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深圳10月18日消息(记者 彭艺娑)十月的深圳,莲花山草木葱茏,前海湾浪潮激荡,鹏城大地热情奔放。白驹过隙,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征程已经走过了三年。

2021年深圳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万亿元,3年年均增长5.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258亿元,3年年均增长6.3%;进出口总额3.5万亿元,出口总额连续29年居内地城市首位;实际利用外资近110亿美元,3年年均增加10.2%。作为一个人口密度高、发展快速的一线超大城市,续写着更多的奇迹。

深圳城市景(央广网发 李云 摄)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特区建设累积的“十条宝贵经验”之一。作为一个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深圳也是一座绿色之城、生态之城,在这里,国家级荣誉屡获不断,“深圳蓝”“深圳绿”生态名片愈擦愈亮:PM2.5年均浓度18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AQI优良比率)达96.2%,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在全国超大城市中排名第一;建成国家森林城市和“千座公园之城”,获得“国家森林城市”、中国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和全国首个副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等荣誉。南山区、大鹏新区相继获评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深圳“生态立市”的声势不断壮大,“含绿量”越来越高,生态底色也越来越浓,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显著增强。

如椽巨笔绘新景,满城美景入眼来。央广网记者走入盛夏的深圳,美丽画卷渐次开。

深圳城市航拍(央广网发 李云 摄)

画卷一:绿水青山遍地景

孟夏深圳,茅洲河燕罗湿地公园,美人蕉、簕杜鹃随风摇曳,白鹭等水鸟翻飞觅食。宽阔的河面上,只见三两只皮划艇快速穿梭,激起洁白的水花,与悠悠白云、觅食白鹭相映成趣。身穿艳色训练服的马拉松跑团结束训练后,在公园碧道旁的长椅和阶梯上小憩,跑友们把记录下的训练场景发至跑团群内,照片里蓝天白云,吸引不少点赞。

茅洲河道边,深圳市河流水质科技管控项目的巡查人员贺工正在操作无人机以进行水质检测工作。“我们测的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氨氮,这个数据在0.8毫克每升,如果用地表水质量来衡量,相当于地表水3类,从我在茅洲河工作以来,地表水质量从5类变为了3类。”贺工一边操作,一边向记者介绍。

如今行走在鸟语花香的河堤旁,很难想象“黑臭难闻”曾是深圳许多河流的现实状况。据统计,2016年初,深圳全市310条河流中,黑臭水体多达159个,茅洲河、深圳河等五大河流水质均属于劣Ⅴ类。检测仪器上数据的变化,就是河流治理成果最直观的展示。

水质变化最直接的见证者无疑是附近的居民以及参与治理的水务工作者。沿着河道漫步,宝安区水务技术监管中心水务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二部部长曾学云向记者介绍自己与茅洲河的“缘分”。自大学毕业以来,他就参与了宝安区的水环境治理工作,从宝安区的水环境综合整治,到宝安区第一座污水处理厂、第一条污水管道的建设,都有他参与的身影。看着眼前一派生机的茅洲河,曾学云满脸欣慰和自豪,“以前茅洲河臭,老百姓不喜欢河,掩鼻而过,门窗都不开,今天我们把它治好了,老百姓经常来这里打卡,各种生灵都在这里打卡。”

资料显示,2016年以来,茅洲河流域投入资金399亿元。2019年,深圳在全国率先实现全市域消除黑臭水体,成为国家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

如今的茅洲河,千舟竞渡、赛艇争流、鸥鹭齐飞,对于长居于此的老人来说,那条荡漾着乡恋和记忆的母亲河又回来了。一条在人口稠密、产业密集、河网密布地区开展重污染河流治理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新路逐步探索成型,绿色发展蝶变出新的希望。

在茅洲河两岸,深圳通过碧道建设,将污染企业集聚的工业厂房改造成小型城市综合体;将滨海明珠工业园改造成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过渡校区;建设江碧环境生态产业园,推动200多家分散的重污染企业集中入园,集聚发展。

深圳城市航拍(央广网发 李云 摄)

随着水环境治理工作的深入,深圳进一步整理沿河两岸土地,优化城市发展空间,提升土地利用效率,为改善城区人居环境提供保障。通过引进天安数码城、长江股份等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吸引180多家科技企业进驻,年产值由原来的1.2亿元增加到80亿元,已成为助推片区产业转型发展的“新引擎”。

“十三五”期间,深圳全市新增污水管网6460公里,完成小区、城中村正本清源改造1.5万个,基本实现污水全收集、收集全处理、处理全达标。由于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深圳形成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水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经验,也为粤港澳大湾区水质“提质”做出突出贡献和示范。

绿水青山,蓝天白云。治水攻坚,是为了在新的基础上重新刻画蓝图。深圳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提出了“三个五年”的阶段目标,其中对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有更精细的描画,包括“水产城共治”的理念,“五道合一”的规划;包括按照“一河一库一特色,一山一水一主题”的建设要求;包括“打造100余个碧道示范性公共空间节点”“高标准建成1000公里左右优质碧道”的项目设计等等。

在这个8月,记者打卡了福田区新近开放的首条都市型碧道——新洲红树碧道,波光粼粼的河道与高楼大厦互相辉映,处处都是绿树、鲜花,仿佛身处一幅画中,给都市快节奏的生活增加了“慢”下来的体验。这条碧道规划全长约7.8公里,深南大道至河口段长约6公里已向市民开放。沿路可见三三两两骑行或散步的游客,有说有笑,洋溢着幸福感。

繁忙的街道、高密度的“水泥森林”总是能够与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巧妙地串联融合在一起。这得益于深圳积极探索先发地区可持续发展之路,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相得益彰”。

深圳城市航拍(央广网发 李云 摄)

2021年3月,深圳在全国率先发布GEP核算制度体系,探索促进“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变,为深圳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提供重要依据。同年10月22日,深圳晒出“生态账本”,2020年度GEP核算结果为1303.82亿元。如今,GEP核算制度改革开始在各区(新区)陆续落地。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深圳市GEP总体稳步提升,直接反映生态环境保护的成效,实现了GEP与GDP的双提升。

2021年9月,《深圳经济特区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正式实施。这是我国首个生态环境保护全链条立法,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环境建设整体布局,深圳的蓝天绿水有了更好的法治保障。

今年,《深圳市生态环境领域服务经济稳定增长若干措施》正式发布,立足深圳市生态环境系统职能定位,将支持经济稳定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相结合,再次彰显了深圳在生态环境领域的先锋姿态。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生态城市研究会委员南凌认为,深圳已经进入第三代生态城市建设。“生态环境包括城市的发展,在财富的创造模式上,是一种期权和期货的模式,它一定通过长期的运营、长期的运转,不断产生持续发展的财富的动力。”

画卷二:城美人和万物兴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环境质量的提升,吸引的不仅是大批来深圳奋斗的高质量人才,各种生物也纷纷来深圳“安家”,共同绘就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幅美好画卷——红树林水岸白鹭戏水、欧亚水獭频繁现身、华侨城湿地豹猫潜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深圳生态环境治理水平提升的直接体现。

就在今年刚过去的5月25日“世界水獭日”前夕,深圳市红树林湿地保护基金会的工作人员在公园观鸟亭发现下方滩涂上发现欧亚水獭数小时前逗留的足迹。

一个,是对栖息环境有着极高要求的珍稀野生动物。

一个,是位于车水马龙繁华都会边的城市湿地公园。

原本难以关联的二者,如今在深圳已成为并不鲜见的生态景象。专家认为,水獭的出现和频繁活动往往对当地有重要生态指示意义。自2020年起水獭频繁出现在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极大可能是由于深圳河的“水獭友好性”大幅提升。这也意味着,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是一个完整而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

除了水獭,这些年频频现身深圳的“小可爱”还有黑脸琵鹭、豹猫、黄嘴白鹭、斑头鸺鹠、棉凫等野生动物。深圳陆域面积不足2000平方公里,记录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就有35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93种,全市鸟类种类总数约占全国的1/4。

一个高度城市化地区,生物多样性如此丰富,离不开前瞻性规划眼光。今年,深圳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出台《深圳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将通过六大优先领域17项行动,深入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主流化,计划到2025年形成生物多样性保护推动绿色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好局面。

深圳城市景(央广网发 李云 摄)

让生态融入城市,而不是点缀城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还存在于深圳大大小小的公园中。

在自由职业摄影师小红书博主“double在深圳”的眼里,深圳是座很美的城市,有很多柔软的地方。她在网络上发起了“千园挑战”——拍摄深圳上千个公园,受到许多网友的关注。“这些大大小小的公园里,藏着深圳人的另一幅模样。他们不仅敢闯敢拼,还热爱生活。”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主页上,她写道,“与其说我在记录公园里的深圳人,不如说是他们在时刻提醒我不要放弃对生活的热爱。”

细心观察你会发现,深圳的公园几乎满足了所有人群的休闲需求,喜爱观鸟的可以去红树林生态公园,喜爱赏花的可以去香蜜公园,喜爱看海的可以去深圳湾公园,喜爱古典园林的可以去深圳园博园,喜爱徒步的可以去梅林山郊野公园。近来,深圳公园里最炙手可热的新玩法是露营。一到周末和节假日,深圳公园里就撑起一顶顶彩色的帐篷,带上各色美食,全家老小就能在公园里悠然享有一整天的田园生活,满足都市人对田园牧歌的向往。

2019年,深圳建成各类公园1090个,提前一年实现“千园之城”建设目标。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深圳公园总数达到1238个,绿道2843公里,公园500米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超过91%。1238个公园像一颗颗绿色明珠,构成了深圳最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铺就了深圳市民宜居宜业宜游的最美底色。

 当前,深圳正着力推进“公园城市”的建设,实施山海连城、生态筑城、公园融城和人文趣城四大行动计划,重点建设提升12个自然郊野公园,打造20个公园群和1条横贯东西的主干游憩步道。

深圳正努力让蓝绿生态网络与城市公共空间互联互通,自然野趣与人文特色交相辉映,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典范。此后,定然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公园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未来的深圳将是“山、海、城、园”有机融合、全民共享共惠、充满活力的全域公园城市。

画卷三:创新带来多样性

作为创新之城,深圳生态环境领域科技进步和创新,为促进深圳发展方式转变,走高质量发展道路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今年5月,全国生态环境系统首个国家野外站在深圳揭牌,为深圳和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增添了国家级战略科技力量。

“我们期待,通过深圳国家野外站获取大量第一手定位观测数据,取得一批重要成果,为深圳,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有力科技支撑;我们坚信,扎根深圳这片肥沃的科研创新土壤,深圳国家野外站一定能建设成为全国标杆。”在日前召开的深圳市首届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学术交流会暨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张学凡表达出建设深圳国家野外观测研究站的坚定信心和决心。

栽好梧桐树,凤凰自然来。

3年来,这座城市的创新动能更加强劲,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鹏城实验室建设取得新进展,光明科学城、西丽湖国际科教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大运科教城等建设提速。2021年,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5.46%,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1万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稳居全国城市首位。

深圳先行探索、示范引领,加快落实《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着力升级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一幅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

在深圳龙岗区坪地街道,片区规划总面积53.14平方公里的深圳国际低碳城也见证了深圳在绿色低碳发展上的多个重要时刻。从2011年起谋划建设,深圳国际低碳城是深圳唯一一个以“低碳”命名的重点区域。这里有应用最高标准的绿色技术的绿色建筑,全市首条氢能源公交车示范线在这里开通;全市首个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行动方案此于此发布;此外,这里还进驻了一批高科技企业。

2020年,深圳国际低碳城规划范围内地区生产总值达163.0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92.9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万元GDP能耗为0.073吨标准煤/万元,领跑全国。国际低碳城建设为深圳市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范本。深圳国际低碳城的成长,正是深圳围绕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先行先试,率先探索的缩影。

据官方数据显示,2020年深圳市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较2005年下降约70%,单位GDP能耗和碳排放强度分别降至全国平均水平的1/3和1/5。绿色建筑发展竞争力指数在36座重点城市中位居榜首,绿色竞争力在全国289个城市中排名第一。

2021年底,《深圳市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出炉。《规划》提出,到2025 年,生态环境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形成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绿色低碳发展方式;到2035 年,建设成为可持续发展先锋,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典范,生态环境质量达到国际一流水平,“绿色繁荣、城美人和”的美丽深圳全面建成。

2022年,深圳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生态文明建设持久战,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持续改善大气质量,推动水环境治理向“全面达优”迈进。深圳正以全新的姿态迎接全球优秀人才到这里定居和创业,因为这里天更蓝、水更清、万物更有生机!

深圳城市航拍(央广网发 李云 摄)

编辑:彭艺娑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