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纲要看要点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20日发布。这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是制定相关规划和政策的重要依据。

  纲要共12章,提出了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9项重点任务,包括构建双城经济圈发展新格局、合力建设现代基础设施网络、协同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打造富有巴蜀特色的国际消费目的地、共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联手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共同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强化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等。

  规划范围

  重庆市的中心城区及万州、涪陵、綦江、大足、黔江、长寿、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璧山、铜梁、潼南、荣昌、梁平、丰都、垫江、忠县等27个区(县)以及开州、云阳的部分地区

  四川省的成都、自贡、泸州、德阳、绵阳(除平武县、北川县)、遂宁、内江、乐山、南充、眉山、宜宾、广安、达州(除万源市)、雅安(除天全县、宝兴县)、资阳等15个市

  9项重点任务

  1

  构建双城经济圈发展新格局

  提升双城发展能级

  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

  促进双圈互动两翼协同

  分类推进大中小城市和县城发展

  2

  合力建设现代基础设施网络

  构建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强化能源保障

  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3

  协同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培育发展现代服务业

  建设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

  4

  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建设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

  优化创新空间布局

  提升协同创新能力

  营造鼓励创新的政策环境

  5

  打造富有巴蜀特色的国际消费目的地

  营造高品质消费空间

  构建多元融合的消费业态

  塑造安全友好的消费环境

  6

  共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推动生态共建共保

  加强污染跨界协同治理

  探索绿色转型发展新路径

  7

  联手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

  加快构建对外开放大通道

  高水平推进开放平台建设

  加强国内区域合作

  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增强市场主体活力

  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

  8

  共同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推动城乡要素高效配置

  推动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推动城乡产业协同发展

  9

  强化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便利化

  共享教育文化体育资源

  推动公共卫生和医疗养老合作

  健全应急联动机制

  成都都市圈

  ■创建成德眉资同城化综合试验区

  ■打造成德临港经济产业带

  ■打造成眉高新技术产业带

  ■打造成资临空经济产业带

  ■推动成都东进,将成都东部建成与重庆联动的重要支点

  扩大国际航权开放、

  打破行政区划对要素流动的不合理限制……

  纲要提出,联手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引领,打造陆海互济、四向拓展、综合立体的国际大通道,加快建设内陆开放枢纽,深入推进制度型开放,聚焦要素市场化配置等关键领域,深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全面提升市场活力,在西部改革开放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打造重庆兴隆场、

  成都北中欧班列枢纽节点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注意到,纲要提到了三个通道:合力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统筹完善亚欧通道,优化畅通东向开放通道。

  其中,西部陆海新通道强调支持发挥重庆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成都国家重要商贸物流中心作用,统筹设置境内外枢纽和集货分拨节点。支持建立铁路运输市场化与政府购买服务相结合的定价机制。对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新加坡合作推动东盟及相关国家共同参与通道建设,探讨衔接中国-中南半岛、孟中印缅等经济走廊和中欧班列建设合作。

  亚欧通道则明确提到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统筹优化中欧班列(成渝)去回程线路和运力,探索国际贸易新规则,增强国际竞争力。此外,纲要还透露打造重庆兴隆场、成都北中欧班列枢纽节点,开拓中欧班列中、东通道,积极衔接中蒙俄经济走廊。

  在内陆开放门户方面,以重庆两江新区、四川天府新区为重点,优先布局国家重大战略项目、试点示范项目,创建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扩大包括第五航权在内的国际航权开放,按规定积极扩大铁路、港口、机场以适当方式对外开放,加快建设双边合作园区。

  两地这些领域

  推动企业互相持股

  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也是纲要中一项重要任务。

  纲要提出,支持在重庆都市圈、成都都市圈以及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等地,率先探索建立统一编制、联合报批、共同实施的规划管理体制,试行建设用地指标、收储和出让统一管理机制,探索招商引资、项目审批、市场监管等经济管理权限与行政区范围适度分离。支持在合作园区共同组建平台公司,协作开发建设运营,建立跨行政区财政协同投入机制,允许合作园区内企业自由选择注册地。

  此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还要以市场化为原则、资本为纽带、平台为载体,推动两地机场、港口、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等领域企业采取共同出资、互相持股等模式促进资源整合和高效运营。允许能源、电信、医疗等行业有序提供跨行政区服务。探索经济统计分算方式,支持建立互利共赢的地方留存部分税收分享机制,推进税收征管一体化。

  共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一张负面清单管川渝两地”

  纲要提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将推动生态共建共保。构建以长江、嘉陵江、乌江、岷江、沱江、涪江为主体,其他支流、湖泊、水库、渠系为支撑的绿色生态廊道。依托龙门山、华蓥山、大巴山、明月山等,实施森林生态系统休养生息和矿区恢复治理,共筑绿色生态屏障。推动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加强珍稀濒危动植物保护,打造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等举措,均在《纲要》中有所提及。

  共抓生态管控,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将加强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和联合调度,建立跨流域跨区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纲要》明确,加大国家和省级生态保护补偿资金对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支持力度,严格执行生态损害赔偿制度,试点推进生态敏感区生态搬迁。

  川渝还将加强污染跨界协同治理,统一环保标准。《纲要》明确,有序制定修订统一的大气、水、土壤以及危险废物、噪声等领域环保标准。坚持一张负面清单管川渝两地,严格执行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体系,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硬约束机制。开展跨区域联合环境执法,统一管控对象的界定标准和管控尺度,共同预防和处置突发环境事件。

  成渝合力

  打造世界级机场群!

  纲要提出,合力建设现代基础设施网络,以提升内联外通水平为导向,强化门户枢纽功能,加快完善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构建互联互通、管理协同、安全高效的基础设施网络。

  在构建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方面,合力打造世界级机场群是成渝地区的亮点。成都实施双流国际机场扩能改造,实现天府国际机场与双流国际机场“两场一体”运营;重庆推进重庆江北国际机场改扩建,规划研究重庆新机场建设。《纲要》还明确,布局建设乐山、阆中、遂宁、雅安等一批支线机场,研究广安机场建设。推动两省市机场集团交叉持股,强化城市群机场协同运营。

  重庆都市圈

  ■梯次推动重庆中心城区与渝西地区融合发展

  ■推进重庆向西发展,提升荣昌、铜梁、大足、潼南特色化功能,建设与成都相向发展的桥头堡

  ■推动广安全面融入重庆都市圈,打造川渝合作示范区

  把绵阳乐山打造为

  成都平原区域中心城市

  重庆都市圈、成都都市圈怎么建?渝东北、川东北地区如何一体化?刚刚出炉的纲要,含金量很高。

  纲要明确构建双城经济圈发展新格局。

  具体而言,双城经济圈以发挥优势、彰显特色、协同发展为导向,突出双城引领,强化双圈互动,促进两翼协同,统筹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促进形成疏密有致、集约高效的空间格局。

  纲要明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将面向新发展阶段、着眼现代化,优化重庆主城和成都功能布局,全面提升发展能级和综合竞争力,引领带动双城经济圈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纲要在这一部分分别明确了重庆、成都的工作任务。

  纲要提出,重庆将以建成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新范例为统领,在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中先行先试,建设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现代城市,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西部金融中心、西部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和国际门户枢纽,增强国家中心城市国际影响力和区域带动力。

  成都以建成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厚植高品质宜居优势,提升国际国内高端要素运筹能力,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创新体系、城市治理体系,打造区域经济中心、科技中心、世界文化名城和国际门户枢纽,提升国家中心城市国际竞争力和区域辐射力。

  值得注意的是,纲要还专门明确,成都要高水平建设天府新区、西部(成都)科学城等,形成“一山连两翼”城市发展新格局。要推动成都东进,以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重点将成都东部建成与重庆联动的重要支点。

  纲要提出,强化都市圈辐射作用,带动成都平原一体化发展,把绵阳、乐山打造为成都平原区域中心城市,支持雅安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市,支持黔江建设渝东南区域中心城市。

  “打造富有巴蜀特色的国际消费目的地”

  长征国家文化公园 (重庆段、四川段)来了!

  消费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共同优势。2021年上半年,重庆、成都社零总额均闯入了全国前5位。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在纲要中注意到,其中明确提出了“打造富有巴蜀特色的国际消费目的地”──即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市场新需求,坚持高端化与大众化并重、快节奏与慢生活兼具,激发市场消费活力,不断增强巴蜀消费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纲要提到规划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四川段)。打造绵竹熊猫谷和玫瑰谷,探索川西林盘、巴渝村寨保护性开发,推动黔江与周边区县文旅融合发展。

  重庆主城、成都将加快取消

  对稳定就业居住3年以上

  农业转移人口的落户限制

  纲要明确共同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以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为目标,推动要素市场化配置,破除体制机制弊端,加快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推动城乡要素高效配置,首要促进城乡人口有序流动。纲要明确,在重庆主城和成都加快取消对稳定就业居住3年以上农业转移人口等重点群体的落户限制,推动都市圈内实现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计互认、居住证互通互认,完善居民户籍迁移便利化政策措施。同时,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在农村的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研究通过合资、合作、投资入股等方式保障新村民依法享有农村相关权益。

  深化城乡土地制度改革,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将深化土地用途转用模式探索,探索混合产业用地供给和点状供地模式,允许不同产业用地类型依法合理转换。完善建设用地使用权分层管理、统筹开发利用制度,促进地下空间开发。

  增强城乡建设资金保障。鼓励发展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依法积极拓宽农业农村抵质押物范围,鼓励创新开发适应农业农村发展、农民需求的金融产品。

  缩小城乡差距,必须推动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纲要明确,推动城乡一体规划,加快推进“多规合一”,统筹生产、生活、生态、安全需要,建立国土空间规划留白机制和动态调整机制,提高规划适应性。

  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推进城市电力、通信、供水、燃气、污水收集等市政管网升级改造和向乡村延伸,加强城乡无障碍设施建设和设施适老化改造。推进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管护资源、模式和手段逐步向乡村延伸。

  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城乡教育联合体和县域医共体,深化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鼓励招募优秀退休教师到乡村和基层学校支教讲学,动态调整乡村教师岗位生活补助标准,在职称评审和分配特级教师名额时适当向农村薄弱学校倾斜。加快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提高医护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对在农村基层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在职称晋升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推动对符合条件的全科医生实行“乡管村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