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哈尔滨7月19日消息(记者马俊玮)7月17日上午,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横道河子镇骄阳似火,滨绥铁路线上的温度已超30℃,被阳光炙烤的钢轨像镜子一样,晃得人睁不开眼。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牡丹江工务段横道河子线路车间主任李延伟,眯着眼蹲在钢轨旁,带领十几名工友在滨绥铁路上进行线路整修作业。他们的衣服早已湿透,贴在背上,像刚从水里捞出来。
线路整修作业(央广网发 席凯 摄)
滨绥铁路始建于1898年,起自哈尔滨,终至中俄边境城市绥芬河。作为中国东北地区铁路网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滨绥铁路不仅是连通亚欧大陆的重要铁路通道,更是一条拥有逾百年历史的文物铁路。目前,该铁路日均发送旅客约5000人次,承担着大量木材、煤炭、铁精矿等货物的运输任务。
“我们负责的工作主要就是养护维修好这条铁路,天热也好,天冷也罢,一年四季风雨无阻。”李延伟说。
进入暑运,滨绥铁路列车密度大、荷载加重,钢轨几何尺寸变化快,容易造成列车运行不平稳等问题。为了让暑运列车跑得更稳、更安全,李延伟和工友们每天都要对滨绥铁路进行养护维修。
职工们在高温下作业(央广网发 席凯 摄)
“我们平均每天都要在现场干六七个小时,铁道线上没有遮阴的地方,一晒就是一天。”李延伟说完拿起道尺检查着线路的高低、水平,再拿着小锤挨个敲扣件,通过听声音判断有没有松动。确定好位置后,其他职工迅速行动,松开扣件、调整轨距、复紧扣件,作业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今年23岁的线路工耿尧第一年参加工作,这也是他参与的首个暑运,第一次经历高温“烤”验,耿尧有些不适应。
“虽然这几天天气炎热,但为了不被晒伤,我们还是得穿着长裤、长袖全副武装,车间还给我们准备了绿豆水降暑。”耿尧指着旁边的大桶说道。
耿尧抬起一台内燃捣固机,扑面而来的热浪混着浓重的柴油味,熏得他有些发晕,汗水瞬间涌出。这份夏日里的高强度作业,显然让这位新手措手不及,动作间透着一丝慌乱。
“这点热就受不了了?腰用力,重心向下压,顺着机器那股劲走!”李延伟一眼看穿了小伙子的窘迫,上前指点。旁边正作业的工长刘长清将镐头精准地贴向石砟,节奏时快时慢,轰鸣声中石砟渐渐变得紧实。豆大的汗珠顺着刘长清黝黑的下巴滴落在滚烫的钢轨上,“滋啦”一声便化作白汽。
检修钢轨(央广网发 席凯 摄)
太阳越升越高,轨道间的机器轰鸣渐渐平息。“捣固完成,准备复检!”李延伟一声令下,拿起道尺带队开始测量。钢轨在烈日下白得晃眼,他不得不眯起眼,调整着观察角度,强忍着扑面而来的灼人热气,一丝不苟地推进。
“最开心的事就是听见列车‘哐当哐当’过去,稳稳的,不响不晃,那我们的工作就值得了。”耿尧拿起水壶“咕咚咕咚”大口喝着水,头发像刚洗过一样。
2小时后,李延伟和伙计们收拾了工具准备返程,远处,一列列车正呼啸而过。夏季的横道河子是不少游客打卡的目的地,旅客们趴在车窗前一边观望风景一边赞叹,然而,那绿意葱葱的林海间,还有一队被阳光拉长的身影,为列车的平稳开行保驾护航。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