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嘉兴7月7日消息(记者 魏炜 通讯员 孙逊)2021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主场活动在浙江嘉兴南湖区举办,3500余名群众现场参与“1+7”系列活动,这场盛会,向全国展示嘉兴、南湖区统筹城乡、乡村振兴的发展成果。

今年,南湖区的农业发展情况如何?日前,“在红船起航地看见共富未来”2022全国融媒体嘉兴行采访团走进嘉兴南湖区,红船旁,共同富裕的美好图景正在精心描绘。

走进南湖区余新镇金星村大棚内,一个个高1.5米、直径8米的圆形养殖池格外显眼,一条条汪刺鱼在水中畅游。与一般的养鱼塘不同,这种新型的养殖模式更绿色高效,捕捞也更加便捷。据悉,这个高密度养鱼项目是余新镇去年签约外资项目——华章生态农业项目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南湖区首次亮相的高密度养殖技术,其新颖的养殖模式、美观的造型,也为华章生态农业打造“农、文、游”相融合的现代田园综合体注入了一抹亮色。

余新镇金星村大棚内高密度养殖池(央广网记者 魏炜 摄)

嘉兴地处长三角核心腹地,杭嘉湖平原上的这片江南水乡,自古以来就是全国粮食产量的重要来源之一。如今,机械化、大规模无人机播种等技术早已运用在粮食生产领域。

在位于南湖区的嘉兴市绿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采用大规模无人机播种,用机械化提升晚稻播种效率,加快播种进程。搭载着水稻种子的无人机,在技术人员娴熟的操作下,匀速往返田间,将一颗颗水稻种子精准播下。

绿康农业种植基地(央广网记者 魏炜 摄)

据悉,该公司年产84000吨优质生态米生产项目去年上半年正式开工。南湖区首个“种、产、加、销、旅”一体化的稻米全产业链发展格局迎来突破性进展,打造了嘉兴人自己的米业品牌。

“通过联合农户生产,以一户农户种植500亩粮食为例,通过集中发放种子、成熟后集中收购,并且以高于市场价一元钱的价格收购,种植户一年可以增收10万元以上。”嘉兴市绿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乡村振兴是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农村领域是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主战场,南湖区依托数字经济发展优势,在农业生产领域‘机器换人’,走在了全国前列。”采访团记者袁明淙说。

绿康农业彩色水稻种出巨幅“红船”图案(央广网记者 魏炜 摄)

近年来,南湖区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加快农业经济开发区、现代农业园区和特色农业强镇创建,围绕特色优势农业产业,推动生产效率提升、生产方式改变,壮大特色产业集群,并将产业融合作为发展的重要方向,让共同富裕之路更加畅通。南湖区还深入推进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改革试点,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美丽乡村转化美丽经济。2021年,南湖区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63792元和42830元,分别增长9.2%和10.2%,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为全省城乡居民收入比最小的县(市、区)之一。

今年,南湖区毫不动摇地抓好农业稳产保供,千方百计扩大农水领域有效投资,多措并举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民增收,为打造共同富裕美好南湖持续夯实“三农”基础,绽放乡村振兴新精彩。

在南湖区的荣誉墙上,国家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区县、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县、全省产粮大县、第二批省级数字乡村试点县、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区、省级特色农业强镇、省级现代农业园区、省级平安农机示范区等荣光熠熠生辉,照亮了南湖农民奔向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

编辑:姜頔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