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颂豪,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光学家。他参与熔炼了我国第一炉光学玻璃,发明了稀土光学玻璃新品种,参与建设了中国第一条光学玻璃生产线。在突破光学玻璃研究生产的基础难题后,他将研究目光转向激光,创建了我国第一个激光光谱学开放实验室和第一个激光生命科学实验室。曾任中国科学院合肥分院副院长、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所长、华南师范大学校长,为我国光学研究及应用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1951年,刘颂豪以优异的成绩从广东文理学院(华南师范大学的前身)毕业。当时国家正值百废待兴、百业待举时期,经济建设亟需科学力量的支持,尤其是光学仪器研究及制造方面的人才奇缺。因此,刘颂豪被分配到中科院仪器馆工作,在王大珩、龚祖同先生的领导下,开启了他在光学世界近半个世纪的辛勤耕耘。

刘颂豪最初的工作任务就是协助研制我国首批光学玻璃,意义十分重大。王大珩和龚祖同先生以200~400立升的生产规模进行研制,刘颂豪负责建设科研试制基地、成果推广以及新品种的开拓。

研制光学玻璃的过程十分艰辛,也面临安全风险。光学玻璃大熔炉点火升温后,烧结的坩埚发生变形,底部也容易出现裂纹。经过多次努力,长春光机所才制成合格的坩埚。

但条件再困难,也挡不住坚持不懈地创新和尝试。面对光学玻璃研制过程中出现的大量“气泡”技术难题时,刘颂豪进行了多次重复实验,终于判断出它们是真空泡,通过冷静分析原因,提出这是由于快速冷却而产生的。据此,他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厚保温罩以减缓玻璃冷却速度的建议,被龚祖同采纳。

在此基础上,技术团队经过不懈努力成功熔炼出中国第一炉光学玻璃,结束了我国光学玻璃依赖进口的历史。这项傲人的攻关经历也让刘颂豪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对日后的科研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956年2月,刘颂豪带领光机所的8位同事到云南昆明298厂帮助筹建光学玻璃熔炼车间——我国第一条光学玻璃生产线。在艰苦的条件下,刘颂豪坚持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给工人传授制造光学玻璃的原理和方法,在车间工作了近10个月,为298厂光学玻璃熔炼车间提供了有力的科研技术支持。298厂成为我国光学玻璃从依赖进口到立足国内生产的起始点。

初尝成功喜悦的刘颂豪并没有满足于现状,而是步履不停开始研究起了应用在军事领域的稀土光学玻璃,对他来说,“事业的追求是无止境的”。

军用光学玻璃是现代军事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军事仪器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军用光学玻璃制造一直是国外保密的一项核心技术。1957年,刘颂豪开始了稀土光学玻璃的研制。经过数千次熔炼实验,获得了上千个宝贵数据。最终,研制出了高折射率、低色散的稀土光学玻璃,打破了国外在军用光学玻璃技术方面的垄断。这一成果荣获了当时我国科研领域的顶级荣誉——国家科委发明奖、中科院优秀奖。

刘颂豪院士投身科研事业五十多年来,一直以“创新是科学家唯一的使命”为信念,鞭策自己不断创新、不断突破。他始终以敏锐的洞察能力瞄准科研发展前沿,以严谨治学、实事求是的科研精神开拓进取,以真诚包容、朴实无华的风范与他人共事。作为我国激光领域的重要开拓者之一,刘颂豪院士在光学和激光应用领域的科研成果有力促进了我国国防建设发展,并为光学在医学、农业、通信等领域的应用作出了卓越贡献。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供稿

编辑:卜叶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