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1年,中央赋予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光荣使命,浙江先行先试,加快打造具有全国影响、群众有感、可示范推广的标志性成果,为全国作出示范。

央广网聚焦浙江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最新成就,发掘浙江共同富裕发力点,报道浙江各地在共同富裕实践中所做有意义的尝试和探索,特别是浙江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成效,从浙江基层一线发掘鲜活的共同富裕奋斗故事。

央广网湖州11月30日消息 “择料、水盆、结头……经过8个大工序,120多个小工序,一支纯手工的湖笔才能制作完成。”在湖州市南浔区善琏镇善琏湖笔厂,浙江省级非遗项目湖笔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湖州市善琏镇善琏湖笔厂技术中心主任王晓华正在专心致志地制作湖笔。

浙江省级非遗项目湖笔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王晓华正在制作湖笔(央广网记者 尚天宇 摄)

王晓华告诉记者,善琏湖笔厂距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这里依旧保留着老一辈工匠传承下来的最原始的手工制笔技艺。

技艺传承千年匠心 湖笔书写时代芳华

天朗气清,风和日丽。11月25日,记者驱车来到了湖州市善琏镇,这个拥有“湖笔之都”称号的小镇让记者充满了期待。

湖州市南浔区善琏镇(央广网记者 尚天宇 摄)

进入善琏镇,一座宏伟的湖笔雕塑映入眼帘,“湖笔之都 中国善琏”的字样赫然显示。红砖青瓦,廊道铁栅,在当地一位村民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善琏湖笔厂。踏过铁门,仿佛穿越回上世纪六十年代,现在的善琏湖笔厂依旧保持着老笔厂的原始面貌,古朴庄重的气息扑面而来。

据悉,湖州市善琏湖笔厂始创于1956年,是全国最早生产湖笔的专业工厂,也是全国最大规模的湖笔生产企业。现有4000平方米厂房和传承馆,专业湖笔技工近百人,湖笔专利92项,年产湖笔60多万支,销售额达500多万元。记者注意到,该厂湖笔还通过了“品字标浙江制造”认证。

善琏湖笔厂的水盆车间内,工人正在进行“水盆作业”(央广网记者 尚天宇 摄)

在善琏湖笔厂的水盆车间里,七八个工人正在进行“水盆作业”,这是手工制作湖笔的第二道工序,也是最重要的一道。“一只手拿着角梳,另一只手攥着毫毛,在水盆中反复梳洗,按照毫的长度、硬度等分门别类,方便制成不同大小、不同类型的湖笔。”王晓华介绍,湖笔的笔尖一般由羊毫、狼毫制成,“水盆作业”的主要目的就是筛选出来优质的笔豪,剔除杂毛,保证笔尖的质量。

制作完成的湖笔笔尖半成品正在室外进行晾晒(央广网记者 尚天宇 摄)

记者在现场看到,筛选过的笔豪一缕一缕整齐的摆放在案板边,在经过结头、装套、蒲墩等工序之后,半成品的笔尖将放置在户外晾晒。

王晓华向记者展示湖笔笔尖(央广网记者 尚天宇 摄)

在车间外的走廊上,王晓华自豪地向记者展示一簇又一簇笔尖。“我做湖笔已经三十多年了,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湖笔厂也在不断地迭代升级,在湖笔笔尖、笔杆和包装上下功夫,打造市场化精品。”善琏湖笔厂不断探索开发新品,一方面提升笔尖品质,一方面积极拓宽销路。“小楷白毫笔”“大楷羊毫加健笔”等新品接连推出,用长短不同的毫毛互相搭配,书写的字形跟随书写者的线条粗细、强弱、力度的变化而变化,新产品受到了广泛好评。

如何传承和发扬好这项湖笔制笔技艺?这是摆在王晓华面前的课题,也是很多湖笔从业者遇到的问题。记者了解到,依托研学、直播等新兴业态,善琏湖笔走出了一条新的蹊径。

以湖笔为媒介,善琏湖笔厂举行了一系列亲子研读、参观互动、体验制笔等活动,这不仅能激发青少年对湖笔制笔技艺的兴趣,同时也能提升湖笔的影响力,为湖笔的产业发展宣传造势。

双鹿湖笔的第四代传承人姚玉粼正在案边挑选笔豪(央广网记者 尚天宇 摄)

“大家看,这就是我们湖笔制作工序之一的‘水盆’,每一根笔豪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来到善琏镇湖笔街的善琏双鹿湖笔店铺,姚玉粼夫妇正在直播带货。作为双鹿湖笔的第四代传承人,姚玉粼在当地颇有名气,记者见到她时,她正在案边挑选笔豪。

姚玉粼正在使用角梳将杂毛剔除出来(央广网记者 尚天宇 摄)

姚玉粼介绍,通过拍摄短视频、直播讲解带货,能够更加全面地展现湖笔制作技艺,让观众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湖笔制作过程的不易和匠人手艺的精湛,更能够让湖笔透过小小的屏幕,走出湖州,走向全国。

记者了解到,借助直播带货影响力的裂变效果,其善琏双鹿品牌湖笔在某平台双十一购物节期间销量就达到近10万支。

产业迭代能级跃迁 湖笔书写共富篇章

湖笔,与徽墨、宣纸、端砚并称为“文房四宝”,是中华文明悠久灿烂的重要象征。借助湖笔特色,善琏镇持续赋能产业能级跃迁。

当天,记者见到了湖州市南浔区善琏镇党委书记沈敏勇,在他的口中,记者了解到了湖笔这一产业对善琏镇的意义。

湖州市南浔区善琏镇党委书记沈敏勇接受央广网记者采访(央广网记者 尚天宇 摄)

“湖笔除了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内核、文化底蕴之外,也带动了当地老百姓创业致富,给他们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沈敏勇介绍,目前善琏镇湖笔市场主体已超过400家,从业人员接近3000人,年制笔1400万支,年销售额近8亿,湖笔产业在善琏镇的发展形势大好,已经成为善琏镇独有的特色产业。

“弘扬湖笔文化、发展湖笔产业、建造湖笔广场、规划湖笔街区、举办湖笔比赛……”沈敏勇告诉央广网记者,以湖笔为媒介,以文化为纽带,善琏镇正在走出一条文化自信的精神共富路。

善琏镇湖笔街(央广网记者 尚天宇 摄)

发掘湖笔典故,弘扬湖笔精神。在逐梦精神共富和文化自信的途中,善琏镇持续深化湖笔文化、运河文化、长沙文化、农耕文化,依托“湖笔小镇”这一特色,打造文化产业集群,“农业+文化”“农业+旅游”等新模式不断涌现,群众的归属感和自豪感持续提升。善琏镇,正执笔挥墨,绘出一幅精神共富和文化自信的生动图景。

谈到湖笔产业的未来发展时,沈敏勇感慨万千。“善琏镇的湖笔经营主体长久以来都是以家庭作坊为主,在质量和数量上无法形成统一的标准和规模,在打造善琏镇自主品牌上具有一定难度。”沈敏勇接着介绍,近年来,善琏镇通过举办一系列的文化节、制笔比赛、专家评审等活动,正在积极占领湖笔产业高地,力争形成湖笔制作工艺方面的体系标准,提升善琏湖笔的附加价值。

第十一届湖笔文化节开幕式(央广网记者 尚天宇 摄)

11月25日晚,在湖州大剧院举行的第十一届湖笔文化节开幕式正是“湖笔”品牌文化的有力助推。以笔为媒,以节会友,湖州以“诗画江南·最‘艺’是湖州”为主题组织16项系列活动,进一步推动了湖笔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打造地域品牌,提升文化自信,展现时代风貌。近年来,湖州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掘上,展现了深厚的文化资源优势,在文化交互、多元融合的趋势下,湖州执笔挥毫共富景,妙手丹青“两山”图,不仅擦亮了“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的品牌名片,更让湖州文化自信自强的理念深入人心。

策划:夏倩

记者:尚天宇

摄影:尚天宇

编审:姜頔

校对:帅腾

编辑:姜頔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