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yle id=_Custom_Style_>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
}
.h3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
}
DIV.union {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
}
DIV.union TD {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
}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
}
.h3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
}
.union {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
}
.union TD {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
}

</style>
  <STRONG>[樊代明]</STRONG>&nbsp; 我们的策略是“军政联动”,要史无前例的军政联动,要全校共振,史无前例的全校共振,合理推进也要史无前例的合理推进。”我希望在滚滚的洪流中,不论从思想、行动、表态,自己都不要被边缘化,被边缘化是很痛苦的,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一个与滚滚洪流相一致、相共鸣的精神,我们可以条件差一点,知识少一点,但是只要有这个滚滚的洪流,它就会发出雷霆万钧之力,千军万马之势,可以实现四医大人的梦想。 
<P></P>
<P>&nbsp;&nbsp;&nbsp; 电视机前的朋友们,收音机前的朋友们,网络媒体前的朋友们,四医大处于大西北,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这一块曾经为中国历史甚至于世界历史贡献过两千年的地方,当然贡献了两千年,也被蹂躏了两千年。但是这块地方可是个好地方,有些外国人说,没来过西安不叫来过中国,中国人说是江南的才子山东的将,陕西黄土埋皇上,历史上250多个皇帝,陕西埋了70多个,是中国的宝地。四医大座落在这个中心宝地,加上我们人不笨,人不懒,我们也要奋斗。 </P>
<P>&nbsp;&nbsp;&nbsp; 我们希望各位朋友能够一如既往的支持四医大的发展,不要让我们四医大拖了全国人民的后腿。你的任何一个眼神,你的任何一次掌声,甚至任何一次无声无息的支持,都将成为四医大强大的动力。我们四医大和你同在,和全国人民同在,谢谢大家! </P>
<P style="MARGIN: 0px">&nbsp;&nbsp;&nbsp; 如果你到西安来的话,三条路:一条路是坐飞机,我们可以接你,一条路是坐火车,走路离我们15分钟。你可以通过高速路来,无论从空中、陆地来,四医大都是你歇脚的地方,我们盼望着你的到来。今天晚上的精品讲座到此结束。谢谢朋友们!</P>
<P style="MARGIN: 0px">&nbsp;</P>
<P style="MARGIN: 0px">&nbsp;&nbsp;<STRONG>&nbsp; [樊代明]</STRONG>&nbsp; 在这里一百场的精品讲座也许告一段落,我们十大精品,还有九个精品要不断完成,下一步要做什么呢?我想今天晚上在一百场以后叫读后感也罢,听后感也罢,精品战略是走定了。 </P>
<P>&nbsp;&nbsp;&nbsp; 四军医大合校54年,要进一步发展,要实现第四次腾飞,要靠什么?我们要讲第四次腾飞,四医大已经经历了三次,一次是59年成为全国20所大学之一,这是一次腾飞。第二次腾飞是文化革命以后,生产力的解放知识分子成了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第三次腾飞,是211工程第四军医大学又被全国选为前22所大学之一。在新世纪我们为什么要提出第四次腾飞呢?那就是因为我们有三点:一、进入21世纪全世界已经进入了创新的时代,创新是灵魂,中国人不搞创新,光拼资源已经不行了,我们有多少资源去拼呢?应该用很少的资源做出很多事情,很高的事情,这就要走精品之路。可以回想四医大前三次腾飞总体来讲是更中性的,包括我们全世界第一,那只是数量的堆积,我们要迎接创新时代的到来,相应党中央的号召,这是一次机遇。 </P>
<P>&nbsp;&nbsp;&nbsp; 第二次机遇,最近几年全中国大学都在扩招,有的甚至于是5倍、10倍扩招,远远超过了教学资源,教学质量也有所下降,第四军医大学在这个时候没有扩招,我们在很多省份的招生不上600分是不要的,这为我们走精品战略之路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P>
<P>&nbsp;&nbsp;&nbsp; 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由于今天四医大,从数字上,从原则上编制减到一半以上,这是在四医大历史上没有过的,人员要减少,只有走精品之路。</P>
<P>&nbsp;&nbsp;&nbsp; 这三条铸就四医大必须拿出自己的建校方略,立校方略,才能迎接新时期的挑战,才能立足于大学,精品讲座给我们开了一个好头,让我们尝到了甜头,看到了甜头。怎么样实现这个理想呢?我们现在有我们的奋斗目标,建设国内一流的特色型、创新型、和谐型、现代型名牌大学而努力奋斗,四医大应该算国内一流,我们应该是建设国际先进的研究型军医大学。是骡子是马拉到国际上遛一遛,我们做精品就是这个意思,这和我们平常的有些启示,特色建校、特色就业等等,特色是要做。但是作为一个大学来讲,应该是全方位的发展,应该是一个高原,应该是高原上的青松,这样才稳定、才牢靠,如果一味求山间的注水,高是高,根基不牢,左右摇晃,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容易被抛弃。所以精品之路,是质量的最上乘,要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值。搞精品一个事情出来,只有一个是精品,剩下的要么是成品,普通的,要不就是次品,要不就是废品,甚至于出现赝品。搞精品战略就是我们要追求的是精品,不能让成品充数,次品充好,赝品充真,再不能搞什么技术处理,要以自己实打实的成果面向世界。特别是是四医大人要做的,怎么做呢?十大精品工程,一做就是多少年,只有靠这样子。<BR></P>
<P style="MARGIN: 0px"><BR><STRONG>&nbsp;&nbsp;&nbsp; &nbsp;[樊代明]</STRONG>&nbsp; 同志们,一百场精品讲座很快就要结束了,今天晚上这场讲座来之不易,我们可以看到这里既有从微观到宏观,从临床到基础,从医学到药学,从护理到预防,从政策到教师。我们要在横向到边,纵身到底来一个立体的报告,通过大家的努力终于完成了。在这里我想在场的同志们对我们这场报告请给予一个总体的打分。 </P>
<P></P>
<P>&nbsp;&nbsp;&nbsp; 第四军医大学开展精品战略以来,精品讲座是首开先河的,从三年前的精品讲座开展以来,提醒我们四医大要走精品之路,我们前后有800多个教员一个一个上台参加这个讲座,如果每一个教员他的书面的发言是三页纸的话,我们将编成多少?将是2400多页的一本书,那就是很厚的书了,我们有一百多个光盘,如果将来咱们有机会再细细的品读这本书,品听这些磁带,我们将激发出我们对科学的向往和热情,同时会增加我们内心的动力,和相互间的影响。如果要去申报一个奖的话,我想不会是一个小奖。</P></STRONG>
<P><STRONG>&nbsp;&nbsp;&nbsp; [党小荣]</STRONG> 西风东渐,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被雁塔晨钟敲醒的第四军医大学也终于重新有了自己的导师队伍和研究生教育。从起步之初的“十几个人来七八条枪”到如今的“导师一长廊,博士一礼堂,硕士一广场”,研究生教育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走过风雨,走向辉煌。能取得如此成就,得益于我校有一支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经验丰富的导师队伍。从老一辈专家到中青年骨干,他们严谨治学、甘为人梯的精神,薪火相传,星光闪耀! </P>
<P></P>
<P>&nbsp;&nbsp;&nbsp; 然而,和唐僧所提出的“崇德、博学、善导”相比,我们的导师队伍也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导师不导”“只导不育”的现象还有所存在。有的导师学生太多,或疲于应付,或疏于指导,学生如“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放任自流。少数导师事务繁忙,学生难得一见。“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于是这首唐代诗人贾岛的“寻隐者不遇”也就变成了现代版的“寻导师不遇”:“科里问秘书,言师出差去。只在此国中,手机打不通”。 </P>
<P>&nbsp;&nbsp;&nbsp; 当然,师道尊严,师恩浩荡,导师的内涵远不止“崇德、博学、善导”这么简单。导师的作用也不仅仅是倒满一杯水,更应该是点燃一盏灯。正如耶鲁大学的校训:“light and truth”,导师的职责应该是指导和带领学生去追求永恒的光明与真理。从这个意义上说,唐僧这个导师典型或许还不够完美,那么真正完美的导师在哪里呢?我相信,他就在这个校园的每一盏灯光下,就在三所医院的每一张病床前,就在这个会场的讲台下,就是各位,在座的和不在座的、现在的和未来的导师们!谢谢!</P>
<P>&nbsp;&nbsp;&nbsp;<STRONG> [党小荣]</STRONG> 第二是因材施教,知人善用。唐僧善于发现和引导学生的优点和长处。比如孙悟空在菩提祖师那里读过硕士,掌握了“七十二变”和“翻筋斗云”等科研基本方法,独立工作能力强;还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善于在学术上发现问题。唐僧就让他天马行空、前头探路,学术上充分给与自由,科研上适当引导思路。猪八戒自我要求不高,缺乏勤奋吃苦精神,唐僧对他以督促教育为主,同时又考虑到他社交能力强,就让他负责牵马问路、帮导师联系酒店吃住这些杂事。至于沙和尚,长期接受“填鸭式”教育,勤奋有余,创新不足,唐僧安排他挑担子管钱管物,在教学上注重引导他开阔视野,启发思维。 </P>
<P>&nbsp;&nbsp;&nbsp; 第三是严格管理,无私关爱。俗语说:棍棒出孝子,唐僧坚持“严师出高徒”。孙悟空科研成果突出,唐僧一样对他严加管教,犯错误时紧箍咒照念不误。取经路上生活枯燥乏味,师徒四人虽然刚好能凑一桌麻将,但由于唐僧要求严格,从未发生四人支桌子打麻将或玩扑克、打双扣这样的事情,至于三个徒弟有没有躲在宿舍偷偷挖坑或上网打游戏,这个我就不太清楚了。唐僧在学术上严格要求的同时,在生活上做到与学生同吃同住、关爱备至,漫漫取经路培养了深深师生情。 </P>
<P>&nbsp;&nbsp;&nbsp; 此外,唐僧培养研究生还有一些别的做法。比如强调“知行合一”,让学生在九九八十一难的实践磨练中学习知识、增长才干;又比如实行弹性学制,谁取不到真经、发不了SCI,就绝对不让毕业! </P>
<P>&nbsp;&nbsp;&nbsp; 正是在唐僧的严格要求和精心指导下,三名学生最终圆满完成学业修成正果。在学位授予仪式上,校长如来佛亲自为他们转拨了学位帽流苏。孙悟空的学位论文也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国家还专门为唐僧修建了科技大楼——大雁塔。 </P>
<P>&nbsp;&nbsp;&nbsp; 唐僧培养出了孙悟空等一批高层次人才,作为导师,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同处唐代的韩愈提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而唐僧则把导师之道归结为“导师者,崇德博学善导也”。 </P>
<P>&nbsp;&nbsp;&nbsp; 这三者中,在他看来,崇德是前提。孔子教育学生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礼记》中也说“君子尊德性而道学问”。唐僧讲究德育为先,正是抓住了育人的重要环节。 </P>
<P>&nbsp;&nbsp;&nbsp; 博学是基础。“学高为师”,导师的学术水平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唐僧玄奘博览群书、著作等身,翻译佛学经书一千三百余卷,博学堪为一代宗师。 </P>
<P>&nbsp;&nbsp;&nbsp; 善导是关键。和三个学生比,唐僧不会降妖除魔,还经常犯点老糊涂,但他依然带出了一个“优秀群体”和“创新团队”,正是由于他采取了正确的指导方针和有效的管理方法。 </P>
<P>&nbsp;&nbsp;&nbsp; 当然唐僧并非现代意义上的研究生导师。在他西天取经一千年之后,真正的研究生教育才在西方诞生。</P></STRONG>
<P><STRONG>&nbsp;&nbsp;&nbsp; [党小荣]</STRONG>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导亦有道 </P>
<P></P>
<P>&nbsp;&nbsp;&nbsp; 这张照片是当年唐僧师徒西天取经成功之后,身披金身袈裟留下的合影,又多像是毕业典礼上,导师与三名研究生身穿学位服意气风发的样子! </P>
<P>&nbsp;&nbsp;&nbsp; 有人会问:唐僧也能当导师?不妨用我校博导遴选条件来对照一下:唐僧研究佛学数十载,学术造诣深;被拜为当朝国师,相当于院士,学术地位高;去西天途经多个国家进行学术交流,外语水平应该“相当不错”;此外还作为首席科学家,承担了唐朝的国家级重大课题――西天取经计划;至于博士学位,我国文件规定公元1953年以后出生的才要求,唐僧不在此列。 </P>
<P>&nbsp;&nbsp;&nbsp; 看来,唐僧当博导是够资格了。不过,由于他搞得是基础研究,生源有限,所以他招生实行精品战略,坚持“两硕一博,最佳组合”。两个硕士是猪八戒和沙和尚,一个博士就是孙悟空。这孙悟空大家都知道,上硕士期间就在太上老君实验室偷过仙丹、王母娘娘后花园摘过蟠桃;嫌弼马温官小,到处跳槽;还和二郎神、四大天王打群架,结果毕业被分配到基层工作,压在五行山下;猪八戒更不用说了,那是有名的好吃懒做、不甘寂寞;面对这样的学生,连导师唐僧也忍不住感慨万分:唉,现在生源质量真的是越来越差了!看看观音菩萨给我招的这三个学生,就沙和尚一个人还不错,是正儿八经应届本科生,就这样,招生还要受计划内名额的限制! </P>
<P>&nbsp;&nbsp;&nbsp; 这样的学生对于导师的施教能力和指导水平,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唐僧又是如何来指导他们的呢? </P>
<P>&nbsp;&nbsp;&nbsp; 唐僧首先坚持德育为先,言传身教。孙悟空曾经不假外出私自回花果山探亲,猪八戒也始终对高老庄念念不忘。针对这样的思想动态,唐僧坚持用高尚的精神来感染人,用无私的行动来引导人。比如途径女儿国,在美女国王柔情似水的攻势下,唐僧遭遇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情感和信仰危机,但他最终做到了“心动而不行动”,经受住了考验,为同学们树立了榜样。此外,他还经常性的开展“我们取经为什么”、“我为取经做什么”等一系列思想大讨论,教育大家树立正确的取经观和价值观,收到良好效果。</P>
<P>&nbsp;&nbsp;&nbsp; [樊代明] 记得很多年前,我作为文化革命以后第一批研究生,来到了第四军医大学,那个时候对研究生的理解不太清楚,甚至对研究生的英文名词都不知道,以后慢慢我明白了。对于导师的理解,有各种各样的方法。什么样是我们研究生心目中最理想的老师,什么标准是我们研究生院管理干部心目中最合格的导师,什么样的人堪称第四军医大学一代名师,我们下面有请研究生院的党小荣参谋谈谈他的看法。大家欢迎!</P>
<P>&nbsp;<STRONG>&nbsp;&nbsp; [李璐]</STRONG>&nbsp; 三、中华民族的存与亡 </P>
<P>&nbsp;&nbsp;&nbsp; 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中国的当务之急。西方的工业文化和消费文化同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中国,我们还来不及醒悟,更来不及采取有效措施,就已经身处污染的包围之中。资料显示,我国荒漠化土地每年以1万多平方公里的速度增加,有1/3的国土遭到酸雨的污染,7大江河的水质接近废水的占41%,1/4人口饮用不合格水,1/3城市人口呼吸严重污染的空气,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不足20%,工业危险废物处置率仅为32%,人民身体健康受到严重损害,经济持续发展遇到挑战。不解决这些问题,中华民族就迈不过文明转型这道门槛。 </P>
<P>&nbsp;&nbsp;&nbsp; 第一,环境已经污染了,我们怎么办?走科技创新型国家的发展之路。未来5年全国环保总投入预计将达到1.3万亿元,发展清洁能源,使用绿色技术,改造传统工业生产手段,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安全、生态健康、城市代谢等问题,绿色技术革命之风将在中国大地刮起。第二,许多地方已经荒漠了,我们怎么办?走适度开发,建设生态的道路。给自然生态必要的休养、恢复、生长的时间和空间,实施包括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在内的六大工程,使人民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 </P>
<P>&nbsp;&nbsp;&nbsp; 第三,中国已经成了“世界工厂”了,我们怎么办?走绿色引进之路。改变西方人享受,中国人受罪的局面,筑起绿色堡垒,拒绝污染,拒绝垃圾,拒绝危机的转嫁。 </P>
<P>&nbsp;&nbsp;&nbsp; 第四,西方生活方式已经渗透了,我们怎么办?走生态消费之路。否定西方生活方式,并不是限制人们追求幸福生活,而是否定奢侈、浪费和浮华。从改变社会心态开始,树立一种既确保生活质量的提高,又有利于生态环境改善的生态消费意识,并使之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那么我们作为军人,应当从日常的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纸做起,争当环保模范。在我们学校,我们不仅要热爱我们的高楼,更要珍惜我们的绿地,为建设文明校园、美好家园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P>
<P>&nbsp;&nbsp;&nbsp; 总之,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还水的湛蓝,林的葱郁;就是要还风的清新,雨的洁净;就是要还中华民族存续的青山碧水、蓝天白云。</P>
<P>&nbsp;&nbsp;&nbsp;<STRONG> [李璐]</STRONG>&nbsp;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生态文明——中华民族存续的必然选择 </P>
<P>&nbsp;&nbsp;&nbsp; 地球是人类的家园,生态是文明的基石。古埃及文明的变迁、巴比伦文明的兴衰、玛雅文明的神秘消失、都与生态环境的变化有着密切关系。社会的发展:财富是形,文化是神,生态则是本。目前,中国社会经历了20多年的长足发展,解决了温饱,进入了小康,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摆在我们面前,由生态危机导致中华民族未来的生存危机已经隐隐而现。昔日的蓝天碧水、昨夜的星光灿烂,今天在许多地方只能成为一个美好的回忆。大家想一想,曾经是人间天境的八水绕长安,如今又有几条河能见到芦苇摇曳、白鹤亮翅,鱼翔浅底的景色;黑色生态恐怖越来越近,有谁愿意在这样的环境中受煎熬,绿色生态环境好像渐渐离我们远去,但谁又不向往这样的人间天堂。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就是从人类文明的演进和社会现实中对中华民族未来存续作出的思考和选择。 </P>
<P>&nbsp;&nbsp;&nbsp; 首先,让我们从工业文明发展的功与罪中,去看一看中华民族存续的必然选择。 </P>
<P>&nbsp;&nbsp;&nbsp; 一、工业文明的功与罪 </P>
<P>&nbsp;&nbsp;&nbsp; 人类社会在经历了漫长的农业文明之后,工业文明的轮船从大不列颠英伦三岛驶出,它在不到300年的时间里,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把西方国家推向辉煌的同时,也把人类带到了地狱的大门口。 </P>
<P>&nbsp;&nbsp;&nbsp; 让我们来看看这样一组数据: </P>
<P>&nbsp;&nbsp;&nbsp; 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推测,照目前的勘探储量和开采规模,石油天然气最多够人类消耗50年,煤炭最多够100年,到2020年,地球上的大多数矿产资源包括铜、铝、锡、锌、金、银等都将被基本开采完毕; </P>
<P>&nbsp;&nbsp;&nbsp; 据有关资料表明,全世界每年有600万公顷土地沙漠化,约占世界人口1/6的人正在饱受沙漠化的危害; </P>
<P>&nbsp;&nbsp;&nbsp; 美国斯坦福大学一位生物学家估计,每年要消失1600万个局部的动植物种群; </P>
<P>&nbsp;&nbsp;&nbsp; 联合国粮农组织调查发现,在过去50多年中,失去的森林面积,中南美为37%,亚洲为42%,非洲为52%。 </P>
<P>&nbsp;&nbsp;&nbsp; 以致于生态学家和历史学家们这样感叹:“文明人跨越地球表面,在他们足迹的所过之处留下的却是一片荒漠”。 </P>
<P>&nbsp;&nbsp;&nbsp; 西方国家今天的发达程度,与其昨天对自然的掠夺、破坏程度是呈正比的。当人类共同的危机到来时,发达国家首先考虑的并不是面对危机,而是通过各种办法向弱国输出污染,转嫁危机。中国就是一个受害者。 </P>
<P>&nbsp;&nbsp;&nbsp; 有科学家认为,如果不加快进行生态文明建设,21世纪将出现全球范围的“生态爆炸”,进而带来人口锐减,人类可能再次发生大迁徙,最终导致人类文明的毁灭。由此可见,以西方为先导的“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工业发展模式已经走上了绝路。 </P>
<P>&nbsp;&nbsp;&nbsp; 让我们再从生态文明的得与“失”中去把握拥有未来的美好选择。</P>
<P>&nbsp;&nbsp;&nbsp; 二、生态文明的得与“失” </P>
<P>&nbsp;&nbsp;&nbsp; 1972年6月,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这标志着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觉醒,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在工业文明的土地上绽出了第一片新绿。作为中国,党的十七大确定了建设生态文明目标,这无疑对中华民族的存续是个福音。生态文明作为对工业文明的超越,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持续繁荣的文明,是拯救人类未来的更为高级的文明形态。 </P>
<P>&nbsp;&nbsp;&nbsp; “顺生态规律者昌,逆生态规律者亡”, 这是一条铁的规律。生态文明的到来,人类将失去什么,又将得到什么呢?将失去的是以人为中心的傲气,恢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齐一”的平等关系;将失去的是征服自然、透支自然的霸气,获得“道法自然,顺其自然”的理智和智慧;将失去的是追求奢侈浪费的神气,拥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绿色洁净生活;将失去的是污染、沙尘、荒漠缠绕的晦气,获得“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优美环境。 </P>
<P>&nbsp;&nbsp;&nbsp; 最后,让我们从中华民族现实的存与亡中去把握文明转型的唯一选择。</P></STRONG>
<P><STRONG>&nbsp;&nbsp;&nbsp; [樊代明]</STRONG> 由于工作的关系,最近几年我经常去南方,我看见那里创造了很多人造的公园,把各种树种到一起。到我第二年去很多树都死了,他们是年年栽树年年死,年年死树年年栽,按照自然界规律,你把种子撒过去,它是按规律长,不是我们人为的种。因为栽树也有树的本性。在我们的校园我也看过这样的情况,50年代我们长辈给我们种的树,现在是参天大树,但是我们觉得不好看,于是请了民工队把它的头砍掉了,砍掉了它就死了,只是一个树桩,最后小树桩它也就死了。于是又请一个民工队把树桩砍掉了,树根在那里不舒服,又把树根刨掉一个大坑,于是种一个小树苗,我说你为什么种一个小树苗?不用担心,这里又会出现一个参天大树。人类究竟是自己发展自己还是在毁灭自己,我记得有一个伟人曾经这样说,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无穷是无穷,其乐是其乐,最后失败的仍然是人类。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要用若干倍偿还,好在“十七大”第一次提出生态文明的字眼,怎么样诠释生态文明我们有请李璐讲师。大家欢迎! </P>
<P></P>
<P>&nbsp;&nbsp;<STRONG>&nbsp; [孙永涛]</STRONG> 我们研究小组在过去的5年长期从事HIV的CTL反应研究,同时对120例HIV/AIDS患者的HLA基因分型和HIV感染毒株的序列和亚型,进行了详尽研究。我们采取请进来,也就是请美国的技术人员到中国来进行技术指导和学术交流。我们也派出去;从研究小组先后选派了5名中青年骨干赴哈佛大学进修学习,然后回国开展研究。为了减少实验室内和各实验室间的实验误差,在过去的5年里,我们每2个月做一次质量控制实验,目的是为了减少我们实验室内以及我们本实验室和其他国际网络实验室的差值最大限度保证我们数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正是由于我们的工作,世界艾滋病疫苗研究的世界讲坛有了我们中国人的声音,未来世界性的艾滋病疫苗设计,将考虑我们中国人的遗传背景和我国境内的HIV亚型分布,使疫苗对中国人更加安全、更加有效! </P>
<P>&nbsp;&nbsp;&nbsp; 为什么美国要与中国携手开展艾滋病研究呢?美国驻中国大使雷德先生说的好:艾滋病在中美两国间没有国界,中美两国只有携手并肩,我们才能成功。在临床救治方面,2003年以前,艾滋病患者很少愿意到医院检测,自从2003后我国实施了“四免一关怀”的政策,大批艾滋病患者得到及时救治,降低了该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P>
<P>&nbsp;&nbsp;&nbsp; 我们定期深入农村,深入山区和深入到艾滋病患者家中,送医送药,将党和国家的关怀送到艾滋病患者的手中。 </P>
<P>&nbsp;&nbsp;&nbsp; 我们在今年的例行农村随访中,发现山阳县一名艾滋病患者颈部出现一鸡蛋大小的包块,11月26日将患者接到我院,医院党委高度重视,免除其全部的医药费用,普外科鲁建国主任中午放弃休息亲自为其进行手术摘除,技术难度虽然不大,但是他表现出一位医生的勇气和良知!在过去的3年里,我们在国内率先为在押服刑人员的HIV感染者提供抗病毒治疗,同时为监狱管理系统培训艾滋病专业人才,我们的经验得到了领导的肯定。在艾滋病临床救治培训当中,我们与哈佛医学国际/艾滋病临床关怀/中国CDC等合作为中国培养了近500名艾滋病一线临床医师。作为国家的艾滋病临床培训基地, 我们每年为国家承担5个批次的临床高级师资队伍。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可是我们姑娘的衣服是越来越少了,请看,这姑娘和姑娘好,爹妈也管不住,这洗头房他不洗头。正我们担心的是,还出现了很多的同性恋患者。他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艾滋病传播相关的高危行为与日俱增!预防艾滋,我有两套! </P>
<P>&nbsp;&nbsp;&nbsp; 第一套,安全套,我们要既进行行为干预,将艾滋病的危害降低到最低。 </P>
<P>&nbsp;&nbsp;&nbsp; 第二套,是宣传教育。 </P>
<P>&nbsp;&nbsp;&nbsp; 过去6年里,我们在院领导的正确指导下,我们和哈佛大学成立了合作伙伴实验室,我们争取到国家和国际的多项研究基金,目前,我们同时大力加强临床救治和人才培养,多少工作先后得到了地方政府、国家和国际社会的重视和认可。 </P>
<P>&nbsp;&nbsp;&nbsp; 遏止艾滋,任重道远。作为一名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的临床医生,我深刻感受到自己肩上的责任!有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有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有多部门的大力协作,我们一定能够战胜艾滋病,有你,有我,有在座各位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够救治一个又一个艾滋病人,我们能减少一个孤儿,我们能够使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事情不再重演。</P>
<P>&nbsp;&nbsp;&nbsp; <STRONG>&nbsp;[孙永涛] </STRONG>我演讲的题目是“攻克艾滋病---还有多少路要走?” </P>
<P>&nbsp;&nbsp;&nbsp; 1981年初,在美国纽约Bellevue医院的大夫首先发现: 26例男同性恋者患有Kaposi’ sarcoma, 平均年龄39岁,同时伴有卡氏肺囊虫肺炎等多重机会性感染和严重的细胞免疫功能缺限,虽经治疗但均在一年内先后死亡;而过去10年时间里该院无1例类似病例;眼前这种Kaposi’ sarcoma在男同性恋人群中相对聚集的现象引起美国CDC的注意,为了帮助美国境内其他各州的医生识别和报告病例、确定流行的范围、最终找出病因,正式提出了“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慨念,这就是艾滋病的由来。 </P>
<P>&nbsp;&nbsp;&nbsp; 美国CDC的官方杂志“MMWR”率先报道了艾滋病的临床特征,这也是我们人类有始以来最早关于艾滋病的文字记载,从此拉开了我们人类与艾滋病斗争的序幕。 </P>
<P>&nbsp;&nbsp;&nbsp; 艾滋病流行20余年来,艾滋病给世界各地人民带来无穷无尽的灾难, 引发出诸多社会和经济问题, 目前全世界累计感染人数7900万,现有HIV/AIDS 3320万,全球每日新增感染人数15000,8个非洲国家的平均寿命降至40岁以下。我国自从1985年报道首例艾滋病以来,目前我国现有 70万人感染HIV, 其中艾滋病患者8万人,因艾滋病死亡有16万人,新增病例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不安全的性行为逐步成为主要的传播途径。在我国云南、河南、广东、广西和新疆疫情最为严重的省份。 </P>
<P>&nbsp;&nbsp;&nbsp; 在我国的中原农村地区,上世纪90年代不安全的采供血系统,造成大批农民受染,出现集中发病、批量死亡的情况,给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构成严重威胁。 </P>
<P>&nbsp;&nbsp;&nbsp; 一般来讲,在流行的早期,每发现一个HIV/AIDS,通常有40—60个无症状的HIV/AIDS未被发现,真正令我们担忧的是,我们人群当中还有相当一部分群体正在从事与HIV/AIDS传播相关的这样或那样的高危行为,我国有一亿流动人口,他们不仅要生活,更要性生活,控制艾滋病在我国的蔓延刻不容缓! </P>
<P>&nbsp;&nbsp;&nbsp; 控制艾滋病首先要治疗艾滋病患者。我们通过高效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又称鸡尾酒疗法),最大限度地抑制病毒的复制,降低病毒载量,以减少艾滋病的传播。 </P>
<P>&nbsp;&nbsp;&nbsp; 我们研究小组从2001年开始,对我国山阳县高坝镇33名HIV/AIDS进行了长达6年的追踪随访。 该镇2001年底发现HIV/AIDS31名,一年内有9名患者相继死亡;自从2003年开始HAART治疗后,经过5年的随访,现存的22名患者中无一例死亡。事实证明艾滋病是一种经过抗病毒治疗,能够使病人保证在较高生活质量的情况下,长期生存的一种慢性传染病。 </P>
<P>&nbsp;&nbsp;&nbsp; 但是,现行的HAART治疗有其局限性:表现在目前的治疗不能彻底清除病毒;患者必须终生服药;由于多种药物重叠在一起,药物的毒副作用大。因此,研制安全、有效的艾滋病疫苗最终控制艾滋病的蔓延的关键。 </P>
<P>&nbsp;&nbsp;&nbsp; 最早的伤寒疫苗到研制成功,花费了105年时间,随着科技进步,研制疫苗的时间愈来愈短。但自从1983年分离到HIV以来,我们人类集中了世界上最优秀的病毒学家、免疫学家、和临床病理学家,花费了20余年时间和数千亿美金,经历了无数次临床试验,最终均以失败为告终,其主要原因在于…… </P>
<P>&nbsp;&nbsp;&nbsp; 第一:HIV进入人体后,免疫系统既对HIV的结构蛋白产生各种特异性抗体,其中除抗GP120的抗体具有中和活性外,其他抗体均无保护作用,该中和抗体具有毒株识别的特异性,一旦发生变异就失去抗病毒作用,故特异性体液免疫在对抗HIV感染中的作用是有限的。因此,只有HIV的特异性CTL反应在控制病毒复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P>
<P>&nbsp;&nbsp;&nbsp; 第二:HIV的特性是高复制、高变异的RNA病毒,HIV在世界各地流行的亚型各不相同,在不同的亚型之间缺乏交叉保护作用。 </P>
<P>&nbsp;&nbsp;&nbsp; 第三:世界不同地区、不同人种的HLA-I类分子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不同,导致CTL反应的模式不尽相同。进一步增加了疫苗研制的难度。为了研制对普天下不同遗传背景的所有人种、同时对世界不同地区不同亚型的所有毒株,均有保护作用的艾滋病疫苗,必须建立一支国际性的艾滋病研究团队。2003年我们研究小组与哈佛大学艾滋病研究中心联合申请美国NIH国际合作基金,同时我们吸纳了泰国、秘鲁,以及南非组成国际网络实验室,希望使我们的研究能够代表最广泛的遗传背景、覆盖全球的所有艾滋病亚型。</P></STRONG>
<P><STRONG>&nbsp;&nbsp;&nbsp; [樊代明]</STRONG> 我们都知道,人类在原始社会,那个时候生产力很低下,刀耕火种,人们日出而坐,日落儿息,一天忙来忙去,食不能饱,衣不裹腹,所以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世界,发展的都是饮食文化,见面都问你吃了吗?时间一直发展,发展到大致13世纪,中国依然在发展我们的饮食文化,见面说你吃了吗?而文艺复兴的西方世界则向性文化发展,他们见面听说是“你离了吗?”发展到现在的今天,中国人变了,物质文明变了,人见面不是说你吃了吗?我听说别的地方,少数的地方,见了面也是问你离了吗?也许有的事情我们的法律管不住,我们的道德管不住,老天要发怒了,要降罪于我们,要收拾我们,我们有请唐都传染科教授孙永涛给我们做报告。我们欢迎!</STRONG> </P>
<P></P>
<P><STRONG>&nbsp;&nbsp;&nbsp; [雷鹤]</STRONG> 护理的美,还有更感人的故事,这里是喀喇昆仑山,它平均海拔为4500米,人们形容这里的环境是“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四季穿皮袄”,可有一位护士长姜云燕在这已工作了20年。她顶着风雪去巡诊;她用真情相拥着临别的战士;她曾一口一口地吸出患高原肺水肿战士口鼻中涌出的痰液;她为满足战士想听歌的愿望,对着电话筒一直唱到声音嘶哑,战士不忍的哭声与她的歌声交融回荡在喀喇昆仑山脉。边防战士在给她的信中这样写道:当我面对冰峰雪岭寂寞难耐时,就想到了你;当我遥望远方,寻找亲人的身影时,想到的还是你。你对边防官兵的爱是那样的细腻,但更拥有喀喇昆仑般的宽广胸怀。有‘昆仑女神’与我们同行,再苦再累我也在所不辞。姜云燕说她一定牢记战士的最高奖励。她是全球荣获南丁格尔奖最年轻的护士。 </P>
<P></P>
<P>&nbsp;&nbsp;&nbsp; 在我校护理队伍中,护理美也尽显眼前:她们努力学习、不断攀登,彰显进取的美,她们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率先垂范,展示楷模的美。她们以患者为本、倾注爱心、细心、耐心谱写奉献的美。她们用平凡骄人的成绩证明了护理专业的价值,她们从各方面丰富和扩展了美的含义。其实,护理美的点点滴滴今天是说不完的。因为护理美它蕴涵在专业信仰、人文关怀、理论技术、行为举止和仪容仪表中,它是护理工作者理想、智慧、知识、道德、能力、技巧的综合体现。 </P>
<P>&nbsp;&nbsp;&nbsp; 《护理美学》已成为一门专业课程,它告诉学生,护理就是赋予病人与美有关的实践和创造,而这些美的闪光点,在护理这种特殊职业和医院这个特定的环境中,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 </P>
<P>&nbsp;&nbsp;&nbsp; 一位护理老师对学生们感叹道:“护理美学是最佳的艺术馆,我们应该学会把美感嵌入护理实践中”。 </P>
<P>&nbsp;&nbsp;&nbsp; 亲爱的各位同行:护理是科学,可她更是一门精湛的艺术,让我们共同去实现护理科学性与艺术性的最高境界吧!</P>
<P>&nbsp;&nbsp;<STRONG>&nbsp; [雷鹤]</STRONG> 我报告的题目是“美在护理中”。 </P>
<P>&nbsp;&nbsp;&nbsp; 在我们生命的历程中,是护士把我们托出母体、是护士为我们照顾疾患,也是护士携助我们走完人生。所以,人们把护士称为美丽的天使。那护理美是怎样体现的呢? </P>
<P>&nbsp;&nbsp;&nbsp; 当今,病人对护理的需求不断提升,我们努力创建人文化的护理环境。请看:病房配置了靠背椅、多用桌和床旁帷幔,既方便病人生活又注意保护个人隐私;床上的卧具跟家里的一样;墙壁和地板的色彩显得雅致、灯光也很柔和;还有小版画、时钟、呼叫器等等这些体现人性化的细节。在儿科病房,粉红色调不仅浸透着温馨与和谐,同时它还有助于儿童的智力发育;墙上的装饰和宝宝的照片,以及绿色的植物像家一样的环境陪伴着孩子们。 </P>
<P>&nbsp;&nbsp;&nbsp; 墙上这张鱼型的小画它是做什么用的呢?它是儿科护士为这间病房的主管医生设计的代号,所以孩子们纯真地叫他“鱼医生”这种融入美学和人文理念的护理环境,体现了护士的审美修养与创造。它对病人的康复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P>
<P>&nbsp;&nbsp;&nbsp; 护士的面容、服饰和体态共同构成了病人审美的客体。健康自然的仪容仪表可体现护理的外在美。护士工作的时候,健康的肤色、淡雅的装束可产生一定的审美效应。看,这样的面容给人以清新、自然的感受。所以,现在许多医院也提倡和鼓励护士工作时着淡妆。近年来,护理运用色彩的心理效应,针对不同的服务对象,穿不同颜色的工作服。蓝色有镇静和安宁的效果,可缓解急诊、监护和手术病人的紧张。粉红色使人感到亲切柔和,穿上它将温馨传递给产妇和更多的病人。绿色是生机与希望象征,也许它能唤起临终病人积极的生理和心理机能还有那五颜六色的小花围裙像妈妈在家一样,儿科的护士用它扮演着双重角色。 这些都是多彩护士服在护理中的美学效应。体态是护士基本的职业素养,挺拔的站姿稳重而自信,端庄的坐姿谦逊而娴静,它向人们展示了一种静态美。 </P>
<P>&nbsp;&nbsp;&nbsp; 记得20年前我做护士的时候,有一天也是在学校礼堂开大会,1个多小时过去了,可坐在我前排的护理部李象棠主任始终保持着这样的坐姿,当时我想她累不累啊,事后我去问李主任,她告诉我,是上护校时训练养成的。 </P>
<P>&nbsp;&nbsp;&nbsp; 这就是一种专业素养。优雅的蹲姿展示了节力而美观的体态。而平稳的行姿使人感到干练和充满活力。但像这些不雅的体态,不仅给病人带来负性刺激,更有损于护理专业的形象,所以,我们应该加强自身修养,将良好的体态素养融入到护理工作中,给服务对象带来透过视觉感受的良好心理体验。 </P>
<P>&nbsp;&nbsp;&nbsp; 不过,护理美不仅只是视觉的呈现。而更重要的是由内在的、丰富的、甚至是不起眼的行为所体现的。比如,为病人摆放一个舒适的体位。面对非典患者从容而精心护理。还有这些在ICU工作的护士,她们面带笑容一遍又一遍地呼唤昏迷病人,“大爷、马大爷,我们要给您翻身、吸痰了,请您注意一下,把嘴张开,对,很好、非常好……。后来大爷有了表情,再后来大爷睁开了眼睛。她们用融入人性化的“呼唤式”护理促进了病人的脑苏醒。</P></STRONG>
<P><STRONG>&nbsp;&nbsp;&nbsp; [樊代明]</STRONG>女士们、先生们,你要美吗?来西安吧,你要想成为全中国最美的人吗?当然你就应该去全中国最好的学科,去造美吧,反正都要痛,反正都要费钱,你应该去找那些你想多美有多美,想多好看有多好看的地方。脸美就美吗?我最近看了一句英文,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我想有请我们护理系的雷鹤教授给我们当翻译,大家欢迎! </P>
<P></P>
<P>&nbsp;&nbsp;&nbsp;<STRONG> [封兴华]</STRONG> 这是在我们科接受治疗的世界首例坑面女王娜术前的照片;它是一名先天性上颌骨缺失造成严重面部畸形的女孩儿。针对残存骨量少,我们采用了牵张成骨技术将她颧上颌区前徙近2厘米;针对上颌骨缺失,我们采用了游离腓骨复合肌骨皮瓣移植;针对面中部凹陷,我们将采用生物相容性材料进行衬垫。经过一期、二期手术,她的畸形已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相信后续手术之后,效果会更加完美。请看这位相貌怪异的女孩儿,她患有在颅颌面畸形当中最严重的眶距增宽综合征,两眼之间的距离是正常人的两倍,伴有分裂鼻及唇腭裂。我们采用颅面外科技术,开颅后直视下,在眶周设计二十余条截骨线作精细骨质切开,将眼眶向中线靠拢、重新拼接,并修复分裂鼻及唇腭裂。当年的小女孩儿现在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了。这是另外两名眶距增宽的病例,他们都获得了良好的手术效果。这是一位因肿瘤切除下颌骨的病人,严重的外貌畸形曾使她痛不欲生。经过血管化髂骨移植加种植体植入重建下颌后,她幸福地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P>
<P>&nbsp;&nbsp;&nbsp; 每年,还有大量各种类型的颜面部畸形病人在我们科接受整复治疗。我们采用下唇瓣带蒂转移修复了这个男孩儿的上唇缺损;采用了双侧鼻唇滑行瓣修复了这个男孩儿的先天性上唇过短,他终于可以含蓄地笑了;塌鼻梁的女孩儿隆鼻后更自信地去面对生活;别看小小的鼻翼缺损,修复起来难度很大,这个女孩儿手术后从我们这里满意而归;已经四十年的面瘫,仍然没有熄灭她寻求治疗的渴望,是我们的努力满足了她的心愿;隆颏术后的女孩儿变得更加可人;半侧颜面萎缩是颌面外科治疗的难题,我们采用快速成型、颌骨重建及真皮脂肪筋膜瓣移植,修复了困扰她们的畸形。通过这些病例的展示,可以自豪地说,病人会在这里得到最满意的治疗,我们是颌面整形的精兵强将! </P>
<P>&nbsp;&nbsp;&nbsp; 由于我们在颌面整形方面的成绩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认可,口腔医院成为国家民政部残疾孤儿手术康复治疗“明天计划”全国唯一定点专科医院,美国“微笑列车”项目和李嘉诚基金会的定点医院,各方协手,为那些孤、残、弃、贫儿童实施免费治疗。他们或因残疾而被无情地抛弃,或因贫困而无法接受治疗,或因父母的离去而成为孤儿,年幼的孩子承受了太多太多的不幸。医者,父母心啊!当我们面对着这些不幸的弱小生命时,强烈的责任感便油然而生。每年,有近五百名患儿在这里接受正规的唇腭裂序列治疗,真情永驻,大爱无边,我们一定要让他们像其他孩子一样,带着灿烂的微笑去迎接美好的明天! </P>
<P>&nbsp;&nbsp;&nbsp; 最后,我想用口腔医院的院训与大家共勉——“厚德精业,止于至善”,我们的目标是让中国人都拥有更加美丽的人生!</P>
<P>&nbsp;&nbsp;<STRONG>&nbsp; [封兴华]</STRONG> 今天我汇报的题目是“重塑美丽,改变人生”。 </P>
<P>&nbsp;&nbsp;&nbsp; 美丽,是精致生活的憧憬、是完美人生的追求;美丽,是一首诗、是一幅画,是沉鱼落雁,是闭月羞花,是刚毅帅气,是英俊潇洒。然而,造物主是那样的不公平,在创造美丽的同时,也留下了许多遗憾。他们没有天生丽质,无缘英俊潇洒,只有丑陋容颜,甚至面目狰狞,他们痛苦,彷徨,无奈,甚至绝望。但是,命运是可以改变的,有一只神奇的手能可以把美带给他们。它就出自我们的颌面外科! </P>
<P>&nbsp;&nbsp;&nbsp; 请看这些患者术前术后的对比,不就说明美是完全可以回到他们身边的吗?古往今来,对于人体美,人们有着不懈的追求。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美学论述到现代审美观,对人体美的概括可以浓缩为:美是对称,美是吻合,是各部位间的比例协调,还要遵循黄金分割,美要参照文化背景、个人特质和社会认同,美使观察者产生宁静、温馨和愉悦。 </P>
<P>&nbsp;&nbsp;&nbsp; 面部是人体的风景区,容貌美是人体美学最重要的部分。这是不同时代的艺术品对容貌美的写照。蒙娜丽莎娜迷人的微笑,不就记录和传递着达.芬奇对美的敬仰。这是不同种族的现代美女,我想问一下大家,觉得谁最美呢?叫我觉得还是中间的那位最美。请看这是东方人常见的脸型,梯形脸应该不是大家喜欢的类型吧。这是正常人的面部比例关系,它符合“三停五眼”的规律。这是反映侧貌美的角度和平面,比如正常鼻唇角就在90度到105度之间。这是鼻高、耳高、容貌面高三者之间的比例关系。上帝就是如此精巧地安排了这一切。 </P>
<P>&nbsp;&nbsp;&nbsp; 面部整形要遵守哪些原则呢?我们要物归原主、同物相济、劫富济贫、分而治之、瞻前顾后,最后张驰在握。作为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统一,颌面外科采用多种先进的治疗方法去挑战一个又一个难题。近年来,我们采用牵张成骨技术修复颌骨缺损,采用快速成型技术完成面部畸形的精确修复,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实现口腔器官再造,采用种植技术恢复咬合功能。几十年的积淀和发展,使我们的颌面整形水平始终保持国内领先地位。今天,颌面外科人又勇于挑战医学极限,实施了一个又一个高难度整形手术。这是一名年仅七岁的小女孩儿,幼年时外伤导致的关节强直造成了她严重的小颌,俗称“鸟嘴”畸形。我们采用了关节成形、颌骨分段截骨及植骨手术,彻底改善了她的容貌及功能,这是术前术后的对比,她的童年生活又重新充满了快乐。</P>
<P>&nbsp;&nbsp;<STRONG>&nbsp; [樊代明]</STRONG> 通过熊利泽教授的演讲,我们知道麻醉是从那里来的,麻醉的历史好记吗?非常好记,熊利泽教授告诉我们,就是麻醉的“醉”就代表麻醉的历史,开始他说酒麻,麻醉的醉就是一个酒瓶子,上面有一道,上头是医生半,下面是病人喝的,加在一起就麻醉了。发展到现在麻醉的醉现在是靠药和人才,这边是药瓶,药瓶里头还有一道,那一道就是好的麻醉药,西京医院用的就是那个,光是药不行,这边还有好多麻醉人才,长江学者熊利泽教授这样的人才,两个加在一起就是麻醉的现状。 </P>
<P>&nbsp;&nbsp;&nbsp; 俗话说,人靠脸,树靠皮,有的人说厉害,敢叫日月换新天,旧貌换新颜,说的是脸的重要性。在我们国家,能够在脸上下功夫的那是两个专业,一个是艺术家变脸,一个是医学家换脸。记得在前不久第四军医大学也是通过在座的媒体向全国、全世界宣布了一个消息,我们全世界第二例换脸成功了。做这个手术是我们西京医院整形外科的郭树忠(音)教授,不过今天我退出的不是郭树忠(音)教授,在我们四医大还一大批具有换脸技术的人,能做出换脸这样高难度的病例。今天晚上我们有请口腔医学院外科的换脸大师封兴华。大家欢迎!</P></STRONG>
<P><STRONG>&nbsp;&nbsp;&nbsp; [熊利泽]</STRONG> 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像心脏手术,在我们西京医院出生3天体重只有2.5公斤,我们做了开心的修补手术,这么小的病人就是一只兔子这么大,怎么扎他的动脉、静脉,我们能做的像腹部巨大的肿瘤,术前体重38公斤,做完肿瘤20公斤,我们能够保证他的安全。这是面部肿瘤,你已经不知道他的嘴巴在什么地方,怎么维持他的呼吸,我们来做。还有这个小孩下巴已经被疯驴咬掉。我们国内开展的首例活体肝脏移植术,受理活体小肠手术。还有熊猫康康6岁,我们不仅保证了熊猫的安全,还保证了我们外科医生的安全。我们每一年能提供两万多例麻醉,比如07年我们完成了近24000亿住院病人的麻醉,是10年前的4倍,这是什么概念,这是国内领先的,每5分钟的工作我们要麻倒一个病人。我们术后病人的疼痛还有无痛分娩,我们都可以达到无痛。这位病人术后,能把镇痛控制在自己手中,而不是护士和医生手中。无痛分娩技术,可以使病人术前代产,可以很自由在病房里来回走动。谁说没有镇痛就没有母爱,从这个母亲身上你们看不到母爱吗。另外就是重症监护与治疗,就是ICU。现代麻醉学的范畴已经是临床麻醉学,危重病医学,还有疼痛医学为一体的一级临床学科。但是作为军医大学的附属医院的医生,不能仅仅完成临床就完事儿了,我们要解决研究很多没有解决的问题。我们从哪儿开始恩,我们观察到一个现象,经常有病的人寿命很长,你们看到他每天都病病歪歪的,每天在路上走,很长时间他还活着。身体好的人经常出现猝死,我们研究了电针预处理,我们发现了这三种非缺血处的方法能够验证出它的部分机制是什么。这些方法在国外发表了19篇论文,其中发表在美国麻醉与镇痛杂志上,被国外论文引用了39次。我们在国外很多学术会议上首要做了专题的报道,并且在06年当选了世界麻醉医连联合会亚奥的副主席,这是担任的最高学术职务。除此之外,为教育部授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今年还获得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P>
<P></P>
<P>&nbsp;&nbsp;&nbsp; 展望未来,我们能提供更精确的麻醉控制,定时让病人清醒,更舒适的术后恢复,更高效的日间麻醉,以后胆囊手术,还有烂尾手术,再也不需要住院,更人性的医疗服务,只要到了西京医院做任何痛苦的检查都会达到无痛。同志们,麻醉学科是一个朝阳学科,欢迎同学们毕业以后到麻醉学科来。谢谢!</P>
<P>&nbsp;&nbsp;&nbsp; <STRONG>[熊利泽]</STRONG> 在西方,没有麻醉的时代,外科手术的解决办法不外乎依赖于按压、捆绑,灌酒,放血甚至将患者击晕等方法。外科手术需要在众多壮汉的协助下进行,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按住患者,迫其接受手术,手术期间患者嚎叫挣扎,其场面之惨烈不难想象。此时衡量手术医生的优良与否主要取决于其手术的速度。 </P>
<P>&nbsp;&nbsp;&nbsp; 古代酒麻,那时候外科医生比较少只有一名,外科医生手拿大刀,其他身强力壮的是麻醉医生,像我这个体格在那个时代不能当麻醉医生。这就是当时的处方很潇洒,茅台酒1斤,病人和患者各半斤,术前30分钟服用。那时候的手术刀是这么大的手术刀,当时有一名外科医生做了一个著名的论断,手术必然带来疼痛,手术疼痛远远不能解决,外科医生也有犯错的时候。没想到中元2世纪华佗发明了现代麻醉散。麻醉是什么?麻醉就是使用药物暂时性使全身某一部分失去知觉,以达到手术的目的。全身失去知觉就是全麻,某部分就是局麻。麻醉关键问题有两个,一个是安全,一个是无痛。所以我们在教育麻醉医生的时候,那个时代都是这样,麻醉要小心不要受别人干扰。但是在上个世纪50年代,由于麻醉药物有限,麻醉设备简陋,麻醉人才奇缺,经常出现术前麻不倒,术后醒不了。曾经在南方有一座城市就是用这样的呼吸监测方法,一直记录有呼吸,可是术后发现病人死了。80年代末期,可以想象那时候局部麻醉占绝大多数占70%,因为有一名进修医生曾经告诉我,我就喜欢病人在术后哼哼,我说为什么,他说至少表示他还活着,这样的情况一去不复返。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比如有新的更好的麻醉药,我们新的技术,能够使麻醉很精确得到控制,可以通过把控输注麻醉技术。现在我们可以让病人睡觉的情况下,在神经刺激器引导的情况下找这样的神经。我们有多功能的监测仪,严密检测术中病人的生命。所以现在我可以说牛虽然在天上飞,我没有吹。外科人做的手术我们就能够给麻醉。<BR></P></STRONG>
<P><STRONG>&nbsp;&nbsp;&nbsp; [樊代明]</STRONG> 广大的朋友,你害怕开刀吗?开刀的时候你害怕疼吗?疼的时候你是不是害怕没有麻醉啊?我们的麻醉师是一流的麻醉师,而对麻醉的理解,麻醉麻醉,有程度的不同。麻醉是一门非常深奥的学问,也许有的人说麻醉我们是跟国外学的,究竟是我们跟国外学,还是国外跟我们学呢?我们有请我校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西京医院麻醉科主任熊利泽教授演讲。 </P>
<P></P>
<P><STRONG>&nbsp;&nbsp;&nbsp; [孙晓莉]</STRONG> 上世纪60年代初,科学家们用手性催化剂来实现这一目标,这就是手性合成技术。最初只获得了3%的收率,经过近三十年的努力终于获得了成功。目前最高的产率已经接近100%,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手性合成技术可以使人们随心所欲地合成自然界中不存在的左旋体或右旋体。 因此,手性药物的研究近20年来发展很快,各大制药公司正在研发的药物中,单旋体所占比例逐年上升。已从1986年混旋体药物占到32%,单旋体药物只有25%,可是到了2005年,混旋体药物就只占8%,而单旋体药物则上升到58%。 </P>
<P>&nbsp;&nbsp;&nbsp; 近两年来,手性药物已成为世界各国制药公司追求利润的新目标,它的市场份额逐年扩大,1990年手性药物的市场销售额只有180亿,到2005年已经到达了1720亿美元。在2006年全球十大畅销药物排行榜中,前四名均为单旋体手性药物。仅利普妥一种药物的年销售额就高达136 亿美元。手性药物的研究方兴未艾,前景广阔。 </P>
<P>&nbsp;&nbsp;&nbsp; 我们教研室瞄准国际前沿,在张生勇教授的带领下,从1987年开始进行手性技术和手性药物方面的研究,并连续获得了十四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我们采用手性催化技术成功地合成了抗癌药物紫杉醇和多烯紫杉醇,国外的用量很大,我们发明了一项技术,仅为他们的1%,并率先在国内将手性技术用于工业化生产左旋和右旋苯丙氨酸。我们共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一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和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 </P>
<P>&nbsp;&nbsp;&nbsp;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人类面临各种机遇和挑战。SARS和艾滋病病毒向我们挑战,许多医学难题向我们挑战。我们药学工作者怎么办?只有勇敢地迎接挑战,快马加鞭。我们愿全校的同志共同交流合作,广泛开展科技合作,联合进行科技攻关,以手性药物为研究目标,携手获得更丰硕的研究成果。鲲鹏展翅九万里,扶摇直上啸天穹。让我们一起努力,为四医大美好的明天再创辉煌!<BR>&nbsp;<BR>&nbsp;&nbsp;<STRONG>&nbsp; [孙晓莉]</STRONG> 我报告的题目是“手性技术与手性药物。” </P>
<P>&nbsp;&nbsp;&nbsp; 首先让我和大家一起来回忆一下药物给人类带来空前灾难的反应停事件。当您看到小海豹表演的时候心情一定很快乐,但是当一个母亲生出小海豹一样的婴儿的时候,一定不会有这样的微笑,这就是药反应停的畸形胎儿。1953年,联邦德国Chemie制药公司研究了一种名为“沙利度胺”的新药,该药对孕妇的妊娠呕吐疗效极佳,Chemie公司在1957年将该药以商品名“反应停”正式推向市场。两年以后,欧洲的医生开始发现,本地区畸形婴儿的出生率明显上升,此后又陆续发现12000多名因母亲服用反应停而导致的畸形胎儿!其中4000多例活了不到一岁就夭折了,这一事件成为医学史上的一大悲剧。后来研究发现,反应停是一种手性药物,是由分子组成完全相同仅立体结构不同的左旋体和右旋体混合物组成,其中右旋体是很好的镇静剂,而左旋体则有强烈的致畸作用。 </P>
<P>&nbsp;&nbsp;&nbsp; 到底什么是手性药物?用什么样的方法,我们才能分别获得左旋体和右旋体来供我们进行研究,以及临床上安全合理地使用呢?这就是今天我要报告的主题——手性技术和手性药物。 </P>
<P>&nbsp;&nbsp;&nbsp; 要阐明这一主题,首先我们要认识什么是手性药物?手性药物分子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存在着互为实物和镜像立体异构体,一个叫左旋体,另一个叫右旋体。就好比人的左手和右手,相似而不相同,他们不能叠合。 </P>
<P>&nbsp;&nbsp;&nbsp;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1850多种药物中有1045多种是手性药物,高达62%。像大家所熟知的紫杉醇、青蒿素、沙丁胺醇和萘普生都是手性药物。宏观的讲,手性是宇宙的普遍特征。只是人们没有注意到而已,这对海螺,植物的花蕾和叶片都是手性的。因此,科学家推断,由于长期宇宙作用力的不对称性,使生物体中蕴藏着大量手性分子,如氨基酸、糖、DNA和蛋白质等。绝大多数的昆虫信息素都是手性分子,人们利用它来诱杀害虫。很多农药也是手性分子,比如除草剂Metolachlor,其左旋体具有非常高的除草性能,而右旋体不仅没有除草作用,而且具有致突变作用,每年有2000多万吨投放市场,其中1000多万吨是环境污染物。自从1997年起以单旋体上市,10年间少向环境投放约1亿吨化学废物。 </P>
<P>&nbsp;&nbsp;&nbsp; 左旋体和右旋体在生物体内的作用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别呢?由于生物体内的酶和受体都是手性的,它们对药物具有精确的手性识别能力,只有匹配时才能发挥药效,误配就不能产生预期药效。这就是所说的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因此,1992年美国FDA规定,新的手性药物上市之前必须分别对左旋体和右旋体分别进行药效和毒性试验,否则不允许上市。2006年1月,我国SFDA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法规。怎样才能将非手性原料转变成手性单旋体呢?从化学角度而言,有两种方法,有手性拆分和手性合成两种方法。经典化学反应只能得到等量左旋体和右旋体的混合物,要想将其分开,就要在手性拆分是用手性拆分试剂将混旋体拆分成左旋体和右旋体,其中只有一半是目标产物,另一半是副产物,而且需要消耗大量的手性拆分试剂。因此化学家一直在探索,是否有更好的方法,将非手性原料直接转化为手性单旋体呢? </P>
<P>&nbsp;&nbsp;<STRONG>&nbsp; [樊代明]</STRONG> 讲完了辐射我们该讲药了,大家知道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每一天我们有几千家厂家天天在造药,我们有几百万医生天天在开药,我们13亿中国人民谁不吃药。但是遗憾的是,我们13亿中国人吃这个药97%是仿制外国的,所以第四军医大学的全体同志都有一个梦,这个梦是什么呢?什么时候我们不用拿钱买西药,而让别人拿美元买中药。今天上午在这个地方我们向全国的媒体开了新闻发布会,同时展出了三个突破性的成果,一个是治肝癌的国家新药,一个是治肺癌的国家新药,一个是组织工程皮肤获得了中国第一组织工程的批号。今天晚上我给大家推出的已经不是这三个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用到人身上的东西,今天我要推出来的是手与药。大家知道我们现在用的药60%的药物是和手有关系的,大家也许说你说错了,药不是手做出来的,应该是100%。今天我谈的是另外一层含义,那就是手性药物。我们下面有请我们药学系孙晓莉主任给我们做讲座。大家欢迎!</P></STRONG>
<P><STRONG>&nbsp;&nbsp;&nbsp; [张杰]</STRONG> 可是,笼罩在无休止的电磁波海洋里,怎么办?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作为专攻军事预防医学的科研工作者,对于电磁波,我们的策略也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那就是,一手抓军事,一手抓预防。 </P>
<P></P>
<P>&nbsp;&nbsp;&nbsp; 去年,国内手机第一大网——天极网专门就手机防护问题对我室进行专访,之后,教育部科技中心将其作为高校科技动态之一进行转载。近期,CCTV10台的探索栏目与我们联手制作的“电磁污染与防护特辑”很快也将与全国观众见面。 </P>
<P>&nbsp;&nbsp;&nbsp; 既然是校友,就让我先给您透露点内部信息。享受生活,请务必提防生活中的三大“电磁杀手锏”:手机、家电、高压线。 </P>
<P>&nbsp;&nbsp;&nbsp; 今天,手机普及的速度之快令世界称奇,可是,为了健康,请您对手机“移情别恋”。那就是,移至身体一臂远;情话通过耳机传;别挂胸前或腰间;连同两秒方进言。由于手机向外拨出时辐射量最大,请您确认对方接通后过几秒再将手机贴近头部。 </P>
<P>&nbsp;&nbsp;&nbsp; 物理学家海兰德博士在《The Lancet》杂志上发表的报告还指出,手机的真正风险来自于非热效应;使用移动电话的儿童容易出现记忆力丧失、睡眠紊乱和头痛等症状。目前,英国和德国已发表公文,限制儿童使用手机。 </P>
<P>&nbsp;&nbsp;&nbsp; 说完手机,再来评家电。走进一个温暖舒适的家,当心,现代化的电器可能正把您和家人变为“辐”满多——被电磁波烹煮的香辣牛肉面。特别提醒您:微波炉运转,请勿守一旁;电热毯预热,入睡前断电;家电需分散,聚集有险情;孕妇防辐射,小心(一定)无大错。 </P>
<P>&nbsp;&nbsp;&nbsp; 鉴于WHO已将高压线、变电站周围的供品电磁厂定为儿童白血病的可疑致癌物,还请您退百米海阔天空,安危尽在掌握中。</P>
<P>&nbsp;&nbsp;&nbsp; 夜以继日的研究工作得到了最大的肯定和嘉奖,军事预防医学系已经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是对我们无限的鞭策和鼓励。现在,我系又被确认为国家军事预防医学重点学科,全军“电磁辐射效应与防护”重点实验室和总后勤部“新概念武器伤防护重点学科”。 </P>
<P>&nbsp;&nbsp;&nbsp; 今天,电磁的应用研究热火朝天,但“电磁波”的魅影依旧迷离。军事预防医学系全体同事将以科学求实的态度努力探索,相信我们的工作终将会拨开迷雾一角,为您在电磁波海洋里保驾护航!谢谢!</P></STRONG>
<P><STRONG>[张杰]</STRONG> “绝技二”,隐形神速通讯兵,明察秋毫!如果说,信息时代的到来使人类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那么,胸怀信息海洋的“电磁大师”就成了这场变革中的功臣。从无线通讯到网络传输、从雷达监测到卫星定位,从广播电视到蓝牙红外,电磁无孔不入地准确传输着人类的命令。 </P>
<P></P>
<P>&nbsp;&nbsp;&nbsp; “电磁”变得如此可爱,他的速度让我们折服、精准让我们称赞、海纳百川的信息量更是令人赞叹。也许有人会按耐不住表达爱意了,可是稍等,等我说完电磁的第三门绝技,您,再下结论! </P>
<P>&nbsp;&nbsp;&nbsp; 原来,貌似可爱的“电磁大师”早就明白生物效应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道理。你看,他一手抓着热效应,一手抓着非热效应,使之在人体里共同渗透,同时,为了掩饰叛逆的野心,他又会根据频率、能量等自身状况,巧妙安排两种效应的主导地位。这,正是电磁的第三大绝技:笑里藏刀显杀机,暗箭难防! </P>
<P>&nbsp;&nbsp;&nbsp; 当他感到精力充沛时,会化作微波、雷达波等高频电磁波,以热效应为主导张显自己的威力。简单地说,就是在高频电磁场作用下,体内被极化的分子和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快速振动、转动,摩擦生热后导致局部组织、器官快速升温。可喜的是,热效应既被识破,人类马上开始利用和预防。 </P>
<P>&nbsp;&nbsp;&nbsp; 电磁大师恼羞成怒,转身盘踞在高压线、家用电器周围形成低频电磁波,指使非热效应兴风作浪。您可知道,这非热效应是个诡计多端的慢脾气。我们的研究证实,长期暴露于低频电磁场中,学习记忆能力下降,免疫功能紊乱、不孕不育、子代畸形、肿瘤形成才逐渐显露。上述研究结果也得到国家、军队领导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在多项863、军队专项以及国科金的资助下,我室研究进一步表明,正是非热效应干扰了生物体内各种固有的分子振动频率、膜电位及弱电波,进而激发体内神经-内分泌轴的长期紊乱,日积月累的损伤不容忽视。 </P>
<P>&nbsp;&nbsp;&nbsp; 据此,我们郑重提醒您:切莫以时间作为筹码、健康作为代价,最终试图用金钱来弥补。在太多的电磁谜团未解之时,千万不要让自己充当电磁辐射研究的免费“小白鼠”啊。<BR></P></STRONG>
<P><STRONG>&nbsp;&nbsp;&nbsp; [张杰]</STRONG> 各位嘉宾也许半个小时以前您才把手机调到振动,也许几分钟前你还感叹大礼堂温暖的灯光和现代化的设备,可是您可曾想过,无声无味的电磁波已经将您团团包围了呢?我看到台下已经有观众撇嘴了,不就是电磁波有什么可怕。我先给您讲一个故事,时间追溯到1953年的莫斯科,一天,驻苏联的美国大使馆对面的屋顶上突然被安装上了3根天线似的东西,由于这栋房屋的窗户完全被遮蔽了,没有人知道里面究竟发生了什么。可是,接下来的25年里,美国大使馆中竟然有三位大使因患白血病而被迫离职,越来越多的工作人员患上白内障、心脏病、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以及永久性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这,就是耸人听闻的“莫斯科信号”事件。 </P>
<P></P>
<P>&nbsp;&nbsp;&nbsp; 莫斯科信号到底是什么?它正是电磁波。原来,在那个对电磁辐射生物学效应尚无人知晓的年代,苏联不仅利用最新研制的电磁辐射源开展了生物效应研究,而且,其研究对象直接对准美国人。那三根天线向外发出的正是高频电磁波,人类用生命的代价证实:神秘的电磁波绝不仅仅钟情于仪器设备,若是它将矛头指向人类,其本领非同一般。 </P>
<P>&nbsp;&nbsp;&nbsp; 今天的现代化都市中,电磁辐照强度已达到原始辐照强度的2亿多倍。那么,作为先锋科技的代表,“电磁波”带给我们的究竟是福还是辐?下面,就请您与我共同破译“电磁波”的三大绝技。 </P>
<P>&nbsp;&nbsp;&nbsp; “绝技一”,敢当无形尖刀连,抢“战”先机!身为现代军人,我们一定要清楚,谁将在未来高技术战场上身先士卒。他们就是两元电磁大将——核电磁脉冲和高功率微波武器。战争开始前,两位电磁将军讨论了一下作战方案,决定相互配合,对敌人前后夹击。核电磁脉冲属于重量级,正面烧毁仪器设备不成问题;高功率微波身材娇小,跑得也快,主动申请从后方偷袭敌军指挥部,什么电线、数据线,一个也逃不出它的包围圈。战斗打响了,两位电磁将军果然厉害,片刻便将敌人的信息和数据全部烧焦,敌方阵地一片漆黑。敌人慌了,倾巢出动,决心展开肉搏战。正好我们被称为无声卫士的电磁新秀——主动拒止武器已经恭候多时,它的辐射能量恰好沉积在人体皮肤下痛觉神经末梢分布最为丰富的层面,于是,当微波使敌人产生剧烈的烧灼感后,无须子弹和搏杀,片刻间已经溃不成军。这正是,电掣风驰瞬息变,“磁”时无声胜有声。</P></STRONG>
<P><STRONG>&nbsp;&nbsp;&nbsp; [樊代明]</STRONG>&nbsp;据报道,从人类发展到现在大致400万年历史,可以说从400万年前人类走到了现在,常常伴随着两个词,一个词是发现,一个词是发明。发现是我们过去不知道发现自然界的规律,于是为他所用。而发明是自然界没有的东西,我们创造了什么东西。比如说我们创造了冰箱,我们创造了彩电,我们创造了手机等等,当我们享受这些发明的同时,我们知不知道这些东西同时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伤害,而这些伤害是看不到摸不着,又是离不开的,这就是我们提到的辐射。怎么样扬长避短,变害为利呢,我们第四军医大学正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我们下面有请张杰讲师给我们做报告,大家欢迎! <BR></P></STRONG>
<P></P>
<P><STRONG>&nbsp;&nbsp;&nbsp; [董秀珍]</STRONG> 因为显微镜的发明和应用,在生物医学领域诞生了一系列新的学科分支,将医学从经验医学转变为科学的实验医学。这是BME为生物医学做出的提升总体水平的跨时代的巨大贡献。我们说显微镜挖出了微小的致病元凶,但是人类仍然处在看不见体内病痛的时代,发生了华佗给曹操看病,遭到杀害的重大医患纠纷,多么需要上帝给人类一双慧眼能探索体内的秘密!上帝没有办法,BME显示了神奇的功能,发明了多种可以看到人体内部的透视成像技术。第一个是从体外发出X线能穿透人体的穿透式成像技术。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在实验室研究阴极射线,他突然发现小桌上有一块荧光屏发出闪光,就移走了他,只见荧光屏的闪光仍随放电过程的节拍断续出现。他用书本、木板、铝片等等遮挡,不同的物品效果不一样。他意识到这可能是某种特殊的从来没有观察到过的射线,它具有特别强的穿透力。于是立刻集中全部精力进行彻底的研究,六个星期过去了,他已经证明这是一种新的射线。他把他的夫人兼助手来到实验室,用他夫人的手拍下了第一张人的X线照片。由于这位伟大女士手的指导, X线一经发现就立即被应用到了医学领域,开创医学成像的新时代。X线 CT的基本原理是取一高度准直、笔状X射线,环绕人体某一部分作断面扫描,穿透人体后被检测器接收,送到计算后进行重建图像。这是美国物理学家科马克1955年在南非医院做放射物理师时萌发的想法,并用了近十年完成了精确的数学推算方法,英国计算机科学家豪斯菲尔德,把计算机技术和数学技术结合起来,1969年推出第一台CT样机,1971年安装在一家医院里应用。为此,科马克和豪斯菲尔德获得1979年的诺贝尔医学奖。X线CT的发明把医学成像提高到计算断层成像的水平。 </P>
<P></P>
<P>&nbsp;&nbsp;&nbsp; 在3个诺贝尔奖得主发现的原子在磁场中接收无线电波产生跃迁、复员后又发出无线电波的核磁共振现象基础上,劳特伯、曼斯菲尔德发明的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由于具有结构加功能成像的优势,是最有价值的医学检查技术。 </P>
<P>&nbsp;&nbsp;&nbsp; 为此获得了2003年的诺贝尔医学奖。以著名科学家发现的放射性元素和射线为物理基础,把放射性元素放入体内,体外接收射线的发射成像技术,典型代表是正电子发射成像PET:将正电子药物加入体内,探测器接收体内正负电子淹没辐射所产生的伽玛光子,能进行代谢等功能成像对早期诊断有着巨大的潜力。用超声波遇到不同组织界面发出的回波进行成像的超声成像技术,由于对软组织成像有很高的分辨率,已经成为一种不可代替的诊断技术。X线穿透式成像;原子核磁共振成像;发射式射线成像;超声回波式成像,已经构成了临床医学诊断的脊梁,这是BME对医学诊断做出的最杰出的贡献。 </P>
<P>&nbsp;&nbsp;&nbsp; 我们说,发现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依靠BME发明的显微镜、检查体内的疑难病症依靠BME发明的成像技术。那么,治疗疾病呢?仍然离不开BME!例如,面对威胁人类生命的癌症,由伟大物理学家居里夫人首先倡导的,集中能量围攻杀死癌细胞的各种物理刀,现在有了伽马刀、X刀、超声刀、中子刀、超导刀等,使各种绝症病人有了生存的希望。 </P>
<P>&nbsp;&nbsp;&nbsp; BME的贡献遍及生物医学各个领域,在健康检查、生命监护、人工器官的研究应用等领域BME都有举足轻重的贡献。我们作为BME的一个细胞,也在勇敢探索,力争为医学有所贡献!首先我们开拓了生物电阻抗非线性成像监护的高峰,争取为医学开创床旁图像监护的新方法;其次,进一步开辟了非接触生物雷达的研究,探索生命监测新途径,我们扛起了BME这两个领域的前沿课题,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和国家重大专项的支持,处国内领先地位;另外我们不忘为军服务的本职,发明了高原单兵增氧呼吸器,解决了高原单兵缺氧这一历史难题,已经在部队推广应用1万多台。 </P>
<P>&nbsp;&nbsp;&nbsp; 我们说,BME为生物医学做贡献的过程,就是科学创新的过程。百年以来,不算基础研究,直接和BME相关9项研究、14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这些金光闪闪的奖牌就是百年历史的见证、更是对未来发展的呼唤!谢谢!<BR></P></STRONG>
<P><STRONG>&nbsp;&nbsp;&nbsp; [董秀珍]</STRONG> 在传统的科学中,生物医学和理工是两类互不相干的学科,历史的发展使他们交叉结合,诞生了生物医学工程BME,BME成为拉动了生物医学发展的动力。BME为人类和生物医学有什么贡献呢? </P>
<P></P>
<P>&nbsp;&nbsp;&nbsp; 回顾历史,人类不断遭到疾病和瘟疫的袭击,损失惨重。以治病救人为己任的医学,面对瘟疫束手无策,找不到制造了瘟疫的元凶,如何拯救人类?显微镜的发明和应用,为人类打开了微观世界的大门。 </P>
<P>&nbsp;&nbsp;&nbsp; 17世纪,历史给我们送来了荷兰人列文胡克,他家境贫寒,16岁时在布店当学徒,养家糊口、后来又当看门人,有多少人在平凡的生活中平庸下去,但是列文虎克不甘平庸。好奇心强烈的他,在眼镜店看人磨镜片,回家后自己磨起了镜片,磨出的镜片虽然小,但是质量却是当时最好的。他以二十年的日月,发展出一种最独特的技术。用他的生命撰写了“显微镜之父的”的故事,他把直径为0.3公分的镜片固定在金属板上,再在透镜前面按上一根带尖的金属棒,把物品放在尖上观察,用一个螺旋调节焦距,这是他研制了一个显微镜。他穷其毕生之精力,用显微镜探索上帝所创造微小的生命。当他把显微镜对准一滴雨水的时候,发现了令人惊叹的小小世界:竟有微小的生物在里面游曳,他用显微镜观察人类牙垢后,写道:“在人口腔牙垢中生活的动物,竟比整个荷兰王国的居民还要多!”这就是人类第一次观察到细菌时发出的感叹。 </P>
<P>&nbsp;&nbsp;&nbsp; 他用显微镜创造了多个第一,1673年,他写信向英国皇家学会报告他的研究发现。面对这么一个陌生的“学者”和一篇名字拗口的学术文章,学者们有的嗤之以鼻,说是神经病所写的,有人捧腹大笑,说是天方夜谭。但是“物理学之父”牛顿等大科学家却是一脸严肃,他们清醒的意识到,这可能是人类从来未能看到的东西,立刻回信“请您寄一个显微镜来”,但是列文胡克没有寄出;著名科学家罗伯特.虎克用自己做一个“显微镜”,验证了列文虎克的发现,1680年列文胡克成为皇家科学院的会员。他一生中制造了491架显微镜,撰写了375份研究报告,他沉浸在“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掌中握无限,霎那成永恒!”的美妙中。一个普通的看门人,以他持久的好奇心,执着勤奋的精神和微薄的收入,用BME的思路开辟出一片崭新的科学研究天地。因为有了显微镜,追踪瘟疫元凶的工作得以继续,催生了一批著名的实验医学家,他们发现了微小生物中的致病细菌,开展了系列研究。<BR></P></STRONG>
<P><STRONG>&nbsp;&nbsp;&nbsp; [樊代明]</STRONG> 余志斌教授给我们讲了宇宙之大,但谁又知道宇宙的寿命有多长呢?我们知道每个人现在平均年龄大致72岁左右,如果以这个为基准把我们宇宙的寿命比作72年的话,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的寿命也就10秒钟。大家不要感觉气馁、郁闷,和宇宙比较起来我们虽然只有10秒钟,就在我们这10秒钟中间,我们体内的分子与分子的变化是千千万万、万万千千,同时构成了一般无穷之大的世界,无比之长,无穷之大就是我们认识宏观和微观之间的关系。要认识他们之间的关系不那么容易,我们必须要有自己的武器,请问如果没有我们的电子显微镜的话,我们怎么能看到微观社会的分子颗粒呢,如果没有我们天文镜的话,我们又怎么看到那么多星球相互伴游呢。从事这个学科我们把它叫做BME,我们学校就有一个这样的生物医学工程师,我刚才的问题他们就可以回答,下面我们有请中国生物医学教授董秀珍给我们细细道来。</STRONG> </P>
<P></P>
<P><STRONG>&nbsp;&nbsp;&nbsp; [余志斌]</STRONG> 刚才我给大家讲了,中长期载人航天医学问题,在座可能会问航空航天医学系是集科研医疗为一体的国家级重点学科你们发挥了什么作用? </P>
<P></P>
<P>&nbsp;&nbsp;&nbsp; 我想汇报个第二个工作,参与8项载人航天型号任务,培养3方面专业人才。所谓型号任务就是保证载人航天的任务,我们参与了航天员的生理选拔、心理选拔,以及航天员的训练与医学的鉴定。在基础研究方面我们利用尾巴旋转的模式开展了20多年的研究,现在在航天失重的几个重要方面,我们的研究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主要的发现有阐明模拟失重,发现头部和尾部的血管变化不太一样,并且他的离子通道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同时萎缩的骨骼肌,它的小的调节分子发生了选择性、拼接性的作用。而骨细胞,骨细胞功能也发生变化,我们知道细胞的骨架相当于我们的脸巢。截至05年国际上发表1064篇文章,我们国家有63篇,我们的论文占到了全国5%,国际该领域的5%,最高影响因子也超过了6.0。 </P>
<P>&nbsp;&nbsp;&nbsp; 我们培养了三方面的专业人才,因此我们是航空航天医学人才的摇篮,培养本科生三千余名,硕士生近三百余名,空海陆总装民航系统进修生两千多名,我们培养了一些载人航天的精英人才,比如载人航天系统医学问题的总工程师,微小气体环境保障与检测系统的设计师余学军(音)博士,以及航天员训练与选拔的总教头吴斌博士。通过我们航天工作者以及我们航意工作者不屑的努力,将实现潜藏在我们心地的梦想。就是往返天地寻常事,纵横宇宙逍遥游。谢谢!</P>
<P><STRONG>&nbsp;&nbsp;&nbsp; [余志斌]</STRONG>&nbsp; 随着载入航天事业的迅猛发展,航天员可在近地轨道漫步,当他俯瞰我们美丽的蓝色家园时,显得无比的潇洒;在飞行舱中,航天员用一个手指顶起自己的同伴,展示其一指禅功时,显得格外的惬意。难道航天员的生活总是如此潇洒与惬意吗? </P>
<P>&nbsp;&nbsp;&nbsp; 众所周知,航天存在着许多异常的环境因素,比如高度真空辐射等,我们现在可以用人工的微小气体环境对高度真空进行防护,也可以用装备对辐射进行部分的防护。唯有立场坚定不可屏蔽,所以失重成为影响航空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对人体有哪些影响,这些影响哪些是重要的,我们用哪些有效措施防护,为了近来有效措施防护我们在地面用什么方法模拟。今天我给大家讲第一个863,他就是中长期失重对航天员8方面影响。模拟失重三种地面的模型,中长期失重对航天员8方面影响包括:血液系统、心血管系统、抗重力骨骼肌、沉重故、睡眠失调、病毒性感染,女航天员的特殊问题以及返回地面出仓困难。为了减轻中长期的飞行的影响,我们先看看什么是短期的载人航天,一般认为小于7天的载人航天活动为短期载人航天,他对航天的影响主要有空间运动力,也就是飞行的头两天会出现恶心、呕吐的表现,另外由于体液的投向转移使面部肿胀。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女士如果有机会想美容的话不妨到航天去走一走。7—30天的载人航天为中期,而大于一个月就是长期的载人航天,他对我们航天员的影响主要是红细胞数量减少15%,也就是所谓的航天贫血,而白细胞数量略微减少,但淋巴细胞功能降低。由于体液的调节作用,使得血容量降低10%—15%,心脏也会缩小。我们的抗重力骨骼肌也就是我们维持站立的肌肉占我们身体60%,如果在没有对抗措施的条件下会以每周5%的速度降低,我们身体的承重也会以每月1%—2%的速度降低。一天有16个日落日出,由于睡眠方式以及感觉的变化,使航天员每天减少睡眠2个小时,对工作效率产生明显的影响,加上航天应急使体内有潜在病毒,使航天员遭受病毒性感染。我们女航天员在月经期由于没有重力经血难以排出体外,带来问题。由于骨骼肌的萎缩,我们心血管功能的失调,也就是说当我们返回地面以后,就会出现心跳加快,按我们陕西人的话说我的心脏唋唋唋了,同时也会出现晕厥,这样我们的航空员返回以后就需要大量的人把他排出仓外。总之短期载人航天会导致航天员面肿脖子粗。我把中长期载人航天的问题归结为这样一首打油诗,返回地面须抬举,康复之路尚遥远,航天中对抗失重有6种措施:分别是:1)各类运动锻炼;2)下体负压或Chibis服;3)“Penguin”肌肉负荷服;4)双负荷跑台;5)再入大气层时穿着抗荷服;与6)口服补液盐水。为了更好的制定针对性更强的对抗措施,必须开展地面研究,其主要模拟失重模型有3种:1)头低位卧床;2)干浸水;3)尾部悬吊动物模型。</P></STRONG>
<P><STRONG>&nbsp;&nbsp;&nbsp; [樊代明]</STRONG> 药立波教授的讲座把我们带入到一个美妙的微观世界,我们知道科学向两个无穷的极点发展。除了微观,另外一个就是宏观,如果说我们对微观世界了解甚少,可以说对宏观世界基本上是所至甚无。最近嫦娥一号回来了,我慰问了他们,我说嫦娥可在?他们说,不知嫦娥看到他们没有,他们没有看到那个靓妹。为什么?我们离的太远了,大家知道我们享受太阳光的时候,事实上是太阳8分钟以前发出的光。大家知道7月7号是牛郎织女相会,我们看到他们两位相会发生在什么时候?是发生在17年以前,17年过去了他们是否依旧相爱还是移情别恋,我们不知道,我们要派人上去,派杨利伟先生这样的人上去看看,但是要把人派到那么远的地方去可不容易,那个地方对身体有什么影响,我们怎么样克服影响去征服呢。人的X光在地球上长的很快,拿上去就不长了,再拿回来说不定变成正常的,有朝一日送上去再回来就好了,这也许是梦想,但是理想常常是从梦想来的,谁能告诉我们他的对与错呢。大家知道我们第四军医大学航空航天是唯一全国培养航空航天人才的单位,下面请航空航天医学系余志斌教授给我们做报告。<BR></P></STRONG>
<P></P>
<P><STRONG>&nbsp;&nbsp;&nbsp; [药立波]</STRONG> 个体基因解析为我们描绘了疾病个体化治疗的前景,但是个体基因数据的公开可能带来的社会歧视、医疗保险歧视、就业歧视则也为人们所关注。个体基因甚至群体的特征分析可能为世界带来什么? 战争还是和平?和谐发展还是种族灭绝?仍然是未知数! 这个年轻人是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 James Watson,最近他有点烦。10月份,由于在英国发表了黑人智商在遗传上低于白人的言论,导致他在英国的学术演讲被取消,他工作了40年的冷泉港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迅速停止了他的工作,10天后,他从该研究所辞职。美国科学家联盟(FAS)主席Henry Kelly说:“他让我们很失望。对于他成就卓越的科学生涯来说,这种结束方式既可悲又可恨”。 具有讽刺意义的是,上一周,美国的一个基因分析公司公布了Watson 的基因组数据分析结果,该结果表明Watson本人有16%的非洲人血统。 </P>
<P></P>
<P>&nbsp;&nbsp;&nbsp; 我们必须了解,科学本身是双刃剑,可以为人类带来福利也可以给人类带来灾难,科学是勉强人的事业,更需要我们时时刻刻以人为本,对病人来讲,深刻的人文关怀有时甚于高深的医疗技术。我们学校生物学学科对学校生物学理论和技术的推广有一定的作用,</P>
<P>&nbsp;&nbsp;&nbsp; 作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在新的分子医学时代我们希望能够和所有的学科广泛合作,突出分子医学的特色,共同迎接新的挑战,追求新的发展。谢谢!</P>
<P style="MARGIN: 0px"><STRONG>&nbsp;&nbsp;&nbsp; [樊代明]</STRONG> 尊敬的电视机前的朋友们,尊敬的收音机前的朋友们,尊敬的网络媒体前的朋友们,在场的同道们,朋友们,晚上好! </P>
<P>&nbsp;&nbsp;&nbsp; 为了提高我校的学术水平,为了活跃我校的学术气氛,为了加强我校各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更为了推出一批演讲人才,第四军医大学举办每年两个月的大型精品讲座,我们开展这样的活动已经三年零八个月了,今天晚上正好到了第100场,所以请允许我宣布第四军医大学第100场精品讲座现在开始!</P>
<P>&nbsp;&nbsp;&nbsp; 同志们,如果让我们回顾医学界近500年来的发展历史,我们不难看出一个鲜明的特征。这个鲜明的特征是什么呢?那就是从宏观到微观,我们经历了从组织学到细胞、亚细胞到分子、原子甚至到跨科的经历。事实让我们看到了许多大大小小我们过去不曾看见的生物分子,事实也让我们发现了许许多多过去我们没有发现的化学反应,对这样的研究走势和科学发展,社会上一直存在两种争论。有人说我们这样越走越细是揭示了生命的本质是好事,但也有人说这样做是钻牛角尖,越钻越钻不出来,谁对谁错,我们邀请我校药理学教授药立波给我们做讲座。大家欢迎!</P>
<P><STRONG>&nbsp;&nbsp;&nbsp; &nbsp;[金霞]</STRONG>&nbsp; 谢谢贾栋副教授,唐都医院的神经外科精湛学术报告会结束了,让我们再次感谢各位朋友关心关注我们的精湛医术报告会,谢谢,再见。</P>
<P>&nbsp;<STRONG>&nbsp;&nbsp; [贾栋]</STRONG> 大家都知道三脑室、四脑室和侧脑室,侧脑室比较大,可以形象的把他称之为厅,脑室内容纳脑积液,正常结构就是一个标准的营职干部住房,也就是两室一厅,但有些人他享受的团职干部待遇即三室一厅,多出一个室,是哪个室?就是我们所说的第五脑室,是一种病,也就是透时隔囊肿,在没有症状的时候不需要治疗,但症状性透明膈囊肿就需要治疗了,常规需开颅手术,这种病变位中线,位置深,风险较高,开颅手术创伤大,风险高,但我们应用神经内窥镜技术一刀一洞在内窥镜下将囊肿与侧脑室打通,大功告成。术后病人症状消失,CT复查囊肿消失。我们用一个洞使颅内变成一个和谐的社会。 </P>
<P>&nbsp;&nbsp;&nbsp; 正常人10%左右颅内存在蛛网膜囊肿,就是脑表面一层薄薄的膜,包着一层水。这是一个张力性蛛网膜囊肿并颞叶发育不良的病人。红色箭头所指的就是受压的侧脑室,如果常规手术需开一个马蹄形的大瓣,手术创伤大。我们应用神经内窥镜技术一刀一洞。在内镜下将囊肿与脑池打通,使囊液参与循环,就可以达到一洞正乾坤。</P>
<P style="MARGIN: 0px">&nbsp;&nbsp;&nbsp; “正”就是我们要达到的效果,就是让受压的脑室复位变正,术后复查,脑室复位,黑色区域是由于先天颞叶发育不全造成。刚才使用神经内窥镜所达到的“通”和“正”两种效果,都是用于脑子放水,有人会问:神经内窥镜是不是只会放水,不会做别的呢?不是,如果把脑室、脑池比如池塘,水放完就要捞鱼了,这里的鱼指的是脑室、脑池内的肿瘤。这是一个双侧脑室内肿瘤的病人,常规需开颅,像这样的病人常规开颅损伤大,我们用神经内窥镜技术不是一刀一洞,而是两刀两洞就可达到一洞清乾坤的效果,这是我们的目的就是要把肿瘤切除,在神经内窥镜下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肿瘤并将它切除,术后复查双侧肿瘤完全切除。一个双侧脑室肿瘤病人,用神经内窥镜技术切除病人付出的代价不是小,而是相当小。这是一个鞍上池肿瘤的病人,常规开颅损伤大,我们阅片MRI时发现鞍上肿瘤与脑池关系密切,这就给我们应用神经内窥镜提供了良好的通路。我们一刀一洞建立神经内窥镜通路,在内镜下清楚看到肿瘤就像飘浮在脑中的小鱼,我们对它进行了切除,术后复查核磁肿瘤被完全切除。我们应用神经内窥镜技术切除脑室、脑池的肿瘤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颅内动脉瘤的神经外科高难度、高风险手术之一,号称颅内“定时炸弹”。目前治疗方式有开颅夹闭和介入栓塞,这两项技术在我科也是进行了上千名的手术。但我们应用神经内窥镜技术同样可以夹闭颅内动脉瘤,达到一洞锁乾坤的效果。“锁”是原则,就是要夹闭,这是一个基底动脉分叉部的动脉瘤。黄色所指为双侧大脑后,红色所指是动脉瘤,我们在内窥镜下对它进行了完整的夹闭。一刀一洞就解除了颅内“定时炸弹”,这可以叫做“胜从险中求”。颅内动脉瘤在内镜下夹闭是神经内窥镜应用的极致。 </P>
<P style="MARGIN: 0px">&nbsp;</P>
<P style="MARGIN: 0px">&nbsp;&nbsp;&nbsp; 上面我们通过神经内窥镜所达的到“通”“正”“清”“锁”,四个效果都是一刀一洞,在病人皮肤上留下2公分的疤痕,蚂蚱再瘦也是肉,疤痕再小也是疤痕,有没有不留疤痕就解除病人疾患呢?有,这就是神经内窥镜下垂体瘤的切除。这是一个垂体瘤病人片人,红色所指是垂体瘤,黄色所指是蝶窦,如果常规需要开颅手术,创伤大,病人住院时间长,费用相对较高。我们应用神经内窥镜技术可以做到“一洞悉乾坤”,“悉”是洞悉,明了,就是利用神经内窥镜的照明作用,经过鼻腔和蝶窦自然孔道,应用显微器械,对垂体瘤进行切除,表面没有伤口,术后当天下地,4天出院。一个颅内肿瘤手术的病人。4天就可以出院,这就是一洞工程的优越性。</P>
<P style="MARGIN: 0px">&nbsp;</P>
<P style="MARGIN: 0px">&nbsp;&nbsp;&nbsp; 通过使用神经内窥镜可以达到通、正、清、锁、悉五种效果,使许多病人解除了颅内疾患,使神经内窥镜技术的应用发挥到了极致,经过我们神经内窥镜技术治疗的病人都会有小小快感——头皮切除小、颅内损伤小、恢复快、术后感觉良好。神经内窥镜技术是高端神经外科不可缺失的一部分。我们神经内窥镜技术的开展使我科微创技术发展更为全面、更为丰满,我们相信神经内窥镜技术和我科其它微创神经外科技术相结合,将会使更多神经外科手术做到“踏雪无痕”。</P>
<P style="MARGIN: 0px">&nbsp;</P>
<P style="MARGIN: 0px"><STRONG>&nbsp;&nbsp;&nbsp; [贾栋]</STRONG>&nbsp; 大家好,我汇报的题目是“一洞工程——神经内窥镜手术”。金庸的武侠小说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书中的侠客都生活在刀光剑影之中,只有刀光剑影才能体现出侠客的风彩,同样在大家的印象中仿佛只有刀光血影才能印证出外科医生的神秘和高深,大家往往会这样评价一个外科医生:“这么大的肿瘤都敢切,这么大的出血都止得住。”但是随着神经外科技术发展和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手术效果好、创伤小是病人和医生的共同愿望。小能小到什么程度,总有个局限,大家可以想像一下。我替大家回答一下:一刀,一洞就是极限,我们神经外科应用神经内窥镜解除颅内疾患。神经内窥镜是现代科学技术送给我们神经外科医生的一双“慧眼”,它的镜面角度由0°—110,可以看到我们直视下无法看到的地方,它又可以把它叫做螃蟹眼,大家知道螃蟹的眼睛是长在触角上面的,可以伸出去。如果我们神经外科医生长有这样一双眼睛,那就不是人了。那就是怪物了,但是神经内窥镜弥补了我们这些缺憾,他可以通过一个小洞把我们视野深入术区,同时把我们的眼睛带入了术中,可以做我们平时做不到的那我们做不到的手术。这么好的东西,我们究竟用它做了哪些工作呢?效果如何?有句话说的好——骑驴看唱本,走着瞧。大家只需要坐着听,请听我们是如何将视经内窥镜极致地应用。</P>
<P style="MARGIN: 0px">&nbsp;</P>
<P style="MARGIN: 0px">&nbsp;&nbsp;&nbsp;&nbsp; 首先,我们讲它应用于脑子进水的放水治疗,这里的脑子进水并不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某个人脑子进水了,思维不正常,行为怪异,所指的是脑脊液多于正常从而造成脑损害的一种疾病。这是我们收治的一例脑积水病人,大家可以看到白色区域就是扩张的脑室,它为什么扩张?因为水流不出去,这种病人往往表现为头疼、视力减退,甚至智力障碍,在婴幼儿往往表现为头大,前段时间媒体关注的大头娃娃就是一个脑积水患儿。这种病能治吗?能治,那个科能治?神经外科治。传统的手术方法是头下打洞,发下打隧道。打开腹腔,由头至腹放置引流管,确实能解决一些的问题,但是有它的缺陷:创伤大,引流管容易堵塞,有些病人引流管在皮肤表面清晰可见,病人心理压力大。有没有一种办法既能解除病人的疾病而又不影响生活呢? </P>
<P>&nbsp;&nbsp;&nbsp; 有,这就是神经内窥镜技术。神经内窥镜技术我们应用它可以作到三脑室底与基底动脉池打通,使积聚的脑积液参与正常循环。我们应用神经内窥镜技术,一刀皮肤2公分的皮肤切口,1.5公分左右的骨窗,进行脑室穿刺,放出脑脊液,建立神经内窥镜的通道,在内窥镜下,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三脑室底一层薄膜,我们在上面打孔,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造瘘,使聚集的脑脊液通过漏口进入基底池参与正常循环。—洞工程结束,术后病人症状消失,头颅CT复查脑积水消失。病人留下的唯一痕变就是发髻内2公分的痕迹。脑积水大多是中脑导水管狭窄所引起的,我是我们收治的一个中脑导水管狭窄所致脑积水的病人,我们用神经内窥镜还可以采取另外一种方法治疗脑积水,刚才我们讲的三脑室造瘘,走的是前门,这回我们要走后门,也就是后路的中脑导水管再通。首先我们一刀一洞建立神经内窥镜通道,放入神经内窥镜,在神经内窥镜下找到中脑导水管开口处,钳除多于组织,这样手术本应结束,为了更保险,再放入硅胶管,手术完成,扩张的脑室明显变小,我们置入的硅胶管位于中脑导水管内,同样了无痕迹解决了病人的疾患。</P>&nbsp;&nbsp;&nbsp;<STRONG>&nbsp;[金霞]</STRONG> 谢谢贺世明博士,内窥镜广泛应用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神经内窥镜的发明也给神经外科医生带来了许多可能,贾栋副教授长期从事神经外科临床工作,今天他将给大家介绍神经内窥镜在神经外科的应用。掌声有请! 
<P>&nbsp;&nbsp;&nbsp;<STRONG> [贺世明]</STRONG> 作为世界屠牛协会主席庖丁先生,志于屠道、敏于思考,把貌似简单的屠牛技术,升华为解牛的艺术,做到游刃有余、屠牛于无形。同样,我们也将听神经瘤手术,也升华成为艺术。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成功完成300余例、巨大听神经瘤的、手术艺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国内处于一流水平。下面、请欣赏手术艺术表演。 </P>
<P style="MARGIN: 0px">&nbsp;&nbsp;&nbsp; 艺术一,以小取大、切口小。以往听神经瘤的手术切口,长度在12厘米以上,创伤大,不美观。我们采用、枕下乳突后入路,切口完全在发迹内,长度只需5厘米,骨窗位于横窦、乙状窦交汇处,直径只需3厘米。 </P>
<P style="MARGIN: 0px">&nbsp;</P>
<P style="MARGIN: 0px">&nbsp;&nbsp;&nbsp; 艺术二,巧用空间、免损伤。肿瘤位于小脑深部,切开硬脑膜后、看不到肿瘤,并且由于张力高,小脑向外膨出,如何才能显露肿瘤呢?过去常采用切除部分小脑,或强行拔开小脑进入术区,造成小脑的严重损伤。我们首先在脑膜上切开一个小口,打开枕大池,放出脑脊液,减低张力,待小脑塌陷后,显露小脑边缘的自然间隙,然后进入术区,避免了小脑损伤。 </P>
<P>&nbsp;&nbsp;&nbsp; 艺术三,超声武器、掏囊空。过去切除肿瘤,多采用取瘤嵌,咬除肿瘤,由于肿瘤质地较硬,这种切除方法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对周围结构牵拉严重,损伤大,出血多,容易造成严重的并发症。我们在的肿瘤后方,确定没有神经的位置、切开肿瘤包膜,使用攻坚武器,超声吸引,击碎肿瘤、乳化后吸出。可以快速掏空肿瘤内部。并且无牵拉、出血少。掏空肿瘤内部,使得肿瘤只剩下一层薄薄的包膜,同时要保留包膜的完整性,既起到保护周围结构的作用,又腾出手术空间,便于进一步的分离操作。 </P>
<P>&nbsp;&nbsp;&nbsp; 艺术四,巧夺天工分包膜,巨大听神经瘤会严重压迫脑干,此时肿瘤与脑干之间分界不清,没有明显间隙,如果盲目剥离肿瘤,势必损伤脑干,造成无法想象严重后果。我们知道,脑干与肿瘤表面各有一层纤薄的蛛网膜,肉眼下极难发现这一间隙,在显微镜下,我们利用这一潜在间隙,也就是专业上讲的,蛛网膜平面,按照从上极下极、内侧面及内听道的顺序,进行肿瘤包膜的剥离。 </P>
<P>&nbsp;&nbsp;&nbsp; 艺术五,全程监测、误伤少,面听神经往往被肿瘤压迫成薄片状,分散或粘连于肿瘤包膜上,即使在显微镜下、也很难完全分辨清楚,加上面听神经位置的不确定性,所以手术中容易牵拉、误伤面听神经,造成功能障碍。 </P>
<P>&nbsp;&nbsp;&nbsp; 我们采用全程动态、面神经电生理监测,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可以勾画出、面听神经的走行。并且在术中进行实时监测,避免误伤面听神经。</P>
<P>&nbsp;&nbsp;&nbsp;&nbsp; 艺术六,保障交通、护迷路。在剥离肿瘤包膜的过程中,尽量不用电凝止血,即使是进入瘤体的血管,也要尽量保留。待解剖清楚后、再行切断,尤其要保护迷路动脉,确保面听神经的营养供给与周围结构完全分离后,取出肿瘤包膜。到此,显微镜下已经完全没有肿瘤了,手术是否应该划上完美的句号?错了,如果真的结束手术,将会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不久,肿瘤就会复发。</P>
<P>&nbsp;&nbsp;&nbsp; 艺术七,磨开后壁、去残根。前面已有交代,听神经瘤根部位于内听道内,而显微镜下看不到肿瘤的残存根部,怎么办?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我们使用每分钟7万钻的高速磨钻,磨除内听道后壁,显露肿瘤根部,从前庭神经上剥离残存肿瘤。做到斩草除根,除恶务尽。</P>
<P>&nbsp;&nbsp;&nbsp; 3月30号,我们不怕死的杜党员,顺利完成了手术,术后复查CT显示:肿瘤完全切除,脑内结构完全恢复到正常。患者不仅没有发生面瘫,而且手术前后的听力图没有明显差异,实用听力得到保留。术后,她竖起自己美丽的大拇指,真诚地说:你们的手术,真牛!宁愿为美丽而献身的杜党员,大家一定期待已久了。有请我们,美丽的英雄,杜党员。没错,这就是大家都熟悉的蒙娜丽莎。犹抱琵琶半遮面,怕羞的美女姗姗来迟。大家看,她笑的多么灿烂,完全可以与蒙娜丽莎的微笑相媲美,成为我校精品战略中,载入史册的艺术精品!</P>
<P>&nbsp;&nbsp;&nbsp; 子又曰:七大艺术切肿瘤,看病应该到唐都,我的报告完了,谢谢大家!</P>
<P><STRONG>&nbsp;&nbsp;&nbsp; &nbsp;[贺世明]</STRONG> 大家好,我报告的题目是“志于道 游于艺,谈巨大听神经瘤的手术艺术”。 </P>
<P>&nbsp;&nbsp;&nbsp;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孔子他老人家,是在教育我们,要立志高远,心存仁爱,情系患者,方能学识渊博、技艺超群,才能真正为患者减除病痛。图中这位女士,显然是因为听不到美妙的音乐而在苦恼,这位先生正在遭受头痛的折磨,而这位的歪嘴几乎咬到了自己的鼻子,这些就是听神经瘤的典型症状。 </P>
<P>&nbsp;&nbsp;&nbsp; 这是正常的头颅MRI片子,而现在看到的片子显然不同,颅内有个巨大肿瘤,生命中枢-脑干明显受压,严重变形,这就是听神经瘤的影像学面目。听神经瘤是神经外科常见颅底肿瘤之一,其实,他并不位于脑实质内,而是起源于内听道的前庭神经,他向颅内生长,位于后颅凹的桥小脑角区该区域解剖那是相当的复杂,除了脑干和小脑外,12对颅神经中,有10对穿行其间,还包括许多重要血管,以及他们的分支。如此众多的重要结构,受到肿瘤的压迫、粘连,这就是听神经瘤手术的困难所在,也是过去手术死亡率高,并发症多的重要原因。可以说,听神经瘤手术,是真正考验神经外科医生的,高难度、高风险的手术,代表着神经外科医生的手术水平。 </P>
<P>&nbsp;&nbsp;&nbsp; 这是国内外听神经瘤手术治疗效果比较,samii是世界神经外科学会的前任主席,他的手术造诣得到学术界的高度评价。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出,目前,听神经瘤全部切除,已经没有太大的问题,死亡率大大减低,甚至面听神经解剖学保留也基本可以做到了,似乎问题都已经得到解决,然而结果却并不完美, </P>
<P>&nbsp;&nbsp;&nbsp; 手术做了,肿瘤全切了,患者却嘴歪了、眼睛闭不上了、耳朵听不到了,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结局呢?元凶就是面听神经的功能损伤,道理很简单,神经的解剖保留,是功能保留的基础,但解剖保留并不等同于功能保留。那么,功能保留与哪些因素相关?最相关的因素、是肿瘤的大小 ,听神经瘤的体积愈大,术后面听功能的保留就愈差,尤其是,直径大于3cm的大听神经瘤,术后面积听功能的保留率依然很低,所以,巨大听神经瘤、是目前治疗的难点,唐都医院神经外科,志于道,游于艺,向巨大听神经瘤提出挑战,我们的目标就是:瘤全切、面要笑、听须聪。也就是说我们的目标是,巨大听神经瘤的,面、听神经功能学保护。也许有人会说:天上牛在飞,因为你在吹。这不是吹牛,让我们来看下面这个病例。这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女性患者。诊断为右侧巨大听神经瘤。她跑遍我国各家大医院反复咨询,于今年3月慕名来到我科,患者心理负担重,担心并发症,用她自己的话讲:如果嘴歪眼斜活着,不如痛痛快快去死。不怕死,这是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出于敬重,我叫她爱美的杜党员。 让我们再仔细看一下这个片子,5公分的大听神经瘤,脑干严重受压、变形,肿瘤增强效应明显,血供丰富。面对这样的肿瘤,吹牛容易,解牛可就难了。<BR></P>
<P style="MARGIN: 0px"><BR>&nbsp;&nbsp;<STRONG>&nbsp;&nbsp;[金霞] </STRONG>谢谢秦怀洲副教授,接下来是贺世明博士给大家报告,听神经瘤的手术。手术需要有高超的技艺,精确的设计,让我们大家听听他有什么绝招。</P>
<P>&nbsp;<STRONG>&nbsp;&nbsp; [秦怀洲]</STRONG> 在科学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我们见招拆招,亮剑出鞘,提出自己的治疗策略: </P>
<P>&nbsp;&nbsp;&nbsp; 针对静脉窦的处理,我们刺出的第一剑就是“仙人指路”。“仙人”就是脑血管造影,“路”既为静脉通道。术前我们分析MRI静脉成像及脑血管造影情况明确静脉窦是否受侵,是否通畅?有无旁路出现?据此,提出处理预案;术中临床夹闭静脉窦,观察脑组织和回流静脉情况;正是因为有了术前、术中的评估,极大的提高了我们的外科治愈率和全切率。 </P>
<P>&nbsp;&nbsp;&nbsp; 这个患者是本市一座大医院的工作人员,肿瘤位于双侧运动区,骑跨矢状窦,纵贯大脑前后,2005年在本单位行外科治疗时由于出血凶猛,仅进行了瘤组织活检和颅骨切除去骨瓣减压术,后因症状加重,慕名到我科就诊;分析病情及影响像资料,我们认为静脉窦的处理是肿瘤完整切除,防止复发的关键关键,那么,为什么外院医生为什么畏血而退? </P>
<P>&nbsp;&nbsp;&nbsp; 让我们再一次看看静脉窦,静脉窦是颅内二层硬膜间形成的倒三角形通道腔隙,每分钟通过血量约760ml,由于窦壁缺乏弹性,坚韧不回缩,一旦出血即是难以控制的凶猛的致死性出血,压血瞬间就可从正常降至0。对于这种出血,使得外科医生束手无策,即不能断又不能扎,以往为了保证安全仅行肿瘤部分切除。或行窦的分流搭桥,这必将增加手术的风险和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可能。难道任由上述问题在我们手术发生可能?能否另劈奚经找出一条更为安全、合理、可靠的方法。完全可以,仙人指路一剑为我们划出了金光大道。 </P>
<P>&nbsp;&nbsp;&nbsp; 静脉窦在血管造影的静脉期;矢状窦前2/3肿瘤所在的位置,矢状窦完全不显影,更为重要的是皮层静脉及上、下吻合静脉扩张,血液反向回流至蝶顶窦,乙状窦,这几条旁路的出现,保证了脑组织的正常回流,为我们术中夹闭矢状窦,完整切除肿瘤提供了可靠的解剖依据。 </P>
<P>&nbsp;&nbsp;&nbsp; 肿瘤位于双侧功能区,如何全切肿瘤并保护运动功能,术中采用的主要方法就是“围点打援”所谓围点就是以肿瘤为中心,严格在肿瘤与脑组织的界面分离,电灼供瘤动脉血管,注意观察并保护瘤周皮层静脉,逐渐离至肿瘤基底,打援:即切断肿瘤的基底的来源,此前为保障安全,我们临时阻断夹闭矢状窦约30分钟,观察未见脑肿胀和静脉血液注滞,皮层静脉回流良好,遂完整切除肿瘤,这是术后复查的CT及切除标本。 </P>
<P>&nbsp;&nbsp;&nbsp; 功能保护必须动静结合,闭门自守,自守就是对血管和瘤周组织的保护,闭门意谓着对受损颅骨的修复和硬膜的重建。术中我们深刻永远始终贯穿微创理念,注意对过路动脉的保护,更重视避免对皮层静脉及瘤周神经组织的过度损伤。此点,必须依靠良好的神经外科技术,精湛的外科技巧、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优良的设备为基础。 </P>
<P>&nbsp;&nbsp;&nbsp; 出血凶猛必须一剑封喉——术前造影以及超选栓塞不仅使我们明确了肿瘤供血特点.更重要的是术前就部分解决了大出血问题, 由于缺血,2-3天后使瘤内出现内液化坏死简化了手术方式,缩短了手术时间。这是一个天真烂漫的回族少年叫燕子,他对生活和未来充满了向望。可以看到,肿瘤占去的颅腔,2006年燕子飞不动了 .2006年在北京某大医院诊断为脑膜瘤,肿瘤几乎占据了颅腔1/4的空间,侵及多个血管窦,瘤内有大量的血管流空影,颅骨破坏明显,在北京神经外科大腕及医院医生手术时切开头皮后出血凶猛,止血困难,在经历了6小时的手术后,因休克,患儿被推下了手术台,医生劝家长要么放弃治疗,要么请神经外科顶级人物亚萨基尔教授进行手术治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此后,家长辗转于北京上海等地,多方求助,咨询,带着一线希望于2007年3月来到了我们医院;为什么患儿在外院切开头皮后即出现大出血?我们将如何控止?正如前面所说,术前造影及栓塞是我们控制术中出血完整切除肿瘤的有效方法。在脑血管造影中可见看取双侧枕动枕及脑膜中动脉参与肿瘤供血,肿瘤染色明显,利用现代介入神经外科技术,我们进行了肿瘤的超选择栓塞,可见瘤内造影剂染色消失;肿瘤如此巨大,血供异常丰实;分块切除肿瘤可明显增加术中出血,影响手术,干扰术者的手术信心,加重医源性损伤;斩草需先除根,我们首先在肿瘤与静脉窦的交界入断离其与静脉窦的联系,阻断部分血液来源,适时利用超声吸引器瘤内快速吸除肿瘤分离与吸除交替进行,最终翻转并完整切除肿瘤,这是切除的标本及术期的情况。由于颅骨损伤,我先期进行了颅骨的三维重建,并在术中加以运用这是术后复查的CT,肿瘤完全消失,钛板位置、形态完全符合正常生理,无任何神经功能缺失,燕子疑惑的眼神似乎在问:“叔叔,我还能飞?还能跑吗?”我要告诉她:“能,孩子,你的未来不是梦,想飞就飞吧”。目前窦旁脑膜瘤的切除仅在大型综合医院开展,完整切除率在80-85%之间, 2000年以来我科全体人员秉承科学合理、准确有效的原则,共收治193例窦旁脑膜瘤患者,完整切除率达到93%.积累了大量诊疗经验。<BR>&nbsp;&nbsp;&nbsp; <BR>&nbsp;&nbsp;&nbsp; 正所谓:路现窦旁瘤,除病在唐都,三式连环剑,亮刃寄苍生。谢谢大家!</P>
<P><STRONG>&nbsp;&nbsp;&nbsp; &nbsp;[秦怀洲]</STRONG> 大家好,我报告的题目是“亮剑征窦——谈窦旁脑膜瘤的手术策略。” </P>
<P>&nbsp;&nbsp;&nbsp; 脑膜瘤的颅内肿瘤发生率仅次于胶质瘤而居第二位的良性肿瘤,由于生长缓慢,早期不易被诊断发现,患者往往出现严重的神经系统定位体症如偏瘫、失语、癜痫等.才前往医院诊疗,此时肿瘤已生长较大,切除困难。今天向大家介绍的是脑膜瘤中最凶险,最难以处理的一种特殊类型——窦旁脑膜瘤。既然是窦,就必须了解窦的情况。颅内血循动脉、毛细血管、皮层静脉、静脉窦、颈静脉、腔静脉完成循环: 动脉血液就像涓涓细水,通过毛细血管滋养着脑神经组织。血流必将汇入粗大宽枝的静脉窦。静脉窦是颅内承载血液回流的唯一通道,有其固定的回流方式和线路,如果这种回流方式和线路一旦受阻,会产生什么结果?肿瘤侵及静脉窦,会造成窦的狭窄或梗阻,进而产生血液回流方式的改变;试想在汹涌澎湃的大河中,若下河床抬高,水可能会破堤而出,也可能会返其通而行回流倒灌进入支流。这是一张典型的窦旁脑膜瘤;静脉窦完全被肿瘤包裹,诸如此类的肿瘤给外科治疗带来了诸多难题。 </P>
<P>&nbsp;&nbsp;&nbsp; 难点一:静脉窦的处理,受侵及的静脉窦就像是蓄势待发的火山口,术中处理稍有不慎,就会导致熔岩喷发,瞬间造成失血性休克,而冒然的结扎和切除,轻者术后双下肢瘫痪,大小便失禁,重者术中即刻就会造成急性脑肿胀,脑膨出,危及生命。 </P>
<P>&nbsp;&nbsp;&nbsp; 难点二:功能的保护; 这类肿瘤好发于功能区,肿瘤完整切除仅仅是外科治疗的一个重要环节,更重要的是对神经功能的保护,而神经功能保护必须有耐于对皮层和皮层动脉的保护,无论是出现动脉型梗塞还是静脉性梗塞,一旦出现神经组织就像这干涸沙漠一样,将丧失去活力,功能不复存在。 </P>
<P>&nbsp;&nbsp;&nbsp; 难点三:出血凶猛,脑膜瘤存在颈内颈外双重供血系统,其次局部颅骨破坏后血窦形成,使开颅手术的止血难度显著增加。有些病例就像这决堤的大坝,肿瘤尚未显露,就壮志未酬身先死,倒在血泊之中。</P>
<P>&nbsp;&nbsp;<STRONG>&nbsp; [金霞]</STRONG> 谢谢曲友直博士,对神经外科医生来讲,切除颅内肿瘤需要高超的技术,而切除肿瘤又不留后遗症更需要过硬的本领,秦怀洲医生独立完成了多例复杂脑肿瘤的切除,今天他将给大家报告“窦旁脑膜瘤的切除”掌声欢迎!</P>
<P>&nbsp;&nbsp;&nbsp;<STRONG> [曲友直]</STRONG> 这是我科收治一名重度颈动脉狭窄的患者,血管造影显示,患者的颈动脉狭窄高达90%以上,三维血管重建使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到患者颈动脉只有一丝相连,正所谓命悬一线,由于该患者狭窄属度偏心型,不适合行支架置入术,我们采用内膜剥脱术,对其进行了治疗。该手术的难点在于:1.斑块较大,充满血管内腔,斑块显露难2.斑块重度偏心,局部与血管壁存在粘连,斑块剥离难。3.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壁较脆,切口的缝合难。 </P>
<P>&nbsp;&nbsp;&nbsp; 对于第一个难点:显露难,我们办法是阻断血流,现斑块,我们选用无创血管夹分别夹闭颈内、颈部、颈外,临时阻断其血流,切开颈动脉,吸除少量出血,延长切口,充分显露血管腔内的粥样斑块。 </P>
<P>&nbsp;&nbsp;&nbsp; 对于第二个难点:剥离难,我们的办法是巧找边界、剥斑块,首先我们延斑块的内侧和外侧进行剥离,直至两侧会师,充分显露斑块的边界,然后锐利撕断位于颈总内的斑块,提起班块,延斑块与颈总动脉界进行剥离;轻轻牵拉位于颈外的斑块,务必彻底清除;仔细剥离位于颈内的斑块,一方面确保将斑块完整切除,一方面避免过度剥离,造成远端正常内膜的游离,最后将斑块从颈动脉完整的取出,达到疏通颈动脉的效果。 </P>
<P>&nbsp;&nbsp;&nbsp; 面对第三个难点:缝合难,我们的办法是显微镜下缝动脉,我们充分利用我们显微外科技术,在显微镜下仔细、全层、严密的缝合动脉,有效地避免了术后血管再狭窄及切口渗血。 </P>
<P>&nbsp;&nbsp;&nbsp; 大家看这是我们从颈动脉完整切除的粥样斑块,斑块中央质地板软,极易脱落,是造成患者脑梗塞的罪魁祸首。 </P>
<P>&nbsp;&nbsp;&nbsp; 克服了三个难点,手术就能顺利进行了吗?非也? </P>
<P>&nbsp;&nbsp;&nbsp; 我们还有三个险峰需要攀登。第一,我们手术的对象是一个粗大的动脉血管,这正如刀尖上的舞蹈,稍有不慎便可造成患者术中大出血。第二,我们知道人体的压力感受器颈动脉窦位于该血管,动脉窦受到刺激可引起患者术中血压下降,甚至心跳骤停。第三,由于斑块质地松软,术中操作不当,可造成斑块脱落,脱落的斑块就如汹涌的泥石流随血流进入颅内,造成严重的脑梗塞,要片服这三个险峰就必须具备精湛的手术技巧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P>
<P>&nbsp;&nbsp;&nbsp; 部分患者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手术难度更大,比如高分叉,斑块向远端延伸较长,大多数患者颈动脉分叉位于颈4水平,少数患者颈动脉分叉高达颈3或颈2水平,还有部分患者的斑块向远端延伸较长,甚至超过颈3或颈2水平,对于这类病人我们通常采用经鼻插管使下颌角上移,切口向耳后延伸,游离腮腺下缘,切开二腹肌使颈动脉分叉充分暴露,手术得以顺利进行。 </P>
<P>&nbsp;&nbsp;&nbsp; 还有部分患者双侧颈动脉同时狭窄或闭塞,手术难度也很大。比如这位患者左侧颈动脉严重狭窄,右侧颈动脉也有明显狭窄,行内膜剥脱术中,我们要临时阻断患侧颈动脉血液,如果对侧颈动脉同时存在狭窄或闭塞,患者就有可能出现术中脑缺血,甚至脑梗塞。怎么办?对于这类病人我们可以彩用术中分流的办法,所谓术中分流是指选用一根分流管,它们一端插入颈动脉,另外一端插入颈部动脉,由于分流管的存在可以使我们在剥离斑块过程中保障颅内血供,有效地避免术中脑缺血。 </P>
<P>&nbsp;&nbsp;&nbsp; 内膜剥脱术在国际经多中心随机对照实验研究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充分证明了其临床有效性。 </P>
<P>&nbsp;&nbsp;&nbsp; 然而颈动脉狭窄的治疗,任重而道远,仅内膜剥脱术在美国可完成十万余例,在人口是其五倍的中国,每年仅完成数百例,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患者对其危害性认识不足,另外一个方面是由于该手术难度大,风险大,在我国技术未能普及。 </P>
<P>&nbsp;&nbsp;&nbsp; 缺血大脑就像一棵濒临枯萎的大树,及时浇水才能使其获得新生,而一旦枯萎,再多的努力也无济于事。 </P>
<P>&nbsp;&nbsp;&nbsp; 愿更多的颈动脉狭窄患者及时到我们唐都医院神经外科来,疏通颈动脉,远离脑卒中。</P>
<P>&nbsp;&nbsp;<STRONG>&nbsp; [曲友直]</STRONG> 我汇报的题目是“疏通颈动脉,远离脑卒中——谈颈动脉狭窄的外科治疗”。丘吉尔、斯大林、罗斯福三位历史巨人在二战期间曾经左右着整个世界的命运,然而你知道吗,他们均列于脑卒中,因此,我们说:虽然他们赢了世界大战,却输给了脑卒中。脑卒中是现代社会一大致命隐形杀手。脑卒中危害性大,对患者可造成偏瘫、失语、神经功能障碍等终生残疾,对社会和家庭更是造成精神和经济的双重负担;仅我国每年直接用于脑卒中的临床救治费用高达300亿。 </P>&nbsp;&nbsp;&nbsp;&nbsp; &nbsp;脑卒中起病在颅内,祸根却在颈部。我们看这是一个狭窄的颈动脉,局部斑块或血栓脱落后可随血流向颅内漂移,经颈内动脉进入颅内阻塞大脑前或大脑中动脉主干及其分支,造成该血管所供九九应的脑组织发生脑梗塞,引起脑卒中。因此,我们说颈动脉狭窄是脑卒中的主要原因,在临床上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和警惕颈动脉狭窄。 
<P>&nbsp;&nbsp;&nbsp; 脑卒中的诊断方法通常有四种,包括彩超、CTA、MRA及DSA,其中彩超是最佳的无创筛选手段,DSA也就是血管造影是我们确诊的金标准。 </P>
<P>&nbsp;&nbsp;&nbsp; 那么如何疏通狭窄的颈动脉呢?治疗原则就是一个字“早”,所谓“早”是指早诊断、早治疗。治疗方法在我们唐都医院神经外科有两个绝接线员,一个“扩”,也就是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一个是“清”,也就是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P>
<P>&nbsp;&nbsp;&nbsp; 大家看这是我科收治的一名重度颈动脉狭窄的患者,血管造影显示患者颈动脉狭窄高达80%,在保护伞的保护下,我们用球囊进行扩张,扩张后患者的颈动脉管径恢复了正常,随后我们置入一枚支架,我们所使用的为自膨式支架,它可以对血管壁产生持外扩张力,有效避免术后再狭窄,我科作为全国三大神经介入培训中心之一,已成功运用该技术治疗颈动脉狭窄患者300余例。 </P>
<P>&nbsp;&nbsp;&nbsp; 然而还有部分患者不适合行支架置入术,比如:血管高度狭窄,支架和球囊通不过,血管严重迂曲,支架和球囊到不了,明显钙化,用球囊扩张扩不开;血栓形成,颈内动脉不显影,支架和球囊进不去;狭窄重度偏心,用球囊扩张,极易造成狭窄对侧血管壁撕裂,引起大出血,对于这些病人,我们怎么办呢?我们还有另外一个绝招,那就是“清”,也就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内膜剥脱术是指在患者颈部做一切口,直接切开颈动脉,延斑块边缘进行分离,最后将其取出颈动脉。 </P>
<P>&nbsp;&nbsp;&nbsp; 工欲善其事,必将利其器,我们拥有国际一流的数字平板血管造影机,还拥有精良的,用于内膜剥脱的手术器械,他们使我们的手术“如虎添翼”。</P>
<P>&nbsp;&nbsp;&nbsp;<STRONG> [金霞]</STRONG> 谢谢赵振伟副教授。刚才赵振伟副教授讲了缺血性脑血管可以用扩的方法来治疗,但还有一些病例并不适合用这种方法,需要用手术的方法恢复血流,今天曲友直博士将给大家介绍“颈动脉狭窄的外科治疗”。</P>
<P>&nbsp;&nbsp;&nbsp; <STRONG>[赵振伟]</STRONG>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在唐都医院神经外科是成熟的技术,今天,我给大家重点介绍的是风险性、复杂性和技术要求都远高于颈动脉支架成形术的颅内血管狭窄成形术,与颈动脉支架成形术相比较。颅内血管成形术有哪些技术难点呢?首先由颅内血管的解剖结构所决定,与人体其它部位的血管相比较,颅内血管肌层和弹力层结构薄弱,治疗过程中稍有不甚可导致血管破裂,发生致命大出血。其次,颅内血管异常迂曲,加之导引管距病变距离长,往往使支架无法输送到位,而导致手术操作失败。要解决这些技术难点,提出了严格的技术要求,必须具备娴熟的微导管技术,这是完成颅内血管成形术的必备条件。术前、术中正确的影像和临床评估,这点尤为重要。同时具备丰富的手术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应对术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为了满足这些要求,我们必须具备有力的技术保障。首先导丝的位置一定人适当,过深有可能刺破血管,过浅形成不了有力的支撑,支架的大小必须与血管的管径相匹配,过小不能够贴壁,这是导致急性支架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一旦血栓形成,无疑于血上加霜。这是一例右侧大脑中动脉水平段重度狭窄,治疗后管径完全恢复了正常。这是一例基底动脉下段重度狭窄,我们知道,基底动脉除了供应大脑半球枕叶和小脑半球的血液以外,还发现细小的穿枝血管,供血生命中枢——脑干,因此,基底动脉的病变被称之为不禁的禁区,使很多神经介入医生望而却步。这是治疗前的血管造影,这是支架打开后的透视像,这是支架成形术后,血管造影显示管径完全恢复了正常。以往我们主要是利用冠脉球扩支架治疗颅内血管狭窄。唐都医院神经外科于今年5月在国内率先应用颅内专用支架治疗颅内血管狭窄,让我们一起看看颅内专用支架是怎么工作的:颅内专用支架是专门为通过颅内迂曲的血管而设计的,首先,我们通过一根微导管将微导丝输送到病变的远端,然后将微导管撤出体外,根据事先测得的数据选择合适的成形球囊导管缓慢的输运到病变部位,在球囊的远端各有一个标志点用于定位,定位准确以后缓慢地充盈球囊来进行球囊成形术,我们称之为预扩,球囊成形术结束以后,缓慢地泄掉球囊,将导管撤出体外,再将颅内专用支架缓慢地输送到病变的稍远端,在支架的两端也有两个标志,同样用于定位,首先先将释放系统的标志点与支架近心端的标志点相接触,为释放支架做准备,然后缓慢的回撤支架,使支架精确覆盖病变,使两端的距离短于3mm,定位准确以后,释放颅内专用自膨式支架完成支架成形术治疗颅内血管狭窄。最后将支架释放系统和导丝先后撤出体外。 </P>
<P>&nbsp;&nbsp;&nbsp; 这同样的是一例基底动脉上段狭窄,这是球囊成形术后的血管造影,支架成形术后管径恢复了正常。这是另外一例基底动脉中上段重度狭窄,治疗前患者平均每天多达20余次的缺血发作,主要表现为瘫痪伴意识丧失。可以想象,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患者的生命危在旦夕。这是球囊成形术后,支架成形术后血管造影显示管径恢复正常。 </P>
<P>&nbsp;&nbsp;&nbsp; 唐都医院神经外科在5个月的时间内应用颅内专用支架治疗颅内血管狭窄31例,与德国单中心,欧洲多中心和美国多中心的治疗结果进行对比毫不逊色,甚至在术后残留狭窄率和死亡率等方面优于他们的治疗结果。总之,我们应用颅内专用支架治疗颅内血管狭窄取得了技术成功率高,并发症低的满意结果,截止目前为国内最大病例组,为世界上最大的病例组之一。正是由于唐都医院神经外科在血管内治疗方面所取得的成绩,我们被国家卫生部指定为全国三个神经介入培训基地之一,正是由于我们所取得的成绩被国内同行所广泛认可,唐都医院神经外科现为中华神经外科分会血管内治疗组组长单位,高国栋主任是血管内治疗组组长。 </P>
<P style="MARGIN: 0px">&nbsp;&nbsp;&nbsp; 今天,我们所取得的成绩已牢固树立和巩固了在国内的地位,我们一定会更加努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最后让我用两句诗来结束我的报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谢谢!</P>
<P style="MARGIN: 0px">&nbsp;</P>
<P style="MARGIN: 0px">&nbsp;&nbsp;<STRONG>&nbsp; [赵振伟]</STRONG> 我报告的题目是“为有源头活水来——谈支架成形术治疗颅内血管狭窄”。看到这个题目,也许有些人会问,什么是颅内血管狭窄?为什么要治疗?不治疗有什么样的结果?让我们一起共同回顾一下2007年中国健康白皮书,在白皮书中写道:脑血管病已成为中国城市人口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农村人口死亡的第三大原因,如果加上致残率的话,脑血管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大杀手。 </P>
<P>&nbsp;&nbsp;&nbsp; 那么脑血管病有哪些特点呢?脑血管病起病突然,我们称之为卒中。卒中分为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卒中,其中缺血性卒中占80-85%出血性卒中仅占全部卒中的15%-20%,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讲,缺血性卒中是威胁人类健康第一大杀手中的罪魁祸首,是原凶,是主犯。对于缺血性卒中其实我们并不陌生,甚至很多相生和小品都把他做为素材,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赵本山的小品:…….在这里赵本山所说的老血栓恰恰就是缺血性脑卒中。那么,什么是缺血性卒中呢?简单的讲任何颅内血管病变或颅外病变,导致供应脑组织的血流中断,使供应区域的脑组织发生了不可逆的改变,由此而引发的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我们称之为缺血性卒中。导致缺血性卒中有哪些主要的原因呢?血液系统疾病和心源性疾病均可导致缺血性卒中,更常见的是颅内血管狭窄和颈动脉狭窄。我们知道,颈动脉是负责向颅内供血的主要血管,当颈动脉发生血管狭窄,需要做支架成形术治疗的时候,治疗过程术脱落的斑块形成的血栓有可能闭塞颅内动脉血管,产生严重的后果。因此,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要求较丰富的经验和较好的导管操作技术。这是一例左侧颈内动脉起始端重度狭窄的患者,治疗前该病变血管已不再向颅内供血,靠右侧颈内动脉经前交通动脉向病变侧供血,由于血液供应不能满足左侧大脑的需求,术前患者频繁发作,右侧肢体无力和失语。我们采用保护伞加支架进行颈动脉成形术,这是术前颈动脉一个重度狭窄,术后管径完全恢复了正常。该血管恢复了向左侧大脑的正常供血,术后患者症状立即消失。</P>
<P>&nbsp;&nbsp;&nbsp; <STRONG>[金霞]</STRONG> 谢谢张华副教授。微创介入技术因为创伤小,恢复快,广泛应用于治疗。然而从事脑血管的介入技术,很多医院和医生并没有开展,赵振伟副教授从事脑血管病的介入研究,目前已完成了脑动脉流等各类检查和治疗三千多例,下面有请赵振伟副教授给大家介绍支架成形术治疗颅内血管狭窄。</P>
<P>&nbsp;<STRONG>&nbsp;&nbsp; [张华]</STRONG>&nbsp; 现在,我们在国内率先使用了一种新的定位技术,这就是颅内电极技术,刚才的患者,我们就是采用了这一技术,找到了他的癫痫放电源头,我们发现患者每次发作时,放电先从红色的两个颅内电极产生,紧接着向绿色电极扩散,然后再向蓝色电极扩散,这个时候,头皮电极还是一片太平,放电在蓝色区域稍做停留便迅速的波及了整个大脑。此时,所有的头皮电极同时发现了放电。 </P>
<P>&nbsp;&nbsp;&nbsp; 红色的两个电极就是癫痫放电起始点,我们对两个红点区域做了非常小的一个切除,患者的癫痫被彻底治愈。到目前为止,国内只有包括我们在内的三家医院具备这一定位技术。 </P>
<P>&nbsp;&nbsp;&nbsp; 我们知道大脑有三分之二的脑区是隐藏于脑表之下的,岛叶就是这样一个埋藏在大脑深部的脑叶,大脑表面的颅内电极是无法它进行脑电探测的,因此,岛叶癫痫被认为是定位难度最大的癫痫,我们将岛叶癫痫称为癫痫外科的“无人区”。 </P>
<P>&nbsp;&nbsp;&nbsp; 针对这种患者,我们在国内率先使用了一种特殊颅内电极,叫做深部脑电探测电极。这位患者我们对怀疑的岛叶区域准确的放置了深部脑电探测电极,红色箭头显示了它在颅内的走行路径和位于岛叶内的位置,患者发作时,位于岛叶内的电极首先探测到了放电的起源,然后这个放电在4秒后迅速的扩散到了其它脑区,切除这个放电起始点,患者被治愈。 </P>
<P>&nbsp;&nbsp;&nbsp; 有时尽管我们应用了最为顶级的定位技术,却并不能确定癫痫灶的位置,这时全面的 分析推理可能让我们走出困境,这是一位16岁的年轻患者,9年间,跑遍了包括北京和上海在内的全国各大医院,花费高达40万,得到的结论都是,整个左侧半球广泛病变,任何区域都是可能的放电起源,没有办法手术。这一次他通过中国抗癫痫协会打听到了我们单位,慕名而来。 </P>
<P>&nbsp;&nbsp;&nbsp; 我们首先对他进行了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检查,显示左侧半球广泛低代谢,无法定位。 </P>
<P>&nbsp;&nbsp;&nbsp; 监测发作,脑电检查提示,是一个无法定位的广泛起源放电。所有的定位检查让我们很失望,这在我们同行看来是一个不可能治愈的病例。我们可不可以使用颅内电极呢,这个阶段是没有办法使用颅内电极的,因为病变波及整个大脑半球,埋藏颅内电极需要做这样一个开颅。 </P>
<P>&nbsp;&nbsp;&nbsp; 这种开颅恐怕只有在解剖科上可以看到。 </P>
<P>&nbsp;&nbsp;&nbsp; 看来患者只有再一次,无奈的,踏上回家之路了。可是,恰恰相反,这一次他被治愈了。我们靠的是什么,靠的不是仪器,而是我们自己的大脑,我们抓住了一个细节。患者说,每次发作前,我说不出话来。 </P>
<P>&nbsp;&nbsp;&nbsp; 这让我们马上意识到,患者癫痫放电在扩散前,放电可能局限在语言区,抑制了患者的语言功能,我们每个人有4个语言区,包括必须的运动语言区,感音语言区,还有两个非必须的辅助语言区,一个在额叶内侧,一个在颞叶底面,由于患者说不出话时,能听懂别人说话,所以,感音语言区可以排除,运动语言区虽然可以失语,但患者发作结束后,即可进行正常语言交流,运动语言区起源的发作,发作后语言恢复正常通常10分钟以后,因此,也可以排除,会不会是颞叶底面辅助语言区,头皮电极显示发作早期虽然是广泛起源,然而唯独颞叶非常安静,没有放电。因此,颞叶底面辅助语言区也可以排除,最后我们就将怀疑区域锁定在额叶内侧面的辅助语言区。 </P>
<P>&nbsp;&nbsp;&nbsp; 这个患者最终通过局部颅内电极埋藏,监测患者的发作,证实了我们的推测。他的癫痫放电正是来自额叶内侧辅助语言区,手术切除这个放电点,一例不可能治愈的病例最终在我们四医大唐都医院神经外科被彻底治愈了。 </P>
<P>&nbsp;&nbsp;&nbsp; 山高人为峰,癫痫外科就是这么一个充满挑战和思考的外科,每一个患者就是一个谜,在癫痫外科治疗中,抓住病人的每一个细节,全面的分析,合理推理,最后作出正确的判断,这就是我们癫痫外科所不懈追求的最高境界。</P>
<P>&nbsp;&nbsp;&nbsp;<STRONG> [张华]</STRONG> 1987年,在伦敦拍卖行,这幅油画以3990万美元的价格成交,创造了油画拍卖的天价,这就是著名的 -向日葵。它的作者是著名的荷兰画家凡高,尽管凡高有极高艺术成就,然而,不幸的是,这位年轻画家却因为不堪癫痫的折磨而自杀身亡。死时,年仅37岁。 </P>
<P>&nbsp;&nbsp;&nbsp; 那么癫痫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简单的说,癫痫、就像我们大脑中的雷电,它是脑部过渡放电导致的、一种 严重的、脑部疾病,患者随时都会被自己产生的雷电击倒。 </P>
<P>&nbsp;&nbsp;&nbsp; 它的治疗方法有药物和手术两种方式,目前世界上没有治愈癫痫的药物,药物治疗只是控制患者的发作频率, 部分患者可获得 满意的疗效,而手术则是根治性的治疗,尤其对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无效的患者,意义尤为重大。 </P>
<P>&nbsp;&nbsp;&nbsp; 癫痫外科手术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在这个茫茫的脑海中找到癫痫放电的源头。如果我们能够准确的找到雷电的源头,通过手术切除这个放电点,患者的癫痫将被彻底治愈。那么我们用什么样的方法去寻找这些雷电的根源?我们有3个方法,第一,我们有国际上最为先进的神经影像技术。第二,我们有能够到达大脑任何区域的脑电探测。第三,就是我们自己的大脑,我们有独到的分析和推理。 </P>
<P>&nbsp;&nbsp;&nbsp; 这是一个肿瘤病人的核磁共振影像,我想在座的任何一个医学生 都可以清楚的指出肿瘤位在什么地方,大家请看这张核磁共振,这是一张癫痫病人的核磁共振影像,它没有任何异常,可是当我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再去检查这个患者时,他位于左侧颞叶的异常区域就被清楚的显露出来。 </P>
<P>&nbsp;&nbsp;&nbsp; 影像学检查的异常区就一定是癫痫灶的所在吗? 当然不一定, 既然,癫痫是一种放电,那么,我们通过头皮电极,看到癫痫放电,这才是最可靠的,这个患者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放电产生和扩散过程,雷电是从他的左侧颞叶产生的,然后再向其它的脑区扩散。 </P>
<P>&nbsp;&nbsp;&nbsp; 然而,有时病人的癫痫放电却会是这样的,所有头皮电极同时发现放电,这种情况我们就无法判断癫痫放电起源。在2003年以前,这种患者在我国是很难进行治疗的。<BR>&nbsp;<BR>&nbsp;&nbsp;<STRONG>&nbsp; [金霞]</STRONG>&nbsp; 谢谢王学廉副教授。接下来是张华副教授报告,难治性癫痫的手术治疗。张华副教授现任中国癫痫协会理事,擅长脑瘫、头痛的治疗,掌声有请张华副教授。</P>
<P>&nbsp;&nbsp;<STRONG>&nbsp; [王学廉]</STRONG>&nbsp; 让我们首次提出了“3+x”全息导航技术,有望彻底解决精神外科的重大难题。 </P>
<P>&nbsp;“3+x”是针对情绪、情感调节中枢-边缘系统而言的,“3”代表三个经典的精神外科手术靶点,即:扣带回、内囊前肢、杏仁核,它们是情绪、情感调节环路中最重要的三个节点,基于亚核团理论、精神病发病机制中的递质调控学说、受体功能亢进学说,以及以往的临床实践,选择性地部分毁损阻断,能有效控制症状;“X”代表根据患者核心症状,再选择其它相应靶点,补充毁损阻断,以达到最佳疗效。 </P>
<P>&nbsp;&nbsp;&nbsp; 临床具体制定手术方案时:以情绪、情感调节环路中的三个主要节点为基础毁损靶点,对于以强迫症状为核心症状的病例,我们增加伏隔核毁损;以躁狂、攻击为核心症状的增加隔区毁损;以精神分裂症的幻觉、妄想为核心症状的增加丘脑背内侧核毁损。 </P>
<P>&nbsp;&nbsp;&nbsp; 然而,新方法在临床实践中的具体运用还有许多难点需要解决。首先,现代脑立体定向手术本身就具有三大难点:一难:脑核团内部结构复杂,要做到亚核团精确定位难;二难:脑核团周围结构也复杂,毁损而又不伤及无辜难;三难:脑核团之间的外部联系更复杂,要达到准确而又适度地阻断难。另外,多毁损一组靶点,就意味着多增加了一份风险,风险叠加更是难上加难。 </P>
<P>&nbsp;&nbsp;&nbsp; 为克服以上这些难点,我们提出全息导航,通俗地讲,就是综合应用高场强磁共振,微电极导向技术,神经导航仪来辅助手术,使靶点定位更加精确细化。 </P>
<P>&nbsp;&nbsp;&nbsp; 以往的低场强MRI或CT定位,医生只能参照脑图谱,凭个人经验进行平面定位;而采用高场强、高分辨率的3.0T磁共振定位,脑核团、传导束均成为可视靶点,通过三维重建,达到立体可视定位。 </P>
<P>&nbsp;&nbsp;&nbsp; 即使高场强影像的准确定位,也难以区分脑核团亚区,毁损灶容易过大,极易损伤周围结构;术中应用微电极技术能区分不同亚区,从而实现亚核团选择性毁损。 </P>
<P>&nbsp;&nbsp;&nbsp; 术前应用神经导航仪能设计手术入点、入路,避开重要脑区;术中应用,能达到实时动态监测进针路径,做到有的放矢。 </P>
<P>&nbsp;&nbsp;&nbsp; 我们从2004年开始,经过以下四个阶段:总结以往精神外科手术的经验教训,寻求解决线索;研究情绪、情感调节中枢的解剖学基础,寻找解决途径;提出多靶点联合调控方案,寻求解决法则;综合应用已有的先进仪器设备,寻求解决利器;使“3+x”全息导航技术日臻成熟。</P>
<P>&nbsp;&nbsp;&nbsp; 翁×,就是我们采用此项新技术成功治疗的许多患者中的一例。他曾因为如下这些光环而成为人们眼中羡慕的天才:15岁时曾以全国第四的优异成绩考取中国科技大少年班;毕业以后又有在华为公司工作的经历;先后获得三项国家发明专利;接着,又获全额奖学金赴美攻读博士学位。看来,他确实年轻有为,前途无量,照这个势头下去,每年再发表50篇SCI,不出意外的话,大有希望当上中国最年轻的院士。可是,智商再高,一病撂倒。7年前,因为恋爱受挫,逐渐出现社交恐惧,逃避亲朋好友,辞去工作职务,重度失眠,有时躁狂发作时连续一周不能入睡,心境高涨,喜怒无常,思维奔逸,打人毁物,平时经常殴打反对其恋爱的母亲,更为严重的是:去年夏天的一个中午,翁某的父亲正在睡觉,翁某盯着父亲的脑袋,突然产生幻觉,把脑袋幻视成为一个又大又圆的西瓜,垂涎三尺,迫不及待地跑到厨房拿来菜刀,朝自己老爸的脑袋砍去,幸亏被其母亲及时发现阻止,才避免酿成一场惨祸。可惜呀!昔日的天才,就这样沦为世俗鄙视的疯子。经过在美国两次,北京、上海、杭州等地六次住院治疗,始终未能控制病情。 </P>
<P>&nbsp;&nbsp;&nbsp; 患者的诊断为:心境障碍中的双相情感障碍,核心症状为:躁狂发作。针对患者临床症候群特点,经过分析讨论,我们决定采用:3+隔区毁损方案,其中选择性地毁损杏仁核的内侧、中间亚核,内囊前肢的前中1/3。 </P>
<P>&nbsp;&nbsp;&nbsp; 这是患者的手术过程:首先采用3.0T磁共振扫描,扫描图像输入计算机工作站,通过手术计划系统,进行三维重建,靶点定位,计算出靶点坐标值;术前应用神经导航仪设计手术入点入路;颅骨钻孔;通过液压微推进器将微电极送入靶点,采集、记录脑核团特异性电信号,验证靶点部位,区分脑核团亚区;术中应用神经导航仪监测进针路径;这是医生向颅内缓慢送入毁损电极,毁损前先给予电刺激,验证靶点准确无误,最后实施毁损。</P>
<P>&nbsp;&nbsp;&nbsp; 术后随访,手术效果明显,患者术前的躁狂、攻击、打人、毁物、敌对行为等全部消失;与家人温和相处,常常和父母在一起聊天、谈心、下棋、打扑克;积极配合医生随访,能和医生正常交流、对话,有礼貌;精神心理量表测评:认知、记忆、思维、人格等未受明显影响。</P>
<P>&nbsp;&nbsp;&nbsp; 不久前我们还接到翁×打来的电话,他高兴地告诉我们:已经通过了一家跨国软件公司的招聘面试,即将参加工作,翻开人生新的一页。看来,天才的智慧终究又被唤醒了。</P>
<P>&nbsp;&nbsp;&nbsp; 这项技术也受到社会媒体的广泛关注,多家媒体争相报道,今年3月27日在新闻联播播出。</P>
<P>&nbsp;&nbsp;&nbsp; 在第三届全国精神外科会议上,我中心应邀就此项新技术的临床应用做大会专题发言,受到全国同行的赞赏、好评和关注。</P>
<P>&nbsp;&nbsp;&nbsp; 这是根据全国精神外科协作组制订的疗效评定标准,我中心与国内多中心手术后显著进步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长期随访结果比较,我中心手术后显著进步率明显提高,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下降。</P>
<P>&nbsp;&nbsp;&nbsp; 最后请让我用一首诗来概括、总结唐都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十年来走过的辉煌历程:</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首战告捷帕金森,<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遥感微测战毒魔;<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而今全息加导航,<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疯子”亦能获新生。</P>
<P>&nbsp;&nbsp;<STRONG>&nbsp; [王学廉]</STRONG> 大家好,我报告的题目是“3+x”全息导航手术治疗难治性精神病”。</P>
<P>&nbsp;&nbsp;&nbsp; 生活在文明和谐的现代社会,我们多数人都享受着这样的幸福人生:从亲情如蜜、纯真灿烂的童年时光,到甜美爱情、浪漫如歌的青春岁月,即使步入了老年,也会有夕阳无限好,黄昏亦诗情。但是,在我们周围,也有这样一群不幸的人,无法和我们分享现代文明的成果,由于生物、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原因,他们的大脑功能出了问题,人变得疯疯癫癫、行为怪异,伤人毁物、自杀自残,有的被家人铁锁桎梏,也有的流浪街头,这就是精神病患者。</P>
<P>&nbsp;&nbsp;&nbsp;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转型,经济腾飞,但是激烈的社会竞争,也使精神病发病率随之上升。据统计,我国现有精神心理障碍患者4000万,重症精神病患者1600万。其中约有1/3的患者经过内科长期、系统、正规、足量用药等治疗,症状仍不能缓解,逐渐发展成为难治性精神病,被内科医生无奈地称为精神癌症。翻开近代医学发展史,一百多年以前,神经外科医生就已探索用外科方法治疗难治性精神病。1976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定义精神外科为,选择性的切断或毁损某些神经通路以达到缓解行为障碍的目的。但是,手术后的高复发率和严重的并发症却使外科治疗陷入尴尬的两难境地,有人嘲笑外科医生说,你们的高明就是,要么手术以后疯子还是疯子,要么把疯子治成呆子、傻子。这并非危言耸听。因为,我们知道,长期困扰精神外科的主要矛盾在于,少靶点毁损,并发症少,但容易复发;多靶点毁损,复发减少,但并发症增加。如何平衡两端,寻求突破,实现低复发、低并发症是精神外科的最大难题之一。</P>
<P>&nbsp;&nbsp;&nbsp; 四年前接诊过的两个病例对我们触动很大,至今仍记忆犹新。崔某,是一例典型的躁狂症患者,起因于8年前,连续两次高考,因几分之差落榜,受刺激后精神失常。患者五大三粗,满脸络腮胡子,每天象水浒传上的李逵一样腰间别着两把菜刀,杀气腾腾地站在家门口,专门追打背着书包的学生,正所谓,武功再好,也怕菜刀,街坊邻居,望而生畏,人心惶惶,父母没有办法只好将他锁在一个铁笼子里。第一次手术是在其它医院,行单靶点杏仁核毁损术,8个月后复发。第二次在我院,我们增加了双靶点内囊前肢和扣带回毁损,一年半后再次复发。第三次在我院,增加隔区毁损,随访四年,至今未再复发,三次手术均无明显并发症 。程某,是一例以幻觉、妄想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病史10年,在其它医院行单靶点杏仁核毁损术,术后出现认知、记忆力减退,智力评分中度痴呆,并且左侧肢体偏瘫。术后8个月,为求改善,慕名来我院就诊,复查CT,发现右侧杏仁核毁损灶位置过高,范围过大,损伤右侧内囊膝部及后肢,已回天无术。</P>
<P>&nbsp;&nbsp;&nbsp; 这两个病例给了我们哪些提示呢?多靶点毁损效果好,能减少复发;只要达到定位精确,分期多靶点毁损并不一定就产生严重的并发症;但是,如果定位不精确,即使单靶点毁损术也极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十年来功能神经外科积累的经验也为我们攻克难治性精神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十年前,我们独创微电极边界定位法,成功治疗帕金森病3000余例,为世界最大的病例组,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为同行中最高奖项。接着,我们在世界上首先开展具有我国原创特点的手术戒毒,去年底,已被列入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成绩已成为过去,但是从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和从具体实践中得到的启示。 </P>
<P>&nbsp;<STRONG>&nbsp;&nbsp; [金霞]</STRONG> 谢谢高国栋教授。下面将由王学廉副教授给大家报告难治性精神病的治疗。掌声有请王学廉副教授!</P>
<P>&nbsp;&nbsp;&nbsp;<STRONG> [高国栋]</STRONG>脑干血管母细胞瘤手术难,如果别人做过后再次手术,由于局部的粘连,那手术就是难上加难了。这位病人第一次手术前做的检查,这是在一家大医院手术后复查的片子,不但肿瘤一点没动,而且正常的组织结构也是一塌糊涂,难以分辨。血管造影显示肿瘤供血非常丰富,对于这样的病人,我们的常规四部曲处理就需要“更加细心,更加耐心”的进行,细节决定成败, 我们同样小心的分离,保护好脑干,最后将血管性肿瘤完整切除。病人无任何并发症,恢复的非常明显,痊愈出院。 </P>
<P>&nbsp;&nbsp;&nbsp; 这位29岁的小伙子,2002年发现肿瘤,也是在某家大医院开颅手术时因为肿瘤供血丰富没敢动就关上了,第二年症状加重又在外院做了脑室分流术和伽玛刀治疗。今年初复查肿瘤明显增大,这个病人跑遍了北京、上海多家著名大医院,但是没有一位专家敢做,今年病人没办法再次做了伽玛刀治疗,几年来已花费了10余万元。由于症状不断加重,今年8月来找我,面对这样的病人怎么办?如此供血丰富的肿瘤,手术尽管非常困难,但也是唯一的希望,否则就死路一条,为挽救这个病人我没有拒绝,因为,过去多年来我已经成功手术切除治愈很多复杂的脑干肿瘤,近年我已经手术切除治愈43例,这个病例虽然更复杂,但我完全有把握。这是手术后复查的片子和完整切除的肿瘤,病人无任何并发症痊愈出院。如果这个病人第一次手术就找我,要少受多少罪、少花多少钱哪! </P>
<P>&nbsp;&nbsp;&nbsp; 应该说一个好的外科医生并不仅仅是技术精湛的手术匠人,而应该是精湛的手术技巧加上先进的微创理念和对病人真诚的仁爱之心,才能像这些大医学家们一样达到大医精诚。 </P>
<P>&nbsp;&nbsp;&nbsp; 这是现代显微神经外科的创始人、世纪伟人Yasargil 教授,先后两次来我们科进行学术交流,看他的手术就像欣赏精彩的艺术表演,这位大师对我的手术非常赞赏,认为我手术沉稳耐心、技术精湛。我从事神经外科30多年来,始终把追求卓越、挽救生命做为奋斗目标!我可以自信的讲,病人能找我看病是幸运,经我治疗过的病人不后悔! </P>
<P>&nbsp;&nbsp;&nbsp; 我相信随着一年后我们现代化脑科医院的建成,将会有更多的幸运病人来到这里,得到最优的服务、最佳的治疗和最好的疗效!谢谢大家!</P>
<P>&nbsp;&nbsp;&nbsp;<STRONG> [高国栋]</STRONG> 大家下午好!我向大家报告的是“大医精诚,挑战禁区——谈脑干血管母细胞瘤的手术。” </P>
<P>&nbsp;&nbsp;&nbsp; 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掌管着全身的所有活动,而脑干则是其中的生命中枢,上承大脑半球,下连脊髓,由延髓、桥脑、中脑三部分组成。脑干的结构相当复杂,方寸之间,密布着许多重要的神经核团和发出支配周围器官的10对颅神经,并且密集着上、下行神经传导通路,可以说是重要的咽喉要道。脑干周围的血管众多,纵横交错,像电网一样密集,任何一根血管如果受损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脑干的生理功能极其重要,控制着人的呼吸、心跳、血压、意识等基本的生命功能,它也是大脑上传下达的重要通道,因此被称之为神经中枢之“中枢”、脑中之脑。 </P>
<P>&nbsp;&nbsp;&nbsp; 长期以来,由于脑干结构复杂,解剖上不可达;功能重要,生理上不允许;设备落后,技术上不可能,再加上理念上不完善,因此脑干被公认为手术禁区,令无数武林高手望而却步。随着医学的发展,直到九十年代初,才开始涉足脑干肿瘤的手术治疗。其中最常见的是胶质瘤手术,因为胶质瘤没有明显供血、术中出血少,手术相对容易,但多数只能为部分切除。因为术中对脑干的骚扰和术后水肿常常会产生瘫痪、昏迷、甚至呼吸心跳骤停等严重并发症。因此,长期以来敢闯禁区的人,仍然是寥寥无几; 而对于血供丰富,术中出血多的脑干肿瘤,涉足者就更是屈指可数。而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就是血供丰富的脑干血管母细胞瘤的手术治疗。 </P>
<P>&nbsp;&nbsp;&nbsp; 血管母细胞瘤多位于桥脑、延髓和延颈交界处,通常情况下肿瘤名称中的母字代表是高度恶性肿瘤,但是,这里的“母”字意味着肿瘤血管的异常丰富,就像造影所显示的一样,术中一旦出血,异常凶猛,很难控制,远非胶质瘤手术可比。而像这种术中出血是神经外科医生最头疼、最棘手的,患者随时可能心跳、呼吸骤停下不了台,这是医生最尴尬的事情。为了挑战禁区,避免类似尴尬的事情出现,多年来,我逐步总结提出了脑干血管母细胞瘤手术治疗的四部曲:这就是千头万绪,正本清源,明察秋毫,寻“带”渐进,游刃有余,避重就轻,探囊取瘤,完璧归赵。 </P>
<P>&nbsp;&nbsp;&nbsp; 第一步,千头万绪,正本清源。肿瘤虽然供血丰富,但总有1-2根主要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术前通过血管造影和磁共振检查,锁定目标,做到心中有数,手术中重点寻找辨别肿瘤供血动脉与引流静脉,避免伤及正常脑干血供,手术原则是必须先断肿瘤供血动脉,后断引流静脉。象示意图一样,断了肿瘤供血的进口后,血流减少,瘤体变软,缩小,便于切除。否则,如果先断了出口的静脉后,瘤体充血肿胀,出血凶猛,常使手术无法进行。 <BR></P>
<P style="MARGIN: 0px"><BR>&nbsp;&nbsp;&nbsp; 第二步,明察秋毫,寻带渐进。由于肿瘤成膨胀性生长,肿瘤与正常脑干之间形成一个微薄的无功能胶质带,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分辨,手术时严格沿这个胶质带锐性分离,才能避免损伤脑干。 </P>
<P>&nbsp;&nbsp;&nbsp; 第三步,游刃有余,避重就轻。手术中器械应用轻、稳、准,手术止血时应用弱小电凝,或少用电凝,轻压止血。分离时力量在肿瘤,防治脑干牵拉、损伤。最高境界就是“探囊取瘤,完避归赵”,由于肿瘤富含血管,连包膜完整的切除,术后患者反应轻,恢复快,而且能彻底治愈。如果肿瘤包膜完整性破坏,不仅增加手术难度,而且给患者带来严重并发症。 </P>
<P>&nbsp;&nbsp;&nbsp; 这位病人的检查报告怀疑为脑干胶质瘤、转移瘤、血管畸形和炎症。咨询了很多医生,都认为无法手术治疗,可以说已经被判了死刑。抱着最后一线希望找到我,我经过仔细检查,我认为这四个诊断都不对,可能是脑干血管母细胞瘤。检查结果出来正如我所料,手术虽然困难,但我同样也能做。由于长期以来肿瘤压迫引起的剧烈咳嗽、频繁呕吐、肢体麻木、骨瘦如柴,卧床不起,抬着来到病房。手术中可以看到肿瘤完全位于脑干延髓内、这是肿瘤表面的血管,几乎无从下手,如果错误的先断了引流静脉就可能出现灾难性的肿瘤肿胀或难以控制的出血,先仔细分辨肿瘤的引流静脉和供血动脉。这是脑干的正常血管,一旦损伤将产生严重的并发症,小心分离、准确的剪断供应肿瘤的血管,再寻找肿瘤与脑干的边界,再沿肿瘤边界进行带锐性分离,保护好脑干,最后切断引流静脉,最终完整切除肿瘤。这个病人术中曾出现四次心率、血压骤然下降,甚至心脏短暂停跳,但是我们还是完整的切除了,这是手术后大家看到的脑干形象。有人可能要问,在手术禁区脑干上挖坑能行吗?打扑克挖坑我是外行,但在脑干上挖坑我不仅会,而且还是直挖。术后检查显示肿瘤全切,病人原有的症状完全消失,没有任何并发症,痊愈出院。重获新生。</P>
<P>&nbsp;&nbsp;&nbsp;<STRONG> [金霞]</STRONG>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朋友,下午好。刚才西京医院骨科给大家奉献了一场非常精彩的精湛医术展示。现在是唐都医院精神外科精湛医术报告会时间。首先非常高兴欢迎各位来宾和各位朋友关心和关注唐都医院神经外科的精湛医术报告会。 唐都医院是一所历史悠久、人才济济、学科齐全的的医院。神经外科是医院众多优质学科中的一个,神经外科是国家级重点学科,科室在高国栋主任的带领下,在各部位复杂肿瘤的切除,脑血管治病的治疗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的技术优势和特色,治愈了很多疑难危重病人,今天高国栋主任将和他的七位同事一起为大家演讲。首先是高国栋教授,是中国功能神经外科专家委员会委员,他治疗帕森金病获得国家二等奖。掌声有请高国栋主任。</P>
<P>&nbsp;&nbsp;<STRONG>&nbsp; [熊利泽]</STRONG> 谢谢王教授,刚才西京骨科医院的8位教授从不同的侧面介绍了骨科的医疗情况,希望通过他们的演讲,我们在座的朋友,还有所有的朋友能够对骨科有一个更多、更好的了解,如果我们身旁有骨科的患者朋友,请大家一定给我们西京骨科医院联系。今天首场的精湛医术的骨科篇到这儿结束了。非常感谢各位朋友!</P>
<P>&nbsp;<STRONG>&nbsp;&nbsp; [王臻]</STRONG> 关节软骨是恶性肿瘤的天然屏障,MRI检查我们发现关节的骨头骺板的秘密,对肿瘤有一定的阻挡能力。骨骺保留后,可以解决许多问题,以此为突破点,开展了临床研究:儿童恶性骨肿瘤保留骨骺的保肢手术。研究将要遇到的问题:这是一个全新的治疗方法,受益人群的安全性是主要研究目的。当然我们需要建立合理的综合治疗系统,单纯的手术看来是不行的,一定要有新的治疗系统。要完成新的外科分型以确定安全的外科边缘,同时我们还将面临肿瘤彻底切除、内固定及骨骺固定等技术难题。对于整体的治疗设计我们采取先化疗,再手术,手术后进行评估,评估后看是否能接受手术,手术后再进行两个周期的化疗。先明确诊断再化疗,手术后还要化疗,跟以往是不同的。 </P>
<P>&nbsp;&nbsp;&nbsp; 根据临床和病理学检验,我们知道了肿瘤与骨骺的关系,临床上分了三型,以此提出假想。一型为肿瘤边缘距离骺板大于2cm,为手术的绝对适应证,二型为肿瘤与骺板距离小于1cm 或相接触,为该手术的相对适应证,MRI确定边缘的安全。恶性肿瘤术前经2~4周期、术后6个周期的化疗。采用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重建骨缺损,骨骺采用松质骨拉力螺钉与异体骨固定。这里还有一个创新,就是软骨窗技术,即保护了软骨,又达到可靠的固定,有些医生可能会问:你怎么知道这种方法固定是可靠的?我们有实验证据。手术看起来是很精巧,结局怎样?我们的医术最终要反映在结果上。这里还有一个新的技术软骨开窗,完了以后进行固定,然后把小窗复回,手术后可以得到很好的关节固定的效果。同志们可能会问你怎么知道你的方法是合理的,我们已经有很好的实验研究证明我们的方法是可靠的。手术做的是很漂亮但是结果怎么样?我们对33名儿童肢体的原发恶性骨肿瘤进行前瞻式的研究,进行了保肢手术,最小8岁,最大16岁,在29例资料完整的病人当中我们了随访了12—72个月,本组共9例死亡,5年生存率为57.94%; 4例发生5个并发症,发生率为17.24%。依据Ennecking术后功能评价标准4,功能优11例,良13例,可3例,差2例;总的优良率为83%。我们看这个病例,这是胫骨上关一个骨肉肿,这是一个比较困难的病例,我们可以看到手术后三年病人的功能非常满意。 </P>
<P>&nbsp;&nbsp;&nbsp; 通过上述的研究,我们得到了什么?保留了肢体,保留了患肢的生长发育功能,提高了存活率,降低了手术并发症,费用降低。我们在国内骨科权威杂志《中华骨科杂志》发表论文2篇,国际骨科权威杂志《JBJS》修回,已成为儿童肢体恶性骨肿瘤的标准术式之一,在国内多家骨肿瘤中心应用。 </P>
<P>&nbsp;&nbsp;&nbsp; 最后,我用这张照片结束今天的发言。儿童保肢手术,对患儿、家长、医生的是一个共同的梦想。这个图片中年轻姑娘是患骨肉瘤的张璞,科里的许多医生都管过她,治疗后10年的她在今年国庆节结婚建立了家庭,我们就是精湛的手术以及创新的治疗为他们圆了这个梦想。谢谢大家!</P>
<P>&nbsp;&nbsp;<STRONG>&nbsp; [王臻]</STRONG> 让我们先看一个病例,这张照片显示的是酒泉卫星基地军人的孩子,3岁,看过国内多家大医院,得到的答案是截肢,生存期半年。家长带着一线希望找到我们西京医院要求治疗,拒绝截肢手术。为什么会得到这样的答案?让我们看一看儿童骨肢体恶性肿瘤都有哪些特点。恶性程度高、死亡率高、截肢手术往往是唯一治疗手段(5年存活率10-20%)。因为受限于儿童的生长发育特征,是否进行保肢手术,给肿瘤矫形外科医生提出了新问题。我本人就是有20年经验的骨肿瘤专科医生,问题交给了我,你能给患者做什么?我们可以用别人的经验或者文献的经验回答上述家长提的问题。我的老师告诉我,手术只是治疗的一部分,病人的存活才是终极目标。用自己的经验,证据是不是足以证明你的答案是正确的。 </P>
<P>&nbsp;&nbsp;&nbsp; 正是因为如此,我今天在这里向大家汇报的题目就是:儿童保肢手术,谈一谈我们是如何开展儿童保肢手术的。首先分析一下我们所遇到的难题:如何确保肢体继续生长发育,选择什么骨重建材料修复长阶段骨缺损,如何避免较高的术后并发症。 需要解决的问题:1,降低复发率,我们还不知道儿童保肢术后的复发率;2,提高生存率;3,改善功能,尽可能少的影响肢体长度。我们要进行一些思考,现行的手术方法是怎么样解决这些问题。 </P>
<P>&nbsp;&nbsp;&nbsp; 酒泉卫星基地军人的孩子手术后7年,肢体不等长,是生存下来了,但是制造了一个新的畸形,这个孩子将来找工作甚至找媳妇都会遇到困难。还有其他的方法,像瘤段灭活再植术后五年,术后5年严重的病理性骨折。我们经常做的手术包括大段异体骨关节移植的匹配问题难以解决。包括可延长假体价格昂贵,并发症高,问一个小问题,做这个手术要花多少钱?有病人说,一个假体就是一部桑塔纳,有没有新的手术来解决这些问题。</P>
<P>&nbsp;&nbsp;<STRONG>&nbsp; [熊利泽]</STRONG> 谢谢郭教授,我们在临床上发现很多四肢肿瘤的病人,为了治疗肿瘤,最后把他的肢体锯掉了。虽然肿瘤得到了切除,但是一个缺少上肢或者缺少下肢的病人,他们所经历的心理上的痛苦和生活上的困难是我们难以想象的。第四军医大学的医生能不能把肿瘤治疗又保留住肢体,这是我们王臻教授多年来进行的课题,下面请由王臻教授给大家做演讲。</P>
<P>&nbsp;&nbsp;&nbsp; <STRONG>[郭征]</STRONG> 这是一例骨盆巨大肿瘤的病人,现在我仍然清晰地记得7年前处理的一例患者,肿瘤范围广泛,从这张CT断层上可以清晰地看到肿瘤在盆腔内的生长情况,好在当时我们有成熟的技术将肿瘤完整的切除,但是切除以后巨大的缺损如何创建没有找到很好的方法。当时国际上刚刚开始搞计算机辅助设计的人工半骨盆假体,就是在肿瘤切除以前我们根据肿瘤切除的范围通过计算机技术设计一个方案重建骨盆的完整。我们经过和德国工程师的反复磋商,20多天后,解剖型的半骨盆假体生产出来了。手术如期进行,肿瘤得到彻底的切除,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骨盆的重建是多么的完美,如果从专业的角度看,它完全是一个艺术品。早期的功能也是令人满意的,但当我们正处在开展新技术成功的喜悦当中的时候,问题却出现了。我们发现巨大的异型假体安放在肿瘤切除后软组织不良的地方,长期排异造成伤口不断渗液,窦道形成、伤口裂开、假体外露,这样的假体还能在人体内保留吗?由此,我们最初完美重建骨盆的构想破灭了,假体被取出,缺损只有用骨水泥临时填充,其功能大打折扣,这一体验是非常深刻的。我们反思当临床新技术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的时候,我们有的时候会迷茫,不知如何取舍?但我们又必须取舍,必须找到适合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 </P>
<P>&nbsp;&nbsp;&nbsp; 回到骨盆肿瘤切除重建的问题上来。髋臼周围肿瘤切除重建是骨盆肿瘤手术中难度系数最高的,目前主要的修复方式包括假体重建、旷置和融合等方式。这是传统的马鞍状假体,这种假体由于不稳定和功能差等问题所以我们至今没有在临床采用。如果采用旷置的方法,股骨头会上移跑入盆腔,功能可想而知。融合,虽然能够满足稳定的要求,但这样的患者难以下蹲,上厕所都是非常大的问题。那么,对于这样的肿瘤切除后骨盆缺损我们如何应对?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已总结出一整套的解决方案,其中复合重建就是一种技术。这是一例髋臼周围软骨肉瘤的病例。通过肿瘤完整切除,我们采用复合网杯的技术使骨盆的稳定和髋关节的功能得到良好重建,术后患者早期的功能和后期的功能都得到满意的恢复。这是另一例复合重建的病例,从这张图上可以看到肿瘤切除的范围更大了,重建更加复杂,但功能也是良好的。 </P>
<P>&nbsp;&nbsp;&nbsp; 近年来,我们在国内和多个医疗中心合作,开展了一项技术,研究开发出一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组配式半骨盆假体,这种技术可以根据肿瘤切除的范围加以任意调节,具有操作简单、安装方便、稳定性好等优点,可以满足了骨盆切除稳定和功能重建的要求。这是一例范围更广泛的骨盆软骨肉瘤患者。 </P>
<P>&nbsp;&nbsp;&nbsp; 这张图显示了我们2006年和2000年髋臼周围肿瘤切除重建多项指标的对比,结果惊喜地发现外科技术和重建方法都有了明显的提高。手术时间从平均9小时缩短到4小时,平均出血量从7000毫升下降到3000毫升,重建的种类多了,并发症少了,而功能却大大提高了。 </P>
<P>&nbsp;&nbsp;&nbsp; 然而在医学实践中还会遇到很多问题,在骨盆肿瘤切除重建的实践中仍然有许多新的问题要解决,这是术后5年连接板断裂情况,这是术后4年螺钉松动了,这些问题都需要在今后实践中认真摸索,需要进一步地探究与创新。 </P>
<P>&nbsp;&nbsp;&nbsp; 医学是什么?医学是艺术,是我们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过程;我们每天都在艺术的舞台上表演,如果医术不精,我们将会失去这片舞台。我们报告就到这里,谢谢大家!</P>
<P>&nbsp;&nbsp;<STRONG>&nbsp; [郭征]</STRONG> 各位来宾、下午好。下面我想与大家一道对骨盆肿瘤的切除重建进行一次再认识,也许在座的许多人对这一问题还是第一次认识。 </P>
<P>&nbsp;当大家欣赏这段美丽的舞蹈的时候,不难发现,骨盆对于人体的力学平衡和稳定发挥着多么重要的作用。然后却有一种疾病会破坏骨盆结构的完整,造成骨盆力学的失衡,这就是骨盆肿瘤。许多年以前,人们常常采用这样半骨盆截肢的方法来控制肿瘤的生长,但随着化疗等综合治疗的发展,到目前保肢术已替代了传统的截肢术,治疗的目的已转移到在骨盆肿瘤控制的基础上最大可能地恢复患肢的功能。然而,骨盆肿瘤的保肢手术具有很高风险,这些风险对许多外科医生甚至专科医生在过去的许多年中都望而却步。正如美国Mayo Clinic医院的Sim教授就曾指出的那样,骨盆保肢极具挑战、致残率高、愈后不佳。这些挑战不仅来自于诊断和综合治疗评价,更来自于外科治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切除与重建的问题。 </P>
<P>&nbsp;&nbsp;&nbsp; 记得十五年前,在一次病案讨论中,陆裕朴教授就这样的骨盆肿瘤病人提出了以下三个问题。第一,能否进行保肢手术,第二手术风险如何,第三愈后怎样?当时在场的医生没人回答.这时陆教授认真地对大家说,如果我们没有处理这类病人的经验,就让患者到有经验的医生那里去治疗吧.由此可以看出,我们的医学前辈对经验的认知和对患者负责的态度。这也是我作为一名住院医生在15年前对骨盆肿瘤的第一次间接的认识。 No experience, not touch(没有经验就不要轻易去碰它)。的确,骨盆肿瘤手术属于专家级手术,它对外科医生的要求是非常苛刻的,手术医生应非常清楚自身的技术缺陷,应能处理好出现的各种并发症并能预见最后的结果。处理这样复杂的疾病,单纯模仿是不够的,更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只有创新我们才能青出于蓝,只有创新才能找到更新的方法解决更多的问题。然而,创新之路并不平坦。</P>
<P>&nbsp;&nbsp;<STRONG>&nbsp; [熊利泽]</STRONG> 谢谢刘教授,看来骨盆骨折的处理还是非常难的,如果骨折,尤其是骨盆骨折一定要到大医院来。骨盆除了骨折之外还会长肿瘤,如果骨盆再加上骨盆肿瘤,处理起来更困难,但是我们郭征教授是这方面的专家,一定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有请郭征教授。</P>
<P><STRONG>&nbsp;&nbsp;&nbsp; [刘建]</STRONG> 在解决骨盆骨折诊断问题后,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别人想做做不到的,在术中非常难做,而我们可以非常容易做到的事情,在模型上将骨折复位进行固定,甚至可以达到解剖复位,预测到术中需要的钢板。我们看究竟能带来什么好处?元旦刚过一个兄弟单位告急,这一个严重骨盆骨折的数据资料,通过航空快递寄来,我们用快速成型技术制造出模型,然后进行了手术前的钢板预弯,手术按照我们的设计仅从一个预留顺利完成,术后一位老首长感慨的说到你们的教授就是好,在千里之外把事情搞的一清二楚,你说他不是神是什么。他实际上不知道我们其中的奥秘。 </P>
<P>&nbsp;&nbsp;&nbsp; 这是一个更为困难的病例,这个病人已经做过一次长达8小时的手术,但是仅仅完成了一部分,我们看到更复杂更困难的一个髋臼完成碎掉,而且一直在脱位,尽管做了两个月牵引,骨折仍没有复位。大家知道新鲜的骨折像这样粉碎已经非常困难,对于陈旧的在术中找不到解剖关系更困难,但我们还是迎接了这个挑战。我们在快速成型技术上做出这个模型设计好手术方案,在保证髋臼关节面非常光整的情况下,在手术当中不是复位,而是要通过钢板复位骨块,最后达到非常理性的复位和固定效果,术后第三天病人进行功能锻炼。 </P>
<P>&nbsp;&nbsp;&nbsp; 这个姑娘送到急诊室时我们惨不忍睹,由于车祸,两个大腿发生很严重的骨折,为了更好的抢救她,我们同样用快速成型技术进行了充分的术前准备,我们把相对容易的骨盆首先复位,不需要开刀进行了固定,然后将术前准备的钢板,恢复了骨盆的完整性和稳定性,这个过程同时又是最为复杂,创伤最大的左半骨盆得到了一定的稳定性。最困难的手术我们做了最简单的手术,只要一根螺丝固定,而且是在闭合的情况下。四个大手术我们一次顺利完成,半年以后病人就恢复了非常满意的功能。她出院的时候我们将骨盆模型送给她,这个小姑娘非常风趣的开玩笑说,到西京医院看病就是好,我不光治好了一个骨盆,我还赚了一个骨盆。 谈到这里大家可能已经十分清楚,我们之所以敢碰复杂骨盆骨折这个硬刺,就是因为我们巧妙应用了快速成型技术这个金刚钻,有了这个金刚钻复杂的伤情解决起来非常容易,有了这个技术我们就从初高中水平提高到演练阶段。利用这个阶段我们在术前被别人多做一点,但是在术中可以使复杂的手术简化,手术的效果及术后恢复的程度却会大大满意。谢谢大家!</P>
<P>&nbsp;&nbsp;&nbsp; <STRONG>[刘建]</STRONG> 影像学的三维重像技术很好解决了这个难题,作为手术医生来说,放射科所提供的图象资料远远不能满足需要,他必须在计算机上利用软件的强大功能,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仔细研究伤情。因他不断明确骨折的伤情还要明确走向部位,特别要关注累计关节和腹中部位的情况。我们再来看看骨盆骨折的手术,我们只能从几个很小的窗口观察进行操作,其难度可想而知。因为骨盆是一个不规则形,我们要把它得到很好的固定,钢板就要很好的塑形,常常在手术中塑形钢板就要花费很长时间,出血会很多,所以必须要做充分的术前准备。 </P>
<P>&nbsp;&nbsp;&nbsp; 我们最常规的方法就是在三维图象上设计手术的路线,计划好手术固定的部位,由于是纸上谈兵对术中的帮助不是很大。根据三维图象在骨盆的标准上来描绘出所有骨折线,做充分的术前准备,包括预弯,对手术中会有一定的帮助。但是显而易见,每一个人的骨盆大小形状都是不一样的,更何况我们在标本上描述的骨折线不是很准确,因此,不能满足准确的要求。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快速成型技术给我们提供这种可能,它的特点就是不需要任何实物模型,可以根据计算机的设计来制造出你想要的东西,也可以把任何东西只要有它的数据资料包括内部复杂结构,像CT、磁共振就可以做出一模一样的实物来。为什么不可以把它用来制造出复杂的骨盆模型呢?现在大家看,这就是快速成型技术所制造出来的骨盆模型,有这样的模型再复杂的伤情也就一目了然了。</P>
<P>&nbsp;&nbsp;&nbsp;<STRONG> [刘建]</STRONG> 各位朋友,下面我向大家介绍如何运用先进的技术解决治疗中的难题。大家知道这几年车多了,车祸也多了,发生的车祸不是车撞坏了,就是人受伤了,人受伤了必须全力以赴救治。在骨关节创伤中骨盆的治疗是非常困难的,首先对伤情的判断非常困难,大家知道对于四肢骨折只要两张X光片就可以解决,对骨盆来说就不是这样。大家看对于骨盆虽然常规X光片有5个不同的角度,但还有近1/3的骨折很可能被漏掉。所以CT检查被列为骨盆检查的常规检查,虽然有很多的优点可以弥补常规X光的不足,由于是二维图片,对外科医生全面掌握骨折的伤情还是比较困难,需要医生有高度的空间构象能力,所以不能满足诊断的需要。</P>
<P>&nbsp;&nbsp;<STRONG>&nbsp; [熊利泽]</STRONG> 谢谢韩教授,刚才我们的教授讲了脊柱也讲了双下肢,大家知道连接他们的是骨盆,可见骨盆非常重要,更重要的是骨盆里面装的东西,骨盆要是出了问题一定是大问题,大问题就要由大专家解决,现在有请我们的大专家刘建教授。</P>
<P>&nbsp;&nbsp;&nbsp; <STRONG>[韩一生]</STRONG> 这是一份在我电脑中储存多年的资料,这位患者19岁就诊时我们发现他髋臼浅,28岁时就已经出现了创伤性关节炎,37岁时不仅有软骨破坏,而且股骨头出现了坏死,因此在他41岁的时候,我们不得不给他做了人工关节置换。大家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呢?如果在20年前我们对髋臼进行了矫正,那么它是否就可以避免20多年的疼痛呢?是否就可以避免骨关节炎的发生?是否就不用做人工关节置换呢?我想答案是肯定的。但是,髋臼矫正术并非易事,髋臼部位深,显露空间狭小,髋臼为立体球形,单一截骨并不能将其转动,另外髋臼周围神经血管多,手术难度可想而知。为此2006年我们建立了完整的临床研究计划,首先就是诊断,什么是诊断?就是患有这样病的病人,你能告诉他得的是什么病,但有许多病人就诊时说“韩教授,我到过许多医院都说我没病,实际上我已经痛了3年了,每走一步都感觉到疼痛”。当我告诉病人他得的是DDH,并说出他大概得病的年龄,发病过程以及预后时,他说“韩教授,您真神了”,我说“这并不神气,每一个认真的医生只要认真的看光片,都不难出结论。”DDH的患者多为年青人,他们髋臼覆盖角都太小,只有6~7°,而正常为25~35°,由于股骨头外移,头与中心的水平距离可以到达13mm,而正常不能大于8mm。 </P>
<P>&nbsp;&nbsp;&nbsp; 任何手术的建立都要经过设想、解剖研究、实施和评估的过程,我们通过解剖发现髋臼周围有许多重要的血管孔结构,如髂动脉、坐骨神经和股神经。这是我们体外的设计,红色区域不能触及,因为外侧就是完整的髋臼,而后就有坐骨神经,也不能碰,所以前方有雷区,后方有禁区,手术难度可想而知。 </P>
<P>&nbsp;&nbsp;&nbsp; 下面是通过动画演示我们的手术截骨、旋转和固定过程。这些图片可显示我们手术的切口,内外侧窗的情况,大家可以看到通过狭小的内侧窗,我们施行髂骨、坐骨和耻骨的截骨。截骨后髋臼球体已完全游离,可外旋髋臼、加大前倾、以增加对股骨头的覆盖,髋臼旋转后,螺钉完好固定,最后不要忘了完整缝合骨膜和股直肌。 </P>
<P>&nbsp;&nbsp;&nbsp; 这是我们手术切口的设计,这是显示在内侧窗、外侧窗,这是在内侧狭小的窗内进行的髋臼结果。这是我们的第一例病人,手术前的她左侧髋臼覆盖角只有6°,对股骨头覆盖不佳,手术后大家可以看到髋臼对股骨头的覆盖十分满意,覆盖角从6°提高到37°,病人2个月后来复查,X线片显示骨质已愈合,患者行走如飞。这位病人术前髋臼浅,如一直线,如果不处理,2年后他的股骨头可能就会发生脱位,造成行走困难,我们实施了手术使他的髋臼覆盖角度从7°提高到35°,股骨头获得很好的覆盖。这位病人是Weber三型患者,脱位十分严重,从它的三维成像可看出股骨头远离髋臼。为了便于手术我们利用RP技术,在体外形成1:1的实物模具,这是术后的效果图,术前只有5度覆盖角度提高到39度。 </P>
<P>&nbsp;&nbsp;&nbsp; 朋友们!今年我们开展此项新业务,但由我们自行设计的手术技术在国内是领先的,另外,我们在国内率先提出在导航下完全闭合施行髋臼周围截骨,这样创伤会更小,也将更具有挑战性。 </P>
<P>&nbsp;&nbsp;&nbsp; 这是我们治疗的第一位患儿,看着她迈着轻盈的步伐向我们走来,我想每一位关节外科医生的心情都将是愉悦的,他们的笑容也将是最灿烂的。谢谢大家!</P>
<P>&nbsp;&nbsp;&nbsp;<STRONG> [韩一生]</STRONG> 今天我向大家汇报的题目是“重塑环节,让年轻人跑起来”。 </P>&nbsp;&nbsp;&nbsp; 大家知道,我们中国有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征,但从骨科医师的角度来看,是用髋关节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十分不易。我们人体每天要行走2千到3万步,每一步髋关节都要承载体重的一半,而且在此基础上要完成各种复杂的动作。这就需要一个完好的髋臼,要求髋臼覆盖角度好、深度够、结构完整,而且不能后倾。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如此幸运。请看这位年青人,他具有挺拔的身体,但走起路来却有些缺憾。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们发现他的髋臼比较浅,角度太直,髋臼根本无法覆盖自己的股骨头,而且很早就出现了创伤性关节炎。 
<P>&nbsp;&nbsp;&nbsp; 请大家设想一下,如果髋臼出现发育异常,会出现什么情况?第一、髋臼太浅;第二、髋臼角度太直;第三、髋臼有缺损。如果上述情况不予以处理,它又会出现什么情况呢?我们发现它会很快出现软骨破坏,骨赘形成、髋臼缺损,甚至股骨头完全脱位。这是什么病呢?我们称其为髋臼发育不良,简称DDH。实际上,早在1938年,Weber对其就有认识,并将其按轻重程度分为4种类型。为什么早在1938年就被人们所认识的疾病,今天又重新被人们所重视呢?因为近年来我们关节外科医师在大量的临床工作中发现60%需要做人工关节的骨关节炎患者都来源于早期的DDH。</P>
<P><STRONG>&nbsp;&nbsp;&nbsp; [熊利泽]</STRONG> 谢谢朱教授。是不是所有的髋关节的病变都是需要手术来完成,这可能是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下面有请我们韩一生教授给大家讲一讲其他的疾病是不是都需要手术治疗。有请韩教授。</P>
<P>&nbsp;<STRONG>&nbsp;&nbsp; [朱庆生]</STRONG> 我们简单了解一下股骨缺损的分型。这是术后5年,关节恢复非常满意。面对众多假体,选择最适合病人重建的假体和方式同样也是至关重要的,我们有时还要从病人的经济承受力考虑,这就要求我们具备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勇气和能力。这是股骨缺损的分型,对我们有挑战性的是三、四型的重建,简单的一型缺损处比较容易。对待三型骨缺损的重建我们就是采取打压植骨的方式,对待这样一侧皮质缺如或者菲薄的四型缺损,还需采用一侧骨板加钢缆捆板的方式重建,除了采用传统的髋臼重建方法外,我们今年还采用了目前世界上最新的金属骨小梁髋臼重建方法和手段。 </P>
<P>&nbsp;&nbsp;&nbsp; 这个病人是04年到我们医院做了一次,05年又做了另外一次,这是术前和术后的比较,可以看出重建的髋臼可以满足他的要求。今年我们采用世界上最新的TM髋臼创先材料和技术,TM髋臼是一个金属材料,更有利与骨的生长,使我们手术变的相对容易。近些年来我们处理了大量的由于在外院手术失败病例,不同难度的手术我们都取得了很好的结果,我们已经具备了处理这种高难度手术的能力和手段。</P>
<P>&nbsp;&nbsp;&nbsp; 朋友们,如果您身边熟悉的人群中,有类似的病人,请劝告他们不要走弯路,更不要走错路,一定要给他们指出一条正确的路,下面我有一首诗结束今天的演讲,那就是“请到西京骨科来,笑脸相迎展开怀,精湛医术是保障,抬进医院走出来。”</P>
<P>&nbsp;<STRONG>&nbsp;&nbsp; [朱庆生]</STRONG>&nbsp; 今天我报告的题目是“人工髋关节翻修术”。 </P>
<P>&nbsp;&nbsp;&nbsp; 人工关节置换经过40年的发展,90%以上都能使10-15年,最新的人工髋关节已经能够使用20年。随着人口老龄化、关节置换的高疗效比、疗效的可预知性,越来越多的病人乐意接受此手术。 </P>
<P>&nbsp;&nbsp;&nbsp; 这是7年在我科做的人工关节置换,7年后随访关节功能非常满意,现在我们很难分辨哪个是真关节,哪个是假关节,其实他是左侧做了关节置换,但并不是每个患者都能向他那样幸运。 </P>
<P>&nbsp;&nbsp;&nbsp; 这个病人2年前在外院做的左侧髋关节置换,由于手术失败,而导致髋膝关节功能障碍,我们可以看到对一个髋关节功能障碍的患者来说,他的生活起居是非常的困难,更重要的是2年来精神上的创伤更多于肉体上的痛苦。这两个截然不同的结果使我想起社会上曾经流传的这样一句话,“购物不到民生,看病不到西京。”但是我告诉你们最新的流行是,“购物要到民生,因为它便宜了,而看病一定要到西京,因为水平更高了。” </P>
<P>&nbsp;&nbsp;&nbsp; 初次全髋置换术会失败吗?假体寿终正寝早期失败如何处理失败病例?那就是翻修。最主要的难题是如何取出固定良好的假体?如保充填巨大的骨量缺失?如何重建髋臼、股骨解剖? </P>
<P>&nbsp;&nbsp;&nbsp; 我们先谈谈取出。对待这样松动的关节,骨水泥与骨的界面已完全松动,取出来相对比较容易,但是对待这样固定良好的假体,要想顺利取出,绝非易事。这是我在国外学习期间看到的一个病例,由于取出假体时方法不当,而造成股骨近端粉碎骨折、骨量丢失,这对后期重建带来很大困难。因此,我们采用一侧骨皮质开窗的方法,既能顺利取出假体,更重要的是我们保留了骨量和骨质量,对以后重建奠定好的基础。但当我们将假体取出后,留下的这么大的缺损如何填充,针对股骨我们采取了打压植骨,填好漏洞后,怎么去重建关节。在众多选择中找到一个适合病人的重建方法,至关重要。关节翻修是很昂贵的手术,有些病人在经济能力有限的时候我们还要做,这样给我们的手术带来很大困难和挑战。</P>
<P>&nbsp;&nbsp;&nbsp; <STRONG>[熊利泽]</STRONG> 谢谢陶教授. 有一位刚搬进新家的护士,洗澡的时候一不小心摔了一跤,她很有经验,知道自己是关节骨折,于是就给我们朱庆生教授打电话。大家想问为什么要找朱教授,有请朱教授回答。</P>
<P>&nbsp;<STRONG>&nbsp;&nbsp; [陶惠人]</STRONG> 那么对于成人的重度脊柱侧弯,治疗的策略还是一样吗?这是一个23岁的成年女性,她发现脊柱侧弯已经有13年了,我们看到她的躯干严重倾斜,重心偏移,侧弯的度数达到了100度,弹性非常差,并且合并严重的通气功能障碍。针对这个病人,我们设计了个体化的手术方案。首先我们使用了全椎弓根钉技术。所谓全椎弓根钉就是在每一个椎体上全部打上椎弓根钉,不用椎板钩。这种方法有强大的矫形作用,但是在已经变形了的椎体打上椎弓根钉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把钉子拧进椎管,直接穿过脊髓,把病人直接弄瘫的情况时有所闻。我们对打椎弓根钉的技术进行了一些改进,椎弓根钉技术在我们的眼里,不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了,无论是变形多么厉害的椎体,我们都毫无困难的植入椎弓根钉。我们也采用了平移技术,所谓平移技术,就好比穿糖葫芦,把那些偏离中线的椎体,一个个的,就像穿糖葫芦一样,重新穿到位于正常位置的固定棒上。固定棒的旋转技术,就好像是旋转一扇门,我们先在畸形的椎体上打入椎弓根钉,连接上固定棒,就好像在畸形的脊柱上装上了把手,我们拽着把手,旋转整个脊柱,把它从畸形的位置旋转到正常的位置。 </P>
<P>&nbsp;&nbsp;&nbsp; 综合以上这些技术,我们给这个成年的脊柱侧弯一次性完成了手术,手术之后获得了良好的效果,术后病人的外观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对重度脊椎畸形的治疗,我们体会是这是一个专家级的手术,我们要用艺术家的眼光看待如何改善病人的外观,同时我们要用战略家的思维制定手术的治疗策略和个体化解决方案,我们也要用外交官的交往进行多学科的合作,最后通过我们精湛的技术达到最终的效果。谢谢大家!</P>
<P>&nbsp;&nbsp;<STRONG>&nbsp; [陶惠人]</STRONG>我汇报的题目是“重度脊柱畸形的手术策略与技术”。 </P>
<P>&nbsp;&nbsp;&nbsp; 什么是重度脊柱畸形?虽然还没有明确定义,但是通常,当畸形角度大于90度时,就称之为重度畸形。如果畸形角度大于135度,就称之为极重度畸形。这些病人通常都有这样的一些特点:年龄小,发病早;畸形发展的速度快;肺功能受损严重,身体弱;畸形矫正困难;手术风险也相应增大。这是一个7岁的小男孩,在他4岁半的时候,细心的父母就发现他的两个肩膀不一样高,在我市的一个三级甲等医院就诊,X 线片发现明显的脊柱侧弯畸形,畸形的角度已经达到80度,这个医院的医生不能进行手术治疗,就给了类似于这样的支具来治疗,先不说这个支具能不能让弯曲的脊柱变直,我们先来看看它能不能阻止畸形进一步加重的步伐呢?支具治疗4个月后,侧弯加重到85度,又过了3个月,侧弯加重到了90度。到了今年的5月份,当病人来到我们医院的时候,X线片发现由以前的80度到了现在的147度,由一个重度的脊柱畸形变成了一个极重度的脊柱畸形。支具治疗完全失败了,小男孩的左侧胸廓塌陷了,右侧的背部隆起来了,形成一个剃刀背一样的畸形。 </P>
<P>&nbsp;&nbsp;&nbsp; 僵硬是这种极重度畸形的一个特点。在侧向弯曲的X光片中,我们看到,畸形的角度丝毫没有改变,说明他的侧弯畸形没有任何的柔韧性,没有任何的自发矫正的能力。体质弱是他的另外一个特点,由于脊柱畸形胸廓严重变形,肺功能严重受损,使他都不能吹起一个气球。一个7岁半的孩子,身高只有1米左右,体重只有10来公斤。三位CT重建显示,这是一个复杂的三围畸形,椎体和胸壁紧贴在一起,面对这样的病人我们该怎么办呢?这个侧弯的形状,就像这个大大的问号一样,摆在我们面前,我们该怎么办呢?小孩的父母已经带着孩子转遍了国内各个大医院,得到的回答是:手术不是死就是瘫。父母带着孩子,怀着最后一丝希望来到了我们医院。我们发现如果不做手术,最终的结果会怎么样呢?患儿右侧的肺现在已经没有功能了,赖以维持生命的左侧的肺,在2-3年之内,由于畸形的加重,也一定会丧失呼吸功能,他只有死路一条,活不到花季少年的年龄。我们没有退却,我们选择了知难而进,经过讨论,最终确定了治疗的策略和手术方案。我们骨科医生也做起了开胸手术,进行了前路经胸腔的脊柱松解术,手术后给他一个轮椅上的Halo环牵引。两周后,改为股骨髁上+Halo氏环牵引,这样的牵引有更大的矫形力量。我们看到,经过前路的松解,加上牵引之后,两周后,已经变成一个轻中度的脊柱侧弯了,畸形的角度从原来的147度改善为现在的48度。这个时候,我们给他做了二次的后路矫形,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这是术后一个月随访时候的结果,我们看到小孩的外观明显得到改善,双肩是平的,畸形得到了很好的纠正,患儿的外观大大改善。但是,比起外观改善更为重要的是:我们成功阻止了畸形进一步加重的脚步,使一个生命不会再夭折。</P>
<P>&nbsp;&nbsp;&nbsp;<STRONG> [熊利泽] </STRONG>谢谢雷教授。从雷教授的讲座中我们悟出一个道理,作为医生要向人民学习,学习工人、学习泥瓦匠、学习木工,这样我们的外科技巧就可以得到很大提高。随着社会的进步,现在对美的追求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刚才我们雷教授把脊柱修好了,怎么样使我们腰部保持更美的曲线,我们邀请我们陶惠人教授。<BR>&nbsp;&nbsp; <BR>&nbsp;&nbsp;<STRONG>&nbsp; [雷伟]</STRONG> 西京学院骨科的骨科技术在世界是一流的,这是我们三年前的一部专著,目前发行一万册,可以说已经成为这个专业的临床技术应用指南,也是本专业最畅销的图书之一。 </P>
<P>&nbsp;&nbsp;&nbsp; 但是这么好的一项技术在患者的手术中却遇到了难题,由于是拧入螺钉不稳,容易造成松动,从而造成手术失败。怎么办?有人试图改进螺钉的形状和结构,从而提高螺钉的稳定性,但是这个螺钉太长了容易穿破椎髻损伤大血管,太粗容易导致胀裂,从而损伤神经。我们是怎么做的?当医生前当工人,受工人用膨胀螺丝的启发,我们研制了医用膨胀螺钉,我们已经获得三项专利。两年前获得唯一一张膨胀螺丝的生产许可证,相关研究成果刊登在欧洲几本杂志上,应用了两千余例,解除了病人的疼痛,解决了这个难题。 同时我们也找到了膨胀螺钉的稳定机制,从这张骨组织切片中可以看到,骨组织通过裂隙长入螺钉的过程,这种切合模式就是膨胀螺钉的稳定机制。大家知道一个严重的骨质疏松单纯依靠螺钉固定是不可以的,我们还要对基础也就是椎髻进行处理。我们是怎么处理的呢?我们通过缓释性材料,提高整体椎髻密度,从我们这张实验的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实验对照的骨质密度明显提高,相关研究成果已经刊登在骨科最权威的杂志上,让我们一起看看整套的过程,这样三步解决了螺钉稳定的难题。也是由于我们比较出色的研究基础,今年我们获得了国家863重点课题资助。 </P>
<P>&nbsp;&nbsp;&nbsp; 让我们看看它的具体应用。这个躺在床上痛苦不堪的病人是一个腰椎体滑坡患者,从片上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骨质由于病变破坏而变成一个空壳,我们采用独资研发的技术为病人做了手术,这是手术后病人下床的照片,很好解决这个难题,解决了病人的痛苦。朋友们!科学的道路是相通的,从我们骨科这张标志性的图片可以看到工程学在医学上的应用,我感觉到作为一名优秀的外科脊柱医生,应该将生物学和工程学有效结合才能解决脊柱稳定的难题,还应具备创新力,才能成为一名与时俱进的临床医学专家。谢谢大家!</P>&nbsp; &nbsp;<STRONG> [雷伟]</STRONG>各位朋友,我汇报的题目是“用工程学原理解决脊柱不稳的难题”。 
<P>&nbsp;&nbsp;&nbsp; 脊柱是人类的脊梁,但是当他发生侧弯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小姑娘将失去优美的曲线,当她出现骨折等脊柱不稳的时候,就不能挺直脊梁,我们主要采用螺钉固定和融合技术。有人说骨科医生就是木匠、瓦匠,我们是使用类似的工具,但是我们主要借鉴是相同的工程学原理为患者进行治疗。目前我国每年有20万例患者使用这个技术,也就是说每年将100万颗螺钉拧入病人身体。</P>
<P>&nbsp;&nbsp;&nbsp; 这项技术到底是什么技术,这个螺钉就是从脊柱的后面拧入到前面,达到立体的稳定。近10年来螺钉是我们常用的技术,具有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跨时代意义。除了脊椎螺钉我们常用的另一项技术就是椎肩融合。融合的时候就达到了坚强的固定。这是一张手术后的三维CT的照片,这是螺丝钉接触到一起是钢棒,相当于我们工程学脚手架的作用。旁边是融合器,通过融合器技术,我们达到了椎髻和脊柱的稳定,我们要达到什么样的固定效果,就是工程学上常见到的混凝土融合的效果,我们的材料就相当于水泥。让我们看看螺钉的临床应用。这个病人是一个腰骨锥体滑坡的病人,就是常说的腰断了,有一天他经过朋友的介绍找到我,说你看我事业风风火火,可是我的腰松松垮垮,我非常痛苦,你看怎么办。大家知道作为一个成功的男人,没有一个好腰是不行的,我们是怎么给他修理的呢?我们首先从椎髻后方拧入三颗脊柱螺钉,结合钢棒的技术,通过杠杆的原理将他提升复位,接着向后牵拉,完成生理期限的恢复,这项技术跟我们平时常用的起重机的原理是完全一样的。通过这项技术我们很好的解决了这位病人的痛苦。但是螺钉最常用的在脊椎侧弯上,我们看这个病例,这个是脊柱侧弯的患者,他可以说是我们国内脊柱侧弯最高的患者,他是一个专业的篮球员,导致胸背部疼痛,他慕名找到我们西京医院。我们是怎么修理的呢?首先看看中间的照片,我们打入八组螺钉,对他进行矫正,我们可以看到他的脊柱由于螺钉的矫正作用变的非常直,这是他术后半年找我们复查时的照片。经过我们的手术,这个病人的腰变直了,痛苦没有了,身高增高了,由原来的1.9米达到术后2.4米,身高痛苦没了。潜能当然发挥出来,因此他在一年以后打到主力的位置。通过这张照片我们可以看到,杠杆的原理在脊柱侧弯中矫正的应用,这张照片可以看到这是一个腰脊骨折完全脱位的患者,还是通过这项技术我们使病人的脊柱恢复了正常的序。</P>
<P>&nbsp;&nbsp;&nbsp; <STRONG>[熊利泽]</STRONG> 谢谢李教授的保健操,下面我们有请雷伟教授,雷伟教授是另外一位脊柱外科专家,下面有请雷教授。</P>
<P>&nbsp;&nbsp;&nbsp;<STRONG> [李明全]</STRONG> 各位领导,各位朋友,下午好!我向大家报告的题目是《除障碍,保畅通》,论颈椎病前路手术。请大家看,这是颈部的图象,他的椎骨、椎管、脊髓都是正常的,这张片子是我今年5月份的时候做的。什么是颈椎病?请大家看这组片子,椎间盘变形突出,椎骨增生韧带的肥厚及钙化、脊髓、神经根无压迫。 </P>
<P>&nbsp;&nbsp;&nbsp;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变性、突出、继发骨质增生、韧带肥厚、椎管狭窄,刺激或压迫邻近的脊髓、神经根、血管等引起的一系列症状体征。颈椎病分为:脊髓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颈交感型颈椎病、食道受压型颈椎病、混合型颈椎病等多种类型。多数颈椎病通过保守治疗的方法能够好转或治愈。但也有一部分颈椎病在保守治疗无好转时,需进行手术治疗。如脊髓型颈椎病症状逐渐加重,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肢疼痛剧烈,皮肤过敏,肌肉萎缩。选择颈椎手术入路的原则是:来自脊髓前方的压迫,行前路手术;来自脊髓前方的压迫行前路手术不能解决问题时以及来自脊髓后方的压迫需行后路手术;既有脊髓前方的压迫,又有脊髓后方的压迫,可先行前路,再行后路,或前、后路一次手术完成。采取右颈前横切口入路的优点是:切口小,瘢痕小,从颈前肌间隙进入,损伤小,出血少,显露充分。颈前路减压的三种基本术式:1. 环钻法椎间钻孔。2. 椎体次全切除。3. 椎间方形切除。颈前路内植物选择的原则根据:(1)术前结构的完整定性。(2)术前运动的稳定性。(3)术后结构的稳定性。这三者都好时,选择保留节段活动,行人工椎间盘置换术,这三者不正常时,我们采取节段固定的方法,行植骨、人工椎体、融合器、钢板螺钉固定。 </P>
<P>&nbsp;&nbsp;&nbsp; 病例一 </P>
<P>&nbsp;&nbsp;&nbsp; 患者男性,42岁,驻西安某部副团长。因长期颈肩疼痛四肢麻木,不能带兵训练,在多家医院行保守治疗无效来到我们医院,经检查颈3-4椎间盘巨大的突出,对脊髓形成明显压迫。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行前路钻孔减压、取髂骨植骨内固定术。术后X光片可见颈椎曲度良好,内固定牢靠。术后病人的疼痛立竿见影很快就好了,三个月后重新返回了工作岗位,而且表现非常好,后来这个干部提为团长。 </P>
<P>&nbsp;&nbsp;&nbsp; 病例二 </P>
<P>&nbsp;&nbsp;&nbsp; 患者男性,48岁,系东北某医院院长。他因为四肢麻木,长期颈部疼痛并双下肢无力,行走困难,他到西安参加学术会议,走路的时候绊倒,甩掉两颗门牙,直接损害美观,他来到我院后行颈部MR检查结果显示颈5-6/6-7椎间盘突出,压迫脊髓,脊髓信号发生改变。针对这个病例,我们采用椎体次全切除的方法,切除颈6部分椎体。将切下的椎体骨质和钛网复合后植入椎体间,并用钢板螺钉固定。术后患者症状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缓解,走路也有力了,再未发生过像以前那样经常摔倒的事情。 </P>
<P>&nbsp;&nbsp;&nbsp; 病例三 </P>
<P>&nbsp;&nbsp;&nbsp; 患者男性,46岁,系西安市政法干部,他因为右肩部疼痛剧烈、、四肢麻木无力,严重影响日常工作。作为一名干部,一名法官,要想当好法官必须敲好法锤,如今他的胳膊不能动。来到我院后行颈部MR检查结果显示颈5-6/6-7椎间盘突出,压迫脊髓。该例患者较为年轻,对功能要求高,而且术前检查发现其颈椎稳定性尚可,于是我们对这个病例实行了颈椎间盘置换术。从这段简短的录像我们可以看到术后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术后他的症状很快得到恢复,三个月后回到工作岗位上。他的颈部现在恢复自如,他感慨的说,“感谢你们把我的颈椎病治好了,让我的胳膊又能抬起来,我还能当很多年的法官。” </P>
<P>&nbsp;&nbsp;&nbsp; 西京骨科医院自2000年至今,施行颈前路手术2000余例,满意率在95%以上。要想不因颈椎病开刀,现在就要从颈部保养开始,现在让我教大家一套颈部保健操,请跟我学。谢谢大家!</P>
<P>&nbsp;&nbsp;<STRONG>&nbsp; [熊利泽]</STRONG> 各位同志们、朋友们,大家下午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院长以及西京医院的全体同志向大家问好。 </P>
<P>&nbsp;&nbsp;&nbsp; 在西京医院有这样国家级的重点学科——骨科。作为西京医院的支柱学科,在1955由我国著名的骨科专家陆裕朴创建,经过50多年的发展,现在成为研究所。现在有一个专科手术室还有一个重点监护病房,每年能做5600多例手术,在2007年的时候他们将很多新的技术运用到临床。现在我们就邀请8位专家陆续登台,进行骨科精湛医术谈。首先我们有请骨科主任李明全教授,他是一位骨科颈椎外科专家,下面有请李明全教授。</P>
<P>&nbsp;<STRONG>&nbsp;&nbsp; [主持人]</STRONG>&nbsp; 谢谢孙政委代表全校对各位领导、专家和媒体的敬意。也希望各位媒体经常到我们第四军医大学来采访、挖掘,今天上午的新闻发布会就到这里结束,下午是讲座直播,晚上7:40开始我们主持的第100场精湛精品讲座。希望各位光临。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P>
<P>&nbsp;&nbsp;<STRONG>&nbsp; [孙政委]</STRONG> 尊敬的各位新闻界的老朋友、新朋友,刚才三项突破性成果,所在的单位和领导项目的负责人,汇报了他们各自的研究进展。我们的校长也从更高的层面上介绍了这些成果产生的背景和意义,以及亲自倡导和推行的十大精品上水平,展示了我们第四军医大学当前又好又快发展的喜人局面,借此机会,我也向新闻界的朋友们说几句话。 </P>
<P>&nbsp;&nbsp;&nbsp; 首先要感谢各位,第四军医大学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高等学府,学校的历史是可以追溯到1935年,真正发展壮大的是1954年,在50多年来,我们秉承德育为先、进取为荣、和谐为贵的校风,在医学领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尤其是这两年在国内用形成的重大的成果,得益于科技人员的不懈攀登,也得益于我们新闻媒体的大力支持和鼎立相助。所以我们代表全校党委和全体员工,对新闻界的各位领导、记者、编辑以及台前幕后辛勤劳动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P>
<P>&nbsp;&nbsp;&nbsp; 这是我们学校的历史上规模最大、人数最大、范围最广的活动,各位朋友不远千里来学校采访,有的记者一下飞机就直奔现场,调试机器,研究报道的方案,还有一些记者一直研究到深夜,在你们身上表现了我们新时代的新闻工作者,忠诚于社会主义新闻事业良好的职业素养,这用于致力于我们第四军医大学为国家和军队培养更多、更好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P>
<P>&nbsp;&nbsp;&nbsp; 第三,我们常说学校的改革开放力度有多大,发展的空间就有多大,宣传的冲击力就有多大,反过来说,学校的社会影响力有多大,我们科技人才施展的空间就有多大,更多的服务社会和奉献人民,我们第四军医大学以更大的决心,追逐科学前沿在新时期有更好的发展,让我们有更加摧残夺目的光芒,谢谢大家!</P>
<P>&nbsp;&nbsp;&nbsp;<STRONG> [陈志南]</STRONG> 使用起来一样。</P>
<P>&nbsp;<STRONG>&nbsp;&nbsp; [西安晚报记者]</STRONG> 就像创可贴一样?</P>
<P>&nbsp;<STRONG>&nbsp;&nbsp; [陈志南]</STRONG>没有关系,它可以大量生产很多的产品。</P>
<P>&nbsp;&nbsp;&nbsp;<STRONG> [西安晚报记者]</STRONG> 那跟自身的血型有关系吗?</P>
<P>&nbsp;&nbsp;<STRONG>&nbsp; [陈志南]</STRONG> 我们有这个产品可以直接贴。</P>
<P>&nbsp;<STRONG>&nbsp;&nbsp; [西安晚报记者]</STRONG> 没有说要不要自身的皮肤组织,如果要进行治疗的话,是不是光直接贴上去就可以了,就是在进行治疗的时候,是把刚才那个直接贴上去,还是用患者自身的去贴?</P>
<P><STRONG>&nbsp;&nbsp;&nbsp; [樊代明]</STRONG> 我想21世纪这个是非常重要的,是什么意思,我记得小的时候我看过一个故事,小孩问他妈妈,你是怎么把我生下来的。我先生头、再生肚子,再生脚,这说明什么,最幼稚的想法是最自然的,最会要实现的。现在我们采取外科,进入了四个年代,第一个是把它切掉,第二个外科就是哪的地方不好,采取修补。第三个就是哪个器官不好我们代替了。肝脏不好换肝,心脏不好换心。第四个是再生医学,我们再生一个细胞,谁要心脏生心脏,谁要皮肤生皮肤,但是组织皮肤生存是生出来的第一个皮肤,应该好做一些。好像不是说我们这个简单一些。第一个应该得到尊重,那么后来的工作路还很长,我们不能像期待别的得那样一蹴而就,但是第四军医大学已经下定决心,一定在再生医学上大展宏图,第一个是皮肤,第二个最可能成功的是什么?神经,把外科神经做出来不得了,他最终是做给牙床的,有一个医生说他厉害,一辈子拔了几千个牙,我看那不是本事,有本事是做一个牙床出来。</P>
<P>&nbsp;&nbsp;<STRONG>&nbsp; [金岩]</STRONG> 谢谢你的问题,这个问题刚才我在讲的时候已经提到了,我们现在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我们又建立了一个组成工程和再生医学,从基础研究到成果转化的这么一个技术平台,那么其实包括皮肤的一些系列皮肤的产品,包括我们不含有细胞,但是也有很好得疗效,容易携带长期报损的,还有一些药物释放的等等。一些皮肤产品,当然还有软骨、牙齿等也都在做,有一些是我们独立在做,有一些是合作在完成。但是我们相信,我们会完成这个产品推向市场,在这个研发过程中历经十年有很大的感受。最大的感受,一个是寻找合作,能认清这个研究的目的,我想这是多少感受,有很多的研究在实验室,它的研究目的是什么,解决科学的机理,基础问题,而把它推向临床,这个产品一开始研究就是定位于要它推向临床,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光靠我们的力量是完不成的,在这里我们寻找合作和公司企业的合作。那么也正是这个合作,这个产品加快了推向市场。谢谢!</P>
<P>&nbsp;&nbsp;&nbsp;<STRONG> [经济日报记者]</STRONG>&nbsp; 我想问一下金岩教授在人造皮肤的研发初始阶段我们做了大规模的报道,在海外内有很大的影响,我们在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方面还有哪些研究?目前取得了什么进展?第二个问题,人造皮肤这种合作方式市由企业为科研成而转化主题的新形式,请问你在这个过程中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谢谢!</P>
<P><STRONG>&nbsp;&nbsp;&nbsp; [樊代明]</STRONG> 这个不同的阶段一个一个来,但是也有这样的一个情况,赵本山有一个小品,还有黄宏有一个小品,三个在不同的小地方做的话,可能的效果不如三个相互衬托、相互印证放到一起来做。可能不对。 </P>
<P>&nbsp;&nbsp;&nbsp; 在我们西安地区,我们也经常去报道,好像我们写上去以后,重力不够的话,就像小豆腐干就可以解决了,我们希望有一个大的。所以像我们这种状态,只有采取连射,绝不采取点射,所以感谢张主任给我们的提醒,下一次我们再做一个点射试试看。谢谢!</P>
<P>&nbsp;&nbsp;&nbsp; <STRONG>[孙政委]</STRONG> 这个问题问的很好,这么多新闻媒体一次发表这么多,是不是一个资源的问题,这里面有认识、领导、组织的问题。作为政委,从这一方面也可以说一说。找我谈话的是三位首长,都给我强调一个问题,就是第四军医大学在前几年,在造势上面有一点过,在实干的方面有一点加强,给我交代了这个事,所以我来了以后有一点矫枉过正,强调的是实事求是,强调的是埋头苦干、用事实说话,强调的多了,在舆论宣传方面确实有一点多,所以这个记者提的非常好,我们也意识到这个问题,最近我们在学习这个事,我们科研部长提到这个事,给我提意见,说应该重视宣传工作。现在这一方面已经成熟了。我们创造了60多项第一,影响很大的,所以这一次选了三项,而且选择了我们校长亲自、倡导、推行而且产生很好效果的五百工程下基层,一次性的造势。</P>
<P style="MARGIN: 0px">&nbsp;&nbsp;<STRONG>&nbsp; [张英起]</STRONG> 陈教授这个药是有的放矢,他这个药是主流的药,如果把这个打到人体内去,有了这个抗体以后,就可以把这个同位素放在上面,直接带到肿瘤和肿瘤结合,这个同位素在那个地方不断的对癌细胞进行杀伤,所以这个是有的放矢,第二个药品的特点如果我说的不对再进行纠正。 </P>
<P style="MARGIN: 0px">&nbsp;</P>
<P style="MARGIN: 0px">&nbsp;&nbsp;&nbsp; 第二个药的特点,我叫扬长避短,肿瘤坏死因子就是使肿瘤坏死的因子,它是在一定的范围内可能是好东西,但是多了就可能出问题,要使自己产生这个东西,就要打进去它使肿瘤坏死是很厉害的,但是有一个问题,是别的东西,别的副作用又来了,那怎么办?就是把这个改进,把这个构造改了,既保留杀肿瘤这一偏方,而且减轻对正常的杀伤那一部分,因为我觉得是扬长避短。 </P>
<P>&nbsp;&nbsp;&nbsp; 第三个金岩教授说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个办法就是烧伤以后,出现问题以后,过去采取很多的办法,用自己的皮肤切一块就可以了,大面积的就没有办法,你根本找不到好的皮肤怎么办?过去用猪的皮肤,一个月、两个月自己就排掉了。那就是取之于猪,用之于民,现在是取之于人,用之于人,大家对这个情况比较了解,所以第四军医大学研究的方式,研究的结果,大家可以看到今天金岩教授是拿到了国家的很多科研经费,但是这个经费是不够的,他和这个公司一开始就协作,有很多的协议,但是有风险,为什么?要做不出来就是白投了,话不一定说的对。但是有钱的企业家有的是,但是有眼光的企业家不太多。我们欢迎有识之士和我们合作。</P>
<P>&nbsp;&nbsp;&nbsp; 中国有识之士,不管是农民企业家还是工业企业家,还是投股票的企业家、房地产企业家,因为地处西北,经费还是有限的,但是我们的知识分子、成果是很多的,如果谁再跟我们协作,我们现在还有很多的成果,如果要协作,这种方式是可取的,没有钱不能做事了,做出了事不都是钱嘛。谢谢!</P>
<P>&nbsp;&nbsp;<STRONG>&nbsp; [陈志南]</STRONG> 非常感谢,我们研制的坏死因子的药都是新的,有一些是我们国家没有的,或者说是世界上没有的新药,定位有这么几种定位,比如说我们张教授解释得很好,这个药是定位在新药,新药就是有新的靶点,我们这个药是属于生物制品类的,抗体的药,大家可能也很清楚,我们目前国家已经进口了五种,像治疗乳腺癌的都是进口的。在国际上,这一类药物发展的非常快,那么现在到目前为止,美国FDA已经批准了26个药物上市,但是我们国家这一方面批的比较少,因为我们也一方面的药物也比较少,但是严格一点来讲,应该只有三个药物,都是属于这一类的注射剂,这三个药物有两个药物的知识产权还不是中国的。严格来讲,但是也是在我们国家本土申请的,也是本土研发的。比如说美联的药,虽然知识产权是美国加州大学的,但是它是拿到我们上海研发的,但是我们这个药物应该说是土生土长的。通俗一点来讲,就是从他的鞑点到研发,整个都是在我们第四军医大学研发成功的,都是作20多年以后,严格的来讲,得到这个抗体是20年以前,我们再往前推一点就是25年前,我们做了一个抗体,这个抗体用肝癌组织去免疫,通过融合免疫出来的抗体。然后从87年开始发展成为新药,因为它对肝癌有一定的特异性,但是这个药物上市以来还没有报道过也第一次。 </P>
<P>&nbsp;&nbsp;&nbsp; 为什么说是自主知识产权,因为它的靶点还是新的,在国际上还没有用同样的类分子研制成功过这种药,这是我们第一次研制成功的药。到目前为止,美国还有一家公司,那么它研制的也是用这个靶点研制这个药,现在做的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完,不是抗肝癌的,是抗移植排出反映,所以这个药到目前为止还是第一个,尤其在抗癌、抗肝癌方面还是第一的。</P>
<P>&nbsp;&nbsp;<STRONG>&nbsp; [解放军报]</STRONG>&nbsp; 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个是关于药品的,一个是抗癌的治疗肺癌的,请这两类药的专家给介绍通俗的从机理和效果上来讲,能不能介绍一下共性的东西和不同的地方,因为关于生物导弹治疗癌症的报告过去有一些,报道多了以后,特别是抗肺癌的这个过去也有一些报道,把这两类明确的说一下,目前在咱们国内药物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状况?一个定位。 </P>
<P>&nbsp;&nbsp;&nbsp; 第二个问题请哪位领导回答一下,今天通过这么高规格的,就是这么重大的成果,在一个发布会上来发布,这个确实在我所参加的发布会上还没有见过。这个里面有两大成果讲到产学研结合的模式。我想问一下,这两种模式,新闻发布没有更多的讲,一个是人造皮肤,一个是抗肝癌的两个模式有什么特同,能不能介绍一下咱们学校在产学研结合方式上有哪几类?谢谢。</P>
<P><STRONG>&nbsp;&nbsp;&nbsp; [陈志南]</STRONG> 这个药物发展到现在应该说有两类,一个是以抗体为主,有一类现在我们这个药物过去叫生物导弹,我们把它称为一个导弹。导弹上面有巡航系统,有定向系统,另外导弹有很正确的指导性,他能够对目标有比较大的准确性,导弹上还有一个弹头,对我们来讲,我们装备的是碘,放射性的碘,到了细胞以后,有普遍把细胞破坏,简单通俗来讲就是有生物导弹的作用。谢谢!</P>
<P><STRONG>&nbsp;&nbsp;&nbsp; [金岩]</STRONG> 临床实验我们前期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的批准和监督下,在国内四个医院顺利完成了,11月份我们刚拿到注册证书,下一步可以大规模的生产和推广到临床,价格因为刚拿到证书,而且我们产品的价格比美国的产品要便宜很多,我们相信中国的老百姓是可以用的起的。</P>
<P><STRONG>&nbsp;&nbsp;&nbsp; [中国广播网记者]</STRONG> 人造皮肤工程这个成果,目前临床应用如何?费用高不高?我想问一下陈志南教授,我们的抗肝癌的药,能不能更通俗的给我们介绍一下?</P>
<P>&nbsp;<STRONG>&nbsp;&nbsp; [樊代明]</STRONG> 我补充一点,美国也有这个东西,但我们知道美国多数是白种人,中国人是黄种人,美国人的皮肤移植到中国的项目上来,大家一看还以为是“白癫风”。从这个角度上来讲,人种不一样,有很大的差别。</P>
<P><STRONG>&nbsp;&nbsp;&nbsp; [金岩]</STRONG> 谢谢您的问题,这个产品经过我们的研究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产品,目前只有美国有同类的产品。我们产品的生产周期是比较短的,生产成本也比较低。在疗效上我们也是有很好的疗效,可以抑制色素的形成,这个是很明确的,而且使用过程中可以减轻病人创面的疼痛,这都是非常明确的。那么应该是随着我们逐步的把这个产品在临床实验上推广使用,包括溃疡等很多皮肤创面和创伤都可以使用。谢谢你的问题。</P>
<P><STRONG>&nbsp;&nbsp;&nbsp; [新华社记者] </STRONG>大家好我是新华社的记者,刚才我们了解到,首个活体人造皮肤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我们想了解咱们这个成果和国外的同类产品相比的话,有哪些特别之处?同时临床应用方面有什么样的前景?</P>
<P><STRONG>&nbsp;&nbsp;&nbsp; [主持人]</STRONG>&nbsp; 今天上午发表的内容就是这样,下面请我们各位领导、专家回答记者提问,请各媒体记者提问。</P>
<P>&nbsp;&nbsp;<STRONG>&nbsp; [樊代明]</STRONG> 第三、我们在开展对那些已经具有精神问题的,一定要把它查出来,不查出来出问题就晚了,那怎么办?我们组织了142个医院,对全军的官兵进行检查。凡是发现有精神障碍的,要不就转业,要不调工作,有一些兵在这个里面有问题,调到另外一个兵种就好了,还有口腔医学,全军100个团,官兵的牙齿保健调查,她们说你们搞什么牙齿保健,牙齿保健重要吗?非常的重要,影响战斗力,人体要衰老先是三个器官衰老。其中有一个就是老掉牙,人的牙齿是到7、80岁才松动,但是有的兵3、40岁就成了这个了,这个影响健康,影响战斗力。我们这里张主任就带着下去,带着治疗车还给他们培训,送仪器设备,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另外我们还对100个团的常见的病进行的调查,做到心中有数,这个主要的情况是什么,我一看就清楚了,有的就做好准备。最近还在做,但是已经讲完了,还在做。他们进行辅导,我们对100个军医进行救治的培训,所以叫五百工程下基层。这个工作历时之长,范围之大、花费之多、效果之好,所以我们做事是要做实事,政委给我们题词“精心为战、精诚服务”我们寥部长给我们提出的词,新军为兵、务实、求精,给我们提得相当不错,推进科学发展,精心培育人才,又是一个精,总体来讲,第四军医大学这几年通过大家的努力,特别是通过精品战略的实施,学校在大踏步的前进,我们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下,动员全校同志、军政互动、全校共振、合理推进,在精品上,建成国际先进、研究型的军医大学,奋力迈进。谢谢大家。</P>
<P>&nbsp;&nbsp;<STRONG>&nbsp; [樊代明]</STRONG> 第四军医大学是姓军的,是为打仗服务的,那我们目前的立足点在什么呢?当然我们要从事科学研究,军事的科学研究,我认为就是要在短期内做出来有用的东西,增强战斗力,不能说20、50年以后你会干什么,我这个工作你有50、20年你做什么,这个不行,战争在不断得变更,你怎么知道20、30年以后怎么打,你说我现在不这么打了。 </P>
<P>&nbsp;&nbsp;&nbsp; 第四军医大学搞了五百工程。第一个百就是百万应征青年的心理检查。这个非常重要。为什么?我当兵的时候是不检查心理只检查身体,现在是不一样的,人行不行关键是脑子,把有一些有问题的兵,把一些有精神病的人都用进来了,那有问题,所以第四军医大学搞了一套仪器设备,也搞了一套题,所有的适龄青年都做这一道题目,有问题的就把他们排除。这个意义非常大。第二个百万是,参军以后,遇到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太艰苦了,又会出现心理的问题,如果不给他增强心理的防御,也要出问题的,那怎么办,我们开展了一百强心理战防御,讲师下去演讲,我也下去过几次,一百强,我们已经讲完了所有的野战军,还有其他的单位,每一个单位都给我们了很好的反馈,我们还和部队编了一本书,给每一个人发一本,效果很好,这个心理学的问题,绝对不是政治思想工作就能解决的。所以这叫一百强。</P>
<P>&nbsp;<STRONG>&nbsp;&nbsp; [樊代明]</STRONG> 我们要为精品讲座编了一本书,光谈论还不行,还要思、还要干。怎么干?开现场会,哪个单位做的好就去开现场会,还有厨师大会,看谁做饭做的好,我们每一年都搞一个比武,都把好人物选出来,那不是很好吗?这就是精细管理团队。 </P>
<P>&nbsp;&nbsp;&nbsp; 当情商和智商解决不了的问题的时候,就需要精神,我们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舍己为人的精神、共产主义精神,精神很多,但是最重要的是共产党员的精神。共产党员把所有的好精神集于一身,怎么样提倡共产党员的精神,我们开展精品党课。 </P>
<P>&nbsp;&nbsp;&nbsp; 针对学员还有学员的干部,第四军医大学有几千名学生,怎么能够把他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你在讲精品课程的时候讲的头头是道,但是他睡的如痴如醉。怎么做?要调动他们要跟他们讲,你在这五年时间之内,或者研究生六年时间,这一个精彩年华浪费不得,你作为一个人不能光享受这个事件,要为后人留下些什么。 </P>
<P>&nbsp;&nbsp;&nbsp; 最后一个就是精英人才,一切要向前进,我刚才讲的98精品,最重要的是精英人才,有了这个什么都有了,精英人才怎么做,你的导向是什么。第四军医大学出很多精英人才,包括我们的李教授了。现在我们培养人首先是德育。 </P>
<P>&nbsp;&nbsp;&nbsp; 怎么样把我们的人好好的集合起来好好的工作。我就不多讲了,包括人才工作会议。所以我们的科室主任要竞聘上岗,你到了时间以后,你这个主任就完了,下面要继续的任命,你要继续的申请外面人也可以申请,下面的副主任也必须申请,你要不申请副主任就没有了。现在也有不少从外面来竞聘的,我们一共是6、7个候选人,八个侯选单位,现在前面有两个到三个都是外面来的。知识分子最重要的是公平,单纯的福利不是最重要的,比如说要叫我来考评就是这个样子,一个单位可以平均每个人拿5000块钱,但是有的单位只能拿3000块钱,一般人拿1000块钱,大家都搞成一样,搞这种平均主义,以牺牲优秀人为代表,所以叫精英人才。 </P>
<P>&nbsp;&nbsp;&nbsp; 为什么要说这十大精品,究竟是什么,剩下的都是产品和普通品、次品,废品还有赝品。所以一个工作,包括讲话出来也是一样的,第四军医大学搞精品就是要尊重精品,要追求精品,绝不容许次品充数,什么叫精品?精品就是要不随空间的拓展而缩水,可随时间的推延而增值,这就是精品,今天的精品可能明天就不是精品了,所以我们要精益求精,你像兵马俑他就是精品,所以这就是十大精品上水平,我还有几分钟,说一下五百工程下基层。</P>
<P><STRONG>  [樊代明]</STRONG> 国家政府的统计,说今年是去年的成绩,我给大家讲一讲,我们第四军医大学是在全国的医科院校是第一,我们的西京医院今年是在全国的医院里面是第一。在国外发的论文很难,那个标准不一样,不像你这个可以开后门,那个是我的学生就可以发,所以我们西京医院曾经连续四年国外发论文第一,我们要跟高手、强手竞争,我们连续两年全国第二,今年全国第一,明年我们还要保持,不仅这样,我们以前没有在国际上发过论文,今年超过25.8%,你要国际一流、国际知名,你发的全部是中文写的,国内怎么评价你呢?所以我们叫精品论文。 </P>
<P>  成果我们叫做精品成果,我们拿到国家自然科学奖。还有一个军队一等奖,这么多年以来,我们说在全国也是这样子的,你看每一次中央政府发奖有多少,但是真正能够造福人民的有多少,所以我们的标准是第一要有突破,第二个是有中国的自主产品,第三个要服务于人民。我们也有其他的成果,我们就推这三条,第一、是突破,跟着别人做得不行。第二、就是有自主知识产权不是仿制别人的。第三、一定要有用处,有的人有很多的奖,但是他一走就什么都没有了。 </P>
<P><STRONG>  </STRONG>我们推出了精良设备,什么叫精良设备?第四军医大学设备不少,大大小小、多多少少一共值12.6个亿,不少了,但是这些设备这么好,有的在国外是没有的,都用上了吗?它的有效率是多少,特别是基础研究的,有的专家教授全国都差不多,学校给买了,他有放在那里成自己家里了,别人不让用,所以12.6亿的设备。第一个有的是事实上不知道,他不知道你这个设备,人家拖拉机都几代了,他还在用锄头,他知道不真正怎么开,还有主观上不让别人用,那是我们家买的,那是学校给我们家买的,不要用,所以有的设备用了一个小时,几百万的设备只用了一个小时,谁有这个权利这样做,所以怎么办?这个设备是第几代?设备先进性在什么地方?应该怎么用?可以用到什么地方?什么可以产生共享,就是这么来做,这就用起了?没有,还有一个办法,我们第四军医大学将来就是代金券,你本来值10万,但是你用出来20万的,你增了10万,你再把那个10万拿出来兑钱再买设备,所以不就活起来了,所以叫精良设备。 </P>
<P><STRONG>  </STRONG>精细化管理,什么叫精细化管理,就是后勤,每个单位都有后勤,吃喝什么都是他们管,第四军医大学后勤人员加在一起可能占到一半,一半是后勤人员,但是后勤人员要抓好了,这可是一笔财富,他可以开源节流,可以把服务搞好,把安全也搞好。但是搞好容易吗?到处都在漏水、漏电?这个挖回来都是钱,但是第四军医大学把钱用完了,怎么建房?在你所管辖的范围之内存在着什么?你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你给我们出什么招?我们可能后天下午在这里讲经验,奖金怎么发,怎么发最好,促进科学发展等等。</P>
<P><STRONG>  </STRONG>[樊代明]如何能够达到这个目标我不知道,但是我们走这一条路就要靠精品,要出精品,这就是我们的战略,这就是我们的战术。包括你做饭,都要做出精品,一切都是精品。怎么推动呢?我们提出来军政联动,全校共振合力在精品之下推出一条路子,把第四军医大学推向国际性的研究性大学,这是我们的战略,真正的战术就是我刚才讲的,今年提出来十大精品工程。我们叫十大精品上水平,提高第四军医大学水平的精品工程。 </P>
<P>&nbsp;&nbsp;&nbsp; 我简单的说一下,因为一个工程可能历史都是很长的。</P>
<P>&nbsp;&nbsp;&nbsp; 第一个是精品讲座,精品讲座解决什么?解决思路的问题,在第四军医大学有19个学科。这些学科它没有明确的思路,不知道国外跑到哪个地方去了,所以这个情况下怎么办呢?这个情况下我们开展精品讲座,你这个学科一共8个人,每一个人出来讲八分钟,讲你所从事这个项目的情况,比如肺癌,它是最开始怎么发现的,全世界已经发展到什么情况,我们现在还有多少距离,如果八个人座一起讲,不仅告诉别人自己知道什么,而且了解别人知道什么,相互间的进行交流,到最后就找出来多少路子,打靶一定要有一个靶子,十环是最好的,所以这是精品讲座要解决的问题。今天晚上是第100场精品讲座,新闻媒体可以看得见,精彩的程度大家可以看到。每个人只有八分钟,而且所有的语言精炼到不能再精炼的程度。</P>
<P>&nbsp;&nbsp;&nbsp; 通过这样的演讲激发了大家的热情和学术氛围,我们一场报告下来,有的是七个教室都是满满的,有的是提前把前面几个教室都坐满了,所以这个叫精品讲座。</P>
<P>&nbsp;&nbsp;&nbsp; 第二,第四军医大学教出来的应该是优秀的学生,第四军医大学招生在很多省不上600分是不招的,但是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教学可能很大一部分教员怎么办,我们提出精品课程的问题,在全校又是一股旋风,我们要求教员要讲好,怎么叫讲的好?,三个平分,你上一堂课,你上课的同时三个,第一我专家给你打平均分必须是90分,旁听有300个人,必须达到90%的满意。第三现场考试,考试得分数不能低于90分,把这个弄好了,才能通过第一轮,然后通过学校,高级评委会再选。我们100个教员讲了以后,其中有39个通过,少了一分都不行,从39个中再选20个,这20个就是精品课教育。精品课教育就是带证上岗,他跟一般的不一样。学生给他报告,报告尊敬的精品课授课教员,一般的教员就是报告教员就行了。我们100个选20,明年100个在选20,选五年就到了100个,他们是第四军医大学的精品教员,不能随便的转移,这样我的学生告诉我,就通过这样使这个教学高了一个层次,同学们过去把美术课叫瞌睡课,现在不打瞌睡了,所以这是精品课程。</P>
<P>&nbsp;&nbsp;&nbsp; 有人说我是做临床的,做临床的要改。临床的医生不是解决一般的问题,第四军医大学不是解决一般的问题,我昨天听那个说,国家给这么大的投资,我们是学习6、7年才毕业,要做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创作别人做不到的事情,做别人做不了的,做别人做不好的,一般的医生你就下去了,就是说开展精湛艺术堂,今天下午媒体听,你这一辈子也什么绝活、绝招,都是精湛医术,别人做不了的手术你可以做,别人用一个小时或者半个小时,别人大刀阔斧的开,你只开一个小口就行了,这就是精湛的医术。所以第四军医大学的医生必须要有绝活,你没有绝活就活不了,就是最后绝路,最后绝境,就没有饭吃了,就下舞台。科学研究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我们叫精英论文,目前来讲就是国际上发论文。在国际上发论文跟国内不一样,有人说怎么样,媒体也炒的很多,我是支持的,科学没有国界,是骡子是马在一个背景下看。 </P>
<P>&nbsp;&nbsp;&nbsp; 当然它有他的毛病,毛病我们克服了就行了,就应该有一个标准,所以第四军医大学在三年前一共有七八个科室发论文,今年不一样了我们95个科室在国外发论文,今年发的是400多篇。</P>
<P><STRONG><STRONG>  </STRONG>[樊代明]</STRONG> 我们第四军医大学前身追溯到解放前是国民党中央大学医学院在南京办的满洲医科大学,建国后办校54年来一段曾出现过三次腾飞。第一次是59年,中央政府在全中国评前20个重点大学,第四军医大学是在其中的。第二个是文化革命,解放生产力。第三次是再一次的评选,第四军医大学还在里面,这三次腾飞可以讲对推动第四军医大学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从根本上来讲还属于一种跟踪,所以现在我们在国际上,大致医学的差距30年左右,我们属于跟踪,人家有什么我们赶快学,而第四军医大学就是要腾飞,我们的药品97%是外国人发明的,你该跟什么?所以第四军医大学第四次腾飞就是一个创新时代的到来。 </P>
<P><STRONG>  </STRONG>我们中国的大学在最近一段时期以来,实行全面的扩张,扩张了是一个好事,解决了很多的教育问题,但是同时也造成很多的问题,比如说就业的问题,比如说教育质量的问题,人家50个教育的资源拿出教300、500个学生的质量不会下降吗?教出来的这些人能找到工作吗?好在第四军医大学从来没有扩张,原来是多少个?我们要保证质量,靠什么?一个创新要靠精,保证质量要靠精,现在遇到一个什么问题,我们中央政府,大家知道财经要精简,精简到多少,自己的人员可能精简到一半,原来是四千现在只有两千个,那怎么办?靠什么?还是靠人海战术肯定不行,所以我们这样做,精兵强将,要精,一个顶一个,一个顶两个。两个顶一个就不能要了,一个顶两个甚至更多才能要,所以提出来精品战略,一切都要精。第四军医大学的未来,我们的目标是要把第四军医大学推向国际性的研究型大学,这是我们的目标。</P>
<P><STRONG><STRONG>  </STRONG>[樊代明]</STRONG> 朋友们、大家早上好。今天第四军医大学在这里开精品成果系列展示新闻发布会。之所以我们把它称之精品,我觉得有三点。 </P>
<P><STRONG>  </STRONG>第一点以上三个成果,都是突破性的成果。都是前人至少在我国这个范围之内,没有完成的。这是第一点。 </P>
<P>&nbsp;&nbsp;&nbsp; 第二点它具有中国的自主知识产权,是在中国这个本土上完成的。 </P>
<P>&nbsp;&nbsp;&nbsp; 第三点这些成果不同于其他的成果,它可以直接应用到病人身上,服务于病人,使病人得到福音的三大成果,一个是治肝癌,一个是治肺癌,一个是补充皮肤的,为什么在很短时期内能够拿出来如此好的成果呢? </P>
<P>&nbsp;&nbsp;&nbsp; 这恐怕是新闻媒体的好多朋友给我出的问题,所以今天就试着来回答这个问题。 </P>
<P>&nbsp;&nbsp;&nbsp; 当然我们第四军医大学成果不止这些,我们只是提出两点,刚才我们张主任讲了,第四军医大学实施了精品战略。精品战略所追求的就是第一或者是唯一。精品就是质量上最好的,任何东西都有质量,质量最好的就叫精品。大家知道,最甜的是糖精;最酸的是醋精;最可口的是味精;最令人陶醉的是酒精,为什么是精?因为是最好的,要不是第一,要不是唯一,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方略、这样的战略来办我们的第四军医大学,来建我们的第四军医大学呢?这是我们50多年办校的经验的总结。那么第四军医大学进入到新的时期,跟过去不一样,新的时期是什么?现在全世界都是在一个创新的时代,中国也已经步入创新的时代。为什么要创新?资源那么少、人口那么多,我们如果不走精益求精的道路,煤炭、石油用完了还搞什么?所以要创新。</P>
<P><STRONG><STRONG>  </STRONG>[主持人]</STRONG> 近一个时期以来我们学校刮起了一场刮起了一场“精品风暴”,总部首长和机关及我们学校内外专家都叫好。现在由樊代明校长为大家介绍“五百工程下基层 十大精品上水平”情况。</P>
<P><STRONG><STRONG>  </STRONG>[张英起]</STRONG> 各位朋友上午好。我介绍国家一类生物制品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的报告。30多年过去了,宇航员已经把他们的脚印留到月球上,而我们还在艰苦的努力,有人说研制肿瘤比登天还难。我们看看对人类的害处,在全球每年新增恶性肿瘤1090万,每年死亡780万,在我们中国每年新增肿瘤病人200万,死亡140万。 </P>
<P><STRONG>  </STRONG>恶性肿瘤成为人类的第二大致死疾病,我们与肿瘤斗争的武器有三种:手术、化疗、放疗。手术治疗仅仅是早期没有广泛转移的肿瘤患者,我们的患者作治疗的过程中已经有失去了手术的机会,那么化疗和放疗细胞疗法,在做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杀伤力非常强。手术放疗以后,非小细胞无论用什么治疗,他的30个月的生存期不会超过20%,因此发现毒副作用更强的作品是我们每一个研究工作者面临的问题。早在1975年人们发现肿瘤坏死因子具有特意性杀伤肿瘤细胞的活性,1982年应用基因工程技术成功制备了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在世界范围内抗肿瘤的临床实验。那么我们知道,肿瘤坏死因子,一方面进行抗肿瘤活性,还有严重的毒性,我们能不能提高肿瘤坏死因子的毒副作用。 </P>
<P><STRONG>  </STRONG>我们针对这一坏死肿瘤因子的突变体进行研究,我们对它进行的表达,建立了简易的淳化工艺。他的杀伤、抑制力可以达到60%以上。在合作的工作中,我们发现,改过的肿瘤坏死因子,毒性降低了将近100倍,因为用狗和猴进行的研究,这个使动物的体温升高,而用过这个的动物没有改变。这个说明我们的肿瘤坏死因子与天然的相比毒性有明显的降低。根据上个研究结果,我们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了这个批件,并在以华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为牵头医院的肿瘤医院进行的随即的临床实验发现,在病人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剂量限制性毒性,而且对大众实验体瘤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我们发现化疗加上这个可以达到27%,三期可以达到27.9%,有明显的差异,而对于其他的治疗方法,无效的肿瘤患者,单独应用这个有效率达到11%和15%。 </P>
<P><STRONG>  </STRONG>根据上市研究结果,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颁发了这个证书,而且这个药品已经应用于临床,我们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改造过的肿瘤坏死因子的毒性会低,我们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发现它可以明显的提高诱导肿瘤细胞,另外它还可以提高化疗药物在组织中的富集。 </P>
<P><STRONG>  </STRONG>我们进行了比较,一种是治疗乳腺癌的,另一种是治疗截肢肠癌的,我们所研制的重组改造的坏死因子的有效率在42%。重组改造中的研制前后历经12年的时间,从1992年开始我们开始了率选肿瘤因子的工作,三年以后我们终于获得了高活性、低毒性的突变体,2003年获得了新药证书和生产批文。 </P>
<P><STRONG>  </STRONG>那么重组肿瘤坏死因子得成功研制,解决了肿瘤坏死因子不能全身应用的难题,这个研制成功只有在抗肿瘤研制上一个小小的步骤,那么在研制的同时。我们在新疫苗工作方面做出了大量的工作,在不久的未来我们会筛选出活性更大、毒副作用更小的药品。</P>
<P><STRONG><STRONG>  </STRONG>[惠国强]</STRONG>各位朋友大家好,我向大家介绍的是第四军医大学研制成功的,用于治疗肺癌的国家一类新药重组改构肿瘤坏死因子,它的商品叫“纳克思”。大家都知道,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在和肿瘤的长期斗争中,许多的科技工作者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经过第四军医大学生物技术中心主任张文启教授和他带领的科研团队,十多年的艰苦攻关,我国抗肿瘤基因工程药物研究取得的重大的突破,用于治疗肺癌的国家一类新药纳克思研制成功,该药获得国家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一类生物制品新药证书。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获得上市的全身应用的重组改构肿瘤坏死因子,该药研制成功后获得中国医药科技十大新闻,获得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肿瘤坏死因子是迄今发现的抗肿瘤活性轻的因子。上个世纪的80年代欧美国家曾对其展开临床研究,但是由于毒副作用严重被迫终止,如果降低其毒副作用是成为抗肿瘤药物研制的关键问题。</P>
<P><STRONG><STRONG>  </STRONG>[主持人]</STRONG> 感谢陈志南教授的介绍,下面请惠国强主任。</P>
<P><STRONG><STRONG>  </STRONG>[陈志南]</STRONG>抗体的生产工艺在我们大学,我们实验室,应该说是在国内是最早开展这一项工作的,我们从2000年就开始这样的工作,在十五期间,承担了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的世界产业平台。这个项目是由三个科学院系统和三个大学来完成的,由中科院、医学科学院,和军事科学院,由我们第四军医大学、济南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也是国家六个顶级的这一方面产学研的一些单位来负责完成,我们是作为前头单位,完成了重大专项,也构建了这些重大专项的生产抗体的新的技术平台,这个新的技术平台的话,我们就是用这些动物细胞,把这些抗体的基因表达在这个细胞里面,转移在这个细胞里面。 </P>
<P><STRONG>  </STRONG>还有一类细胞是通过细胞融合的方法,已经分离抗体的功能,所以这一类细胞,我们叫它为工程细胞,我们已经建立这一类动物细胞的工程细胞I到300升大规模培养中试技术平台,在我们国家目前为止做的比较好的有三到五家,在300升以上的大规模的,过去我们产生抗体是用小鼠做的,现在我们产生抗体是跟国际接轨的,合作组建3000升规模的工程细胞产业化技术平台。目前为止是第一个具有上千升以上的细胞产业化技术平台,我们这个也是国家的中试平台,所以我们还肩负着对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和企业进行技术培训的一些重任,到目前为止通过我们跟9个院校、科研单位和48名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我们国家目前为止是唯一的一个中试基地。 </P>
<P><STRONG>  </STRONG>我们到目前上个月为止,我们累计813例,现在已经在全国30几个医院推广,现在这个是17家医院,包括上海同济大学的附属医院,我国我们西安交大的第一附属医院,还有我们第四军医大学,还有陕西省肿瘤医院等等。现在四起临床是由我们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中山医院来牵头。这个项目获得相关专利已经有11项,11项专利已经授权了,还有两项是属于软件制作权,就是我们开发细胞培养有关的这种控制软件。还有三项PCT专业其他的也进入了欧洲、美国、日本的国家,这个项目我们到目前为止已经有45篇。 </P>
<P><STRONG>  </STRONG>被SCI引用有123次获得了0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个工作我们经过了25年,从1982年开始,07年的单抗制备成功,从94年新药申报,99年进行确定,在今年的5月份终于完成这个全过程,我们国家抗体药物的产业化做了一些贡献,再次我们也非常感谢我们的合作单位,成都华盛集团在这一方面做的贡献以及努力。</P>
<P><STRONG><STRONG>  </STRONG>[陈志南]各</STRONG>位来宾、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我继续发布关于国家生物制品“利卡汀”重要工作的介绍。 </P>
<P><STRONG>  </STRONG>刚才我们第四军医大学于国亮主任已经就关于肝癌的发病情况做了简要的介绍。在2006年国家卫生部、卫生统计信息中心发布,肝癌的死亡率是十万分之二十点八七,所以肝癌一直是我们国家乃至世界的第二大杀手,它的治疗效果比较差,手术切除率在30%以下,肝癌移植率也只有5%,但是他们两者有一个最重要的缺陷,就是肝癌非常的容易转移,一年的复发率要超过50%。两年的生存者越22%和22.7%,因此发展肝癌的新的药物是非常重要的,鉴于肝癌临床需求的现状,我们国家发展新药,这个主要有两点,一个各期肝癌,尤其是手术、介入治疗无效的中晚期肝癌,一线治疗药物和化疗药物的联合用药。 </P>
<P><STRONG>  </STRONG>我们第一个主要工作就是1982年起我们获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单抗,其中包括我们一类新药的八个抗体,这些自主知识产权的抗体已经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三项,这是HAB18单抗,这个专利已经获得了国家的专利发明奖,而且已经进入欧洲、日本、美国的发展阶段,第二个工作,我们发现并确定了这个抗体药物新的要点。 </P>
<P><STRONG>  </STRONG>第二个工作是我们单抗筛选人的肝癌组织CDNA表达文库,就是一个针对性的分子,经过基因库的必要,获得了国际公认,经过长期的研究,发现它促进癌症增生转移的作用,我们用这个抗体,就可以抗肝癌和它的转移。 </P>
<P><STRONG>  </STRONG>经过我们很多的研究,抗肝癌的实验,包括体内的动物实验。进而我们确定了这个分子的癌组织库,这个分子在组织中间的表达情况,也又是它的特有性,在胚胎组织只有2.67,在正常组织只有5.18,这个是反映非常低的,在肝癌阳性表达到了66.64%,因此它是一个标志物。第三个重要的工作,就是我们首次解析HAB18的分子胞外段晶体结构,我们发现有一个新的发现要有一定的根据,最重要的根据就是我们找到了它的结构,这个结构已经申请国家发明专利,这个代码结构已经在国际代码数据库进行了注册,大家可以看到,这个图上面蓝色和绿色代表抗体的两个重要的区,这个跟抗原结合的非常重要的部位。下面红色的地方是它的针对性的抗原,就是H18G胞外分子,经过这个分子的弥合以后,我们用氨基酸突变的方法找到了它的表位序,也就是抗体针对抗原的一段安全序列,这个工作也已经进行了专利的申请。 </P>
<P><STRONG>  </STRONG>我们是如何研制这个肝癌单抗药物的? </P>
<P><STRONG>  </STRONG>抗体是一个Y形的抗体,下面有一个FC段,这一段是非常容易产生副作用的,进入人体以后引起抗体的作用,我们首先想到把这一段切掉,这就是单抗,我们来碘131,这个进入人体以后,它能够高度选择性的到达肝癌部位进行特意性的杀伤,主要的药物作用就像生物导弹一样把它定向杀伤,还有一个作用就是肝癌上有很多高表达的分子,他可以把这个靶点限制住。 </P>
<P><STRONG>  </STRONG>这个新药我们是1999年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的临床批文,1999年进入临床,经过一期、二期以后有效率是27.4%,但是临床率是86.3%,就是增加了一个病人治疗以后,不扩大也不缩小,所以控制率还是很高。它的生存率是比较突出的,在24月生存率是43.51%,32月生存率是31.03%。治疗之前是肿瘤非常大 ,治疗后逐渐的缩小,缩小达50%。这位病人肿瘤是长在中间的部位,不能够做手术切除,经过这个治疗以后,肿瘤大家可以看到在CT片上已经消失了。</P>
<P><STRONG>  </STRONG>这个新药我们从99年进入临床,05年经过六年的时间,六年的临床,在05年的4月份获得生物制品一类新药证书,07年一月份获得GMP产品的认证,07年4月份获得放射药品生产许可,07年的5月份上市,那么获得上市以后,扩大应用的治疗,临床控制率和临床有效率也比二期有所提高,临床控制达到90.1%,临床有效达到31%。另外这个新药还有 一个明显的特点,它具有抗复发治疗的作用,我们做了60例,将他们分成两组,一个是“利卡汀”治疗的,一组是不进行“利卡汀”治疗的,治疗后对相比较,由“利卡汀”治疗的一年的生存率提出20.62%。</P>
<P><STRONG><STRONG>  </STRONG>[于国亮]</STRONG> 我发表的新药由第四军医大学技术部研究成功,这个西药属于国家生物制品一类新药,它的商品的名字是“利卡汀”。 </P>
<P><STRONG>  </STRONG>“利卡汀”是肝癌治疗的药品,先就“利卡汀”的重要意义和市场地位、治疗效果、科学效益以及成功的经验等五个方面向大家简要的介绍。 </P>
<P><STRONG>  </STRONG>第一、“利卡汀”的重要意义与产生。我们知道中国、非洲、东南亚是世界三大肝癌发病区域,全球每年有62万人死于肝癌,中国占45%,肝癌发病死亡率高,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但是只有30%左右的病人能够有手术的机会。肝移植是肝癌的根治方法之一,然而在临床上只有5%左右的肝癌病人得到了肝移植。肝癌化疗两年的生殖率也只有22%到27%,针对肝癌治疗相对差的严重问题,我们学校技术部陈教授以及他所领导的课题组,于82年开始肝癌抗体的制备,在国家863等重大项目支持下,通过25年的艰辛苦干,终于取得了八项核心技术的利卡汀证书,在此基础上,我们又得到了成都、华盛集团的有利合作,于今年五月“利卡汀”成功上市,在这里对华盛集团的贡献表示敬意和感谢。 </P>
<P><STRONG>  </STRONG>第二,“利卡汀”的市场地位和特色。它是步入世界标志性行业的成果,是我国独立产权的新型八项药物,它好比生物导弹穿透力强,“利卡汀”是全世界第一个专门治疗肝癌的八项药物。 </P>
<P><STRONG>  </STRONG>第三,“利卡汀”的治疗效果。目前“利卡汀”已经治疗肝癌病人800多例,临床有效率27.4%,临床率达到86.3%。“利卡汀”还可作为恶期肝癌的一线用药,或者是化疗联合用药,它在抗肝癌复发方面也有着较好得疗效。 </P>
<P><STRONG>  </STRONG>第四,“利卡汀”的科学效益。与利卡汀相关的研究内容已经在国际著名刊物上发表科学论文45篇,同时申请了三项国际专利,成果获得了国家进步奖,以“利卡汀”为牵引创造的研究平台成为国家863西安基地,该基地已经成为我国抗体工程科学中心,“利卡汀”的发明人陈教授以贡献突出,与07年高票通过中国工程院院士投降。 </P>
<P><STRONG>  </STRONG>从“利卡汀”研制成功,我们得到的经验是,抓住最重要的问题知难而进,坚持最重要的品格求真务实,用最重要的平台治理市场智慧,把握最好、最重要的方向使研究与产业结合。追求最重要的效益,是造福百姓,提出多项好的成果,希望有志为中国医界发展的朋友积极参与我们的研发,使产学研的成果成为我们企业主力生产点,下面请我们陈志南教授继续介绍“利卡汀”的有关信息。</P>
<P><STRONG><STRONG>  </STRONG>[主持人]</STRONG>&nbsp; 谢谢金岩教授的介绍,也祝贺人造皮肤获得国家产品证书。下面请于国亮主任和陈志南教授先后发言。</P>
<P><STRONG><STRONG>  </STRONG>[金岩]</STRONG> 糖尿病现在发病率也很高,他的并发症就是皮肤溃疡,如果得不到很好的治疗,这个病人有可能需要通过截肢手术进行治疗。 这一产品对糖尿病也有很好的作用。 </P>
<P><STRONG>  </STRONG>经过临床实验。我们总结发现有几个特点,愈合时间加快了。可以有效的抑制复发,而且治疗过程中可以减少患者的疼痛。那么使用起来,操作方面,效果确实是安全的,而且可以替代传统的治疗方法,有很好的市场前景,我们终于研制成功了组织产品,这个项目也是代表着我们国家产业化的水平,那么这其中我们制订了我们国家第一个组织工程产品的标准,是第一个通过国家正式检验的产品,也是第一个被SFDA批准的组织工程产品。 </P>
<P><STRONG>  </STRONG>组织工程皮肤是我们国家第一个组织工程产品,在我们国家组织工程领域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我们产品历经十年研发,对我国组织工程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包括国家相关政策的制定有巨大的推进作用。我们成功研制了这个产品,同时我们在加强相关的基础研究,还有意吸收产品的研发,我们已经建设了组织工程的研发平台,研究其他的器官的生长、发育再生机制,包括多种产品的研制,包括其中的一些干细胞的研究和生物材料的成果转化,我们建立了一整套的研发体系。 </P>
<P><STRONG>  </STRONG>目前我们有一系列的包括角膜、牙齿等等的产品,我们都在开展很深入的研究,其中一些研究方面,不仅在国内还在国外也有很多的突破,引人注目。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将更多的产品逐一的推向市场,向大家展示。</P>
<P><STRONG><STRONG>  </STRONG>&nbsp;[金岩]</STRONG> 在产业化过程中,我们攻克了其中一系列的技术难题包括细胞的培养问题,构建问题,以及寻找模拟皮肤体内生长环境和再生环境的培养条件,鉴定皮肤的保存等问题,我们经过一个一个的难题最后获得成功。要想最终形成一个产品,必须有一个产品的标准,我们在国内制订了第一个标准,也因为如此,我们受邀请制订了我们国家组织工程的分类标准,这个于明年1月1号正式实施。 </P>
<P><STRONG>  </STRONG>03年9月我们经过临床实验以后,获得了批准建立了临床实验。我们选择了国家烧伤治疗最好的原第一军医大学和烧伤患者比较多的西安铁路中心医院,这个产品的使用是非常简单的,这是它的外包装,这个是内包装,这个塑料袋口剪开以后我们可以拿出来,简单的清洗以后就可以放到创面上,就可以促进创面的愈合。这个愈合时间是比较快的,到第六天这一块已经完全有了。这是轻度烧伤的治疗,这个手被烫伤了,而且皮肤的弹性、功能得到了完整的恢复。</P>
<P><STRONG><STRONG>  </STRONG>[金岩]</STRONG> 这个图展示了皮肤的结构,这是可以用到临床治疗的。我们制备这个皮肤正是包含这两种,必须知道发育和再生过程,它的观念是提供细胞的相互作用。所以在比较利用这个细胞间的相互作用这是一个标准的流程,我们先将细胞构建,第一天可以形成皮肤的成前细胞,到第三天可以形成表皮细胞,我们拿出来放在表面,让它在上面生长,并且和前面的细胞相互作用,到第五天形成一个初步的结构,然后改变它的培养方式,到第十天就形成一个产品,这个就可以用了。 </P>
<P><STRONG>  </STRONG>这是一个组织结构,是和自然的皮肤相同的皮肤。下面是真皮层的结构,要用异体细胞才可以大量的生产,我们研究这个产品的成本非常低,它的临床应用免疫性大大降低了,接近自体性,这个产品除了包含有皮肤的细胞之外,我们进行监测,还具有丰富的生长因子。 </P>
<P>&nbsp;&nbsp;&nbsp; 这个工作结束了,才能真正服务于患者,那么下面有更漫长的工作等着我们去做。</P>
<P><STRONG><STRONG>  </STRONG>[金岩]</STRONG>&nbsp; 由于皮肤是位于体表的,而且是身体最大的器官,经受到损伤后导致溃疡的每年达到500万人,其中300万人需要皮肤移植。我们认为最好是由自己的皮肤移植,大家知道这样需要二次手术,所以很多情况下很难,另外可以使用异体皮肤,而且需要一些辅料的方法进行治疗,因此寻找新的方法是我们这些领域研究的对象的追求和目标。80年代还是用异体皮,用塑料进行治疗,进入90年代,由于生物技术发达了,出现了生物合成材料,到21世纪的初期真正出现了组织工程皮肤,这一技术率先在美国得到突破,美国也是在这个领域在全世界领头的一个国家。</P>
<P><STRONG>  </STRONG>我们国家各级政府和各部门对组织工程的研究的开发一直给予很大的支持,98年就确定了重点项目,1999年973立项,02年“十五”863立项,07年发改委设立了组织工程产品产业化,在我们国家第一批组织工程立项,对四个产品进行了支持,目前的这个皮肤项目也是在我们国家成绩最突出的一个项目。经过我们多年攻关,终于研制成功了我们国家第一个组织工程产品--安体肤,这个是和艾尔肤组织工程有限公司产学研长期合作的一个很好的典范。早在98年就起动了组织工程皮肤的研发工作,01年我们成功制备了组织工程皮肤病完成的动物实验;01年我们获得了组织工程皮肤颁发的证书。这个在研发过程中受到我们国家和各部门的多项科研经费的支持,包括863计划及第四军医大学重点项目的支持,以及国家科技部的支持,我们还感谢陕西省和西安市给我们的大力支持。</P>
<P><STRONG><STRONG>  </STRONG>[金岩]</STRONG>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感谢大家的到来,下面我代表第四军医大学和陕西艾尔皮肤组织工程有限公司,向大家汇报我国第一个组织工程产品——组织人造皮肤。(金教授结合现场PPT进行专业阐释) </P>
<P><STRONG>  </STRONG>器官移植已经出现了,这张图片显示这个患者经过移植以后他露出满意的笑容,我们看到在我们国家移植的情况是怎么样的,每年有50万个患者需要移植,但是,我们可以寻找到的仅仅有5000多个,这个数字说明我们大量的患者得不到移植,他们的身体健康将受到威胁,这个情况是全世界目前共同大家认定的情况。 </P>
<P><STRONG>  </STRONG>以我们国家为例,包括我们国家的角膜、骨髓、肝脏、心脏移植以及其他很多人体器官移植的患者成千上万,但是没有足够的器官给他们提供治疗,很多患者没有得到治疗,目前将近1%的患者可以得到器官移植治疗,如何解决这个情况,这是一个困扰我们医学界和科学界的问题,正是因此组织工程技术和这个学科的发展,使我们找到有效的发展途径,他是生命科学发展史上又一个新的里程碑。这一技术和学科的发展,不仅将为整个医学产生巨大的影响,而且将改善人类生活的质量。</P>
<P><STRONG>  </STRONG>它基本的原理是这样的,我们制备一个组织器官,那么我们获取这个组织器官的少量的组织,将提供最关键的成分分离出来,让这个细胞重新制造一个器官,我们想制造一个皮肤的话,指甲盖大小的一块就可以制造足球大小的一块皮肤,如何实现这么大一个制备呢?我们必须通过细胞的移植,我们必须重组这个细胞,从而构制一个组织器官出来,光这样是不行的,我们还必须进行培养,让细胞相互作用,让细胞生长,最后获得一个器官,再送到临床和医院为病人服务,这是基本的原理,也正是这个技术的发展使各个政府和科学家,对这个研究投入很大的精力,而且几乎人体涉及到每个器官都在研究,我们哪一个器官有了破坏,都可以制备一个组织器官来替进行换掉。</P>
<P><STRONG><STRONG>  </STRONG>[赵铱民]</STRONG>&nbsp; 结合社会的需要,这一项研究在战略上已经取得的初步成果,在国内外先后发表文章200多篇,获得多项国家与军队的科技奖励及申请了12项国家专利。我们相信,在今后我们还将源源不断的向社会上提供更多、更好的组织工程产品,我想有关的人造皮肤的最详细得计划,我们还是请金岩教授给我们做报告。</P>
<P><STRONG><STRONG>  </STRONG>[赵铱民]</STRONG>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欣喜的看到,我们团队的领军人物金岩教授今年只有44岁,他所带领的团队平均年龄不到35岁,这样一支年轻力强的队伍在我国成为世界上首位极少的掌握这一项技术的国家之一。金岩教授32岁的时候被我们学校破格晋升为副教授,他是我们皮肤组织工作的首席负责人,承担了国家重点课题11项,他还先后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军队和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六项,主编专著三部。金岩教授刚刚申请的国家杰出青年资金已经获得批准。我们感觉欣慰的是,陕西艾尔皮肤组织工程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杨震国为代表的进军高科技领域的企业家,他们凭着自己的真知灼见对我们刚刚露出头角的研究给予了很大的帮助。经过不断的努力,今天他们也终于获得了成功喜悦,这是产学研结合得成功典范,也是我国走自主创新之路的良好模式。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在此我还很荣幸的告诉大家,除了人工皮肤之外,我们还在组织工程方面,特别是在软骨、神经、角膜和牙周组织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我们口腔学院在未来的组织工程方面,正在取得一些重大的突破,我想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还将向朋友们发布这样的好消息。</P>
<P><STRONG><STRONG>  </STRONG>[赵铱民] </STRONG>尊敬的各位媒体朋友们,还有网上的朋友们、听众朋友们大家好,组织工程研究是运用生命科学与工程学的原理与技术,通过组织细胞,经过分离以后与可降解的生物材料相结合,组成具有生命活力的组织器官,实现人体器官的永远性替代,一会儿我们将看到活力人造皮肤,这是我们组织工程领域里面第一个获得的国家证书,此时此刻我和所有的同志一样,对负责这一项研究的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和他的研究团队,以及对该项研究投资巨额风险资金的陕西艾尔肤组织工程有限公司,表示由衷的敬意!你们为我国组织工程做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贡献。</P>
<P><STRONG><STRONG>  </STRONG>[主持人]</STRONG> 首先请赵铱民院长和金岩教授先后介绍。</P>
<P><STRONG><STRONG>  </STRONG>[主持人]</STRONG> 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领导和专家有:中国工程院院士,第四军医大学樊代明校长、政委孙长新少将、王茜部长;机关、系及附属医院有关领导:于国亮、惠国强、赵铱民;三个项目负责人:陈志南、张英起、金岩。 </P>
<P><STRONG>  </STRONG>朋友们,第四军医大学以出色的思想政治工作,强大的学科整体实力及精湛的医疗技术而著称,早在1959年就被中共中央确定为全国20所重点大学之一。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合校20多年来,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医学奇迹及尤其是今年以来,学校实施实精品战略,刮起了一场“精品风暴”,大大推进了建设国际先进的研究型军医大学的进程。一是获得国家第一个五个一工程注册证书的人造皮肤,稍后由金岩教授给大家介绍 。二是获得国家一类证书的新药叫"利卡汀",由基础部于国亮主任给大家介绍;由药学系惠国强主任介绍国家一类新药重组改构肿瘤坏死因子情况;“五百工程下基层 十大精品上水平”的情况,由樊代明校长为大家介绍,最后我们也感谢媒体。</P>
<P><STRONG><STRONG>  </STRONG>[主持人]</STRONG> 尊敬的各位新闻界朋友、同志们: </P>
<P><STRONG>  </STRONG>首先允许我代表学校中国工程院院士、第四军医大学樊代明校长、孙长新政委,对各位新闻界朋友参加今天的精品成果系列展示新闻发布会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P>
<P><STRONG>  </STRONG>今天我们召开这个会议主要是第四医大学科研领域连续有三项科研课题在这里实现了重大成果的突破,这几项成果使军医大学很好造福于患者,我们学校近一个时期以来,刮起了一场风暴叫做"五百工程下基层,十大精品上水平",这场上水平的风暴刮得上下内外较好,怎么一个好法,一会儿我们校长会告诉大家。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媒体朋友有:新华社、中国新闻社、人民日报、解放军日报,光明日报、健康报、科技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中央人民广播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陕西人民广播电视台,陕西电视台,陕西日报、西安电视台 、西安晚报、三秦都市报,新华网、搜狐网,中国广播网,中国西部网等等。</P>
<P style="MARGIN: 0px"><STRONG><STRONG>  </STRONG>[新闻发布会]</STRONG> 第四军医大学精品成果系列展示新闻发布会即将开始。中国广播网将进行视频、图片和文字的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P>
<P style="MARGIN: 0px">&nbsp;</P>
<P style="MARGIN: 0px">&nbsp;</P>
<P style="MARGIN: 0px"><BR>&nbs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