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高温气体动力学领域的大师,为我国中、远程弹道导弹弹头防热系统研制作出巨大贡献。他在烧蚀机理、人造卫星回收方案、再入通信等领域取得了一批开拓性成果,是国内等离子体、燃烧学等多个学科带头人。他就是吴承康院士。

上世纪五十年代,年轻的吴承康像当时很多留学生一样,放弃国外的优厚待遇,毅然回到祖国怀抱,支援国家建设。

吴承康:“对于中国、中国人民、中国民族,还是觉得,我们目标要为中国人做一点事情。那么,从我们家庭(父辈们)的情况也都是到外国去,就是学习,学习完了就回来,很自然的,也没有什么很多的想法。我两个姐姐老共产党员,而且解放以后,中国还是很快的能够恢复起来,做很多的事情。”

20世纪60年代,我国开始自行研制中远程弹道导弹,吴承康承担了弹头防热材料和结构设计攻关项目。在他的带领下,团队自主研制成功了920kW电弧加热器和相应的高温测量系统和技术,首次在国内给出了10余种材料的有效烧蚀热数据。

吴承康:“那时,我们也有一个电弧风洞,一个小的电弧风洞,我们做出来的。(通过)做出来电弧风洞(进行烧蚀实验),就发现在这里头有一种带有电子的气流,可以做这一类的实验。

比如说:用不同的材料,烧出来的电子的密度是不一样的。后来据说,也是听说的,说美国人探测到我们往太平洋发射的导弹,认为我们这个导弹的尾迹很大,就是尾巴上拖的、可以用雷达探测的这个东西很大。

这跟我们用的烧蚀材料有关,材料烧出来里头含有钠这种元素,那么它这个电子很多。所以我们在实验中间也是做了不同材料烧出来电子的密度,当然也用电探针啊,用这些东西去测量。”

20世纪70年代,我国在洲际导弹研制过程中遇到了导弹头部烧穿、空中解体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吴承康被紧急召回承担洲际导弹的防热攻关工作。他提出了卓有成效的试验研究方案,并亲自指挥试验,主持试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经验教训,为1978年我国自行研制的运载火箭在南太平洋全程飞行试验成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吴承康:“回到北京就参加了讨论这个洲际导弹这些问题。后来就组织了,我不记得这个‘910’是不是75年组织的,叫做‘910’任务,也是由钱学森先生提出来说,需要解决两个重要问题。

一个还是防热问题,因为前面有一个实验,弹头烧穿了。还有一个是解决稳定性问题。后来就定义为‘910’任务。在这个任务组织之下,组织了全国的这个气动、防热这方面的力量,包括701所、29基地我们这些单位去也是攻关。

那么,我那时候需要做这种弹头防热的实验,这个弹头(防热实验)跟当年做材料实验就不太一样了。它需要做整个弹头的实验,可是我们又没有那么大的设备。后来我就提出来,用火箭排气来做这个实验。”

在完成有关“再入”问题的多项研究后,二十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吴承康面对国民经济主战场的需求,及时转变研究方向,取得累累硕果。他领导队伍,应用燃烧空气动力学知识,发展了可以燃用品质较差煤种的各类燃烧器,可以部分替代重油的水煤浆燃烧技术,以及在国内发电厂得到广泛推广的气脉冲除灰技术等。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项目办公室/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供稿

编辑:卜叶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