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贤亮:中国文人的另一种思路
张贤亮:中国文人的另一种思路
中广网
   1993年第一个下海的文人,上海老贵族,现已资产过亿。他的华西影视城拍摄过《牧马人》《红高粱》《大话西游》《东邪西毒》《关东刀客》等100多部影片,扬名中外。二十年未现文坛江湖,集二十年文人从政从商智慧一朝倾现!

    星级指数:★★★★★

   ●好奇!张贤亮多年未有新的、有份量的作品推出,此次推出的作品是优质的、具有个人特质、具有时代精神的作品。书稿品质远高于《张贤亮随笔集》。

   ●好看!文笔犀利,极具风骨,观点直率,争议性大。张贤亮的身份非常特殊,从文,做到宁夏文联主席;从商,做到身家亿万的“大寨主”;从政,连任全国政协委员。(犀利观点详见附文)

   ●开眼!为中国文人提供了一种成功而又洒脱的活法和思路!自古以来,有多少文人愤世嫉俗而无法改变现实,有多少文人孤芳自赏、郁郁寡欢而终生不得志?而张贤亮,像当代苏东坡一样潇洒!相比之下,中国文人是否能思考另外一种出路?

   ●内幕!因《大风歌》被打成右派之后的际遇和见闻。生死度外的从容淡定。

   ●智慧!浓缩思想文化、政界、商战的根本智慧。对如何创造优意义的人生有重要启迪。

 

《中国文人的另一种思路》内文摘录:

1、“改造共产党”

     我刚从劳改农场爬出来不久,“中南海”这四个字对我来说是个可望不可及的、类似“天堂”或“朝廷”这样的地方,今天居然能在此占一席之地,这种真正意义上的“天壤之别”,令我感慨万端。明复同志先说了番客气话:请大家来随便谈谈,认识认识,然后礼贤下士地倾听每个人的发言。因为明复同志谦和的态度,众人也就不太拘谨了。当时,文艺界最迫切的问题就是“拨乱反正”和“平反冤假错案”,发言者大都围绕这个话题展开,纷纷反映本地区本单位还存在的政策不落实、观念上还有“两个凡是”阴影的现象。明复同志都一一记下,时不时地插言询问。轮到我了,明复同志和藹地向我点点头:“听听贤亮同志有什么话说。”没料到我开口就说:“现在关键的问题是改造共产党!”

    我说:“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靠一个农民占多数的党是无法完成的。改造共产党,主要是改变共产党的党员结构,要把一个农民占多数的党改造为知识分子占多数的党。我们必须大力吸收知识分子入党。只有知识分子在党内占了多数,我们才有能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与会者脸上都有点惊諤的表情,我注意到明复同志好像也表现的有些意外。当时,“改造共产党”不但是离经叛道,简直可说是“大逆不道”的说法。我接着说:“我们共产党人有志改造社会、改造世界,改造人的世界观,为什么不能改造自身呢?我们必须有改造自身的勇气。只有我们自身不断地自我改造,我们才有力量和能力去改造世界和社会。”我不需要激励,也不需要做什么准备,只要给我一个平台我便会侃侃而談,口无遮拦,无所畏惧。自那以后的25年间,我连续五届任全国政协委员,从来如此。

 

2、谈“国民素质的提高与民主社会制度的实行”,孰先孰后?

 

    良好的国民素质是民主的社会制度与良好的文化生态培养出来的,而不是只有良好素质的国民才配享受民主的社会制度。历史证明,专制制度只能产生大量的贪官污吏和暴民刁民。

    “只有良好素质的国民才配享受民主的社会制度”这种观念,就好像说:我想给你一件漂亮衣服,但你必须先把自己洗干净,不然你就不配穿!不配穿就不给你!可是你能不能反过来做?你先给人一件漂亮衣服,他自然而然会先把自己洗得干干净净的。你可以放缓政治体制改革,你可以由你做主来“代表”我,你可以自己检查监督自己而不放心让我来检查监督你,但请你不要诋毁我的“素质”。“存在决定意识”,没有可以自己管理自己地方政务的条件和环境,怎能让人民群众提高及展示管理自己的能力?怎能达到“更生”先生所希望的“国民性根本改变”?请不要总是拿“国民素质低下”来说事,拜托!

    我这样说可能有人会觉得我有“民粹主义”的嫌疑。而我认为,放手让人民群众自己管理自己的事务,自己选出真正能代表自己的“人大代表”,并不会造成社会无序,天下大乱。

    作者简介:

    张贤亮,国家一级作家,1936年12月生于南京。早在50代初读中学时即开始文学创作,1955年来到宁夏,1957年在“反右运动”中因发表诗歌《大风歌》被错划成“右派分子”,劳动改造长达20余年。1979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平反恢复名誉,重新执笔后成为中国新时期以来的重要作家之一。1993年9月21日创办华夏西部影视城有限公司。张贤亮现任宁夏文联名誉主席兼宁夏作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中国文联委员,历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八、九、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宁夏华夏西部影视城有限公司董事长。

    代表作有:短篇小说《灵与肉》、《邢老汉和狗的故事》、《肖尔布拉克》、《初吻》等;中篇小说《河的子孙》、《龙种》、《土牢情话》、《无法苏醒》、《早安朋友》、《浪漫的黑炮》、《绿化树》、《青春期》等;长篇小说《男人的风格》、《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习惯死亡》、《我的菩提树》以及长篇文学性政论随笔《小说中国》。散文集有《飞越欧罗巴》、《边缘小品》、《小说编余》、《追求智慧》等。曾三次获得国家级小说奖,多次获得全国性文学刊物奖,有九部小说搬上银幕,作品翻译成27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发行,有广泛的国际影响。

    2007年底,张贤亮被凤凰卫视评为2007年“中国十大财智人物”。

来源:中国广播网    责编:余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