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城乡村风光 吴子园 摄

阳春三月,绿意盎然,浙江绍兴越城乡村处处美景。近年来,越城区以培育“乡村振兴先行村”为契机,通过生态与文化融合发展,挖掘丰富的乡村资源,促进“五星3A”迭代升级,进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其中,在陶堰街道可找到越城乡村的共富密码。

新规发布 打造鉴湖生态示范区

3月下旬,位于越城区的鉴湖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与详规正式发布,标志着鉴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进入新阶段。

根据总体规划设计要求,鉴湖国家湿地公园分为“一带、三心、五区”。“一带”即以世界文化遗产浙东古运河为基底的运河生态保育带;“三心”即古鉴湖堙废后的遗迹洋湖泊、百家湖和白塔洋“三大湖泊”;“五区”即湖泊生态修复区、农耕文化体验区、艺趣稻田体验区、水乡风貌浏览区、科普宣教展示区。

鉴湖国家湿地公园以洋湖泊、百家湖和白塔洋“三湖”及浙东古运河为核心区域,湿地率近70%,湖面宽阔,湖水澄净,湖景优美。2016年6月,绍兴市就开始着手筹建“鉴湖国家湿地公园”,公园范围内拥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水蕨等150种植物和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赤腹鹰等160种动物。目前,湿地公园的建设正有序开展。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整体规划来推动鉴湖生态保护升级,更好地弘扬鉴湖国家湿地公园的人文历史文化,让东鉴湖在生物多样性上得到进一步加强,逐步成为稽山鉴水生态功能示范的一个样板区。”陶堰街道党工委委员、湿地公园管委会专职副主任傅良亮说。

串点成线 描绘乡村生态新图景

东鉴湖、浙东古运河等水系交织,赋予了陶堰乡村别具特色的生态底色。

走在陶堰街道泾口村,宽阔的道路干净整洁,蛇肚江清澈见底。一栋栋农家小院交错掩映在绿树间。在泾口村浙东古运河栈道上,关于春天的布展正一一陈列着,水上栈道共连接着4个小岛,而这4个小岛也分别被改造作为学生写生基地、水上戏台、萌宠乐园、古渔村休闲基地,一些泾口村民正通过抖音直播介绍自己的家乡美景。

优美的环境、自然与人文有机融合、东鉴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使泾口村上榜浙江省生态文化基地。

水韵,是泾口的招牌,也是创建乡村振兴先行村最大的底气。近年来,泾口村以东鉴湖、浙东古运河为核心,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开展环境整治“持久战”,提升村容村貌,改造村中小岛,实现“美丽新生”。

“对于乡村振兴来说,产业发展是关键,而泾口的产业发展就是要做足做优‘水’文章。”泾口村党委书记俞建刚说,村里的环境变好了,还需要把集体经济搞上去,目前花海特色景区正在酝酿。

“我们打算和专业的运营团队合作,计划在泾口村打造一个杜鹃花海景区,与目前陶堰主打的油菜花相辅相成,同时加入餐饮民宿、昆虫研学、亲子沙滩、欢乐草坪、锦鲤天鹅等元素,形成一个独特的乡村游景观,从而吸引更多游客。”俞建刚如是说。

像泾口这样的美丽村庄,正在陶堰不断涌现。陶堰街道党工委书记胡博说,陶堰已全面启动“文化铸魂”工程,以浙东运河文化为主线,深入实施陶堰人才名镇复兴战略;加快推进陶堰老街改造提升,将邵力子故居、陶成章故居、秋官里进士牌坊等多个景点串点成线,勾勒起乡村生态文化旅游图。

树立品牌 村民钱袋子鼓起来

随着乡村生态旅游不断深入,依托东鉴湖、浙东古运河等优势自然资源,陶堰也通过品牌塑造,让村民们“钱袋子”日渐鼓起来。

一锅咸菜笋片胖头鱼取名“鉴湖风情”,一盘葱烤鲫鱼意为“鱼跃龙门”……陶堰八味体验馆内,打造了以东鉴湖河鲜为主打的特色“八味”美食。

“这些都是绍兴人旧时的家常菜,其中有些已经渐渐消失在大众视野中。”陶堰街道浔阳村委副主任李建祥介绍,陶堰八味体验馆主要由村集体牵头经营,体验馆内的员工也都是村里人,“有了‘陶堰八味’这个品牌,我们陶堰的旅游餐饮能和普通的农家乐区别开来,为打造共同富裕的‘幸福陶堰’目标添砖加瓦。”

汲取门前鉴湖水,酿得绍酒万里香。绍兴诸多酒厂的发展离不开鉴湖水的滋养。农业和黄酒的深度融合,也正在陶堰演进。日前,绍兴黄酒集团、绍兴市银龙农场和鉴湖湿地公园管理委员会三方签约,在鉴湖国家级湿地公园共建“古越龙山绍兴酒鉴湖糯稻基地”,这也是按照“生态化种植、数字化展示”要求建设的全国首个绍兴酒糯稻基地。

首批签约打造的基地面积为1000亩。不久之后,鉴湖湿地公园入口将竖立糯稻基地景观形象,建立绍兴黄酒文化展示厅,建起糯稻基地“生态化种植和数字化展示”平台,并依托基地平台定期举行开秧、收割、冬酿等仪式。

“鉴湖水被形象地称为‘酒之血’,优质的糯米被称为‘酒之肉’。”浙江绍兴鉴湖湿地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陶堰历来是农业重镇,而“黄酒+”模式将为陶堰农业带来新的附加值。(项菁 阮越才 黎欣)

编辑:魏炜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