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名木是自然界和前人留下来的珍贵遗产,是森林资源中的瑰宝,被称为绿色“活化石”,具有重要的生态、历史、文化、科学、景观和经济价值。根据最新的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结果,当前全国普查范围内的古树名木共计508.19万株,包括散生122.13万株和群状386.06万株。

我国一直高度重视对古树名木的保护,早在2000年就印发了《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指导各地对城市古树名木进行调查、鉴定、登记,并建立档案,落实养护管理责任,实行挂牌保护。同时,还指导各地认真落实《城市绿化条例》有关规定,推动制定相关地方性法规规章等,加强城市古树名木养护管理,严格执法监督。

尽管如此,在现实中,古树名木被砍伐、随意迁移以及保护不当的现象还是时有发生,去年个别地区就发生因大规模迁移砍伐城市树木而被严肃问责的事件。近日,有网友反映,西安市鄠邑区一棵一级古树名木濒危,需要专业救助。这些都是当前古树名木保护面临严峻挑战的缩影。

或许很多人还是会怀疑,保护古树名木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还要登记建档、完善相应的法规,是不是“小题大做”?这其实是一种误解。要知道,在大自然漫长的进化发展过程中,古树名木能够保留下来,本就是非常不容易的事,它们既是大自然的馈赠,也离不开前人的保护。同时,很多古树名木本身属于稀有树种,对它们进行妥善保护,更是维护生态平衡和物种多样性的内在要求。中科院青藏高原所生态系统功能与全球变化团队研究发现,保护树种多样性可以显著提升森林应对干旱的抵抗力。

除了生态保护的需要,古树名木在历史、文化方面的价值同样不容低估。古树名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见证者,承载着城市记忆和百姓情感。特别是一些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古树,它们的存在比很多城市、建筑的历史都更为悠久,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妥善保护它们,是对大自然的尊重和敬畏,也是给全社会增添一笔“个性化”的宝贵财富。

古树名木是经历岁月的洗礼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对它们的保护不应拘泥于树木的年龄,而是要拓展为一种更为开放、常态化的树木保护观念,营造人人保护古树名木的良好社会氛围,特别是加强对后备资源的保护。为更多古树名木的“养成”创造条件,为子孙后代留下殷实“绿色财富”。(央广网特约评论员 朱昌俊)

编辑:李岸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