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优秀奖
作者:刘云
投稿时间:7月31日
来自:南京
中广网    08-08-06 11:59   [打印本页] [字号   ] [关闭]
    

  风也悠悠,雨也柔柔。

  一切尽在不言中。

  世界如此狭小,他们相遇了。

  ——题记

  阳光慵懒地洒向地面,我望了一眼墙上的挂钟,揉了揉依旧惺忪的睡眼,走进了奥运公交专线。

  “早,雪儿!”我习惯性地与这个女孩打招呼。

  “早,郝韵!”她腼腆地微笑着。在车的最后一排,她坐了下来,天天如此。

  “记住,叫我小强!”对于这个美丽的女孩,我总是充满好奇:她很安静,似乎没有常人的喜怒哀乐;她很孤单,总是一个人,没有亲友相伴。5月5日,雪儿,第一个坐上奥运公交专线的女孩,从首站到底站。我几次想要问她,却总是开不了口。

  “各位乘客,请看车的右侧,您现在看到的是我们的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这座晶莹剔透的建筑,以巧夺天工的设计、纷繁自由的结构、简洁纯净的造型、环保先进的科技,成为了北京乃至世界建筑史上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每次经过水立方,我都会重复这一段话;每次经过水立方,雪儿总是抬头向车窗外看去。

  底站。

  “雪儿,再见!”我还是习惯性地与雪儿分手。

  “再见,郝韵!”雪儿还是这样称呼我。郝韵,那么女性化的名字,我喜欢别人叫我小强。可是对于雪儿,仿佛这已经成为默契。

  休息了5分钟,简单地清扫,奥运公交专线将返程。

  “强哥,给,水!”

  “谢谢,小华!”我习惯性地拧开瓶盖,凉水润喉。对于小华,我总是很感激:他很热情,每天此刻都递我一瓶矿泉水;他很开朗,总是和同车的乘客开心地交流。6月1日,小华,总是第一个坐上奥运公交专线返程的男孩,从底站到首战。熟悉的笑脸,让我的心情倍加开心。

  在他身上,我总是看到雪儿的影子:水立方,他会突然停止谈笑,也总是看向车窗外。这是巧合,我默念。

  然而有一天。

  早晨,第一班车,雪儿没有来。那个美丽的女孩,怎么了?

  还好,小华那熟悉的笑脸,我依旧倾听他的笑声。

  “真期待奥运会的开幕式啊……”

  “8月8日转眼就到,不知道开幕式上有什么节目?”

  “肯定中国风特浓……”

  “那是。对了,小华,第四阶段的售票,你有去吗?”

  “哈哈,没有,那人可真多,真怕排到我的时候没有票了,所以只能在宿舍收看啦……”

  看着小华跟其他乘客闲聊,我总是忍不住加入,“宿舍,小华,什么时候到北京的?”我很想了解这个男孩。

  “5月底,强哥,你现在才问,伤心!”小华笑着装出受伤的表情,我摸了摸头。

  “你啊,逗起强哥啦?来得蛮早的,看奥运会的基本上可都在7月份甚至8月份来……”

  “小华,听你口音,你是从四川那来的吧……”

  小华点了点头,顿了一会,“恩,是啊!”我明显感觉到小华在勉强地微笑,他的背后有什么故事吧。四川,我不愿想象。

  水立方,小华又向车的左侧看去……

  车停了。

  “小华,到站了,你啊,跟一个女孩真像。”我拍了拍小华的肩膀。

  “真的吗,是谁啊?强哥,不会是嫂子吧?”小华还是那么爱开玩笑。

  “乱说,一个美丽的女孩,也是这辆奥运专线公交的一位老乘客啦……”

  短暂的时间,我和小华的对话超过了往日,却也仿佛是命中注定。

  我又看到那个美丽而孤单的身影,只是时间迟了点。

  “雪!”一个意料不到的声音。

  “小华,怎么会是你!”我第一次看见雪儿这样的表情,高兴、惊讶、激动。

  “雪,我没有想到会在这里遇见你!我以为再也不会遇见你。”

  “我也是,你还好吗?”

  “还好……”

  ……

  “雪,我们几年不见了?”

  “好久了,大概五年了……”

  “是啊,我还记得,那时水立方才开始筹建……”

  “恩,我们约好全家要一起来看的……”

  “只是……”

  原来,他们是认识的。

  “雪,我听说了,你很坚强……”

  不知道是什么事,我第一次看见雪儿哭了。

  “好雪儿,不要哭了,伯父伯母在天空看着你呢……”

  看着小华安慰雪儿。难道,也是那场地震?原来雪儿一直都压抑着,也许哭出来会好点。

  “……小华,你爸妈呢?他们来北京了吗?”

  “没有……”小华突然沉默了,“可是,可是我带着他们的心愿来北京了,我答应他们要开心地看水立方,我们约好的……”

  车还在行驶。

  “各位乘客,请看车的右侧,您现在看到的是我们的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我一边重复着那段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简短介绍,一边看向雪儿和小华。

  小华搂着雪儿。他们看着水立方,一起笑了。

  我突然也笑了。约定,生的希望,死的寄托!有希望,便是光明。生活要开心地继续下去,因为我们约好了:好运,2008北京奥运;好运,中国;好运,无数的雪儿和小华。(作者系南京市江宁区弘景大道3666号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新闻传播系新闻学3班刘云)

 

 



来源:中国广播网    责编:王君      
相关新闻
听新闻
[报摘]多措施并举 撑起北京奥运平安伞 
[报摘]江苏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试点纪实 
[报摘]人文北京迎奥运 
[报摘]中国资本市场保持稳定健康发展 
[报摘]特别报道:北京欢迎你 
[报摘]各国运动员整装待发 
更多>>
中广评论
·食品安全监管须臾不能忪懈
·载人航空——中国人的光荣与梦想
·我国航天成就世界瞩目 与美俄仍有明显差距
·天疆呼唤中华:飞天!飞天!飞天!
·网络表达如何远离“暴力”
·广播----不可替代
更多>>
热点话题
·[时政] 神州七号太空行 宁夏50周年
·[策划] 美国陷入金融危机
·[经济]2008年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
·[后奥运专题]回顾两个奥运同样精彩
·[回放]梦圆残奥 共享中秋
·[北京奥运会]回顾精彩奥运
·[社会] 2008感动海洋 环保人物评选
·[残奥会] 2008年北京残奥火炬接力
更多>>
特别推荐
· “娃娃书法家”现象解析
· 《蔚蓝青岛》面向世界展开怀抱[组图]
· 上海卢湾区的居民公约
· 计生员侯晓平:真情暖人间
· 一代评书巨匠袁阔成先生散记[文图]
· 国门故事 湖北边防系列
· 四川灾区学生银川暑期生活快乐的一天
· 地角之花长开不败
· 刘老根大舞台欢乐笑翻天[组图]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