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称为“优质稻米之乡”的兴安盟扎赉特旗,一粒米背后的科技含量与日俱增,增产提质的同时,具备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循环农业发展路子,正在成为乡村振兴发展的新动能。

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龙鼎农业布局的龙鼎稻米·产业循环经济·数字农业科技园的科技蓝图,正在徐徐展开。

发展稻米循环产业经济

1月28日,记者走进位于兴安盟扎赉特旗的龙鼎稻米·产业循环经济·数字农业科技园,兴安盟首个院士专家工作站和企业研发中心设立其中。

生产车间

产品包装车间

走进厂区,“倾心打造绿色循环产业、为人民健康生活护航”几个大字映入眼帘,宽敞明亮的厂房内稻香四溢,具备国际领先技术的20万吨稻谷自动化加工生产线开足马力,经过去石、分级筛选等精密步骤,对当年收获的新米进行精加工,每一粒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

国际领先技术设备

目前,龙鼎农业出品有“鹤乡雪稻”“极北香稻”“齐兴白”等代表性品牌大米,稻种由院士专家工作站因地制宜研发,弥补了兴安盟自主研发品种的空白,其中“极北香稻”荣获了2019世界高端米业优秀奖和内蒙古百强品牌,被列为国家十四届冬运会指定食品。

集散中心

下一步,龙鼎农业还将开发米粉、米糠油、大米胚芽肽精、稻壳粉包装材料等深加工项目,大力发展稻米循环产业经济,引导大米产业步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传承非遗酿造工艺

1月28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千年辽金古城的塔城老酒非遗文化博物馆,辽金时期的代灰陶罐、青铜蒸馏酒锅,元代灰陶印花大酒缸,清代柳编封腻大酒篓等文物陈列其中,呈现了当地酒文化的民风民俗画卷,见证了塔城老酒传承千年的酿造演变史。来自黑土地的“好粮”,来自“圣泉”古井的“好水”,在传统地缸60天的发酵下,成为一坛坛“泉香而酒洌”的醇厚老酒,头顶红布,在地窖内森严列阵,尽显古风。

非遗博物馆文物

记者了解到,塔城酒业是龙鼎农业全资子公司,采用辽金千年古法酿造工艺,目前地下窖藏原浆酒约1万吨,是塔城老酒千年酿造工艺非遗文化的继承者,也是当地规模最大的古法固态发酵酿酒企业之一。

还原上世纪酒厂场景

“龙鼎农业·北方新报数字农场”推出带有数字农场品牌标识的“新米老酒”,“新米”即“极北香稻”、齐兴白、鹤香雪稻等系列稻米产品,“老酒”即“千年辽酒坊”系列白酒商品品牌,目前已在“新报甄选”直播间组合亮相,产品自带“带货能力”,上线以来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复购率直线上升。

一坛坛老酒

传统地缸发酵

认证“蒙字标”传扬绿色好味道

2月26日,内蒙古20家企业荣获“蒙”字标认证,龙鼎(内蒙古)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位列其中。

记者了解到,作为具有鲜明内蒙古区域特色的认证品牌,“蒙”字标认证团体标准41项,是内蒙古生态优质农畜产品的“代名词”,“千里草原、万顷牧场,生态内蒙古、绿色好味道”盛名远扬。

在打造产品品牌建设、推动建设高标准产业体系的同时,龙鼎农业还积极布局,探索搭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绿色农林产品产销平台,建立长期稳定的绿色农林产品产销对接机制。

目前,龙鼎农业在销售环节上,采用“移动物联网+商超+用户社区直营平台”三位一体运营模式,实现线上商城下单,线下终端店配送。其中,“龙鼎农业·北方新报数字农场”是由龙鼎(内蒙古)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北方新报》共同打造,是龙鼎农业“企业+媒体”、北方新报“媒体+企业”的融合转型之作,通过数字赋能,聚合资源,推动媒体和企业尽快向互联网转型,助力内蒙古绿色有机农产品实现高质量发展,通过直播带货的形式,发挥“即时零售+即时物流”能力,架起消费者与好大米的桥梁,让绿色兴安走向世界。

下一步,龙鼎农业将重点建设“兴安盟龙鼎稻米-产业循环经济-数字农业科技园”,着力将园区打造成中国优质稻米产业循环基地、农业科技示范基地、黑土地保护试验示范基地、产业扶贫基地和复转军人就业基地,在为国家粮食安全、产业扶贫和乡村振兴作出贡献的同时,对被称为“耕地中的大熊猫”修复、改良,“既用亦养”改善土壤微生态系统,“久久为功”打赢黑土地保卫战,实现黑土肥、稻米香的可持续发展,使园区成为兴安盟以及国家东北地区的绿色稻谷创新基地,引领区域农业经济现代化发展。(草原全媒·北方新报记者 郝儒冰)

编辑:王秋蕾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