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话题:今年两会期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专栏《远见-两会财经热点观察》,以“加”“减”“乘”“除”为关键字,聚焦经济民生热点话题。今年两会,人工智能成为科技行业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之一。ChatGPT带来的人工智能革命席卷全球,应对这股浪潮无可回避。各国的产业竞争,进入到下一代“数字化”蓝海。从国家战略,到企业战术,如何“下海”?怎样建立政府、大型科技企业和重点科研机构的“协同模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专栏《远见-两会财经热点观察》对话全国政协委员、360集团董事长周鸿祎。

 

强人工智能包括计算机智慧,也包括“人机协作”

思远: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应用,在编程、考试、面试等场景中,展现出惊人能力,且开源训练会让技术的进化速度越来越快。现在身边很多“文理工”科背景的人,既很好奇,也有担忧“怕失业”。对于普通人而言,是否需要焦虑?怎么缓解这种焦虑?

周鸿祎:人工智能的定义应该更广泛,不是只有计算机的智能才叫人工智能,“人机协作”也是一种人工智能。目前在ChatGPT里展现出的是强大的生产工具,它可以让很多工作得到极大地效率提升,但AI目前的创造力和自主性,跟人类还有差距。

它的知识含量可能超过博士生、教授的水平,但是其技能可能像七八岁的小孩一样。我们需要教其在不同问题、技能上进行改进。所以,未来需要“知识标注师”训练人工智能有举一反三的能力。同样,人工智能也可以创造大量新的就业机会。

思远:目前,AI更多体现的是跟人类的协作,改善人类工作效率和工作精度。国内互联网大型平台型公司全员下场,但方式方法各有不同——有的人守着AIGC的金矿“掘金”做具体产品和平台,也有人守着金矿“卖水”,做数据辅助、优化、标注和过滤,因为数据质量对人工智能的影响非常大。中国版GPT的出现,还远吗?为实现目标,应该兵团作战,还是星火燎原?政府跟科技企业怎么协同?

周鸿祎:中国打造自己的ChatGPT或大语言模型,我是比较乐观和有信心的。OpenAI公司获得重大突破,给全世界所有的人工智能公司、科研机构都指明了方向。做技术研究,方向最重要。比如过去很多人,包括我在内,是不相信强人工智能或超级人工智能、通用人工智能。所以,都把人工智能用在比较垂直的人脸识别、图像识别等工作上。

但现在大家明确了方向,大模型和算法基本上都确定了。剩下的很多是工程化和产品化的问题,比如,如何用更好的语料训练?如何拥有更高质量的知识数据?中国很多公司、科研机构在从1到N的工程优化方面有优势。给1至2年的时间,做出ChatGPT现在的水平,我认为有机会实现。

政、产、学、研、用,打造“理想主义+实用主义”的科研生态

周鸿祎:ChatGPT的成功,并不完全是技术的进步,这些训练模型、人工反馈强化训练的方法,都不是一家公司发明的,而是之前10年所有做人工智能的科研机构、公司共同积累的成果和结晶,只是做出组合式创新。

产学研协作方面,就像OpenAI和微软的合作模式,把复杂的人工智能技术藏在背后,在云端以SAAS工具化的方式,提供给普通人和中小企业使用。

所以,中国版ChatGPT光靠科研机构不行,我跟一些科学家做交流,发现搞研究的人员容易忽视工程化和产品化。但也有很多搞工程化的公司,在跟踪大语言模型后没有取得那样的突破,为什么?因为工程化的公司太现实主义。比如,用大模型来解决广告点击率和自动生成商业图片等问题,显得缺乏理想主义。

中国应该发挥新型举国体制,把知名大学、国家实验室、科研机构、科研体系,和已在大模型自然语言处理有跟踪和研究的科技公司结合起来,通过合作方式推进。既然技术上别人已经领先了,不要再去重新“大炼钢铁”,重复发明轮子。

大模型成功,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外人工智能这几年的项目开源——大家可以相互在别人的肩膀上,构造自己的创新。所以,建议要支持设立多个国家级的人工智能、大模型长期开源项目,通过开源、合作、众包,使中国在大模型上能后来居上。

思远:方向很重要。ChatGPT让人看到了强人工智能的“奇点”和希望。另外,产学研协同作战,理想主义的多去研究技术,实用主义的多去研究落地,把技术产品化。

周鸿祎:在用户场景里,让用户多去使用、反馈,也非常重要,不是变成象牙塔和曲高和寡的产品。

思远:发动更多用户进来,每个人都去校正、使用,每个人就都成了AI训练师之一。政、产、学、研、用,都组织起来了,才能降低错误风险,同时也避免可能出现的技术垄断。

周鸿祎:是的。

“上山下海扶小微”,平台型科技企业坚持“守本分”

思远:这次,总书记在看望民建和工商联界委员时,发表谈话说“增强信心,轻装上阵,大胆发展”。怎么看这12个字的鼓励?从实践角度,科技企业怎么践行这样的鼓励?

周鸿祎:我认为,有能力、有条件的民营企业要加强自主创新,发挥更大作用。在这样的背景下,确立了企业战略“上山下海,扶持小微”。上山,指上科技高山,即使作为民营企业也能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总书记强调,积极发挥民营企业在稳就业、促增收中的重要作用,采取有效措施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

我深有感触,在发展数字经济的战略任务中,中小微企业既是“主战场”,又是“薄弱点”。过去十年,上百万家中小微企业不是不需要数字化转型,而是市场缺乏合适中小企业的服务和产品,动辄就卖几十万、上百万的数字化方案,中小微企业承受不了。只有通过SAAS化的软件运营服务,让中小微企业感受到方便和快捷,一个浏览器、一个账号就能使用,才能降低数字化的门槛。所以,民营企业“奋斗实干”是对这份鼓励最好的回应,为中国打造网络强国数字经济保驾护航。

本期作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远见》制作人、财经评论员 王思远

编辑:丁骁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