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上海10月27日消息(记者李歆) 书法与音乐同时奔泻而出,印度塔不拉手鼓与传统民乐同台辉映,用管弦乐描绘壶口瀑布大雪纷飞的声音……这些不是坐而论道的想象,而是27日晚新加坡华乐团在上海大剧院为上海国际艺术节的观众奉上的一次奇妙的感官之旅。他们用华乐来描绘非音乐的实体本质。演出结束后,乐团指挥叶聪谢幕5次返场演奏3次,观众才肯停下他们潮水般的掌声。

新加坡华乐团与新加坡最著名的多元艺术家陈瑞琪进行音乐与书法的对话
整场演奏分潘耀良作曲的《儿时的三月天》、eric watson作曲的《塔不拉手鼓与华乐团的对话》、罗永晖作曲的《沁园春·壶口瀑布》、刘湲作曲的《马可波罗与卜鲁罕公主》、罗伟伦作曲的《天网》,其中《塔不拉手鼓与华乐团的对话》、《沁园春·壶口瀑布》、《天网》配诗朗诵赢得了最多最热烈的掌声。

新加坡华乐团艺术总监、本场指挥叶聪
五段乐章全部演奏结束后,观众对新加坡华乐团报以雷鸣般的掌声,这个形容一点都不为过。新加坡华乐团艺术总监、本场演出指挥叶聪带领乐团谢幕5次仍然不能平息观众自发的有节奏的如潮掌声,他只好自称“买一送三”,先后返场演奏了法国舞剧音乐片段、《北京一夜》和《花好月圆》,观众才肯停下掌声慢慢离场。
英国《卫报》援引著名作曲家麦克尼曼的观感评论说,“他们呈献的管弦乐演奏是我听过得最精彩最专业的演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