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规划师李佩珍,原本打算在厦门待一年,乡村营造的合作项目一结束就回台湾。她自己也没想到,这一待就已近10年。

“这里的土地会黏人,现在,我的心已被牢牢黏住了。”李佩珍在各种两岸交流的场合,如此说道。

有一群年轻人,他们自对岸来,与当地青年一起融入乡村振兴的大潮,筑梦于厦门的乡野,就此扎下根来。

近日,首届海峡两岸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论坛在厦门召开,许多台湾青年和大陆小伙伴一起,讲述互相拥抱共同追梦的故事。围绕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厦门这些年不断在各领域推进两岸融合,培育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模式。而在田园追梦中,越来越多的台湾青年发出感慨:在大陆找到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的答案。

“对脚下的土地投入的情感有多深,路就能走多长。在大陆这片土地上,我们的‘乡愁之路’还要一直走下去。”李佩珍接受记者采访时笑道,“希望能把我们在大陆找到的乡愁,告诉两岸更多的人。”

追梦圆梦

把“空壳村”变为网红村

乡野中,万物正生。海沧青礁院前社,李佩珍牵着几条她收留的流浪狗,从一栋小木屋走出,笑盈盈道:“欢迎来我们村,还不赖吧。”

这是个一度面临拆迁的“空壳村”。北宋建村至今,也曾有过“祖孙五代三尚书”“一村二十四进士”的辉煌,但在城市化浪潮下,年轻人放下农具纷纷去了城里。古厝逐渐破败,村道上长起荒草,随处是鸡屎鸭粪,空留老人和孩子。

如今再进村,已大变样。阳光下怒放的花朵,洁净的水泥小路蜿蜒,村道旁竟有亭台水车荷塘风景,蛙鸣鸟语伴着村民悠然的说笑。昔日荒芜的闽南古厝,成了社区书院;闲置农田物尽其用,被开发为“城市菜地”,吸引来很多城里人;整天围着灶台田地转的婆婆妈妈们“组团出道”,成了村庄代言人。

李佩珍在村里一住就是9年。青礁于她,早已从“你们村”成为“我们村”。在台湾有15年社区营造经验的她,2014年来到青礁,开始了“陪伴参与式设计”,和村里年轻人一起,为守住“闽南进士名村”的乡愁,展开重建青礁的筑梦计划。

村民时常看见,这位来自台湾大学的规划师,戴顶草帽,挽着裤腿,扛了锄头下到地里,和大家一起开垦荒地,清理杂草丛生的猪栏鸡舍,在宅前屋后培土种花。以景观更新为途径,发展近郊乡村生态体验农业,短短两三年,“空壳村”成为“网红村”。

两岸知名音乐人、画家常到村里采风写生,每年前来观光的游客达数万人。留住乡愁的同时,产业也随之而来。台湾“凤梨博士”黄来裕慕名来到村里,开设凤梨酥观光工厂,台胞进村开起客栈,陶艺馆、农家餐厅、民宿等产业风生水起……日本东京大学特意发出邀请,请李佩珍和村里年轻人分享青礁重建的成功案例。

从“很难做”到赤土成金

“你要去赤土?那个村‘很难做’。”台湾青年王嘉麟,2021年准备以陪护式驻村规划师身份,驻扎海沧洪塘赤土社时,同行如此提醒她。

这个天竺山脚下的村庄,以水稻种植为主,种植模式单一,年轻人纷纷离去,村落日渐落寞,一度成为贫困村。留守村里的年轻人,也曾有过改变家乡的尝试,不太成功。

“先造人,再造物。”王嘉麟和小伙伴将台湾社区总体营造经验融入赤土社,每天和村民闲聊,首创了整个海沧区“绝无仅有”的村民表扬大会。“我们渴望认识村民,也渴望让村民认识我们,了解我们正在做什么。”

85岁的陈阿婆,成为王嘉麟入驻赤土后,结识的忘年交。阿婆的子女都在外务工,她一人留在村里,身体硬朗的她总想找点事做。村里有不少闲置土地,王嘉麟有了灵感,找来村民商量。在她的倡导下,村里开办起七色豆合作社,将闲置地分到村民手中,重新利用起来。农业专业技术人员被请进村里,指导大家种植油菜花、花生等农作物。陈阿婆也分到一块20多平方米的田地,种上青菜、冬瓜,阿婆笑称“这是我的宝地”。

村里阿婆回忆起从前。她们还不是阿婆时,穿着花衣服,欢快敲打着西鼓,这是她们的美好时光。王嘉麟和小伙伴默默记下了,把当年为阿婆们培训西鼓的老师重新请回来。久别重逢,阿婆们惊喜异常,抱着老师热泪盈眶。在大家的鼓励下,赤土婆婆重建西鼓队,再拾当年的快乐。这群笑嘻嘻的开心婆婆成了赤土招牌。

“想要村庄发展得好,关键要解决村民的实际需求,让大家劲往一处使。”王嘉麟听村里小朋友说希望有个安静读书的角落,她挨家挨户拜访村民,询问他们的想法和意见。10多户村民主动无偿让出空间,老厝被改造成赤土公益书院,书香满溢,成了全村孩子的大书房。

李佩珍为赤土社的乡村营造想了句口号,“你我连心,赤土成金”。如今,这片土地真的已“成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口建起乡愁公园,陶瓷艺术馆、寻味赤土农家乐、七色豆农园等产业稳步发展,研学观光日渐红火,这个曾经“很难做”的村庄,成为集农业、文化、旅游于一体的乡村振兴示范村,不少村民的收入翻了好几倍。

寻根扎根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

李佩珍始终难忘一段令人感慨万千的往事——1987年,台湾开放赴大陆探亲。“正读高中的我,看着父亲奔忙着回山东老家开展协寻工作,随口问道,‘爸,我的奶奶长什么样子啊?’父亲当时停顿良久,才回答‘不记得了……’。”李佩珍眼眶泛红,“是什么样的离别,能让人忘记自己母亲的容颜?”

“所幸后来两岸往来频繁,一湾浅浅的海峡再也挡不住我们回家的脚步。”2000年开始,李佩珍频繁往返两岸,到大陆旅游。9年前,机缘巧合,李佩珍来到厦门,成为驻村规划师,参与大陆的乡村振兴,从此长住不走,“我们想寻到自己的根”。

在众多关心乡村振兴的专家学者和机构的倡议下,2019年,大陆第一家以台湾青年为主体的慈善组织——海沧区海峡城乡发展基金会成立,李佩珍出任理事长。从一个人到一群人,再到一个团队,60多位台青加入,深入到一个个村庄里。

王嘉麟就是其中一员,从院前社、芦塘社到赤土社,如今她去了更远的大西北参与乡村建设,“我是因‘寻根’而‘扎根’这里的。”

一直渴望到大陆寻根的王嘉麟,第一次走进厦门村庄,看到一个阿婆梳着两个小辫,坐在妈祖庙前对她微笑,“一股久违又熟悉的淳朴温暖包围了我,这就是祖先出生、长大的地方。”很快,她举家从台湾迁到厦门,女儿在青礁小学读书,丈夫陈信玮在青礁开起“古意烘焙坊”,成为小有名气的“网红打卡点”。

烘焙坊海蓝色外墙上,印着余光中的诗句: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陈信玮说,“这里也有我的乡愁。”

留住乡愁,游子回家

在赤土,李佩珍问一位阿婆,“你觉得现在最大的不同是什么?”阿婆说,住岛内的儿子,原先一两个月回一次,现在每周都回来。

阿婆的回答,出乎李佩珍意料,“我突然明白,乡村文化振兴,需要的不仅仅是资本下乡,更是乡贤回家。”

李佩珍和台青小伙伴,每入驻一个村,就开展“培根计划”。跑档案馆图书馆,探访村民耆老,翻看泛黄古籍,采集风土民情,挖掘梳理村庄历史图谱和文化脉络,追寻每一栋古厝背后的先人故事。

“以前,我们自己都不清楚原来村子有这么久的历史,这么多的故事。”村民们也惊异于自己脚下这片土地的深沉厚重,开始循着长辈记忆、先人遗迹,复原村庄历史。芦塘书院、光裕堂、举人楼、乡愁馆、大夫第、学仔埕……数十座历经百年风雨的古厝,逐一得到修葺,焕发新的活力。

越来越多村民,真正“走出小家,共建大家”,参与村里公共事务;越来越多乡贤,重新返乡,找到乡村的新天地。李佩珍说,“当构建起对脚下这片土地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自然就留住了乡愁,离开家乡的人们便会‘回家’。”

让李佩珍没想到的是,“培根计划”有了意外收获,“我们帮村民扎下文化自信的根,团队中来自台湾的青年也扎下对这片土地认同的根。”

“90后”台湾姑娘徐如仪,只身飞到厦门,参加李佩珍团队的面试,“对岸是怎样,我要亲眼来看看。”被这片土地所吸引,随后她把父母也接了过来,在海沧安家。台湾陶艺体验馆、台湾布丁牛轧饼馆、台湾牛樟芝养生馆、台大兰园……许多台青带着他们的创意和项目进到村里,浓浓“台味”成为厦门乡建乡创的一大亮点。

“如同离家的乡贤,纷纷重返故土,我们不也正是离开故土多年,终于回家的乡贤么?”李佩珍动情说道。

【记者手记】

相互拥抱的无限能量

李佩珍刚到青礁时,陈俊雄远远见她进村就溜。一个是台湾大学来的规划师,一个是当地合作社留守青年的带头人,李佩珍笑言,“初见时,并不合拍”。

“村庄是个熟人社会,突然有陌生人前来,村民们本能地会和你‘互相打量’。”李佩珍租了民房,住进村里,不再文绉绉说话,穿着牛仔裤,在榕树下盘腿坐下,和乘凉的阿公阿婆用闽南话聊家常。

到了饭点,李佩珍端着饭盆到公共食堂,和合作社的年轻人一边吃大锅饭、抢鸡腿,一边聊“几点出工”。村民曾流传一个笑话:看见李老师在村路上狂奔,就知道吃饭时间到了。不过很快,李佩珍便发现,饭点到了也不用再狂奔,这群年轻人会先给她“夹好一大碗好料”。

初二就辍学的陈俊雄,已是金牌讲师,时常受住建部邀请到全国各地分享乡村营造经验。但第一次,他拿着麦克风时,手抖得像筛糠。李佩珍陪他一起,打磨出演讲词,在树下一遍遍练。

想要改变村庄的命运,陈俊雄带着村里留守的年轻人,开启复兴家园的新探索。“曾经一群‘事不关己’的留守青年,为了家园,展现出惊人的力量,短短几天就把沿街私搭乱建的猪圈鸭舍厕所拆了个干净。”有丰富社区营造经验的李佩珍,被他们深深打动,“听他们喊出‘我们变了,村庄就变了’的口号,我决定不走了。”

这些年,越来越多的“李佩珍”,从对岸而来,和当地年轻人一起,筑梦于厦门乡野中,把一个个“空壳村”“拆迁村”变成富美新家园,为两岸融合发展提供了一个个鲜活的乡村样本。

村民们很感谢这些台青小伙伴,把他们当作自家孩子,做了好吃的,常会叫他们过去。“事实上,我们从心里感激村民。大陆给予我们追寻梦想、施展才华的机会和空间,而这些待我们像亲人的村民,让我们找到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的答案。”李佩珍说。

李佩珍总会说起第一次进院前的场景。一个大雨倾盆的夏天,她一脚踏进泥里,好不容易拔出来,却扯断了凉鞋鞋带。“这里的土地会黏人”,李佩珍说,“回归祖辈的家园,我们正奔赴一场心灵融合的旅程。”

从“互相打量”到“情同手足”,两岸青年相互拥抱,正迸发出无限的能量。(詹文)

编辑:邬眉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