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改革开放三十年:鸿雁传书到电话往来
改革开放三十年:鸿雁传书到电话往来
中广网    2008年11月27日 10:50
[打印本页] [推荐给朋友] [字号 ] [关闭]
    中广网乌鲁木齐11月27日消息 (记者胡志坚 通讯员童领娇) 在现代生活中,电话已经离不开人们的生活。然而30年前,它可是件稀罕物。改革开放,我国已成功地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历史转折,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通讯领域尤其突出。如今,通信业作为我国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已经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小小电话,使我们领略到改革开放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出生70年代的我,是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过来的,对改革开放有着自己的切身体会,有着深切的感受。我的老家在农村,在我的记忆里,1995年以前,我所生活的那个村子里没人装有电话,这也使得和外界的沟通极不方便。所以我们那时的通信方式还是传统的鸿雁传书,当有特别紧急的时候就发电报。记得当时村子里很多年轻人开始外出打工,他们在想家的时候总会给亲人写信。很多为人父母者每每收到孩子来信时,各个都高兴得像孩子一般。当时我哥也在外打工,他经常给我父亲写信,我每次在读完哥哥的来信后会特意注意他写信的日期,我发现收到哥哥的来信总是在他写信至少一个月之后,当时我就想如果有电话想了解哥哥的信息就不会有那么慢了,但那个时候凭自己的家庭条件化几千块钱装部电话简直就是一种奢望。所以,更多时候,我总在期待着每一封来自哥哥的信件。

  据当时的资料统计,1978年全国电话普及率仅为0.38%,不及世界水平的1/10,占世界1/5人口的中国拥有的话机总数还不到世界话机总数的1%,每200人中拥有话机还不到一部,比美国落后75年!大部分县城、农村甚至还在使用“摇把子”。那时的电话主要作为单位工作的办公工具存在。当时许多机关只有总机是直拨性质的,电话号码只有6位数。虽然单位电话基本上普及了,但那时家庭电话却极少,特别是农村更加凤毛麟角了。

  现在,每每想家的时候,我总会给家打个电话,也因为电话,身在异乡的我才能表达我对亲人至真、至诚的思念。只是,我家电话是在我考上大学后才安装的,那是1998年9月,我接到了梦寐以求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同时我被告知凭录取通知书电信部门免费安装电话。记得当时父亲非常高兴地立即办理了安装手续,自此电话真正改变了我们做子女与父亲的联系方式。

  后来在大学的校园内,我使用磁卡电话、201卡等电话,隔三差五地给父亲打个电话,问问他和母亲的身体状况,父亲也是每次在电话里亲切地询问有关我最近的生活、学习情况。直到现在我想家的那一刻,我总会拨通家里的电话。每次当我拨通电话和父亲尽清地畅谈时,我不油得从内心深出发出对党的政策由衷地赞叹。到邮电局、电信局排队打电话场景已经永远的存在于人们的记忆中,不再成为街头那热闹的场所了。

  此后的固定电话的发展经历了2001年和2003年两次突飞猛进的发展。2001年取消了电话初装费后,一时间固话安装之风盛行全国,固话的发展也进入了普及阶段。如今在电信、铁通、网通等电信商们的竞争下,今日你家免费赠机,明日我家服务上门。装电话不再是你找公司,而是公司找你,用户有什么问题,公司随叫随到,消费者真正感受到的除了价格的实惠还有服务的实惠。话机也由从前单一的方块外形,单调的颜色变得越来越人性化、个性化。还出现了各种卡通造型,甚至开始时髦旧时拨盘电话以及复古的中世纪电话造型。许多家庭还用上了无绳电话机,相当于能在家里使用的手机。现在,我大学毕业了,开始在城市里生活,和同学之间已经很少有书信往来了,而换之以电子邮件、QQ聊天等方式,对于生活在老家农村的父母而言,我仍然会时不时地打个电话,寄去我对父母最真的思念,也让他们知道儿子在外平安地生活。

  人们“有事没事打个电话”。城区、郊区、农牧区,区区相通;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入机。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今天,人们的联系变得如此的丰富多彩。电话的变迁,令我感受到中国巨大的变化和发展进入前所未有的飞腾年代。从鸿雁传书到电话往来,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正随着通讯事业的发展而缩短,“鸿雁传书”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来源:中国广播网    责编:晓凡      
策划 更多...
标题:鄂尔多斯:科学发展的能源重市
内容摘要:今天的鄂尔多斯,循环经济中乘上跨越式发展的高速列车
图片报道 更多...
影像·30年:沿边开放从这里起步
"211工程" 大学兴人才盛
30年感知百姓冷暖 电视剧寻求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