑运输,有借钱办预制场、办养鸡场等,杨林逐渐感到群众“动”了起来。但要让群众真正富起来、对于发展农村经济,杨林感到这些还不够,因此他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思路,组织全村有经济头脑的青年先后到重庆、华蓥等地实地观摩,让他们开眼界、看新貌、理思路、学经验、找门路。并多次邀请农业专家、乡土人才和致富能手深入田间地头现场讲解、解疑答惑,让村社干部和群众享受“菜单式”培训,增强他们“富脑”意识。

  凝心聚力 着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我们现在终于有了自己活动室。”该村党员梁文上说,“杨书记来的第一件事便争取资金,在短短七天时间,就组织村民开工修建,如今,主体工程已经完成。”

  “村党支部有没有战斗力,村干部在群众心里有没有威信,关键在于支部一班人能否搞好团结,在处理事情上,能否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杨林说,为了搞好支部团结,他坚决做到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干,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他把团结作为凝聚力量的前提,坚信团结出战斗力,团结出政绩。对于村内重大事项的决策和群众关心的重大事情,杨林坚持办事公正、处事公平、要事公开,在他的倡导下,村里实行了村务、财务、党务三公开制度,增加了工作透明度,消除了干群之间的隔阂和疑虑。

  关心疾苦 真情温暖困难弱势群众

  “杨书记始终以村的发展为首,以老百姓的利益为重,对困难弱势群众关怀备至,不仅让全村人有了新的希望,也更有了动力。”自力村4社73岁高龄的胡传习老人对杨林很是信服。这位曾连续30余年担任村社干部的老人,高风亮节,一生清贫。虽不幸恤患脑血栓,生活窘迫,仍从不向组织提出任何要求。是杨林在一次走访中获悉老人的困难,并连夜将老人的特殊情况及时向乐善镇党委政府领导及时汇报,从而得到镇党委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并将老人纳入农村低保范围。

  “每一位群众,无论贫困与否、无论疾病与否,他们都是我们自己的亲人!”杨林多次在村两委会上这样说。为帮助5社聋哑腿疾的76岁孤寡老人刘春明,杨林亲自挨家挨户给村民作思想工作,组织群众捐粮捐物,并每月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拿出100元作为老人的生活费。

责编:刘梦 来源:中国广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