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林健华 通讯员 黄静怡 邵叶儿)两大国际文化名片,首次合体亮相银城。12月10日,第十一届厦门(同安)苏颂国际文化节暨第七届厦门(同安)朱子国际文化节在同安区县衙旧址开幕,以“历史自信与守正创新”为主题,线上线下专家研讨两大文化精神内核,集中亮相一批文化阵地和文化产品,多维展示闽学源头文化特色。

本次活动由厦门市委宣传部、厦门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指导,同安区委宣传部、同安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集结200余名专家学者、嘉宾代表参与,广收四方贺信。

线上线下结合

论道历史文化内涵

开幕式上,一系列闽南文化宣传阵地“官宣”——海峡两岸家风家谱研究中心、闽台民俗文化展示馆、同安文库相继举行揭幕仪式,并为苏颂本草园基地授牌。同时,还发布新书《咱厝的乡音咱厝的腔调》。

“纪念朱熹和纪念苏颂合二而一、融会贯通,是本次文化节的重要特点。”当天下午的论坛活动上,(中国)朱子学会顾问、福建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朱清表示,苏颂和朱熹作为同安史上的两大文化先贤,二者精神交相辉映。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浙江省特级教师束景南则以“朱熹首仕同安及当代价值”为题,深入解读仁政爱民的民本思想。此外,众多知名专家学者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从国家视角、人文视角、艺术视角、生活视角,对苏颂与朱熹的文化内涵进行全面解读,进一步弘扬其时代精神与当代价值。

据了解,苏颂是北宋一代贤相,在天文、机械、药物、外交、文学等方面均取得卓越成就,创制的“水运仪象台”号称“时钟之祖”;朱熹是南宋著名理学家、闽学代表人物,首仕同安兴贤育才,让古同安成为闻名遐迩的“海滨邹鲁”。同安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两大IP文化节合办,有利于将本土历史文化资源串点成线、串珠成链、串联古今。

立足本土资源

书写千年古城新篇

同安历史名人灿若群星,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流芳百世。“这笔珍贵的精神遗产锻铸了同安的文化之魂,也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活水。”四川大学教授詹石窗在贺信中表示,苏颂国际文化节、朱子国际文化节等文化载体的存在,有力发扬同安本土文化,利于留存厦门历史文脉,推动打造两岸文化交流平台。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特色是城市的优势。多年来,同安作为闽南文化发源地和闽学文化源头、厦门文化原点,坚持举办孔子、苏颂、朱子等历史名人特色文化节庆活动,持续弘扬本土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提升同安文化品牌影响力,推动资源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变。

“厦门城市源于古老的同安,厦门城市的历史是同安历史的延伸,同安千年积淀的闽南文化是厦门城市文化的根。”同安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同安将系统梳理“古同安、今厦门”的历史文化脉络,有机融合同安的“古”与厦门的“新”,用实实在在的举措着力打造文化交流新高地,书写千年古城文化新篇章,推动同安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意化传播。

【同步】

品鉴本土历史文化 多了这些好去处

文化阵地集中亮相,成为广大市民品鉴本土历史文化的好去处。海峡两岸家风家谱研究中心,将为增强同胞归属感、认同感发挥磁吸作用;闽台民俗文化展示馆,借由老物件、古民居见证文化变迁;同安文库荟萃各行各业同安人民的文化结晶,展示同安智慧;苏颂本草园将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文化、产业和人才振兴……其中,作为本次文化节的重要环节之一,家风家谱研讨会于11日开讲。谱牒专家通过线上发言和线下讨论的形式,深刻剖析中国姓氏文化及其意义,探讨了家风、家谱、家训的价值内涵。

文化产品创新呈现,让闽南本土特色文化更接地气、更入人心。本次新书《咱厝的乡音 咱厝的腔调》发布仪式上,该书主编及负责人手捧书籍,用闽南话朗读古诗词,吸引全场观众注目。该书汇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97首古诗词,以闽南话读音进行注音,配以音频及赏析,为读者提供学习参考素材。

编辑:程若兰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