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瞰秀麻乡所在地。洪玉杰 摄

车子在凹凸不平的路上颠簸,顺着一个个缓坡盘旋前行,初冬时节里,去秀麻的路上,满目除了山还是山,山体也总是单调的灰黄色。

11月27日,顺着“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主题采访活动前行的脚步,记者将笔触和镜头伸向位于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县秀麻乡的山野、伸向那些细细碎碎发展历程中汇聚的振兴“镜像”。

同德县城到秀麻乡镇,106公里的路程,差不多走了2个小时,置身于全域在“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的秀麻乡,远处的雪山在蓝天的映衬下,乡政府驻地的斗后索集镇显得格外庄严,整个乡镇街道干净、村庄整洁、环境优美,路上时不时会看见牧民群众提着生活垃圾,投放到固定的垃圾回收点。

随行的秀麻乡党委书记许正平介绍:“秀麻乡是一个纯牧业乡,平均海拔3850米,辖8个行政村2个社区,总人口10397人,其中藏族人口占全乡人口的99%。秀麻乡以‘净秀’自誉,每个人对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有深厚的感情,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生态乡镇。”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中午时分,走进木合村,投资80万元低温垃圾焚烧炉建设项目已经开展,收集整理的一捆捆饮料瓶、纸盒整齐码放着,其他的一些生活垃圾有序地等待进入垃圾焚烧炉。木合村党支部书记万玛杰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以前不太理解,现在明白了,那就是保护好身边的生态环境,保护好那些稀缺的野生动物,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不能光顾着眼前的利益。”

万玛杰是秀麻乡党委政府选派下来的村党支部书记,自上任开始,他就把秀麻乡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逐渐灌输到牧民群众心里,组织动员村(社区)党员、生态管护员、公益性岗位和环保志愿服务人员,深入推进“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行动”,每月约定统一时间巡山、巡河捡拾垃圾,此做法逐渐影响了全乡乃至同德全县的干部群众。

今年,投资207万元的木合村生活垃圾填埋处理场维修改造项目得以落地,同时还组织“生态环保志愿服务队”,学习“红黑榜”等制度,实行“绿、黄、红”三色“笑脸”代表不同积分的评比榜,并且用积分兑换面、米、油、洗衣液、卫生纸等日常生活用品,让集镇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低成本、易实施、受欢迎。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如今,秀麻乡在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中,将“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重点,强调“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许正平说:“无论是乡党委政府的重视,还是民间环保组织的呼吁,或是全民参与的热情,秀麻乡已将生态保护做得有声有色。尤其是面对欠发展的乡情实际,秀麻乡从来没有‘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而是将生态文明的理念深扎根须在这里的每一寸土地。”

好环境带来好发展,在秀麻乡采访,见到最多的、听到最多的都跟“牦牛”相关联,作为主要的草地生态畜牧业生产基地,秀麻是同德县牦牛养殖面较广、量较大、质量较好的集中区域。

目前全乡可利用草场面积共9.7万公顷,存栏牦牛数达6.7万头,建立健全良种牦牛核心群50个,由于牦牛品质好,培育的纯种高原牦牛品系遗传基因稳定、生产性能高,远近闻名。

要知道在2012年前,包括秀麻乡在内的同德因自然环境严酷、基础设施滞后、资源严重匮乏、产业结构单一且生产方式粗放等原因,曾是全省基础设施最差、贫困发生率最高的“特殊类型”贫困县。“三年特殊类型”扶贫战略,“攻坚拔寨”式集中扶贫攻坚,蝶变的同德走出了一条深度贫困地区党建引领脱贫攻坚的“同德模式”,其良种牦牛特色产业在中间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据同德县农牧和水利局局长周桑加介绍,正在建设的高原型牦牛种牛场示范园区覆盖秀麻河北两乡18个村,涉及牧户3124户13400人,以牦牛为特色产业的畜牧业总产值达4.4亿元,占同德县总产值的40%。

从过去只能让牧民维持温饱,到今天调整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同德县深入实施牦牛良种繁育工程,积极推进有机认证,牦牛良种率由2015年的66%跃升到2021年的87%,牦牛原产地可追溯体系实现全覆盖,逐步实现农牧业由数量型发展向质量型发展转变,稳步打造“中国良种牦牛示范县”。

同时通过草原禁牧、休牧轮牧和草畜平衡制度一系列措施,有效提高退化草场植被覆盖度,增强草原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等生态功能,做大做强良种牦牛产业、保障良种牦牛产业有了持续发展的基础。

走在秀麻乡镇的街道,最显眼的是“文化墙”。27个200米左右墙面的文化街道上,一幅幅设计新颖的文化墙映入眼帘,一阵阵文明之风扑面而来,犹如画卷般精致的“文化雕琢”,在潜移默化间引领乡村文明新风尚,滋润牧民群众的精神文化世界,成为牧民群众闲暇之余的“打卡地”。

着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如今,秀麻正积极打造“一村一品牌”工作模式,用党建激活力、挖潜力、造动力、凝聚力,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记者手记:从一场拔河比赛说起

百步九折、地广人稀、高寒荒凉、狂风肆虐,初冬的秀麻草原寒意十足……

11月初,记者曾跟随党的二十大代表、同德县尕巴松多镇贡麻寄宿制小学教师刘秀青到过秀麻乡斗后索寄宿制小学,而今再次走进秀麻乡采访,又多了一些不一样的情愫。

这要从一场拔河比赛说起,今年8月13日,青海省第十八届运动会自行车比赛暨同德县第十六届宗日文化旅游季第四届牦牛文化嘉年华系列活动在同德赛欠草原开启,在“文化+体育+旅游”为主题的赛事中,秀麻乡获得了拔河比赛的第一名。这看似不是很起眼的名次和奖牌,却被秀麻乡所有的干部群众当成了“宝贝”,争先恐后拍照合影留念。

深入了解后得知,在同德5个乡镇中,秀麻乡从来都是“最末端”,其中有山大沟深、信息闭塞、发展滞后的先天原因;有海拔高、偏远、环境恶劣的天然制约;更有矛盾纠纷多、基层社会治理难度大的实情实意。能在拔河比赛中获得第一名,说到底还在于“团结”。

把顶层设计和地方探索相结合,坚持所有发展都赋予民族团结进步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秀麻乡把有可能走在前列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突破口,用心用力用情做足文章。

在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活动如火如荼开展之际,秀麻乡用普遍,且轻巧、便捷、易行,被农牧民视为“宝马”的摩托车组建“摩托车宣讲队”,带着感情与热情到最偏远的村社、问题最集中的地域、最需要懂政策的地方,切切实实地把党的关怀送到每一个牧户家中。同时联合“板凳会议”“帐篷课堂”“敲门送教”“红色讲台”等宣讲模式,做到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不落一户、不漏一人”。

团结才能胜利,奋斗才会成功。纵观党的二十大报告,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贯穿始终。这场象征“团结”的拔河比赛已经远去,解决矛盾纠纷、呼吁团结的“摩托车宣讲队”有了新的任务使命,但是这些记忆像极了一种开展党建工作的“精神符号”被传承至今,就像牧民群众感慨的一样,不用刻意地去想起,仅仅是看到,从心底里就感到一种亲切和激动。

临近采访完成之际,秀麻乡党委书记再次端起那块“拔河比赛第一名”的奖牌,感慨道:“我们党靠团结奋斗创造了辉煌历史,现在还要靠团结奋斗开辟美好未来,今后,我们有信心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去争取第二个、第三个……更多的‘第一名’”。(记者洪玉杰)

编辑:贾海元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