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我的亲历:改革开放30年 吃穿住行全都变
我的亲历:改革开放30年 吃穿住行全都变
中广网    2008年11月05日 16:45
[打印本页] [推荐给朋友] [字号 ] [关闭]
    中广网乌鲁木齐11月5日消息(驻记者胡志坚 通讯员张芳)35年前的冬天,我出生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二十四团园林一连,成长的岁月中,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30年间中国经济和人们生活的巨大变化。

  吃:过节时五谷杂粮受青睐

  还记得小的时候,父母整天忙着改造土地,挖大排渠,常常吃玉米、沙枣馒头、榆叶糊糊,平常偶尔吃顿肉,那是真香啊!每天放学后,我就会拎着小筐到树林带去拔野韭菜,有时还边拔边吃,吃完后便肚子疼。自从包产到户后,父母承包了一片果园,家里境况开始慢慢好转,吃上饱饭已不再是问题,而且家里还有多余粮,养了些鸡、鸭、猪等牲蓄,吃肉也已不再是稀罕事了。现在好了,想吃什么都可以买到,不但吃得饱还很注意营养,家中水果、零食总是不断。和许多人一样,我现在也是三天两头闹着要减肥。唉,真是今非昔比啊!

  穿:“怎么能穿得完!”

  小时候,我总盼着过年,因为只有过年才能穿新衣服,记得我上四年级的时候,看见班里有个同学穿了件新衣服,很是羡慕!家中有两个哥哥,小哥总是捡大哥穿剩下的衣服一直到初中毕业。上了高中,母亲终于舍得给我买了件羊毛衫,而我却舍不得穿,放了好久才穿,直到高中毕业那件衣服还很新。现在,我们已成家立业了,每次逛街,只要遇到称心如意的衣服,就毫不犹豫地买下来,一年四季的衣服还得分开放,母亲看了总爱唠叨:“你这么多的衣服,怎麽能穿得完呦!”

  住:每家都住大房子

  记得小时候,我家住的是不足30平米的土窑洞,就是用芦苇晒干,扎成苇把子上面再抹些泥,就成了家,共只有一间半房,父母住小间(只能放张床),我与两个哥哥住稍大的一间,同时也是做饭的房子。如今,三个儿女都成家立业了,各奔东西,每人都有自己的房子,一家三口都住的是100多平米的房子。父母老两口还在原来的单位住着,但房子已变成200多平米的四间大房,二老不愿搬到县城去住,习惯了养些副业,门前有块地整天拾掇拾掇。成天乐呵呵,不知道有多开心呢!

  用:家里全是电器化

  小的时候,连队没有电视,孩子们最开心的事就是放学后在一起捉迷藏、踢毽子、跳房子、玩泥土炮或是到果园林带拣野鸡蛋,到了晚上一听说团部有电影,父亲就会骑着一辆旧自行车捎上全家摸黑去看。到了80年代,连队里有个别人家买了黑白14英寸的电视,其中就有我家,每天晚上天不黑就有人搬着小凳到我家占位子,电视开演时,连窗外都站着人,那一幕我永远也忘不了。而今,家里用的全是电器化,还安装了电脑,联了网,不出门就可以了解整个世界。

  行:上学有车接送

  以前,我们走到哪都是步行,生在园一连的我,从小学到初中毕业每天都要步行4公里多到团部学校上课,每到第三节课时肚子就饿了,中午吃些从自家带的干馒头与咸菜,还吃得特别的香,下午走路回家时,看见路边种的小麦、萝卜拔了就啃上几口垫垫肚子。有时遇到下雨天,拿块油布一顶就跑,那林间小道上、排渠埂子上好滑呀,总得滑几跤才能到校!初中毕业后,父亲终于给我买了辆自行车,可以骑车上学了。记得有一次,我和父亲一起骑车到和硕县去买饲料。来回有20多公里的路程。回来的路上,车胎漏气了,路上又没有人家,我与父亲硬推着走了7公里多,回到家,累得是满身大汗。如今,团场小孩上学可真幸福,各连队全部铺上了柏油马路,而且每天定时有车接送,各连队之间、团场与县、市之间随时有车,真是方便。这不,今年父母回四川老家也不坐火车了,改乘飞机了。只需三个多小时就到成都了,到了机场还有车接,真是好啊!

  过去已成为历史,今日真让人欣喜!

  如今,团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放眼未来,我们生活会变得更加美好!

 

来源:中国广播网    责编:赵净      
策划 更多...
标题:[专题]全国18个典型地区调研报告
内容摘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指引下开拓成功发展之路
图片报道 更多...
第一张股票在这里诞生
30年从启蒙到自觉 文学呼唤那份坚守
三十载银行变革 新成就世界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