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上海7月15日消息(记者林馥榆)我国眼健康面临的核心挑战是“一老一小”问题:儿童青少年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总体近视率51.9%,高中超80%),高度近视比例上升,威胁视觉健康和生活质量;老年人白内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致盲性眼病负担日益加重。

在近日播出的第四期《多角荟——“陆家嘴对话”之产医融合高端访谈》上,多位医疗专家围绕“科技护眼,点亮清晰视界”展开探讨。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医学院院长范先群表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强基础研究,特别是眼病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推动医疗模式从“以治疗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重视预防和全生命周期眼健康管理,倡导全民健康生活方式。

“临床创新多源于需求,如白内障手术技术、近视防治产品及手术等,均为解决临床问题而生。临床医生需洞察病痛根源并推动解决,在高度近视、圆锥角膜等问题上,结合遗传研究、AI应用实现转化。”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院长周行涛说,“我看好人工智能在近视预测、手术辅助及眼病预警等方面的应用,助力全周期视觉健康保障,并期待国产眼科高端设备的源头创新。”

编辑:何智康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