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行动 | 同胞支援 | 共同行动 | 关注衣食住行 | 关注恢复重建 | 温暖瞬间 | 重建希望 | 灾区前线
温暖行动 更多...
·德阳:有冬衣有暖房 绵阳:一起烤火的温暖
·过冬物资 先发放给最困难的群众
·他与四川难舍难弃 志愿者扎根灾区故事
·四川地震灾区干部年底前将强制休假
·爱心毛衣温暖灾区学子
·四川首家抗震纪念馆撼人心魄
温暖瞬间 更多...
过冬物资 先发放给最困难的群众
爱心毛衣温暖灾区学子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重建希望
他与四川难舍难弃 志愿者扎根灾区故事
中广网    2008-11-12 [打印本页] [字号   ] [关闭]
    这位在地震前从没坐过飞机的唐山人,现在经常在唐山和四川之间飞来飞去。“5·12”地震后,他立即带领自己的队伍赶赴四川参与救援;四川转入灾后恢复重建,他又在川投资新的工厂和销售市场。因为地震,“四川”在他心中已是最重的词。

    作为唐山人理应尽一分力

 

  “5月12日下午3点左右,我接到朋友的电话,说四川发生地震了,很严重。”讲述与地震有关的往事,33岁的皇甫志友始终带着深深的恐惧。这种恐惧来自幼时。尽管地震瞬间的惨烈对太小的他来说,没有任何印记,但其后的岁月中,地震记忆可谓刻骨铭心。“小时候,大人们遇到惨境或者过不去的难关时,总会说:比起大地震来,不算什么。在唐山人心中,没有比地震更可怕的啦!”

  皇甫志友的童年岁月浸润在全国支援唐山的氛围中。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一件衣服、一块油毡都特别珍贵。他家至今珍藏着各地支援的茶缸、暖壶。

  “当年唐山大地震,是全国人民帮我们渡过了难关,现在,四川人民也遇到同样的灾难,作为唐山人,我理应尽一分力。”皇甫志友估摸着汶川出这么大的事,一定需要钱。当天下午,就带上有100万元的银行卡开车去了北京,准备飞到成都亲自将钱捐到地震灾区去。

  心急火燎地赶到首都国际机场后,他才知道飞往成都双流机场的民航班机延后。在首都机场滞留期间,他始终盯着电视倾听播报的每一条四川地震新闻,越看越心急。身为唐山宏旺矿业法人代表的他,马上打电话给自己的几个厂长,叫他们火速组织一支队伍赶到北京。“我们要包机到四川救灾去!”

  等到晚上11点,皇甫志友向南航预订的包机还是不能起飞。“不能再等了,受灾群众急需支援啊!”他立即在北京租了一辆客车,加上自己开过来的商务车,连夜安排51人的救援队伍出发。第二天上午9点,他又亲自带着满载100顶军用帐篷、100个高压喷雾器和镐、绳子、撬棍、治疗外伤的药品等救灾物资的货车向四川进发。

  建起灾区第一间高标准板房教室

  5月14日清晨7点,皇甫志友的第一批救灾队伍到达成都,被分配到都江堰市参加抗震救灾。

  第一个救援地点在都江堰市幸福大道两侧的街巷里。问及对地震灾区的第一记忆,皇甫志友至今不愿提及一个字。但一些细节却让救援队员们忘不了:用双手从废墟中清理出一具具遇难者遗体后,高强度的劳累让大家精疲力尽;撕方便面袋子时没法洗手,勉强吃进去的干面块又吐了出来……

  在都江堰市虹口乡,宏旺矿业的救援队成功救出伤员30余人,挖出遇难者遗体12具。“说实话,大家确实害怕!山上经常发生余震和泥石流。”有一次,队员们走着走着,前面一座山突然大面积塌方,如果离得再近点,所有人都将被活埋。虽然面临许多困难和危险,但这帮唐山志愿者只有一个信念:救助更多同胞。一位铁粉厂厂长说:“如果我们没有为灾区人民尽心尽力,真的是无颜面对家乡父老。哪怕因为救灾死在四川,我们也无怨无悔!”

  在救援过程中,皇甫志友一直在思考,怎样帮助失学孩子尽快复课。他想到了自己厂里建的临时板房,就给北京的朋友打电话:“赶紧起运18间板房材料。”材料有了,建在哪里也是问题,都江堰市抢险指挥部工作人员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地盘。皇甫志友立即向绵阳赶。还未走出高速路,都江堰市一位副市长的电话跟了过来,确定给都江堰市聚源中学建板房教室。

  5月16日,皇甫志友又赶到绵阳九洲体育馆。看到志愿者忙得蓬头垢面,说话声音沙哑只能打手语,电线杆上密密麻麻贴满寻人小纸条,他的心再一次碎了。“要让这里的孩子尽快上学,让家长方便到学校找孩子。”他随即又预定了22套板房。因唐家山堰塞湖的影响,绵阳的板房教室选址在某基地山顶的操场上。

  5月18日上午,首批保温彩钢板等物资运抵聚源镇。5月19日凌晨,经过昼夜施工,皇甫志友的队伍终于建成捐建聚源中学的第一间教室。这间钢架结构的板房教室,全由保温彩钢板建成,白色墙壁,海蓝色屋檐和窗框,简洁而安静。这是震后四川灾区建起的第一间正规的高标准的教室。5月22日,两所学校40间教室同时竣工。

  皇甫志友的队伍准备悄悄撤离,却被聚源中学附近群众知道了。不一会儿,上千名乡亲和师生自发聚集到校门口,为他们送行。皇甫志友流着眼泪离开了聚源中学,离开了都江堰,他心底在呼喊,“我们一定会再来!”

  灾区的有些人有些事永远铭记在心

  “我已经与四川结下不解之缘。”震后,皇甫志友将自己的部分投资放在了绵阳,他时时谋划着有更多机会为灾区做事。他说:“地震中不仅感受震颤,更多的是收获感动。”灾区的人和事,让这位唐山汉子经常泪流满面。

  在灾区救援3天3夜后,皇甫志友去都江堰市一家小店给自己的队伍买衣物和生活用品。当店主知道是救援队后,死活不收他的钱。最后,他塞下500元钱开车离开,店主追出很远。第二次,皇甫志友再去小店买东西时,店主退回200元钱,说:“我绝对不能赚你的钱。”

  5月15日,宏旺矿业救援队吃上了到地震灾区后第一顿热饭。都江堰市一位环卫工人将家中所有的米熬成粥,带上仅剩的泡菜用三轮车拉了过来。他还有些“内疚”地说:“米不多,我明天再去买米。”一个学生将仅有的两袋方便面送给了皇甫志友,学生家长知道后,主动跑来帮救援队做饭。每一天,救援队都感受到灾区群众知恩图报的真情。这种真情,让每一位救援者更忘我工作。

  5月16日,都江堰市群众纷纷把自家抢救出来的锅碗瓢盆、桌椅板凳和五花八门的蔬菜粮食集中起来,给救援队伍做了一顿“最丰盛”的饭菜,摆了满满6桌。“我们知道,这些东西对灾区人民是多么的珍贵!”所有队员激动得眼含泪水,什么也吃不下,但却永远铭记在心。

  7月2日,皇甫志友赶到绵阳三台县,为四平小学捐赠100万元用于灾后重建。此前,他已决定在三台工业开发区投资1000多万元开办绵阳市国强友旺建材有限公司,生产过渡安置房及高标准厂房。“不计盈利,以支援灾区、服务灾区、给灾区人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为目的。”他还在江油等地设立钢材批发门市部,将大量优质钢材发往灾区,价格却比市价低1成。

  皇甫志友准备在灾区扎下根。他说:“只要灾区人民有需要,我将尽最大的努力,把抗震救灾工作进行到底!”在他看来,四川将让世界瞩目,让世界震惊,因为地震中涌现的大爱将深刻影响一代人。“一滴水乘以13亿就变成汪洋大海,一份爱乘以13亿就会变成爱的海洋。”

(注:四川在线2008年11月3日消息)

来源:四川在线    责编:赵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