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改革开放30年:我的小屋在改革中经历变迁
改革开放30年:我的小屋在改革中经历变迁
中广网    2008年11月12日 18:12
[打印本页] [推荐给朋友] [字号 ] [关闭]
    中广网乌鲁木齐11月12日消息(新疆站记者张雷 通讯员刘勤)看着小区里嬉笑打闹的小孩,有的在打篮球、有的在玩滑板…...他们快乐的身影穿行在造型精美的楼群中,这些和谐美好的画面,让我想起了30年前同样是一群孩子的笑声。

  那是1978年,我刚上小学3年级,在一个月光皎洁的夜晚,我与邻居家的一群小孩在跳皮筋、玩沙包,我们这些孩子只有在晚上做完作业才有空玩这些游戏,虽然是在土块房的空地中一块相对较平的泥地上玩,大家玩得满头大汉,成了泥猴,但是很快乐,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稻谷的香气、醉人的瓜果的芳香,月亮姐姐满怀深情地注视着我们、分享我们的快乐,欢快地在云中穿来穿去,与我们捉迷藏…

  当时连队的住房是军营式的土坯房,每幢有10户,每户仅有20多平方,这间兼有厨房、客厅、书房、卧室等功能的房子供一家老少(5人以上)一起享用,晚上在煤油灯下做作业父母就告诉我们,他们刚来新疆时住过用红柳搭的地窖子,潮湿、阴暗、不通风,住房条件比现在差多了。虽然现在的土坯房遇到下雨天会漏雨,但至少还有家的感觉。我们当时虽然对地窖子没有感性认识,但觉得自己能住在土坯房是很幸福的。

  转眼到了1983年,我也上了初中,我们家搬到了40多平方的砖木结构的新房子,当时太高兴了,可以与妹妹住一个卧室学习、睡觉、在客厅看黑白电视,在院子里做饭、洗衣、喂养鸡鸭,与朋友玩耍。看到电视里住楼房人的过的日子,就觉得家里美中不足的是没有浴室、卫生间(公共厕所离家远、不方便)、暖气,所以很羡慕住楼房的人,不知道自己哪天能住上楼房。

  这样的砖木结构的房子又住了十几年,到了1997年,我终于搬进了楼房,自己10多年的愿望实现了,但随着住楼房新鲜感的渐渐退去,心里总觉得缺点什么,我还有什么不满足呢?今天那些孩子的欢声笑语勾起了30年前的回忆:那个陶醉在深秋夜晚的童年趣事,那个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小孩们无忧无虑玩耍的快乐今天这些住在楼房里、玩着高级玩具的孩子能体会到吗?

  我的充满成长快乐的小屋时常会出现在我的梦里,我又回到了那个尘土飞扬、笑声入云的玩沙包的夜晚…
来源:中国广播网    责编:兆维      
策划 更多...
标题:[调研报告]深圳:春天的故事
内容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深圳从一个边陲小镇崛起为现代化大都市
图片报道 更多...
[经典中国 辉煌30年]“大京九”:区域发展的主引擎
改革开放30年 今昔求学两重天
政治动脉长安街 30年涌动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