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郫都区落实落细林长制,深化林业改革发展,逐步探索林业生态价值转化和可持续发展新路径,推动“两山”理论成为生动实践。

据了解,近年来,郫都区健全林长制责任机制。立足镇(街道)、村(社区)现有林业资源情况,按照“分级治理、属地管理、网格细化”原则,将其林业资源科学划分为75个片区,统筹属地资源保护和发展需要。

生态新农村-三道堰青杠树村(央广网发 郫都区委宣传部供图)

结合工作职责和目标,郫都设立了“区林长+镇(街道)林长+村正(副)林长+警长+监管员+护林(绿)员”的“四长二员”全覆盖包片管理体系,共设区级林长13名、镇级林长30名、村级林长294名、监督员及护林(绿)员各147名,累计巡林1.1万人次。

同时郫都区还着力强化护林能力提升,汇集整理全区林业数据,建目入库,形成“资源一本账、要素一张图”,正加紧搭建林业数据信息平台,完善巡护监测预警系统。对林长制相关责任人员开展信息化平台系统应用等相关业务能力线上培训,提高使用信息科技现代化手段开展工作的能力。

三道堰湿地(央广网发 郫都区委宣传部供图)

据悉,郫都区依托在柏条河、徐堰河沿河两侧的唐昌、安德等街道(镇)开展的以涵养水源、保护生态环境等为目的的饮用水源保护林带和生态湿地建设项目,将“天府水源保护林带”作为林长制工作示范区,建立“天府水源林生态保护+林长制”治理体系,全面对接林长制与水源保护工作责任,实现林水相依,湿地保护全覆盖。

通过租用土地,郫都区采用“乔—灌”模式,栽种各类花木40余种,并聘请管护公司持续性开展景观优化。实施川西林盘保护修复工程,在林长制筑牢生态本底的基础上,依据不同林盘特点,合理对林盘内树木、建筑进行修护利用,实现林业生态价值。全区累计修复川西林盘87个,打造出棋田村曾家院子、钓鱼村罗家果花园等10个精品林盘。

以林盘为IP,水系、绿道为纽带,郫都区按照“特色镇+林盘+农业园区/景区/产业园”模式,全产业链打造林盘产业聚落,营造出金海棠湿地公园、吕家院子等12个农商文旅体融合消费新场景,发展以林盘为特色的生态旅游农家乐600余家、乡村酒店29家,促进农村人居可支配收入大幅提升。

花卉产业(央广网发 郫都区委宣传部供图)

2024年世界园艺博览会在成都举办,郫都是分会场之一。围绕“花聚鹃城·创智园艺”建设目标,郫都区以花卉苗木产业为重点,规划策划1.8平方公里的核心区、21.5平方公里的示范片区,改造提升80公里的锦绣花环慢行体系,形成“一心、一片、一环、十二园、百点”的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布局,以创新创意花卉苗木产业兴旺彰显公园城市示范区风采。

同时聚焦育种育苗、智能化栽培等现代化林业,郫都区积极发挥金田种苗等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与航天建设集团合作推进世界一流的“植物工厂”落户郫都,催生一批高竞争力战略新产品,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发展,加速林产业聚集。

“接下来,我们将花大力气、下苦功功夫,实现林长制由‘全面建立’到‘全面见效’,持续夯实绿色发展基础,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将‘绿色颜值’转化为富民价值,实现产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郫都区农业农村和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编辑:王颖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