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导报讯(记者 吴舒远 通讯员 庄鹭欣 邓明)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厦门市集美区把人才作为“源头活水”,多措并举“引智下乡”,探索“乡村人才振兴”的集美路径。

人才保障培育高素质农民

黄澄澄的脐橙、沃柑挂满枝头,飘香四溢。这是日前集美区后溪镇许庄后林果园里的场景。

得益于集美区农业农村局“高素质农民培训班”的学习收获,青年果农刘华专打理的果园,不仅实现了增收增产,也拓展了新媒体渠道销售思路。“高素质农民培训班,不仅给予我们新型农业种植技术支持,还让我们开拓了眼界,打通了渠道。”刘华专说。

举行“高素质农民培训班”,正是集美区农业农村局助推乡村人才振兴的生动实践。

加快农村产业发展人才培养提升,集美区农业农村局结合当地特色农产品,依托厦门兴才学院在省内首设的直播电商专业及在厦门软件园三期千坪实训基地,首次承办集美区高素质农民培训班,培养新型农村人才。两期培训班顺利开展,共计137人次参加。

集美区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介绍,这些高素质农民还将发挥“领头雁”作用,向周边的农户传授新知识,帮助他们增产增收、创业致富。

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集美区还制作下发《集美区2022年服务乡村振兴培训目录》和《集美区服务乡村振兴教育读本》,举办项目制培训班62期,共培训1970人;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累计开展各类技术培训105场次,共计培训3512人次;举办科普下乡活动65场,惠及2000余人次,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引智下乡推动产学研融合

风吹过稻浪,一株株水稻长势喜人。金秋时节,位于集美区后溪镇坂头林场的深山之中,近百亩水稻实验田迎来丰收。

后溪镇党委引进厦门理工学院团队等高校和本土生态科技企业“万嘉清水”等社会力量,统筹推进土地改良。经过近一年的努力,许庄共拓宽可种植水稻土地面积92亩,预计可实现亩产800公斤,让撂荒地重新变为良田。

作为集美区乡村振兴的又一项目,双岭村“引智下乡”系列活动——集美区灌口镇首届休闲农业发展规划设计大赛及《“岭”路》双岭村乡村振兴主题图鉴摄影活动成功举办,打响了休闲农业品牌,助力村财增收,积极打造乡村振兴富民强村“集美模式”,打好人文集美、学村文化、乡村振兴“组合拳”,共建两岸乡村振兴人才交流圈。

作为厦门全市高校、高新企业最密集的行政区,集美区积极实施“引智下乡”,推动产学研融合。集美区农业农村局在全市率先成立了乡村振兴专家智库团队,整合辖区高校专家资源,建立了“一校一村一区领导一部门”挂钩联系机制;启动高校产业技术联盟,与高校签订合作发展框架协议,吸引12所高校助力乡村振兴。

集美区持续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成立技术孵化机构,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其中,集美大学“蚝壳惠民”项目又是另一个成功的探索。以牡蛎壳为原料,制成土壤改良剂,用于酸性土壤和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改良,实现变废为宝。

如今,集美大学“蚝壳惠民”项目组已与110户困难农户签订协议,为困难农户免费提供为期3年的土壤调理剂产品,并派技术人员指导使用,帮助农民提高收入。仅在灌口镇东辉村,通过专家指导、改善土壤成分,就实现了无核荔枝每亩增收3000多元。

此外,集美区还积极组织实践活动,拓展引智渠道。与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合作开展两岸大学生乡村振兴实践活动,为双岭村、田头村发展把脉定向,形成文创产品、建筑设计和调研报告等实际产出;以乡愁为纽带为两岸青年创新创业搭建平台,引导两岸青年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显身手;实施后备力量“提质扩容”计划,从青年创业者等群体中挖掘动员人才助力乡村振兴,目前储备后备力量200多名;建立“乡土人才资源库”,将高校、企业等各类人才登记入库,助推农业经济发展、提高乡村治理水平……

以人才为龙头,一条具有集美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正越走越宽。

编辑:邬眉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