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师傅,天气冷了,饭记得早点吃哦。”临近饭点,宁波江北区慈城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送餐员熟练地掏出饭盒下了电瓶车,敲开了独居老人董师傅的家门。包装严实的饭盒里,装着热乎乎的三菜一汤,董师傅十分满足。

对于91岁高龄的董师傅来说,买菜做饭实属难事,他行动不便,儿女都不在身边,老人的三餐曾经是困扰一家人的难题。在得知慈城镇的“为老助餐”计划后,家人就为董师傅报了名,让他能够足不出户就能准点吃上营养均衡的饭菜。

服务机构护理员定期来到老人家中提供护理服务(宁波市江北区全媒体中心供图)

家人还为老人办理了长期护理保险,每月就近的服务机构护理员会定期来到董师傅家中,为其进行包括洗浴、理发、肌肉按摩在内的专业长期护理保险服务项目。老人生活照料方面的其他需求也被养老服务中心的志愿者一一“包办”负责。“父亲在慈城养老,有周边养老中心的工作人员照顾着,又专业又全面,让我们做儿女的很放心。”董师傅的家人感慨。

和董师傅一样,得益于慈城这套完整的城郊一体养老服务体系,近2万名慈城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品质的养老服务。“慈城镇域面积广、村社差异大、老年人口分布不均衡,同时老龄化比例高、需照护类占比高。基于这样的现状,我们在全市率先打造了‘1+6+28’全域化城郊一体养老体系,并在慈城成功落地,通过不断开拓多样化养老服务,探索‘养老+’多元模式,以破解优质养老机构‘一床难求’,城郊乡村养老机构‘一人难留’和机构养老、居家养老相对独立无法互融互通等问题。”慈城镇相关负责人介绍。

“1+6+28”全域化养老体系包括“1”个5A级居家养老中心、“6”个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养老机构)及28个村级站点。慈乐5A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是目前全市规模最大的中心,由第三方专业团队运营,建设有生活服务、老年助餐、医养康养、基础护理、助学培训、文化娱乐、智慧养老、养老顾问八大场景,不仅能有效覆盖周边老人的养老需求,还承接了全镇政府买单上门服务、家庭护理、站点业务培训、中心食堂等服务,充分发挥其引领辐射作用;依托“6+28”居家养老服务站点,实现更大面积养老服务购买、医疗服务就地合作等服务的专业化提升,让老人安心、放心享受服务。

在该体系基础上,江北区根据慈城镇实际,积极探索“养老+”服务模式。以破解老年人“吃饭难”为突破口,慈城按片区依托机构和站点开展多元化的助餐需求服务,通过建设老年食堂、引入优质餐饮企业、开拓“公益性岗位人员管理、志愿者送餐、自主运营”新型送餐模式,构建“15分钟”的老年助餐服务圈。

就医同样是养老服务的关键词,慈城联合卫健力量,建立医中设养、养中有医、社区医护等三种医养结合模式,除了推进家庭医生签约外,还积极开展家庭养老床位建设,通过配备智能手环、智能床垫24小时监测老人体征,专业医护人员每周定期上门开展诊疗。

作为全市唯一试点长期护理险的乡镇,慈城系统排摸重度失智失能老人424名,依托三家专业服务商开展先行先试。今年7月,宁波市首例居家护理服务对象落地慈城。目前已有70名居家老人享受长护险,提升居家生活的失能、重残老年人的专业照料服务水平和生活质量。

据统计,截至今年9月,全镇享受上门买单服务老人1213人,共计服务工单29286单,服务工时34274小时,满意度99.5%。如今,专业、多元、高品质已然成了慈城养老的关键词。“我们将继续完善养老设施布局和城郊一体养老体系建设,持续提升养老服务水平延伸服务内容,打造‘政府主导、专业支撑、社会共建、多元参与’的‘乐养江北’居家养老服务品牌”,让慈孝文化焕发出新的时代活力。”江北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卓璇 丁宇沁)

编辑:俞烨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