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丁,原指平民百姓。时至今日,洋品牌的“质量门”仍在一次次的被复制和重演,白丁维权之困也愈演愈烈。

    11月20日早上,网络名人罗永浩在北京西门子总部挥起大锤,砸烂了音乐人左小祖咒、作家冯唐及自己的三台冰箱,借此督促西门子公司尽快承认冰箱的质量问题和提出解决方案。

    这一举动是维权也好、炒作也罢,并不具备代表性,只希望能够引起监管部门的高度关注,出台更多措施帮助普通消费者维权,这样罗永浩的冰箱就没有白砸。

 

  

 罗永浩维权经过

       罗永浩,老罗英语培训的创始人,曾任职新东方培训机构,因老罗语录走红。可能很少人能想到,罗永浩9月27日在微博上的一通抱怨,经过两个月的发酵,竟然成为了热点事件。当时,罗永浩称三年前买的西门子冰箱坏了,门都关不上,并表示“再也不买这个倒霉牌子了,电器还是日本人做的靠谱”。此条微博被网友们转载3000多次,评论超过1100多条。

    随后,负责生产销售西门子家用电器的中国博西家用电器有限责任公司的相关人员曾两次致电罗永浩,提出希望上门维修。但双方的交流并没有结果。博西家用电器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首席销售官王伟庆谈到之前的沟通时表示,导致冰箱门关不上原因很多,必须上门检测才能得知,罗永浩却拒绝接受服务。

    罗永浩认为,西门子方面尽说车轱辘话,玩文字游戏,不能令人满意。而且,罗永浩称从其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门关不上不是个案,怀疑西门子冰箱的某些型号有质量问题。[详细]

 

 求解维权困局

 一、外资品牌管理混乱,售后服务无人问津

    西门子与博世互相推卸责任

    西门子官方微博随后对事件作出声明,称博西家电是西门子参与投资的企业,并强调这是一家“在中国自主运营”的公司,并以一种相对独立的姿态对博西家电“积极设法与消费者沟通、了解并解决问题”的做法表示“支持和鼓励”。而博西家电方面认为,其产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的要求,出厂前经过严格检测,问题发生后也做了大量的内查工作,在没有确切的结论前,西门子不可能就此事作出道歉并承认产品质量有问题。

    洋品牌三番五次伤透国人心

    中国人追捧的洋品牌为何三番四次的伤了国人的心?首先,现今一些国内的外企普遍无服务意识,“顾客就是上帝”的时代早已过去;其次,外资品牌在中国市场上的经营结构发生了本质的变化,“离岸外包”模式让外资企业牢牢地掌控利润掌握,而剩下外包的生产制造与售后服务就无人问津。

西门子广告

 、消费者维权意识待醒,家电维修存现实难题

    中国消费者维权意识薄弱。很多人即使在产品质量上吃了哑巴亏,也是打落牙齿往肚里吞,抱着一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态度,这种态度,只会助长一些企业的嚣张气焰。 
    维权成本过高。在当前的司法体制下,通过“打官司”来进行维权成本过高,而且要牵涉很大的精力,得不偿失。此外,在产品质量方面,认定产品质量有问题相对较难,需要鉴定机构出具相应的质量鉴定报告,否则,企业完全可以认为是消费者误操作所致。
    家电维修易产生纠纷。家电售后服务维修知识、技术门槛相对较低,很多个体商户未经专业培训就开展相关服务,且往往采取冒充正规厂家售后服务人员进行上门服务的方式,由此导致的纠纷、投诉也较多。

 、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产品召回制度束之高阁

 

    我国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

    前段时间,强生事件沸沸扬扬,强生在国内被查出含有两种有毒物质后,依旧未被召回,原因不仅是“双重标准”的存在,还有中国在缺陷产品召回制度方面的空白,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产品召回制度束之高阁

    我国很早就有了召回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销售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商品的,应当责令其停止销售,并限期追回已售出的商品,监督销毁或作必要技术处理;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该批商品货值金额百分之十至百分之二十的罚款;对有关责任者处以五千元以下罚款。但凡任何一级的监管衙门能做到认真履行,罗永浩当众砸冰箱一事也许就不会发生。

     主管单位监管不力

    监管环境的宽松,也让洋品牌钻了很大空子。国内许多行业的产品标准不统一、相互交叉。与国外相比较而言,国内标准的滞后,标准的差异化,都给了企业可乘之机。

 

 结语:消费者硬起来,傲慢的“西门子们”才会软下去。

    如今,中国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已经苏醒,维权手段也更加多元。奉劝“西门子们”,还是及早放下身段,认直倾听消费者的呼声,采取切实手段来解决产品质量问题。对消协等维权机构来说,“铁锤”维权更是呼唤,需要消协强硬地站出来,当好消费者权益的代言人。法律硬起来,维权机构硬起来,消费者的权益才能硬起来,傲慢的“西门子们”才会软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