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成都6月10日消息(记者 苏莉 王颖)6月7日上午,什邡市马井镇天台村6组,伴随着机器轰鸣声,插秧机在水田里来回穿梭,在农机手熟练操作下,一株株秧苗从秧盘上依次滑落,整齐有序地插入水田里。

“这是全镇最后两块未栽插的秧田了。今天,全镇5.5万多亩水稻将全部‘关秧门’。”正在查看水稻机械栽插情况的马井镇农业农村与乡村振兴工作部副主任赖伟说。

25万余亩水稻提前实现满栽满插

什邡市农村水利站站长刘弟培表示,6月7日,什邡市25万多亩稻田都将“关秧门”,比原计划提前了3天,较历年提前7天。“今年又逢春旱,都江堰上游的来水量偏少,民泉堰的蓄水量也较往年有一定下降,全市25万多亩水稻能提前实现满栽满插,不容易。”

对于川西农村来说,一年的主要收成就靠大春粮食和经济作物。为此,什邡市水利局立足“保灌稳粮”,致力于畅通渠系每一里,浇好春灌“第一水”,根据该市面临的农业灌溉用水形势及存在的问题,超前谋划部署、加强用水协调、主动解决难题,切实保障了该市大春生产灌溉用水需要。

早在今年的3月8日,什邡市水利局就下发了《关于加强2023年春灌准备工作的通知》,对全市春灌准备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督导各镇(街道)切实做好支斗渠道、民泉堰的维修疏掏等大春灌溉的各项准备工作。同时,该市水利局依照惯例成立的春灌用水服务队,迅速下沉到方亭、马井、洛水3个灌区展开工作,全面了解用水重点、难点,发现解决问题,确保无用水死角、无干旱现象发生。

在加强用水协调方面,什邡市水利局一方面积极与各镇(街道)对接,及时收集小春作物收割、秧苗栽插情况,了解掌握用水动态;一方面结合春旱少雨的实际情况,加强与人民渠第一管理处及相关下属站的沟通协调,合理配送、科学调度水源。同时,严格用水管理制度,采取错峰、轮灌、突灌等有效形式,提升灌溉效果;定期组织召开片区灌溉用水工作会,及时解决灌溉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春耕生产工作有效、快速推进。

此外,什邡市各水利服务站工作人员会同各支渠委员加强用水组织,每天安排专人对各支渠沿线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输水畅通,维护用水秩序。根据田间作物生产布局和用水需求,科学制定用水计划,并利用广播、线上渠道等提前做到家喻户晓,组织农户用好用活灌溉来水,确保全市水稻适时满栽满插。

实施大型灌区渠系恢复及配套抗旱工程

当天上午,在马井镇光华村4组,一片片机械栽插的水稻正在排水晒田。

“我们镇利用工厂化育秧、机械化栽插‘一条龙服务’的稻田有1.7万亩左右,与传统的人工育秧和栽插相比,不仅避免了农忙季节人力短缺的问题,而且省时省水省钱进度快,估计每亩还可增产30公斤左右,亩增收最多的可达80余元。”赖伟说。

什邡市禾丰镇文顺村地处人民渠什邡灌区的尾水片区,大春生产开始前,什邡水利局、人民渠管理处(站)就会同禾丰镇政府,在文顺村召开专题会议,具体研究保灌稳粮用水方案、机制,有效地解决灌溉用水短缺的“老大难问题”,全村农户泡田、插秧都非常顺利。

据了解,马井镇今年种植的川芎3万余亩,每亩产值达4500多元,远高于普通农作物带来的收益。“3月份修建的一条长1400余米的U形渠,不仅解决了当地农田灌溉问题,还为彭什川芎产业园区规划建设夯实基础。”刘弟培说。

据了解,春耕工作开展以来,什邡整合各类资金335万元,维修养护渠道234.6公里、民泉堰50余处,检修维护提灌站、机沉井及闸门等设施设备400余处。争取水利抗旱资金707万元,实施大型灌区渠系恢复及配套抗旱工程,整治渠道11.57公里,新建机井13口。

编辑:王颖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