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嘉兴9月28日消息(记者 姜頔 尚天宇)吾心安处是吾乡。天下之大,何处可得心安?若在浙江寻觅一心安处,嘉兴嘉善,值得一叙。

 

“善”,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特质与核心价值;“善”,是中国人的内在基因与历史沉淀。嘉善地处江南,位于沪、杭、苏、甬四大城市交汇点。独有的地理位置,孕育了嘉善人温良从容、以和为贵的性格,形成了温敦淳朴、地嘉人善的民风。

梦中的江南水乡——西塘古镇(央广网记者 尚天宇 摄)

如今,“善文化”已然成为嘉善特有的地方人文精神和县域文化的核心品牌,“向善、扬善、行善”成为了嘉善全县人民共同追求的价值取向。连续五年举办善文化节,“满城荡漾善文化”口号浸润人心。据悉,“善文化”建设被中央文明办列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点工程,2020年嘉善以嘉兴全市第1、浙江全省第3的成绩荣膺“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宣传弘扬“善文化”,既是传承嘉善传统人文美德的需要,也是弘扬时代精神、创新社会管理的需求。如何建设好人民共同富裕的精神家园?近年来,嘉善县始终坚持“文化礼堂、精神家园”的功能定位,深入实施“礼堂走心——农村种文化”行动,走好共同富裕“文化路径”,推动礼堂走心、服务连心、宣传入心。今天,我们便来聊聊嘉善是如何让“善文化”浸润群众心田的。

“善”元素在嘉善县处处体现(央广网记者 尚天宇 摄)

走进天凝镇天凝社区,解码“礼堂+模式”

位于嘉善县天凝镇的天凝书场始建于清末明初,因天凝老百姓对书场有着深厚的感情连接,天凝书场虽历经风雨沧桑,几经迁址,一直延续至今,是嘉善县唯一的百年书场。礼堂+书场,复兴文化底蕴。天凝社区通过“礼堂+”模式,打造出了以天凝书场为例的共同富裕“文化地标”。

除此之外,在天凝社区,还有着丰富社区服务内涵的“礼堂+医养”,激发群众活力热情的“礼堂+IP”。步入天凝社区的居民会客厅,天花板上金黄色的银杏树映入眼帘,随处可见的卡通IP——打篮球的天天和爱跳舞的凝凝环绕在人们身边。据了解,天凝社区持续擦亮“篮球文化”和“辣妈宝贝”两张金名片,原创的两个卡通IP形象使得金名片有了更生动地展示。

卡通形象使得天凝社区特色得以可视化呈现(央广网记者 尚天宇 摄)

“如今,天天和凝凝已然成为天凝社区文化礼堂的形象代言人。”天凝社区工作人员介绍,“我们希望利用有限的空间,发挥无限的功能。无论是哪个年龄段,在礼堂都可以拥有归宿感。”此外,社区依托圆通桥、天凝书场、天凝故事馆等老街文化地标,制作了一批手绘画,把种种元素融入了文化礼堂中,唤起了人们对江南水乡的温存记忆。

推动礼堂活动聚人气、凝人心,紧贴身边人、身边事,文化礼堂成真正成为了百姓办事与开展文娱活动的“大客厅”。创新设立“礼堂茶馆”,让礼堂成为村民喝茶看戏的休闲地、政策宣传的发布地、民情民意汇聚地;搭建“礼堂直播间”,培育草根民星主播,推广特色农产品,助力农家致富、乡村振兴。

“以前居民办事都是在柜台进行,现在我们提供的是‘去柜化服务’,群众办事从原来的‘面对面’变成了现在的‘肩并肩’,老百姓的体验感更好,也更愿意来文化礼堂中进行其他体验。”天凝社区党支部副书记计莹向记者介绍。

文化地标唤醒人们的江南记忆(央广网记者 尚天宇 摄)

在魏塘街道魏中村,探寻文化礼堂社会化运作模式

魏塘街道魏中村位于嘉善县东北侧,有“浙北第一大村”之称,属于典型的人口倒挂村。如何打造新居民的精神文化家园?2014年5月,投资600多万元、建筑面积2723.2平方米的魏塘街道魏中村文化礼堂正式开放启用。记者了解到,其中仅礼堂书屋就有200平方左右,藏书三万多册,曾一度是嘉善县最大的礼堂书屋。

“我们一方面借助社会力量,提供专业的文化产品,同时引入竞争机制,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魏塘街道工作人员介绍。

曾一度是嘉善县最大礼堂书屋的魏中村礼堂书屋(央广网记者 尚天宇 摄)

据了解,魏塘街道探索采用“政府承担、定向委托、合同管理、评估兑现”的PPP社会化运作模式,吸引了本地居民与新居民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八年来,魏中村文化礼堂举办活动5000余场次,引育文化队伍15支,累计服务群众约107万人次,形成了“文化四季”、“周三大舞台”、“周末戏曲苑”、“公益电影天天放”、“文化积分银行”等品牌。

魏中村文化礼堂运营负责人王斌:“‘走进魏中走进家’,是我们每一位工作人员的追求。我们格外关注新居民儿童教育,因外来人口较多,如何保障孩子们的教育?我们组建了新居民‘阳光妈妈’志愿团队,从文化教育到心理建设,从文化培训到亲子互动,我们对新居民儿童进行着全方位、全过程的呵护。”

一个个手工艺品凝聚着爱与善意(央广网记者 尚天宇 摄)

王斌向记者展示着文化礼堂见心客厅中孩子们的手工作品。有些作品描绘着春天,有些作品描绘的是孩子们想象中的与爸爸妈妈团聚的画面。“我们通过不同类型、不同主题的手工教学,能够第一时间感受到孩子们心中的快乐与落寞。这是我们力所能及能够做到的一些事情。文化礼堂就像孩子们的家一样。能够浸润孩子的心灵空间,能够赋能于家庭,能够让社会温情满满,是我们嘉善‘善文化’的一种体现,也是精神共富实现的道路。”

除了创新多元服务管理模式,提升文化礼堂活跃力,嘉善在建立高效运行管理机制打造文化礼堂共同体、重塑科学评价管理体系推动文化礼堂新常态等方面也有着值得复制推广的做法。

天凝镇东方红村文化礼堂(央广网记者 尚天宇 摄)

记者了解到,嘉善重视文化培植工作,县、镇、村三级联动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方面狠下功夫,持续深化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建设,加快乡村文化名师工作室、非遗体验点等布点,积极构建“10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截至目前,已建成乡村非遗馆5个、非遗体验点12个、乡村文化名师工作室13个、农家书屋118个,文化礼堂115家,实现农村文化礼堂行政村100%全覆盖,有效扩大公共文化服务半径。同时,深化文艺“五下乡”、“善文化”节等群众文化品牌,举办“寻善归乡”吴镇真迹回嘉等活动,不断丰富乡村文化内涵。

缪家村人的文化大客厅——缪家村幸福广场(央广网记者 尚天宇 摄)

嘉善是肩负使命、先行先试的战略要县;嘉善是产业兴盛、人才荟萃的创新高地;嘉善是城乡融合、绿色生态的宜居之城;嘉善是吴根越角、明德至善的文化之邦。在深化新发展阶段“双示范”建设、争当共同富裕先行典范中,嘉善将把“善文化”县域人文品牌打造得更亮丽、更精彩,使嘉善成为浙江文化高地中最鲜明、最江南的水乡文化明珠。

编辑:尚天宇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