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供图

家,可以是什么样?家园,可以建成什么样?对于这样的问题,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答案。

聚焦2023年“两会”,每一位代表委员和全省干部群众怀着各自的美好憧憬,充满了期待。

省人大代表、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县县长项秀所在的“净秀同德”,地处黄河上游关键水源涵养区和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地理位置重要,生态功能突出,源头责任重大。“县长,这次上两会,一定把我们乡木合村低温垃圾焚烧炉建设成果带上去,让更多的乡镇可以参考借鉴,这也是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生动实践。”同德县秀麻乡党委书记许正平说。

得知当选省人大代表后,项秀带领县生态环境局局长加乙太再次走访县域的山山水水,从各乡镇调研中将有关“生态”的意见建议一一记录在案。

刚刚过去的2022年,青海始终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心怀“国之大者”,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推进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以实际行动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定不移筑牢国家安全屏障。

“同德近三分之一的区域面积被列入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过去一年来,全县上下全力以赴推进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构建同德生态保护新格局,打造青藏高原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修复示范区,走出了一条生态美好、经济发展、群众富裕的生态之路。”项秀说,同德坚持生态立县,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保护与发展并重、污染防治与环境提升并举,制定出台多个专项方案,以强有力的制度确保环境保护专项整治卓有成效。

对照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仍在编写中的草原生态保护方案中,同德县党委政府进一步明确,加大对草原禁牧、休牧轮牧和草畜平衡制度的监督检查力度,提高退化草场植被覆盖度,增强草原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防风固沙等生态功能,系统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治理。同时,进一步夯实做大做强牦牛产业、保障牦牛产业持续发展的基础,确保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立足生态禀赋,彰显绿色优势,今年“两会”,项秀更加期待在“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方面的政策。

借我省打造青藏、青川、青新、青甘区域生态旅游大环线,推出三江源溯源之旅、雪山探秘之旅等生态旅游精品线路,立足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完善基础设施,优化产业布局,丰富产品体系,提升服务质量的大好机遇,届时,同德将围绕“文化+旅游+体育+扶贫”的发展思路,充分利用优质的山地户外资源,以体育赛事带动县域经济发展,促进同德生态保护、文化旅游等深度融合发展,更加积极地投身于把青藏高原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的有益探索。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然而,做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篇大文章,努力走出生态美好、经济发展、群众富裕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从来都不是简单的事情。过去的2022年,我省加快推进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蹄疾步稳,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体制试点任务全面完成,青海湖国家公园创建工作正式获批,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基本成形……

曾几何时,冬日的玉树藏族自治州给人的感觉就是荒滩枯草一片。而今,目睹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的成就,往日的印象被彻底改观。

省人大代表、玉树州囊谦县香达镇香达村一社的梅朵拉毛发自内心地认为,生态环境好是件很令人自豪的事。村里自从有了生态管护员后,生态管护力度不断加强,流淌的澜沧江变得更加清澈,管护范围内还时不时可以看到藏野驴、棕熊的踪迹。

“我的汉语不太好,但是当选代表了,就要把家乡的好和美想办法传递表达出来,前段时间我花了半个月的时间,把澜沧江的美好生态环境用手机拍摄下来了。”梅朵拉毛的手机相册里,斑头雁、赤麻鸭等水禽尽情嬉戏,水中的鱼儿、天上的鸟儿、绿色的草原、自由自在的野生动物相映成趣,展现出和谐美好的生态画面。

“有形的”变化是眼前的山水林田湖草冰沙一体化的逐步改善,林草植被覆盖度快速增加,湖泊水域和湿地面积明显扩大,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功能不断提升;“无形的”变化,则是每一个“江源玉树”人日益牢固地树立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全力以赴保护好三江源,保护好“中华水塔”,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如今,梅朵拉毛的家乡囊谦县凭借良好的生态资源禀赋,全力推动文旅事业向着高质量发展,文化旅游产品全面提档升级。

“我们先前做过一次自然观察的活动,就是让熟悉本地情况的生态管护员为向导,带着游客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梅朵拉毛说。

如今,在充分借鉴国际及国内发达省份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不仅是囊谦县,整个玉树州正以国际视野、生态视野、文化视野,建立健全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标准体系,努力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首选区。

据统计,目前玉树州初步探明并列入规划的旅游资源有283处,已挖掘整理可供游览的旅游重点景区(点)50余处,全州国家4A级旅游景区2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7个,2A级景区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已初步形成了以三江源国家公园为统领,以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民俗风情体验区等为载体的多类型的生态旅游目的地体系。

2023年两会,梅朵拉毛和乡亲们期望着更多的发展生态旅游业的惠民政策,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将绿色资源变成增收财富,大家在家门口就能吃上生态饭、旅游饭。

生态文明之路,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征途漫漫,惟有奋斗。

未来,我们坚信,生态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和不断释放的生态福祉和红利,将激励青海人更加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大美青海将以“生态”为笔,继续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背景链接】地处世界屋脊的青海省,平均海拔4058米,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三江之源”“中华水塔”,每年向下游地区输送洁净水资源逾600亿立方米,是我国乃至亚洲的生态安全屏障和重要水源涵养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海对国家生态安全、民族永续发展负有重大责任,必须承担好维护生态安全、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使命,对国家、对民族、对子孙后代负责。”

我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坚决扛起生态保护重大政治责任,瞄准把青藏高原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的目标,在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实施“中华水塔”和“地球第三极”保护行动、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全力推进,取得来之不易的明显成效,成为向世界展示美丽中国建设、中国国家公园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丰硕成果的重要窗口。

数据显示:如今,三江源区水源涵养量年均增幅6%以上,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实现“双缩减”,草地覆盖率、产草量提高,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持续增加。全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5%以上,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湿地面积稳居全国首位,蓝绿空间占比超过70%。

重要而特殊的生态地位决定了青海必须坚持走清洁、低碳、高质量发展的路子。

对此,以“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为目标,我省着力推动清洁能源开发、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储能多元打造,已建成两个千万千瓦级可再生能源基地,全省清洁能源发展“风生水起”“风光无限”。

目前,清洁能源装机占全省电力总装机的91%,占全国清洁能源装机的18%,持续保持全国领先。全国首个100%利用清洁能源运营的大数据产业示范基地、全国首个100%清洁能源可溯源绿色大数据中心等一批项目相继建成。世界首条以输送新能源为主的输电大通道建成运行,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用的就是“青海绿电”。自2017年以168小时一举打破全清洁能源供电世界纪录以来,青海连续六年刷新这一世界纪录,2022年达到5周全清洁能源供电。

我省各族干部群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围绕建设生态友好的现代化新青海,高标准建设三江源、祁连山国家公园,高标准创建青海湖国家公园,积极构建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聚力打造具有高原特色和国家代表性的自然保护地典范,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形态,用心用情用力履行源头责任,体现干流担当,作出江源贡献。(记者洪玉杰)

编辑:贾海元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