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四川天府新区消息,新区以创新驱动为引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高质量发展,在时代的考卷上书写出一座城市的“时间简史”。

2013年前后,四川天府新区建设大幕正式拉开;2023年

天府新区综合实力进入国家级新区第一方阵。从白纸画图、平地立城,到全面成势、聚人兴产,10年光阴流转,科学技术的更迭发展成为公园城市10年成长的脉络。

▲成都科学城。(央广网发 马骥摄)

科技立城

肩负科技自立自强使命

2021年10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印发,明确成渝地区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高水平建设天府新区、西部(成都)科学城等,在四川天府新区、重庆高新区集中布局建设若干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一批科教基础设施,

2023年,科技部等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支持西部科学城加快建设的意见》的通知,支持成渝地区以“一城多园”模式加快建设西部科学城,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在时间的刻度线上,天府新区始终肩负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以科技立城、以创新谋远,全力打造科技创新核心竞争力。

▲天府兴隆湖实验室

科技驱动

催生创新策源能力10年跃升

10年,定义时代经纬;10年,坚持科技驱动。天府新区正以科技驱动大力提升创新策源能级,系统落位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西部(成都)科学城等战略部署,挂牌西部地区首个国家实验室,实体化运行天府兴隆湖实验室、永兴实验室,跨尺度矢量光场等大科学装置加快建设,国家超算成都中心纳入国家超算中心序列,落户“中科系”等国家级科研机构26家、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35个,天府动力源重点片区启动建设。

面向未来,天府新区正努力打造西部乃至全国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重要策源地。

▲天府国际技术转移中心

科技引领

加速产业建圈强链10年成势

10年,定义城市成长;10年,推进建圈强链。天府新区正以科技引领加速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当前,新区科研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升至10%,数字经济规模突破300亿元,培育孵化高新技术企业1100余家,新经济企业1.8万余家,落地规上高技术服务企业105家,引育“两院”院士等高层次人才853人,天府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加快建设,大鹏无人机制造基地全面完工,凤栖谷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基地、国卫电子生产基地等大批科技成果转化空间载体正在公园城市拔节生长。

面向未来,科技正为天府新区现代化产业插上腾飞之翅。翼动之下,公园城市产业建圈强链加速成势。

▲成都科创生态岛(央广网发 周勇良摄)

科技赋能

厚植大美城市生态10年蝶变

10年,见证山水流转;10年,厚植生态本底。天府新区正以科技赋能探索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新实践,从兴隆湖底的水质智能监测系统,到前沿技术深度应用的新区第一再生水厂,从低碳建筑成都科创生态岛,到“近零碳”建筑中建滨湖设计总部,科技正加速赋能公园城市大美生态。连片打造绿地湿地、河湖水体、城市森林7.5万亩,地表水考核断面达到III类及以上水质比例保持10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288天,优良率达78.90%,顺利获批公园城市国家标准化综合试点,成功举办三届公园城市论坛,加快推进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入选“202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典型”案例。

面向未来,科技赋能,时间为证。天府新区坚持创新探索公园城市价值转化路径,让城市在青山绿水之间有机生长,打造山水人城和谐相融的公园城市。

科技助力

书写城市宜居品质10年嬗变

10年,汇聚点滴美好生活;10年,重塑城市治理模式。天府新区正以科技向善,让城市运行更智慧、更聪明。“天府大脑”建强智慧城市数字底座,智慧社区、智慧政务、智慧校园延伸智慧城市生活半径,智慧应急、智慧交通、智慧防汛支撑智慧城市协调运行,智慧工地、科创空间、智慧楼宇拓展智慧城市产业蓝图,强化科技应用、数字融合。持续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

投运四川大学华西天府医院等高水平医疗机构9家。

面向未来,以科技筑牢善治之基,以智慧点亮生活之光。在天府新区,科技助力生活更美好。

编辑:王颖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