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办 全球最大中文音频网络门户

  中广论坛

  

中广邮箱

海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

 

玉树军分区紧急组织官兵投入地震救援

 

四川石渠县第一支救援队即将抵达玉树震区

 

玉树地震造成589人死亡 10万灾民需安置

  

国土资源部紧急调集5架航遥飞机驰赴灾区

 

多部门协调合作 确保救灾行动顺畅有力

 

总理看望受灾群众:你们多保重
 

特写:青海医疗救援展开生死时速

 

中央各部委以不同形式支援抗震救灾

 

玉树地震进入黄金72小时最后时限

 

生死营救6小时 震区降生藏族婴儿

 

专家:黄金72小时后,被困者仍有生还可能

 

胡锦涛总书记慰问玉树震灾伤员

 

唐山四川救援队驰援玉树 恩情传递大爱

 

黄福荣:如果志愿者为公益死在路上 是上天给的幸福

 

胡锦涛飞赴震区 为玉树注入强心剂

 

藏族战士:玉树一定会像汶川一样坚强

 

朗朗读书声传来的坚强 玉树孤儿学校复课

 

军警官兵抢救被埋压群众1561人 托起民众生命希望

 

成玉希望小学点亮希望 特警柔情呵护震区孩子

 

 

    “福荣哥你木讷、沉默、不善言辞、寡于表达。你默默做好所有事情,却不愿意多说一句话。黄福荣,你用生命诠释爱。你爱汶川,你爱玉树,你爱大陆,你爱香港,你爱所有病痛和苦难的芸芸众生……”这是网友写给王福荣的诗中的一段话。这位来自香港的志愿者只是一个普通的司机,他奔走于危难的灾区,为那里的同胞送去自己所能风险的一切。王福荣走了,但是他热爱公益的精神将影响更多的人。【详细

 

    张忠泉,已经83岁,他独自生活,拾荒为生。然而为了地震灾区的同胞,他一下子捐出了10万元。10万元对于他这样一位老人的生活意味着什么?他似乎丝毫不想用这样一笔钱来改善现在的生活,不想着用它来享享福,甚至不想着身后之事!在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在为了多挣一分钱而费尽心机,有多少人在算计着金钱而忘记了生活的初意。其实我们没法摆脱这因为生存压力而带来的世俗相,但是如果我们可以将这种世俗心态放下哪怕一点点,积少成多也是足够的了。【详细

 

    从汶川大地震以后,志愿者服务成为中国民间的一道越来越靓丽的风景线。灾难面前,志愿者们行动迅速,他们不怕苦、不怕累,而且服务水平越来越高,成为政府救援之外的一股生力军。他们身上所体现的,是中华民族身上那种特有的“仁者大爱”精神,也是现代社会中所提倡的“奉献”、“和谐”理念的践行。灾区里受困的同胞因为他们的到来而感觉到人间的温暖,不在无助。我们这个社会也因为有越来越多的志愿者而变得更加和谐,更加美好。感谢他们!【视频
 
 

    玉树地震发生后,中广网网友立刻给予了高度关注,每个人都想表达自己对于同胞的关心,每个人都尽自己所能去表达自己的祝福和爱意。不论在论坛还是博客,都有一股暖流在流淌。

 

地震无情 人间有爱(中广网友自发祈福活动)  活动照片记录

   

玉树,我为你祈祷!         不屈的生命——为玉树而写

 

玉树,别怕!愿人间温情常在! 在玉树,又见总理含泪的双眼

 

今晚,夜不会黑——献给我们正在受难的玉树同胞 

 

【中国之声记者讲述】

    7.1级地震使得一向宁静安祥的玉树结古镇,到处都是坍塌的房屋和惊恐的人群。玉树这个平素不太为人所知的名字,从地震发生的那一刻起一下子印入亿万人的大脑。中国之声的大批记者在第一时间赶赴玉树采访,第一批深入灾区采访的记者杨超和陈俊杰已回到了北京,同时,也为广大网友和听众朋友带来了他们在现场的第一手资料。

【视频】探访深夜在帐篷里坚持工作的我台记者

     

其实不想走 其实我想留>>>详细

 

 【记者亲历】藏族阿妈对救援队充满感恩

    55岁的罗杰阿妈抓着我的手说,地震当天她是光着脚跑出来的,现在有地方住,有方便面吃,想想在这场地震中死去的人们,她对赶来救助的人们充满了感恩。>>>详细

 

【特写】打开营救生命健康的顺畅通道

    4月14号以来,每一天,都有军用运输机将重伤员送往成都、西宁等医疗条件较好的城市进行救治。在成都太平寺军用机场现场,中央台前方记者张磊、李欣、杨钧天记录下了在那里迎接、运送地震灾区重伤员的全过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