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3月13日消息(记者蒋勇 杨静)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加强基础研究,突破“卡脖子”技术,成为2023年全国两会代表们热议的话题。经济之声两会特别策划《他们眼中的国计民生》,本期推出“科学篇”:加强基础研究,甘坐十年冷板凳。

“从事基础研究,确实需要‘板凳甘坐十年冷’的精神。”这是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范先群谈到基础研究时的切身感受。

全国人大代表范先群(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央广网发)

“甘坐十年冷板凳”,也是科学家们的共同心声。在安徽代表团分组审议现场,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俞书宏用形象的说法描述了基础研究的特点与难度。攻坚克难,没有“甘坐冷板凳”的精神是办不到的。俞书宏说:“国家现在非常需要科学家来做‘0-1’的创新性工作,而不是‘1-99’这样的科研。所以需要青年科技工作者有更长远的科学目标,能够甘坐冷板凳。”

俞书宏从事基础研究20多年,见证了我国在科学研究领域的蓬勃发展,也深切感受到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和加强基础研究的紧迫性。

全国人大代表俞书宏(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央广网发)

俞书宏说:“现在很多所谓的‘卡脖子’技术,很多情况是卡在基础原材料上,包括材料的加工精度。基础原材料很重要,没有原材料就没有办法做一些重要领域所需要的高品质材料。像碳纤维,尽管我们能制造出来,但是我们的质量跟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差一点。这需要依靠基础研究的长周期积累,才有可能突破。”

俞书宏说,中国的科学家有理想、有奉献精神,甘坐愿坐“冷板凳”。他更希望通过增加对基础研究的投入,让科学家们稳坐长坐基础研究的“冷板凳”, “每一个项目的平均资助额度只有53万元,青年基金只有30万元左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对基础研究的投入每年在300亿元左右,这和我国的科研体量是不相配、不相称的。”

范先群也呼吁,要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让年轻科研人员心无旁骛地从事基础研究,“对处于科研生涯早期的优秀青年人才,应努力解决其生活上的后顾之忧,使其专心科学研究。加强人文关怀,让科研人员拥有更多获得感和成就感,充分调动其从事基础研究的积极性。”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国基础研究经费五年增长了一倍。2022年基础研究经费支出为1951亿元,在30870亿元研发经费总投入中占比为6.32%,连续4年保持6%以上的水平,为原始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发挥了积极作用。

然而不得不说,6%和美国、英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15%左右的水平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俞书宏认为,如果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对基础研究的投入渠道必须多元化。

俞书宏说:“先进创新型国家的基础研究支出中,企业投入占比一般在20%~40%之间,我国目前的比例在6.5%左右,差别还是很大的。应该鼓励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这样就可以弥补基础研究资金投入的不足。呼吁国企包括民间资本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要多渠道投入。”

在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看来,增加投入的同时,还要为从事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卸担子,“中国传统有‘学而优则仕’的说法,但做基础研究和行政管理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建议让具有学术研究能力、学术研究兴趣,取得很多学术成果的科研人员专注本领域研究,减少行政管理事务的干扰。”

编辑:苏晓静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