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西宁11月1日消息(记者张海东 实习记者韦思念)65岁的西宁市民张峰,2021年因身体不适两度赴外地治疗。每次往返,仅是路程就耗去大半精力,复查更是让他犯怵。自2022年起,治疗改去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再次复查时各项指标恢复正常,他笑着说:“现在不用再往外地跑了,青海当地医院的治疗效果也特别好。”
2022年起,张峰没再去外地求医。他常跟人说:“现在青海的医生水平、医疗设备都跟上了,医保政策也有保障,在家门口就能看好病,再也不用折腾着出省了!”走出青海大学附属医院的大门,他脚步轻快,没有了往日跨省求医的疲惫。
“‘十四五’以来,青海省在医疗卫生领域累计投入资金达441亿元,青海省财政厅对公立医院直接补偿从1.74亿元增加到7.06亿元,增长到原来的4.06倍。逐步缩小青海省与全国先进诊疗水平的差距,满足群众重特大疾病服务需求。”这是青海省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范瑾在青海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全面深化改革推进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卫生健康专场中发布的信息。
在发布会上青海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任延明带来好消息!“十四五”期间,青海医疗保障“放大招”:跨部门协作机制稳稳立住,“大病不出省”目标顺利达成,3675项医疗服务价灵活调整,1202种集采药平均降价55%!最终成效超给力——卫生总费用占GDP比重升至11.18%,个人卫生支出占比降至19.31%,老百姓看病更省心省钱啦!
编辑:汪晓青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关注精彩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