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解读  |  德育答辩精选  |  图说北理工  |  媒体聚焦  |  学生心语
德育答辩精选
   四年前,19岁的我带着梦想和憧憬走进北理;四年后,23岁的我装满收获和回忆,决定留守这里。这里是我播种理想让梦想起飞的地方;这里铭刻了我人生中最美的时光。回首大学生活,喜怒哀乐皆有,酸甜苦辣尽尝。回首大学生活,有许多珍贵的知遇,不禁心存感激。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很多星星,有的是恒星,有的是流星。随着岁月变换、生活变迁,大多曾共同走过一段岁月的人都只能是流星。流星虽然短暂,却发出耀眼的光芒。大学生活 遇到许多良师益友,使我对生活深存感恩之心。大三下学期,人生的抉择提上日程。上研?工作?出国?我仔细思考了一下自己的人生理想。发现自己不再像小时候那样纯粹的向往某种职业,但心里依然还有梦想。我所向往的,是一种充实、有意义而又优雅、美丽的生活方式。为了我的理想生活,我应当有一份比较理想的工作。如果本科毕业直接工作,以数学系的出身,可能起点不是很高。如果在所学数学的基础上,再学一个与实际联系比较紧密的专业,对今后的发展可能更有好处。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和分析,我最终决定考研。
图说北理工
北理工德育答辩宣传海报
全校瞩目德育答辩
德育答辩精选 您现在的位置:>>德育答辩精选
鹤冲天
中广网    2007-09-12 [打印本页] [字号   ] [关闭]
   

    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罗冠辰

 

    漫道四年,闲庭信步。纵有失落与迷茫,却也渐清晰,益坚定。不日追思,细数点滴,始知渐去青涩,将入成熟。

 一、看试手,补天裂

  (一)“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对于李耳,天下只有个“道”字;对于孔丘,则只有“仁”字;而于墨翟,怕便是“兼爱”二字了吧。那么,对于我,价值所在又是什么呢?飞黄腾达,或者光耀门楣么?

    狭义的自我价值的实现本无可厚非;只是,若把毕生的追求尽倾尽于此,未免太浪费了大好的光阴。抱着卑微的追求,即使有朝一日权倾朝野,富可敌国,也不过一豪绅。比如石崇,史载一笔,可笑可恨。

    便有人说,这种世俗功利确实可鄙,那么,走一步看一步如何?这样的人,恐怕碌碌终生,至死,却连自己也不知道其一生所求为何。浑浑噩噩并非淡定安详,这种所谓的“无欲无求”反而是不负责任、没有追求的表现。

    于是有人要问了:只追求自我实现不好,没有追求又不对,那应该如何呢?其实,人生的追求无非若干比较级的叠加——要让更大的那个群体实现更多的利益而已。民族兴亡、国家富强、社会进步都是针对人类这个群体而言,只有把个人的发展建立在这个群体的基础之上,个人迈进的步伐才稳健,才勇于穿破迷丛、敢于踏平坎坷。同时,也只有群体的利益得到满足了,个人才真正有发展的空间,才能实现所谓的“个人价值”。

    志存高远,心忧天下。只有以对国家、民族、社会最深切的爱为指引,才能走好漫漫人生路。百年前,年轻的恩来就已眸明如炽:“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而这,早已不再只是他自己的奋斗目标,更是一代人,甚至几代人为之不懈的毕生追求!

    (二)“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很喜欢一句歌词“爱就一个字,我只说一次,你知道我只会用行动表示……”不必言说,举手投足便都是满溢的深情。那对祖国的爱呢?远离了兵荒马乱、天灾浩劫的时代的我们,该如何彰显炽烈的爱国之情呢?

    也许,在这太平中,我们不再用嘶哑的喉咙歌唱;但那饱含泪水的爱,却亘古不变,至死不渝。不必沸腾激扬的宣言,也无须振奋握紧的双拳,雄心的跳动、热血的流淌,时时刻刻在胸腔激荡。如果说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理智的建构,那么,这份爱就是最浓烈的情感的冲击。

    邓小平同志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他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了这个民族。而我们步步为营的奋斗,不也正是遵从内心深处的对祖国、对民族的爱吗?自强不息,奋斗不止,为自己的祖国和民族倾尽绵力,不正是这份爱意最好的表现吗?我积极地争取入党,从各方面磨砺自己,正是由于心中爱意燃烧!

    (三)男儿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桥畔泪

    人类的一切学习研究,落脚点都在于能在实际应用中发挥作用。现在所学,终究是为了将来所用。庆幸自己的四年终有所得之余,更坚定了学有所用的心。也许,未来的工作未必能支持奢侈的开销,但只要能挣到“面包牛奶”,足矣!

    职业,最能体现人的价值,而同时,唯有对自身职业的兴趣,才能维持长达一生之久的那份坚持。既然选我所爱,爱我所选是一直以来的坚持,那何惧无处显身手?摒弃了理想主义的豪言壮语,学在军工,用在军工,再无他求。

 二、自临钓石取深清

    (一)有容德乃大,无求品自高

    宁静淡泊,养性修身。常记得一句韵味无穷的话:“以出世的态度做人,以入世的态度做事”,简单精辟,一句话总结了世间一切的准则。先人的智慧更有深味:厚德载物。是啊,厚德,才足以载物!道德,是来自内在对自身的约束,一切美德都是长期的养成。因此,防微杜渐,才能以滴水之功成穿石之事。而且,这个内在的自我约束必然要高。倘若堕落到法律的底线之下,道德,还如何称其为道德!

    温、良、恭、俭、让,作为一个人做人的态度,行为的风范,根植于其人格修养。无论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甚或职业道德,此五字足以涵盖。只要不破坏根本原则,不侵犯人类群体的共同利益,自己就算“吃点亏”,又有什么呢?温和、善良、谦恭、简朴、礼让,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或者努力去做到,那么社会岂不更加和谐美好!

    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不分车笠,只求问心无愧。通常,只是不经意的举手之劳,便可体现一个人的精神素养。在自己追求效率的同时,是否也能记得不妨碍他人呢?遵守社会公德,便是有各种联系的人们之间的一个默契;通过这种默契,大家便都能实现各自效益的最大化了。

    旧时说“百善孝为先”。的确,孝顺父母,尊敬长辈,种种传统美德中体现的,是一个人最柔软最温存的善良。家庭的美德是一种氛围,习惯了这种温情,便终生保有那一抹良善的爱,那一股正直的气,以及那一具坚强的骨。我们千年流传的民族精神,正是藉由每个家庭的孕育涵养,一脉相承,传衍至今。在家的熏染下,一个民族的不屈不挠、温和善良,日久弥新。

    (二)能去私曲就公法者,民安而国治

    法纪是一条底线,公众道德的底线。在此线之上,大家或许能相安无事;而一旦越过此线,必然有利益严重受损。数千年前,便有先贤指出须以法治国;由此,我们每一个公民,更应闻风而动,依法而行。然而,相信有很多人,他们矫法妄行未必是故意要破坏什么,而是源于蒙昧无知。世事变迁,社会益加复杂;由此必然有大量的新的条件需要法律去适应社会,更需要我们去适应法律。不懂法,如何守法?!所以,我们应当开阔视野,学法懂法;只有了解了,才能真正成为守法公民。

    时至今日,规矩方圆说已成老生常谈;而法纪之绳仍有人视若无物,可悲可叹。那么,作为当代大学生,则有义务向不了解法律法规的人们宣传法律的内容,传达法律的精神。“独乐乐不如众乐乐”,闻道如斯,闻法亦如斯!倘若自己的力量能为国治民安增色加力,怎能不欣慰!

    (三)“做人要低调”

    我们不只是一个单一的个体,更处于一个联系的社会之中。每天,我们都与这个社会发生着这样那样的关系。人与人的交往构建了人际关系。在我们以道德修身养性、检点自身的同时,还应以原则及博爱去对待他人。
    
    “厚黑”大行其道的今日,真诚、原则,以及礼节似乎已微漠得毫不足道了。诚然,人际交往讲究方法;但绝不是以牺牲原则为代价的。宽仁好善是一种态度,豪放爽直也是一种态度,不同的态度决定了每个人不同的方法。可是,真切诚信的本不可去,谦恭有礼的法不可忘。仿一句如雷贯耳的台词:“做人要低调!”——人际的和谐便体现在这待人接物的点滴了。

 三、无拘无束无碍

    (一)宠辱谐忘,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边云卷云舒

    清雅淡定是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有追求而不计较,才能在人生的波折坎坷中不堕迷途。

    疫病灾害面前,勇于相信自己,更要相信与自己同舟共济的伙伴。因为,只有大家的镇定,才能确保度过风雨。慷慨激愤时,要学会冷静。因为,只有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才不致落入维谷,举步为艰。人生得意处,须学会低头缓步。如此,方知谨行免得萧墙祸。落寞低迷时,更应懂得昂首向前。只因惟有捱过长夜,方能见到黎明。

    四年间的经历,得失甚多。也许尚不足以洗去轻浮,然而,将这些点检于胸,却知日趋成熟。

    (二)“我不是要找寻方程,我是要找寻美”

    侍花弄墨,尽极风雅。养性怡情文人事,却不因“玩物”而丧志。读史人明智,吟诗口留香。新中国开国者,谁不通文谙史?爱因斯坦更是拉小提琴的好手。人文素养体现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内涵,更是开阔眼界、平复心境,乃至增强道德观,以及爱国主义、民族意识,甚至调节思维的有效手段。

    气质涵养与内心的精神一脉相承。以坚实的人文基底来塑造自我,以专注的科学精神来修葺自我,人格方臻善境。不求功利,却有意外之得;点滴妙处,俯遗皆是,更有书香盈袖,莫不令人心中熨帖。

  四、白发书生神州泪

    台海局势,跌宕波澜。朝核会谈,曲折几何?两伊风潮,危及四伏。更有年年不休的参拜之丑,令人怒火中烧,热血不平。又有数起天灾至,举国上下为之恐,寰宇内外因而惧。纵是书生意气,却不得不为这内忧外患惆怅不已。

    SARS袭来,由全然无知而惊,因知之甚少而惧,又渐渐在正确的疏导指引下,我们了解事实,变得镇定自若。在灾难面前,人的潜能被极大地激发出来,人性中那点善良的光芒竟燃烧成一个美丽的太阳!

    5.20公投时,内战仿佛一触即发,无数双眼睛密切关注下,却渐得一线转机。日换时移,柳暗花明。民间一度唇枪舌剑,或发兵刃之危,或求统战之利,相信你我也一度各执一词,难分胜负。然而眼见国家在激流中竟能日行千里,谁,能不欣慰,能不振奋呢!

    4.9抗日大游行,人人热血沸腾。而我们未必选了激愤的方式,却学会了用冷静的态度爱国,以釜底抽薪的方式表达我们最深最恨的抗议。泄愤只能逞一时意气,而国家富强、民族兴旺,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当然,一个民族的宽容并不表示无原则的退让。我国为大局着想的举措不是示怯;相反,这才是一个成熟的政府应有的风度。思及此,更知爱国之路漫漫,强国之路漫漫!

 五、诗酒趁年华

    朝花夕拾,所获甚多。

    与寝室姐妹心手相依,情深笃笃。在社团中意气风发,挥洒谈笑。也记得军训的烈日、钢枪,以及那流淌的汗滴、矫健的拳阵身法。更难忘实习时工厂中,精密却枯燥的数据竟变成令人眼前心中俱为之一亮的,堪当“威慑”之名的成品,怎么不叫人将这求学之路走得更为振奋!

    兔走乌飞,四年弹指。回忆已矣,这四年的点滴得失已告一段落。时间之矢往前追,我们的目光更要往前看。大把的未来正在我们手中,等着我们的铺设,等着我们的雕琢。我在我认定的方向上追寻,步子不大,却坚定沉着。我相信,自己定会生出翅膀,终有一日,一飞冲天! 

        
来源:北京理工大学学工部    责编:李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