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4月29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云听围绕第28个世界读书日推出首届“听见经典·全民共读”活动,邀请爱读书的你,畅听经典好书。
以经典赋能美好生活
  移动互联网时代,刷新闻、看短视频成为用户最日常的娱乐消遣。文化经典还能吸引用户吗?
  答案是肯定的。
  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知来处,方能明去处。面对纷繁芜杂的信息化社会,面对被人工智能加速迭代的生活方式,我们重读经典,回溯过往,从中汲取精神养料,才能向着更加开阔的天地奔涌而去。
  而当经典与互联网相结合,其强大的内容穿透力与文化传承性,足以穿越时空。
  近年,在媒体融合背景下,诗词、画作和典籍等中华文化经典通过多元文化视角的解码、跨圈层运作的文化策略和多种形式的跨界演绎,推动传统文化节目频频“出圈”:《只此青绿》以古典舞蹈再现山水画之美,《中国诗词大会》展现当代人对古典诗词的热爱,等等。
  从数据上说,移动互联网时代,大众也并未远离文化经典、知识,而是有广泛的需求。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达10.4亿,成为第一大互联网应用,网民使用率为97.4%,其中,收听网络音频节目学习知识的比例超30%。
  可以说,新时代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刻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日常生活,焕发出当代价值和永恒魅力,也点亮了中华文化的自信之灯。
  最近发布的《中国网络视听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2022》认为,文化价值是滋养网络视听高质量发展的必然内涵。各平台应充分发掘中国历史中的经验和智慧,传承文化基因,为人们的精神生活提供价值导向。
  然而,在商业社会中,新媒体传播受到“快餐文化”影响,表现出“娱乐至死”的倾向。“短平快”的新媒体产品涌入市场,不仅令我们越来越难以有耐心地深入理解成体系的知识,也极大挤压了文化经典在互联网传播的空间。
  此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整体性特点,在新媒体传播中,一些平台为了追求流量进行选择性传播,导致文化内容被“断章取义”;而传播形式过度娱乐化、商业化,也弱化了经典固有的内涵,与传播初衷背道而驰。
  当此之时,云听以“经典”为根,深化“听见经典”内容IP,是应时代之需、应人民之需。
以创新传播经典
  三年来,云听以匠心致初心,以追求长期价值为导向,精磨细研打造“听见经典”系列。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精”的品质追求,促使云听成为引领在线音频行业健康发展的扛旗者。
  经典作品源远流长,在历史的长河中经过岁月沉淀历久弥新,是国人学习知识,获得文化滋养,汲取精神力量的源泉。传播优秀文化,让经典焕发生机,是主流媒体平台的责任。云听深耕“经典”,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以弘扬经典为目标,用“三招”创新经典传播方式。
  一是,以独家版权、精准运营为抓手,甄选内容、活化经典。
  2022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总经理室正式授权央广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由云听独家经营总台广播频率直播流和音频节目版权。与此同时,云听与权威出版社、专业内容机构达成广泛且深度合作。
  此次读书节,云听联袂李洱、何辉等知名作家发起“好书推荐官”品牌项目,并充分利用 “听见经典”“云听书场”系列IP效应,实现有声书资源垂直化运营。
  云听还推出“云听好书节·福利大放送”活动,挑选《红楼梦》《鲁迅小说全集》《呼兰河传》《人世间》《基督山伯爵》《海底两万里》等经典作品免费畅听,以此引导和培养“听书也是一种阅读方式”的用户认知。
  二是,坚持用户思维,提供多样化、差异化、个性化的经典有声作品。
  针对不同人群的差异化需求,云听进行分类聚合、产品化包装和新媒体化投送。
  “红色经典”系列联合学习出版社,共同推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等高品质党建类有声作品;
  “听见经典”系列从用户需求出发,陆续上新“名家系列”“文学作品中的四季”“春日读诗会”等专区,精选名诗名篇名作,带领用户沉浸式体验四时之美;
  “文学奖经典”细分为“茅盾文学奖”“老舍文学奖”“‘五个一工程’奖”等;
  “名家经典”以作家为维度推出“老舍经典作品”“冰心经典作品”“叶圣陶经典作品”等;
  专为儿童和青少年群体打造了“儿童文学经典”“课本经典”“童谣经典”等主题系列。
  三是,拥抱技术,创新表达,为用户打造听觉盛宴。
  “听见经典”系列秉持“思想+艺术+技术”的创作理念,由于芳、敬一丹、白岩松、康辉、撒贝宁等总台主持人和李野墨、王明军等知名演播人精心演绎,并依托云听自主研发的“AI一体化应用平台”和中文在线诵读评测产品“云听朗读评测”系统,推出“经典共读”朗读打卡活动,让用户在云听实现从“听经典”到“传诵、传承经典”的交互新体验,在语音互动中感受经典文学魅力。
  2022年,云听开启三维声技术“首秀”,将菁彩声技术(具备个性化选择和交互体验,观众可以按需定制更适合自己的音质)应用于《韩美林艺术随笔》《怪怪奇小怪》《神雕侠侣》等内容的生产制作,用“菁”彩感受精彩,让高品质的声音为经典之作传播赋能。
  目前,“听见经典”系列已推出150余部有声专辑,包含13000余期音频内容。通过云听车机端、智能穿戴终端、华为鸿蒙服务卡片和小米小部件等“轻应用”,经典之音实现全场景覆盖,累计收听量超过3.1亿次。2023年初,云听推出的“听见经典·名家系列”音频专区,仅一季度就实现触达人数破亿,收听量近5000万次。
以声音赓续中华文化
  文化继承是文化创新的基础,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中华文化历经上下五千年而文脉不绝,根本在于一代代华夏子孙继承经典、薪火相传。
  立足优秀传统文化,以互联网为媒,云听打造“听见经典”内容版块,让经典作品在新媒体时代重放光芒、破圈传播。但是,云听做新时代文化传承者、发展者的脚步并不止于此。
  云听以中华文化传承为脉,发起“中华文化有声库”大型国家文化工程,这是首个由国家级声音新媒体平台推出,为全年龄段用户打造的,集有声经典诵读、听学互动为一体的文化传承项目,旨在打造国内市场上收录最全面、制作最精良的“中华文化有声库”。
  “中国节气大会”打造声音里的二十四节气,展现中华农耕文明的智慧;
  “听懂中国名画·山水之间”音频节目,走进山水之间,带听众了解山水画的历史厚度;
  以主流内容传递主流价值,以声音传承中华文化,这既是云听于在线音频市场进行差异化发展的主动战略选择,也是国家队的使命担当。
  作为总台音频新媒体平台,云听在竞争中谋发展,在发展中求突破,既守正又创新,以声音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创新者和传播者,构筑了国家主流声音的文化版图,走实了广播转型的融合发展之路。
编辑:王铮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