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宁夏概况 | 时事新闻 | 辉煌五十年 | 视听宁夏 | 魅力宁夏川 | 喜迎大庆
黄河富宁夏 今日谱新曲
中广网  06月12日 18:13              [打印本页] [字号   ] [关闭]
    

    奔流不息、迂回曲折的黄河,在宁夏拓出了一片水草丰茂之地。这就是被誉为“塞上江南”的宁夏河套平原。

  “天下黄河富宁夏”这句民谚,形象地概括了黄河母亲对宁夏的恩赐,述说的其实只是漫灌农业的辉煌和传统“米粮川”式的富裕。如今,宁夏人民尽力提高黄河水效率,拓展黄河水用途,正在谱写“黄河富宁夏”新曲。

  向漫灌农业告别

  黄河穿越宁夏397公里,河套平原自流灌排,取水方便,农民曾经觉得“水从门前过,不灌也有错”。一季庄稼别处只浇灌三四次,这里却要浇灌八九次甚至更多。灌水明晃晃漫上一地,农业灌溉水利用率仅40%左右。

  灵武市崇兴镇农民杜平给记者算账说,过去一亩地一年用水要超过2000立方米,现在采用控制灌溉技术,只用1600立方米左右的水,还能增产20多公斤粮食。

  农民体会到节水能得实惠,发展高效节水农业便不再成为难事。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宁夏积极鼓励农民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向科学要效益,露地林果、制种玉米、温棚蔬菜、设施园艺等节水高效农业,在宁夏平原四处落地生根,使土地在集约经营中迅速增效。

  永宁县望洪镇的农田里,昔日稻麦一统天下,去年仅温棚水果种植面积就近万亩。西和村科技示范户于德江指着自家的反季节红提葡萄温棚对记者说:“经营反季节温棚红提葡萄,亩均最多用水500立方米,而产出的经济效益却高达2万元。”

  据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利厅灌溉局统计,与引黄水量较多的1999年相比,本世纪以来宁夏年均少引黄河水近18亿立方米,相当于宁夏每年可耗用黄河水量的3倍多;同期全区粮食总产量却屡创新高,人均占有粮食稳居全国前5位。

  “水上旱塬”人脱贫

  草长莺飞的农历四月,穿行在固海、盐环定、红寺堡等纵横数千平方公里的扬黄灌区,记者仿佛置身于另一处“塞上江南”:眼前平畴沃野,水渠纵横,林网如织,农田里闪动着辛勤劳作的身影,一处处砖瓦房掩映在红花绿树丛中……

  为使黄河水润泽极度缺水的宁夏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宁夏开始实施扶贫扬黄生态移民工程,相继建起一批大中型电力扬黄工程,将黄河水送上亘古荒原。过去这些区域广种薄收,人畜饮水困难。扬黄灌溉移民点建立后,一切便魔术般地改变了。

  “现在日子好过了,俺们农民也要讲究时尚。”当回族移民杨正英驾着“松花江”牌私家车驶来时,记者切实感受到了黄河水流演绎出的脱贫奇迹。上世纪80年代初,杨正英举家搬迁到了中宁县大战场扬黄区,当时,他家所有的家当不过几卷铺盖、一些锅碗和少量农具。眼下,全家六口人不仅衣食无忧,还有了私家车。

  据大战场乡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乡购买车的家庭有40多户。乡长马学忠说,全乡5600户移民绝大多数已经解决温饱,部分还过上了小康生活。

  大战场乡的情况是宁夏扬黄扶贫的一个缩影。目前,宁夏建成运行的大中型扬黄工程有10余处,每年提引黄河水6亿多立方米,使160多万亩“种一包子,收一帽子”的旱田变成了丰产高产的水浇地,解决了70多万人的脱贫和饮水问题。不仅如此,黄河水扬到哪里,哪里便会出现一片生机勃勃的绿洲,好多地方“风吹沙起天地暗”的旧景象不再出现。

  煤水结合,河水生金

  宁夏煤炭储量位居全国第6位,其中宁东地区探明储量占全区的88%。新世纪初,宁夏决定建设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带动全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水是能源开发的血液,受国家用水指标限制,开发能源水从何处来?

  “投资节水,转换水权。”宁夏水利厅厅长吴洪相说。黄河过境水是宁夏最可依赖的水源,每年耗用的水量却有93%以上流进了农田里。为此,近年宁夏启动水权转换试点工作,在不突破国家用水指标的前提下,由用水工业项目投资黄河灌区节水改造工程,把农业灌溉节约下来的水量指标用于其新增用水需求。

  宁夏先期实施了马莲台火电厂、灵武火电厂、大坝火电厂二期等若干个水权转换项目,计划年转换水量5390万立方米,节水改造总投资1.5亿元。去年底,灵武火电厂水权转换项目竣工,火电厂共向唐徕渠灌域节水改造工程投资2900多万元,估算年可节水2000万立方米,作为回报,唐徕渠灌域每年给电厂转让1400万立方米水指标。

  “过去宁夏引黄开发灌溉农业,解决了吃粮问题,如今煤水结合,可望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宁夏回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袁进琳说,从某种意义上讲,西北地区缺水是由于资源配置不合理,促使水资源从低效益产业向高效益产业流动,转换水权是一条有效途径。

  经自治区水利厅水政水资源处测算,目前宁夏引黄灌区农业灌溉用水效益每立方米不到1元,而用于工业的效益每立方米可达57.9元。正在试点的工业项目实现转换水量,在目前条件下将新增经济效益30亿元;到2010年预期水权转换目标全部实现,产生的经济效益将超过180亿元,比宁夏去年工业增加值的一半还多。

  水光沙色迎客来

  出银川市向西北行十多公里,便是新近恢复的西湖湿地。蓝天白云下,一湾湖水里,一蓬蓬芦苇随风摇曳,白鹤、野鸭、苍鹭、鱼雕等各种水禽竞相鸣叫,翩翩起舞。更有众多垂钓爱好者,神情专注地在岸边或蹲或立,悠闲执杆向清波……好一幅优美的写意水彩。

  西湖湿地属宁夏西湖农场,历史上曾湖泊连绵、水域广阔。曾几何时,一场填湖造田的农业大生产运动席卷西湖,湖泊湿地面积由数万亩锐减至5000余亩。五年前,西湖农场借助西部大开发东风退田还湖,重构生态湖泊。

  农场负责人介绍,当年围湖造田地势低洼,盐碱量高而粮食产量低下。多年来,农场除了种粮再无其他经营项目,职工人均收入只有2000多元,不及其他农场的一半。现在退田还湖恢复湿地,目的就是发展生态旅游,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

  西湖农场干部职工从宁夏沙湖景区身上看到了希望。沙湖最早只是一个万亩渔湖,水产总产量最高时也不到5万公斤。发展生态旅游以后,现在既是百万鸟儿栖息的天堂,也是全国最具特色的5A级旅游景点之一,去年旅游总收入逾亿元。

  流金的九曲黄河,不仅给宁夏留下了千里沃野,还留下了丰富而独特的景观。从“青铜锁钥”到“塞上湖城”,从“黄沙拥长河”的沙坡头到“碧水点沙原”的沙湖,大漠黄河与回乡风情、西夏文化、贺兰初晓、六盘晴雪相辉映,天赐加人力,造就了一个神奇宁夏。

  据自治区旅游局人士介绍,近年来宁夏游客年均递增百万人次,去年达到730万人次,首次超过了宁夏本土人口,旅游总收入也大幅度递增。而据对国内游客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宁夏最吸引游客的正是大漠黄河。(记者 姜雪城)

来源:新华网宁夏频道    责编:许新霞      
宁夏概况 >>更多
   50大庆徽标名称为“腾飞宁夏”,主体...
   50大庆吉祥物名称为“喜洋洋”,以宁夏...
历史沿革 >>更多
·宁夏成立40周年大庆 火树银花
·中央代表团抵银参加40大庆活动
·自治区成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举行
·宁夏成立30周年庆祝大会在银川举行
·欢庆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30周年[组图]
·宁夏人民隆重庆祝自治区成立30周年
·中央代表团参加宁夏成立三十周年庆祝活动
·自治区成立30周年纪念币发行
·工会十大代表欢庆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25周年
辉煌五十年 >>更多
·总投资7210万元 宁夏自治区矿山环境重现生机
·灵武:10亿高新技术项目引导全区羊绒产业发展
·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再造一个新宁夏(组图)
·宁夏应对世界气候变化发展避灾特色农业纪实
·宁夏践行科学发展观纪实
·黄河富宁夏 今日谱新曲
·中国在西北干旱地区启动最大规模生态移民
·以生态为念 黄土变绿地——宁夏治沙纪实
·宁夏科学开发宁东再造“经济宁夏”
喜迎大庆 >>更多
·宁夏五十大庆之年文艺舞台精彩纷呈
·宁夏力争50大庆前实现文化共享工程全覆盖
·宁夏文艺界迎接50大庆将亮绝活出精品
·宁夏优秀新创剧目展演迎接50大庆
·宁夏投资十五亿元构建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13万株树木裹绿览山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