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天津7月20日消息(记者韩雨晨)记者从天津市交通运输委获悉,国道G104穿东淀蓄滞洪区段路改桥工程迎来重大进展。近日,随着最后一片箱梁精准落位,这座全长2.2公里的“交通脊梁”完成桥面主体合龙,标志着天津防汛交通体系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国道G104路改桥工程是天津市交通部门既着眼长远、又立足当下解决实际问题,从根本上提升蓄滞洪区公路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而实施的一项重大工程。国道G104路改桥工程位于西青区境内,起于中亭河大桥北侧桥头,终点至子牙河大桥南侧桥头,全长约2.2公里,对蓄滞洪区内的路基段进行改桥处理,把原中亭河大桥和子牙河大桥连接成一座大桥,同步实施全线桥梁排水、交通安全设施、智慧公路建设等工程。

自2024年5月开工以来,天津公路部门以“平安百年品质工程”为目标,组织施工单位克服了复杂地质条件带来的重重挑战,创新采用预制梁拼装技术和最高可达5.893米的断柱顶升工艺,其规模之大、难度之高在天津市均属首次。施工中还同步对桥体实施了“智慧公路”设施建设,建立了从建设施工到投入使用后的全天候“感知-决策-感应”智能监测体系。建成后,桥梁将集成智慧监测、智能巡查、环保控制等多项新技术为一体,且比原路面高出近6米,车辆行驶舒适性、安全性将显著提升,即便是在汛期,群众也能安全便捷出行。

据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公路部门相关负责同志介绍:“下一步,项目建设将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力争9月底前全面具备通车条件。”届时,这座凝聚着建设者智慧与汗水的“防洪长城”,必将成为守护天津市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坚实屏障,为海河流域防汛体系现代化建设写下生动注脚。

编辑:褚夫晴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