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新时代画卷气吞山河,新征程篇章气势恢宏。连日来,津沽大地正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由天津市委网信办指导、央广网天津频道策划推出的《踔厉奋发看“津招”》系列报道,将集中展现天津各地、各部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实际行动,感受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澎湃动力。

央广网天津12月19日消息 盐,自古以来便被尊为“百味之祖”“食肴之将”“国之大宝”,后又被视为“工业之母”。中国的盐业历史悠久,仅在天津地区,有记载的盐业生产史可以追溯到五代后唐的“芦台场”。盐业和漕运是古代天津城市的两大经济支柱,如今,天津渤海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渤化集团“)正立足传统百年化工制造业和千年盐业的基础,不断向新能源、新材料方向转型发展,打造着天津化工行业的靓丽新名片。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构建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一系列的产业增长级,并提出了关于发展要安全的有关要求。这些内容都印在了渤化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田云生的心中。“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之后,我们在全集团范围内组织了一次大讨论,并以‘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对标标杆水平、争创国际一流的企业集团’为主题,开展了一场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活动。”据田云生介绍,渤化集团每年向市场提供超过一千二百万吨的产品,其中涉及两千多个牌号。在经过大讨论之后,渤化集团确定了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向新能源、新材料方面转型发展的规划,并将在未来十年中,从绿色转型、安全发展、科技创新、发展循环经济四个方面持续发力。

践行“两山”理念 五十亿度“绿电”驱动低碳引擎

为做好低碳发展、绿色转型的工作,渤化集团率先做出三次“大动作”——集团公司29套生产装置和1000多台电机进行技术改造、大沽化工厂四台燃煤机组进行关停、永利化工燃煤机组进行“绿电”替代改造。改造完成后,渤化集团每年可节省用电量三百六十万度、节约煤炭用量七十多万吨、减排二氧化碳超过四千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在改造工作的基础上,渤化集团还与多家大型央企合作,在盐田水面上建设光伏发电设施。“到2023年底,我们全年的‘绿电’发电量将能达到五十亿度,相当于天津市全年用电量的4%。我们每年能用掉三十亿度‘绿电’后,还有二十亿度的‘绿电’能够提供给市场。”田云生说道。

守护居民安全系数 “两化”搬迁作贡献

作为传统化工企业,渤化集团深知“安全发展”的重要性。2021年1月30日,天津市全市瞩目的“两化”(渤天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大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搬迁按下启动键。这一搬迁工作不仅为天津市滨海新区腾出了巨大的城市发展空间,也为老百姓安全幸福系数的提升作出了贡献。

如今,搬迁后的新工厂已经在南港工业区顺利投产,也更加有利于渤化集团对产业链重新进行梳理,进行延链、补链、强链等工作。曾经需要多个分厂、十几个工种来干的工作,如今一个厂区则可实现“一条龙”,一个千亿级的现代高端石化产业集群正在这里逐步成型。

创新破解“卡脖子”难题 化工产业助力“网络强国”建设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这是未来的方向。”据田云生介绍,渤化集团用十年的时间研发了氢氟醚的产品,将很快投入市场。“氢氟醚产品是大数据互联网行业中优质的冷却剂,这项工作实际上就是践行了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网络强国’理念。”

与此同时,渤化集团研发的丙烷脱氢催化剂也已进入突破攻关的重要时刻。在研发完成后,国内的二十多套丙烷脱氢装置的催化剂,将彻底摆脱国外的产品,可完全使用渤化集团的催化剂进行替代,解决“卡脖子”的问题。

“此外,我们也在研发可降解塑料的关键技术。这项技术突破之后,将为国家可降解塑料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田云生说道。

发展循环经济 “海水+阳光=绿色”

据了解,在“绿电”发电工作的基础之上,渤化集团还有一项“绝招”——

“我们将南港工业区海水淡化后产生的废浓盐水引入传统的盐田,经过物理降解之后,再送入传统的氯碱工厂,结合‘绿电’生产出烧碱和PVC(聚氯乙烯)产品。”田云生表示,按照这个理念,渤化集团将来的烧碱产品和PVC产品,实际上就是用海水和阳光制出来的,是完全绿色的产品。

未来,渤化集团将继续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持续立足于传统的基础化工产品,向新能源、新材料方向转型,坚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对标标杆水平、争创国际一流,擦亮“老字号”的新名片。

策划:张强

统筹:褚夫晴

记者:周思杨

见习记者:韩雨晨

视频:实习生李骏宇

编辑:周思杨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