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邻居群”,群友们把进博会所倡导的“开放、合作、共赢”转化为了实际行动
今年的进博会,许多前几届暂别的老朋友又回来了,其中就有德国特种化工企业赢创。这家企业参加了第一届、第五届,以及今年的第八届进博会。“虽然中间几年没有参加,但我们始终关注着进博会,看到展会越办越专业、服务举措不断丰富,供需对接愈发高效。”赢创企业传播和公共及政府事务副总裁李芳菲说。
能随时掌握进博会新动向,其中一个原因是她有一个特殊的进博“邻居群”。
进博“邻居群”是一个微信群,诞生于2018年,由进博会参展商们自发组建。从第一届结束时的30多人,到第七届结束时的280多人,再到今年进博会期间人数已突破365人——这个微信群不断发展壮大,正是进博会的朋友圈越扩越大,影响力越来越广的体现。
“准备不足”成就一个群
“进博‘邻居群’像个大学堂,新老朋友就是不同年级的学生,但大家的专业都是‘进博专业’。”群主陈立斌说。
陈立斌是德国科技集团贺利氏的进博会项目经理,这家企业是进博会“全勤生”,业务涉及贵金属及回收、医疗健康、半导体及电子和工业应用等。
“第一次参加进博会时,大家的准备都不充分。当时因为没地方放宣传资料,我还向对面一家日本公司借用了一个柜子,他们的热情帮助让我感动。”陈立斌回忆,进博会上展位相邻的“邻居们”互帮互助成了朋友,大家加上微信,又拉了一个群,交流分享信息。
如今,“邻居”的范围越来越大,国家会展中心这一“四叶草”内处处有群友。新入群的人中,有不少是进博会的新朋友,他们进群后,发现群里的内容对自家企业参加进博会帮助很大。
美国涂料供应商宣伟今年第一次参加进博会,公司对外事务部沈莘慧于今年6月加入群。“群里面很多人都是多次参展,经验丰富,有任何关于展会的问题,都会热心解答。”沈莘慧说,虽然她自己更多是在群里“潜水”,但好在活跃的新人不少,他们提出的不少疑问都是共性问题。
越是临近进博会,“邻居群”越热闹,话题里“进博”浓度越高。令沈莘慧印象很深的是,11月1日中午,一家企业在群里表示想在进博会期间举办一场活动,询问群里有没有企业可以赞助些糖果。当天傍晚,赞助商便找到了,是来自食品农产品展区的群友企业。
立邦是进博会的“二年级生”,去年首次参展时,企业发现进博会影响力比预想的更大,大量采购商、地方代表团、媒体等拥入展台……
在各种“忙不过来”的时候,新加坡涂料企业立邦中国公关总监徐琼鸷听到隔壁邻居贺利氏展台常常传来悠扬的琴声。原来这是“全勤生”的小心思——进博会节奏很快,采购商往往也希望多对接几家企业,用声乐表演吸引他们,让他们坐下来歇歇脚,有助于深入交流对接。
在加入“邻居群”后,徐琼鸷从群友那里学到了不少参展“学问”。今年,立邦申请了更大面积的展台,并在展会期间引入更多活动。
群里的请教也会转化为线下探讨。今年5月27日,全球化技术集团科德宝邀请了一些进博会“全勤生”参与闭门研讨会,分享心得体会,其中的嘉宾就包括德国清洁设备品牌卡赫中国市场总监于萍萍。
于萍萍平时也常在“邻居群”分享经验,她认为进博会不只是6天的展会,还是包含全年各种活动的大平台。所以企业参与进博会要安排好全年的工作,而不是只盯着展期这几天。
卡赫曾经从别的展区换到技术装备展区。科德宝邀请卡赫研讨,还看中了他们“转换赛道”的经验。“今年我们也从汽车展区换到了技术装备展区,过去我们重点展示集团业务板块中汽车产业相关的部分,今年要动员家居、医疗等领域的业务公司参展进行全面展示,这需要让每家业务公司都深刻理解进博会的意义。”
“全勤生”也能学到新东西
为了全面展示各业务板块,科德宝设计了展台打卡路线,将所有展示都设计成互动游戏,打卡盖章后可领取小礼品。有“邻居群”的群友看到后,便拍照分享。大家点赞的同时,也对明年的展台设计有了一些新想法。
“无论是‘全勤生’还是新生,其实大家都是相互学习,有好的点子相互借鉴。”陈立斌说,进博会开幕后,群友们都很热情,邀请大家去串门交流。
今年,赢创展台就在贺利氏隔壁,陈立斌发现赢创带来了许多客户的终端展品,让采购商们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自家产品的特点和应用前景。
“我们今年也用瓷器来展示公司研发的贵重颜料,但我觉得邻居们有些创意更有趣,值得我们借鉴。”陈立斌说。
“全勤生”有经验,新生也有创新力和对展会的新理解。比如在消费馆,许多新面孔今年主打的就是情绪消费和“谷子经济”。
陈立斌还分享了一个案例,许多展商会在进博会期间在各平台开展直播,但大家都不是专业人士,直播的流量往往一般,但有一年江森自控进行了一场直播,观看量超过10万人次,让群友们羡慕不已。事后大家了解到,直播要策划有趣或者受关注的主题,要邀请自带影响力的嘉宾,还要定向邀请一些观众。
在不断地相互学习交流中,大家对进博会的理解越来越深,对如何利用好这一平台也有了更多思路,而当展商们越来越“会玩”,进博会也变得更加多姿多彩,合作的机遇不断被创造出来。
民间平台放大“溢出效应”
“邻居群”也获得了进博会官方的认可,因为进博会这样的大舞台,需要官方平台,也需要一个个民间平台放大“溢出效应”。
官方展商群以发布官方通知为主,而“邻居群”则更为灵活,开发出很多新功能。群友们不仅交流互助,也会对接资源,甚至洽谈合作和采购,将进博会的机遇不断延伸。
新加坡健康科技品牌傲胜主营智能按摩椅产品,已连续7年参加进博会。公司品牌营销副经理周曼妮也是进博“邻居群”群友,每年进博会开始后,她总热情地邀请群友们累了就去傲胜展台坐按摩椅放松休息。就这样,周曼妮把群友变成了个人客户,把群友背后的公司发展成了企业客户。
类似的事情也发生在IQAir身上,这是一个瑞士高端空气净化品牌。今年进博会上,公司推出了全球首发珐琅臻彩系列空气净化器,将中国传统掐丝珐琅工艺与瑞士科技相结合,在“邻居群”里吸粉无数。
“公司原本的客户就以外企为主,群里还真有不少我们的客户。”IQAir市场销售副总裁韩晶晶说,同时他们也会成为群友的客户,“去年IQAir就采购了一批卡赫公司的产品”。
傲胜与IQAir都在消费品展区的5.1号馆,韩晶晶、周曼妮以及其他同展馆的群友商量推出了联合打卡活动,用一些小礼品,吸引采购商们来逛一圈。
“原本有的采购商可能只看一家,或者走到哪看到哪,现在有路线设计了,就会去各家都看看。”韩晶晶说,企业联动让商机增多,群友们把进博会所倡导的“开放、合作、共赢”转化为了实际行动。
“进博会是大合唱,大伙儿一起,才能走得远。”陈立斌表示,欢迎更多参展商加入“邻居群”,助力进博会越办越好。(记者 王力)
长按二维码关注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