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风景只停留在原处,无法让更多人的欣赏到,那是一件多么遗憾的事情啊。”所以,我就立志用我的第三只眼睛—相机,要把所有的美景都记录下来,让每一个人,每一位我的乘客都欣赏到。对,我叫小强,我是一名公交乘务员,并且我是一名奥运公交专线的乘务员。我每天都行驶在北京的街头,在各个奥运场馆之间往来,为来北京参加比赛的奥运健儿以及奥运志愿者服务。我用我的照相机记录着奥运北京的点点滴滴,也记录着我与我们的故事。
第一张是鸟巢和眼泪。怎么说呢,这两件事物同时出现大概是有点突兀,但是,听过了我接下来的故事,你也就明白了。那是在鸟巢建成的那天,同时也是我们公交奥运专线正式运行的当天。首批登上我们专线参观的不仅有各个方面的专家学者,同时也有北京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当我们的车途经鸟巢的时候,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欢呼,大家都为这座伟大建筑的建成而感到由衷的欢喜。而在这时,我发现一位老人坐在座位上盯着鸟巢默默地在流泪。我连忙询问老人是否帮助。老人擦了擦眼角的泪水,说:“没事,我只是太过高兴罢了。”接着,他便讲起了他的故事。
老人原先是位军人,同时也是一位运动员,曾经代表国家参加了很多次的国际大赛,虽然不是奥运赛事,但也为国家带来了很多的荣誉。退休后,积极参与国家的体育建设工作,培养出了很多位的体育健将,同时也非常希望奥运会能来到北京,来到中国,让世界了解北京,了解中国。第一次申奥失败的时候,老人流下了失望的眼泪。而当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的那天的时候,老人流下了激动的热泪。然而当得知要建设奥运场馆需要征用自家的土地的时候,老人二话不说,第一个签订了拆迁合同。而如今,看到鸟巢在自己家原来的位置,老人再也抑制不住自己内心的感受,第三次流下了泪水。通过照片,我们可以看到,老人的泪水中有着的不止是激动,还有着骄傲和自豪。
第二张,我取名为微笑。那不是一个人的微笑,那是一群人发自内心的真诚微笑。或许说,那也不仅仅是这一群人的微笑,而是全北京市的微笑。对了,那就是志愿者们的微笑。
那是奥运村开村的那天,同时也是奥运志愿者进驻的日子。我们的奥运专线满载着志愿者行驶在开往奥运村的路上。在那时,我是真正明白了什么叫做打动人的微笑。那些青春的,真诚的微笑,就如同一枚枚小小的中国印一样,印在每个人的心窝的最深处,让人暖呼呼的。
这是北京市的名片,同时也是一双友情的手,欢迎你来到北京,也是一句最能打动人的话:“北京欢迎你”。
而第三幅,就是未来。我与女友在水立方的夜色下所照的合照,紧握的手,微笑的眼。这是我与我们的未来。我们的故事刚刚开始,就如同奥运故事一样,在慢慢的前行着,慢慢创造着未来。也是幸福,我与我们的,所有的幸福。
如今,如果你有幸搭上奥运专线,你仍会看到我—小强,拿着相机,记录着,我与我们的奥运故事。(作者系北京中医药大学王子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