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由周永利拍摄
        央广网宁波4月24日消息(记者刘欣莹 通讯员陈光曙)4月23日是第26个“世界读书日”。当天,宁波市象山县委书记潘银浩向广大市民推荐作家刘统的《火种》,并发出倡议:让我们一起打开书本,多读书、读好书,让阅读之风吹遍象山大地,让浓浓书香浸润每个城市角落,为“聚力一二五,奋力上台阶”、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滨海城市蓄势赋能。  

   央广网发 林席平摄

  据了解,《火种》这本书从20世纪初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的签订写起,一直写到古田会议,确定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与传统的党史写作不同,《火种》以“寻找中国复兴之路”为切入口,以20世纪前30年国际共运史、中国历史作为目标内容和写作基础。中国近代以来,中国各方势力都在寻求国家复兴之路,从清朝崩溃前的改良与立宪、革命党辛亥革命的努力到五四运动,前赴后继的牺牲和探索,终于在中国共产党建立后,找到无产阶级革命道路,出现了民族复兴的“火种”。
  但是这个“火种”并不是迅速就成为燎原之势,《火种》并非局限于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的分析,而是将“火种”存在的过程完整地梳理出来,从共产主义的理论探索到国共合作以及革命失败后的曲折过程,直到井冈山确定革命路线和古田会议的召开,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正确的革命道路,也找到中国的复兴之路。长时段、大背景,不仅展现了党成立初期那段绝处逢生的壮阔岁月,也分析出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够寻找到中国复兴之路的必然性。
  

  央广网发 林席平摄

  之所以推荐这本书,潘银浩表示,主要有三个理由:
  一是视角很独特。这本书以1901年《辛丑条约》为起点,以1929年古田会议为终点,突破了传统党史、革命史著述的分期节点,向我们还原了20世纪前期那个风云激荡的时代,再现了历史人物的真性情、真面貌,将百年前寻找中国复兴之路的历程,通过生动鲜活的表述呈现在读者面前。
  二是写法很新颖。这本书文笔轻松流畅、风格独树一帜,全书用“有温度、沾泥土、带露珠”的故事,讲述了党的创业之艰难。在作者的笔下,历史不再是简单的概念演绎,人物不再是简单的符号代表,而是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在一个一个历史场景的具体活动,以人说事,以事喻理。
  三是史料很详实。这本书以史实为主、评述次之,以严谨深刻的实证方法研究中国革命史,在大量的原始档案里爬梳史料,洞见为人忽视的历史细节。不仅吸收了海外采集的新史料,还呈现了大量回忆录、书信、年谱、传记等史料,与档案资料相互印证,展示了历史的层次性、多样性和丰富性,使叙述更为真实动人,令读者信服。
编辑:陈金莲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