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办 全球最大中文音频网络门户

  中广论坛

  

中广邮箱

 

 

 

 

   

    2009年11月下旬,北京出租车开始征收燃油附加费,这无疑让北京百姓再次回忆起今年来不断的能源价格上涨。 油价在“退一步进两步”中不断看涨,终端电价在上网电价上涨后不停喊涨,水价和气价的“涨”声也是不绝于耳……可以说,几乎所有关系到公众日常生活的能源、资源产品,当前或已进入价格上调期。

    网民直言2009年注定将成为“中国能源价格调整年”。 虽然长期来看开放能源市场引入竞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但现阶段建立起成本透明制度以及价格听证体系无疑更为迫切。(策划:于晓媚 刘晓敏 陈晓冉)

    燃油附加费。航运公司和班轮公会收取的反映燃料价格变化的附加费。该费用以每运输吨多少金额或者以运费的百分比来表示。从2000年至2009年,中国国际和国内航线征收燃油附加费就起起落落。航空公司一边是机票打折满天飞,一边是征收燃油附加费,燃油附加费所带来的收益已经被航空票价的低价竞争抵消。现在这一收费已经延伸到出租车行业。

京出租车燃油费开征 超3公里收一元燃油费

    根据《关于实施出租汽车租价与油价联动机制的通知》规定,当本市93号汽油价格在6.50(不含)至7.10(含)元/升区间时,在由政府和企业向出租车驾驶员发放临时燃油补贴的基础上,加收乘距超过基价公里3公里的乘客1.00元/运次的燃油附加费。目前,本市93号汽油价格为6.66元/升,已超过6.50元/升。所以出租汽车实行加收燃油附加费。

  燃油费补贴,政府花钱不见得就是好

    出租车是市场化运营。随着出租车行业的发展、壮大和成熟,政府财政补贴应该逐步递减,起码维持在一定水平而不能不断增加。

 

 燃油费一块不贵,关键这个钱去了那

    “不过,我就是想知道这1元钱去了哪儿了,到底有没有流入某些部门的"小金库",或是以补贴的形式又返还给石油企业?”

 航空燃油附加费本月复征 油价上涨影响航空业

    北京市出租车从25日零时开始加收燃油附加费,这让人们不由再次关注从本月14日刚刚复征的国内航空燃油附加费。
    国内航空公司航线燃油附加费是14日起复征的,各航空公司的燃油费统一为:800公里(含)以内航线每位旅客20元,800公里以上航线每人50元。这条消息是国家发改委与中国民航局本月12日公布的,而且明确表示:燃油附加费与国内航空煤油综合采购成本实行联动。

  航企燃油附加费惊人一致

    各大航空公司就公布了各自大的燃油附加费征收标准。巧合的是,所有航空公司征收标准完全一致,不少专家指责这些缓过气的航空公司又在搞价格垄断。

 机票降价是对燃油附加费的嘲讽

    国内航线恢复征收燃油附加费后,各大航空公司掀起了新一轮的降价潮。艺龙网的数据显示,11月23日北京至杭州的最低飞机票价为350元

学者称两石油巨头3年向国家上交2100亿暴利税

    石油行业暴利的是上游,国际的上游领域由于很多家公司优胜劣汰的结果,市场最后形成了双寡头或者几个寡头垄断的格局,我们跟他们有所不同,我们是由传统的计划体制发展过来的,更多的是由于行政的历史原因。

 民营石油业再呼打破垄断

    成品油市场是目前中国垄断程度最高的领域之一。如果长期下去,这对林璋槐的企业来说可不是一个好兆头。在宁海地区,他的企业时时无法获得正常的油源。而和他一样,广大的民营石油企业一直未能冲破两大石油巨头的打压。

涨价声不断 网民称今年将成能源价格调整年

    能源价改和节能减排等国家发展战略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当前畸高的成品油和天然气价格已经高于国际定价,可以说是已经过度反映了资源的稀缺性,如果继续涨价,只能进一步伤害国民经济的运行,加重国民生活负担

 “成品油”适用反价格垄断不应存疑

    从《反垄断法》的规定来看,政府制定的价格是否在其调整范围内,法律本身并未明确规定,但并不意味着成品油这样的市场就不适用《反垄断价格规定》。如果两大石油企业串通起来,达成价格垄断协议,,自然就触犯了《反价格垄断规定》

垄断企业成本不透明难让公众信服

  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让官方的解释难以让公众信服。一是成本,垄断企业的成本不透明,无论怎么解释成本高、亏损,但成本究竟是怎么构成的,尤其是人力成本占多少第二是垄断,气、电、煤不是自由充分竞争的市场,就算有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家,在老百姓的心目中无非从原来一个人垄断变成三兄弟联合垄断市场。在这个庞然大物面前,公众没有议价、讨价还价的能力。

 良性互动建立能源消费和储备机制

    从中石化、中石油的角度讲,企业是天然追逐利润的,他们会根据国际市场规律,在利润高的时候盖办公楼、团购、拿年薪,其实这也没有什么错,根据我们国家的现实,中央企业往往是根据政策取得高额利润的,除了缴税和分红,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挣了钱归自己也确实不违法。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与其在道德上谴责,强调他们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不还如强调主管部门的调控作用。

 明年资源产品仍小幅涨价 专家建言反思定价机制

    资源价格改革的关键是应建立有政府、企业、消费者共同参加的价格协调机制。在公共事业部门转轨过程中,目前“成本+利润”的定价机制再加上公用事业领域垄断的现状,使公用事业企业提出定调价要求时,往往从部门、行业的利益出发,向政府提出过分或不合理的要求,甚至采取多报成本支出的办法来达到提高价格的目的。

 中国没有理由实行低油价!

    我们老和美国人比,没法比的。中国13亿人口,如果人均石油消费达到美国人水平,现在全世界的油也不够中国人用的。况且我们总要给子孙留点什么吧。以上种种,中国没有理由实行低油价,更没有理由人为地压制油价,特别不应该拿公共财政的钱去补贴油价。人为地压低油价,只能有一个结果:供应出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